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口译教学中学生听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8 10:20:40

论高校口译教学中学生听辨能力的培养

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贸易一体化的浪潮之下,高水平高质量的口译人才再度炙手可热起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了BTI专业和MTI专业,在各大高校纷纷上马翻译专业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院校在口译教学上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和不足。就口译教学中学生的听辨能力培养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探究如何成功地培养高校学子的口译听辨能力。

高校口译听辨能力一、高校口译教学中学生听辨能力培养的现状

在众多开设翻译专业的高校里,很少有学校专门把口译听辨作为一门专门的课来开设。他们往往会选择2~3年的学制中,开设半学期到1年的听力课,有的学校甚至不开设听力课。因为翻译硕士专业学制短,一般只有2年。因此,很多院校纷纷在第一学期便开设基础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较高层次的口译专业课,而忽略了对学生口译听辨能力作为口译基础能力的培养。

二、口译听辨能力解析

我们一般把口译过程分为三大部分:信息录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而口译听辨过程指的便是口译译员自信息录入开始至信息输出的那段过程,期间涉及到的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储存与摒弃。在这一过程中,译员凭借的是自己的感知,预测,记忆等手段,将录入的信息与脑海中已存的信息相联系,比较,分析,将录入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取舍,加工和创造。基于此,口译听辨能力包括感知、分析和加工这三个层面。简而言之,口译听辨实际上就是指将听者的大脑与文本建立起来联系,使得听者自主的取舍脑海中的信息,以便整理出听者认为最有价值的信息。

三、高校口译教学中学生听辨能力培养之我见

就拿笔者所在的吉林大学为例,学生之所以听不懂或者完全掌握录入的信息,主要有以下2个主要原因:内因和外因。内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原因

听者之所以听不懂文本的内容,有相当一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其词汇量少,语言功底不扎实;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对熟悉的单词不敏感,即使认识或者背过相关的单词,可是当这些单词出现在句子中时,却无法识别出来。因此,词汇原因是影响听辨能力的一个主要原因。

2.逻辑原因

所谓的逻辑原因是指听者只关注文本信息的细枝末节,而忽略了整个句子的整体涵义和逻辑关系,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自然也就不能把握源语的整体信息,从而形成正确的信息输出。

3.文化原因

文化原因是指很多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缘故,只关注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英美文化、风俗等知之甚少。因此在文化背景知识匮乏的情况下,当然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的信息。

同样地,外因也包括很多因素。如大学本科开设的英语听力课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很多大学听力课堂上都是老师在上面放录音,学生在下面听录音答题,然后教师再集中核对问题的答案,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融入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是学生的“我想听”,而是变成了“非得听”,这种教学模式并不能调动学生进行听力练习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其听力理解的水平自然就会下降。其次,教师在进行听力课的时候,只注重学生听懂内容的多少,而不注重培养学生对听力内容的辨析,归纳和总结,即我们说的听辨一词中的“辨”的能力的忽视。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译听辨能力,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高校英语听力课堂摒弃“只抓数量,不抓质量”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由“不想听”变成“我想听”。引入多种形式的听力材料,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激发学生对口译听辨训练的兴趣。

(2)高校口译课堂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辨”的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能听懂源语的信息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理解源语信息的内部逻辑关系和语义关系,把握源语信息真正的内涵,如下面这个例子:

The plan has been substantially augmented,coveringclosing livestock farms to ensure the security of drinking water,decreasingthe total amount of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to provide citizens with non—polluted food,further improvingthe capacity of the sewage collection system in the city proper to prevent sewage from being discharged into the rivers,and setting up over 10 small sewage disposal plants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water head, all of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life.

上文中引用的这个例子是典型的并列句式,绝大部分的短句都没有主语,各短句之间是用分词结构相连接的,如“covering”“decreasing”“further improving”“setting up”,等等。当学生们在口译过程中听到这么一大段句子的时候,往往会关注每一个小短句的主语和谓语而忽视了整个句子的主干。这个句子的主体内容是:“The plan has been substantially augmente”和“all of which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people’s life.”而中间的由分词结构所引导的句子不过是对这个主体内容的阐释和扩散,但是,很多学生在听到这一段时,往往会丢了西瓜捡芝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关注分句中的信息,而丢掉了最关键的句中的主体信息,也就是没有理清句子的逻辑和语义关系。

四、结语

本文就高校口译教学听辨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通过对口译听辨能力过程的解析,探讨了高校学生听辨能力不足的原因,并基于此,对高校口译教学听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总之,一名出色的口译人员,不光要具有高超的听辨能力,还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纯熟的翻译技能和优秀的个人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人员,才能真正架起思想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姜克银.大学英语口译教学现状研究——以宁夏大学为例.宁夏大学学报,2007,(5).

[2]孙菲菲.浅析高校口译课程教学的问题和改革策略.文学界·学科园地,2010.

[3]汪海涛,邱政政.中高级口译口试主体模板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4]郑晓飞.口译听辨理解与记忆过程中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上一篇: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之浅见 下一篇:新课标下如何构建政治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