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材选用的几个误区

时间:2022-10-18 03:58:54

论高校教材选用的几个误区

【摘要】教材选用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对教材选用中出现的几个误区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它们对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避免教材选用误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校 教材 选用 误区

【中图分类号】G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76-02

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各高校要加强本校开课选用教材的管理,保证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教材的质量不仅体现着高了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而且也直接影响本科教学的质量。加强对高校教材的选用管理,将优质教材引入课堂,杜绝质量低劣的教材进入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然而,尽管各高校在教材选用上都作有一定选用制度,但在教材选用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如不能正确对待,势必对高校教学质量、教学、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方面较大的负面作用。

1 教材选用优秀率越高,选用质量越高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对教材选用制度的要求,各普通高校越来越注重教材的择优率,即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获奖教材等。例如,有的高校规定主干课程选用国家教育部推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等比例占当年教材使用比例达到70%以上。不容置疑,高校优秀获奖教材是进行教材质量鉴定和分级的有效标准,既可进一步促进高校教材建设,也能不断提高各类课程教材质量。但是不同的高等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规格、层次和特色上各不相同,对教材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别。部分高校过分的要求高选优率,从而使教育教学管理者或教师在教材选用的认识上陷入了误区。

教材需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去实现教育的效果,教材的使用过程不仅与教材本身有关,还与教学环境、师资水平以及学生情况有关[1]。因此,高质量的教材不仅要求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和使用效果,而且也要与当前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匹配。如果教材不能适应学校当前的环境条件,例如内容太难、或者对实验设备的要求太高等,即使是部级的优秀教材,未必能发挥出最佳效用,体现其应有的价值。盲目追求优秀教材选用率可能会拉开教师上课内容与选用的教材内容的距离,降低教材选用质量。

对于大多数地方高校而言,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都开设了一些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和课程,其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大多数获奖的优秀教材都是通用教材,其内容缺乏针对性,很强适应地方高校的特色专业和课程的教学。因此,盲目强调选用优秀教材,就会使一些高质量的有特色的自编教材因不是获奖教材而未被选用,这不仅是对优秀教学资源的浪费,也无从体现各学校学科特色、专业特色和课程特色,且会对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2 完全由任课教师选定课程教材

为保证课程教材的选用质量,多数高等学校在选购教材时都有教研室、学院、学校教材管理部门三级审批制度。但部分高等学校在教材选用中却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教研室在没有对所选用教材与课程的教学大纲、前期课程与后续课程的相互衔接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和论证的前提下完全由任课教师选定教材。这不仅破坏了教材选用过程的监控程序,使教材选用制度形同虚设,而且也可能会导致以下不良结果,影响教学质量。

2.1 容易导致课程教材更新不够及时,教材内容、形式陈旧

由于教材选用缺乏集体研究和监督,容易使部分教师产生惰性,致使很多任课老师多年一直选用自己熟悉的版本,不去适应教育变化、教学变化、学习方式变化、教育技术和出版技术变化。现在高校的许多老师还认识不到现代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还没有认识到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给教育教学的课程教材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教材内容、形式一直沿传统的纸质教材,甚至个别教师的课程教材版本使用十几年还在继续。

2.2 可能导致“自产自销”和编写“职称教材”的现象

如果仅仅由任课教师选定教材,有的教师由于利益驱动和评职称需要,高校就可能出现“自产自销”和编写“职称教材”的现象。这些教材许多编制水平和出版质量都不是很高。课程教材选用此类教材不仅降低了教材选用质量,而且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2.3 扰乱课程教材的选用管理和监督机制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教材编写与选用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高等学校要根据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适合我国情况的先进性和教学上的适用性等原则选用适合本校实际的教材。未经批准教师个人不得随意直接向学生销售教材。各高校也相应地在完善教材选用制度。学校一般也具备三级审批制度、设有教材工作委员会等类似机构,以此保证课程教材的质量,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如果教材选用任课教师说了算,这些管理和监督机制就会流于形式,难以保证教材的选用质量。

3 每门课程限定选用一本教材

目前许多高校在组织教材预订时要求同一门课程只选用指定的同一本教材,这也是教材选用的一个误区。教材中有人们精心挑选的知识, 它提供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但是由于编者的视角不同,每一本教材都有其长处和短处;而且也没有任何一本教科书可以完整提供学生学习所需的一切材料, 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以及满足瞬变教学情境的需求。同时很多教师教学观点鲜明、风格各异、自成体系,教师授课也不是完全按照某一本教材讲解。

