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资本账户渐进开放的步骤设想

时间:2022-10-18 11:27:36

我国资本账户渐进开放的步骤设想

面对复杂的境内外经济、金融和政治变化,中国境内资本账户的基本开放要有个过程,先开放哪些子项目后开放哪些子项目,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第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期限效应。一般来说,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对一国经济的冲击程度较低,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冲击程度较高。因此,在开放资本账户的步骤安排上,按照“先长期投资后短期投资”的步骤也许更适合中国国情。

第二,投资者特点。个人投资者属弱势群体,其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伤害,而机构投资者相对有着较强的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因此,在开放资本账户的步骤安排上,按照“先机构后个人”的步骤可能更为稳妥。

第三,证券市场工具种类。一是股权类工具,二是债权类工具,三是金融衍生产品。首先,股权类金融工具的价值难以确定;其次,境内尚未启动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最后,债权类工具的价格相对容易确定和把握,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就资本账户开放而言,在证券市场工具上,按照“先债权类工具后股权类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的顺序可能较为有利。

第四,证券市场结构。证券市场大致上可分为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从对金融市场波动和经济走势的直接影响来看,证券发行市场的影响力度较小,而证券交易市场的影响力度较大。因此,就资本账户开放而言,在证券市场结构上按照“先发行市场后交易市场”的顺序可能较为妥当。

从上述四方面的分析来看,资本账户基本开放的步骤可分为三步:

第一步,在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的两年左右时间内,开放的主要内容有四:一是逐步开放境外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设立证券经营机构的限制。二是放松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票的限制。三是放松对境内外资企业和境外企业在境内发行股票并在境内股票市场上市的限制。四是放松对境外企业或金融机构在境内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

第二步,在2004―2006年间,开放的主要内容有六:一是逐步放松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二是有条件地放松对中资机构投资者从事境外证券市场交易的限制。三是放松对境外金融机构或机构投资者在境内设立独资机构的限制和在中外合资机构中所占股权不高于49%的限制。四是有条件地放松境内中资金融机构和中资企业到境外发行公司债券的限制。五是有条件地放松对外资机构从事境内证券市场交易的限制。六是基本放开境内企业到境外从事直接投资的限制并有条件地放松居民个人到境外进行直接投资的限制。从而基本实现“直接投资”子项的充分开放。

第三步,2007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开放的主要内容有四:一是逐步放开对境外居民个人从事境内证券市场交易的限制。二是逐步放开对境外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进入境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从事经营活动或交易活动的限制,同时,充分放开对境外金融机构和机构投资者在境内股票市场交易中的限制。三是充分开放对中资金融机构、机构投资者和企业在境外发行证券、从事境外金融经营活动和金融产品交易的限制,基本放开对居民个人从事境外金融产品交易的限制。四是根据汇率改革的进程,逐步实现资本账户的可兑换。(摘自2003年1月13日《中国证券报》)

上一篇:利率市场化改革试点取得成效 下一篇:八种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