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

时间:2022-10-19 03:07:42

新农村建设要突出重点

编者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为一体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制订方针,更需要各地不断探索新经验,新模式。云南省玉溪市结合实际统筹规划推进新农村建设、黑龙江省绥化市的“新农村建设中心户”模式,山东聊城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等在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全面把握我国经济补会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地方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指导原则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增收致富奔小康,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各地的自然情况不同,有山区、有坝区;有的农村资源丰富,有的农村资源贫乏;有的农村生态建设非常好,有的农村生态非常脆弱;而且农村各地的经济发展也不平衡。所以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二是要把生态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这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解决好基层党的组织和基层政权建没问题,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真正落实到基层,切实加强基层组织保障。

整合资金,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提高效率。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但只靠农民的投入是不够的,所以要增加对农村的投入。一是市和县区要认真研究中央和省的政策,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二是调整存量,非农支出和行政支出要压缩调整,各级财政要按中央的要求,增量要重点倾斜投向农村,最好增量的30%(扣除刚性支出)投向农村。三是要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珍惜财力,珍惜民力,同时还要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来解决新农村建设中资金不足问题。

广泛动员,全方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动员全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支持农村发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扩大农村的联系点,要联系农村、扶持农村,对新农村建设进行物力、财力和智力支持,发动全社会关心农村、支持农村,要广泛动员企业联系农村。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切实加快县区经济发展。县区经济就是农村经济的主要反映,加快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县城和重点集镇的建设,通过重点集镇的建设和发展,真正发挥城镇、集镇对农村的拉动作用。县区经济不发展,集镇不发展,新农村建设就难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几年的努力,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整个农村有很大变化。

具体措施

新农村建设,包含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包括了“三农”工作的各项任务。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云南玉溪市接合自己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突出以下几个重点。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把发展生产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在重视粮食生产,稳定巩固烤烟种植的基础上,依靠农业科技进步,继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提高非烟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努力扩大消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养殖业比重。以生猪为重点,加强优良品种的引进、改良和推广工作,加快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流通体系和加工体系建设。

加快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发展切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农产品,树立绿色生态农业理念,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体系,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积极推广农家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力争每年有10个产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儿公害产品认证,农产品无公害率达到80%,绿色食品比重达到40%以上,打造五溪农产品绿色品牌。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开工建设1―2座中型水库,基本完成中型、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强“五小”水利设施建设,建设15万口小水窖,改造中低产农田,做好土地整理,建设3万亩高稳产农田。

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农村能源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加强乡镇35千伏输变电网络,提高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大力推广农村沼气,建设10万口“三位一体”沼气池,积极开展以电代柴、以煤代柴的推进工作。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完善农村卫生、计划生育和预防保健设施,加强县级医院和乡村卫生院(所)的设施和能力建设,每年改善2--3个县级医疗构条件,推进乡村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千名医下乡工程,解决50个乡镇卫生院“一无两有”和125个村卫生所业务用房,基本建立覆盖农村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

加强农村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看”32程,以实现收听、收看“三套广播、八套电视”为标准,加强农村有线电视、小片网改造、电视差转台、地面卫星接收等设施建设,基本解决农村看电视难,看电视贵的问题。完善乡村文化站(室)设施,加强农村群众体育,娱乐活动场所建设,继续开展电影、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把农民增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心环节,在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基础上,健全农村劳动转移培训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逐步把农民增收的重点转移到“非农”收入上来。

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以山区民族地区为重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因地制宜地实施好省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480个然村,市级“整村推进”629个自然村,每年实施3―5个贫困行政村的“标准化综合扶贫”试点项目,对自然灾害易发区,生态极度脆弱区、丧失基本生存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作者为云南省玉溪市市委副书记、市长)

上一篇:绑在GDP战车上的地方经济 下一篇:“中心户”制度培养农村新“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