为避免单一版本教材的局限性,应当允许同一门课程、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选用不同版本的优秀教材。这不仅可以减轻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淡出“圣经式”教材观,树立科学的教材价值观;而且也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吸取不同版本教材的精华,有利于发展学生自主性和创新能力[2]。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实施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教学。

4 极度推广使用外文原版教材

在教育部2004年8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双语教学要达到A级指标,用双语授课课程要采用了外文教材并且外语授课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双语教材的建设和开发因此越来受到各高等学校的重视,外文原版教材推广使用也面为一些高校提高双语教学的手段之一。然而,极度推广使用外文原版教材对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也是一个误区。

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实用、易用,更新及时,在内容上整合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最新信息,举例丰富,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浅显易懂,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在教学思想新颖,侧重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想象力等特点[3]。但是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原版教材课程授课效果的主要因素。据一所理工类的调查结果表明:针对所使用的原版教材,统计数据显示,67%学生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困难在于自身的外语水平较低, 55%的学生认为在预习时在语言疏通上花的时间、精力最多[4]。平均而言,学生对原版教材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是很理想,但重点大学的学生对原版,教材课程的评价普遍较好[5]。因此,笔者认为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推广使用程度应因校而异。

对于高水平大学来说,其学生和教师的专业基础和外语水平较高,直接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则是极具可操作性的重要措施。然而对于许多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的听力、口语和阅读水平都待提高。因此,在选外文教材时不应强行选用外文原版教材,而应平衡学生在语言疏通和专业知识的理解两方面所花的时间和精力,选择语言难度适中,价格适中、知识体系前卫、科学和系统的教材[4]。

5盲目提高选用多媒体教材比率

20世纪末,教育专家提出了“建设立体化教材”的观点,电子化教材逐步成为高校教材选用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教育部2001有文件明确规定,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教材教学不低15%,各高校也相应地制定了有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选用和开发多媒体教材和课件,希望以此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技术,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并不每一门课程利用多媒体教材开展教学都能达到比传统纸质教材更好的效果,有的甚至会适得其反。盲目提高选用多媒体教材比率,缩小了教材的选用范围,可能会降低教材适用效果,引发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6]。

一部优秀的多媒体教材并不是多种媒体的简单堆砌,而是在进行教学设计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和各种媒体的特征,对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实施交互式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目的。然而,就目前而言,多媒体教材的编制水平参差不齐,精品多媒体教材资源非常有限,有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只是简单地将书本内容照搬到计算机,并没有达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图、文、声、像并茂的传播教学效果。为了达到学校规定的多媒体教教材选用比例,选用不到合适的多媒体教材,许多教师用自制课件,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技术上的不足,大多数多媒体作品多停留在电子幻灯的层面上,不能有效地提升接受者的兴趣,很难达到教学要求和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的课件制作画面太丰富多彩,冲淡了教学内容,视觉欣赏效果很好却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因此,一些高校为完成规定的指标,过度提高使用多媒体教材比例,可能降低了多媒体设备使用价值, 不但不会提高教材的选用质量,反而导致教学效果差。

多媒体教教材呈现出传统纸质教材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如具有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方便教学等特点。任何优秀的教材应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在多媒体教材选用上,各高校重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材的积极性,也不能忽视学习主体需求性。教师要在深入钻研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教材,最大限度地把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促使学习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育。

总之,在课程教材的选用和引进工作中,教育教学管理者或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现状有全面的认识,要从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层面进一步提高对选用课程教材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尽量避免教材选用工作误区。同时要真正做好调研工作,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观念,加强课程教材评价环节,重视师生的共同意见,真正体现出高校课程教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高凌飚.教材评价维度与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07(6B):8-12.

[2] 俞红珍.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8).

[3] 毛一国 高跃新.引进原版教材,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2):55-58.

[4] 陈思本.大学生对双语教学的反应[J].高教探索 2007(3):83-85.

[5] 张红霞,冯震,燕婷等.对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工作的综合调查[J].江苏高教,2006(5):63-65.

[6] 刘福纪,陈文虎.多媒体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4,(1):39―40.

上一篇:对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一点思考 下一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