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校口译师资现状

时间:2022-09-06 05:21:41

谈高校口译师资现状

口译教师是口译教学方法、教材编写、教纲、教学评估等的设计者和执行者,是提高口译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众多学者和专家叹:口译师资严重不足,部分口译师资不合格,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此,笔者对上海五所高校(华东师大、上海师大、上海交大、华理、外贸学院)口译师资进行调查。这五所学校都无口译专业但有英语专业。华师、交大、华理为全国重点;上师大和外贸的地方院校。五所院校涵盖文、理工、商同时兼顾重点与普通。五所院校都处于中国对口译需求量最大供给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这些院校的口译师资现状很大程度反映了上海甚至全国普通院校(无口译专业)的师资状况,折射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

一、调查方法

以电子邮件和电话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得到18位教师的反馈(英语的专业和非专业教师)。问卷调查从以下角度展开:学历、职称、专业、教龄、口译或口译教学培训、口译实践、教学任务、口译理论、口译或口译教学研究、教学交流等。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分析

调查结果见上表。表中显示五校口译教师的学历构成比例中,硕士毕业的教师为主流共15位,约占总人数的83%;一位本科学历教师属于教龄长的老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只有两人约占11%。从职称上来看,讲师或讲师以下(助教)职称共13人约占72%;这批口译教师的最高职称是副高,共5位约占28%。所有18位口译教师中,无一人毕业于口译专业,他们都毕业于语言学或文学专业。从事口译教学时间的数据显示:新手占最大比例约39%共7人;口译教学5年以上的教师有4位约占22%;2-5年的教师7位约占39%。这批教师中,接受过口译或口译教学相关培训的有8人约占44%。其中6人接受过一次相关培训;有1人接受过两次;1人接受过3次或以上的培训。剩下的10位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口译或口译教学相关培训,约占总人数的56%。口译实践方面:约72%(13人)的教师只是偶尔从事口译实践;经常有机会参加口译实践的教师共5位约占28%。绝大多数口译教师不仅仅教授口译课程,约83%的教师同时担任一门或两门以上其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对口译理论了解程度的选项中,约83%(15位)的教师选择“了解一些”;只有一位教师认为“比较了解”;其他两位教师认为“不太了解”。这一结果也反映在口译(教学)研究上:有4位教师发表过口译或口译教学相关文章,其他14位(约78%)教师从未发表过口译相关文章。数据显示口译教学组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普遍较少:89%的教师选择“偶尔交流”;剩下两位教师选择“无法交流(无教学组)”。

三、结论

1.口译师资队伍凸显“三低”:“学历低”;“职称低”;“教龄低”。

2.口译师资的专业化和专门化受到严重挑战:为数很少的教师接受过两次或以上的培训。关于口译教学的专门化方面在目前高校中很难保证。

3.口译教师经常亲临战场参加口译实践的较少,大多纸上谈兵。

4.口译教师对口译理论了解不多。

5.各高校口译师资队伍的建设还是‘漫漫长路’:口译教师数量缺乏五校中,有两所高校-华理和交大各只有一名口译教师,数量太少无法形成队伍。口译教学组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这对于提高口译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加强团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极为不力。各高校的口译师资队伍(如果有)在学历、职称、学术特长、教研方向、教研能力等方面缺乏合理的组合。

四、对未来的展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关键。口译人才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口译教师的整体素质。当然,口译课程在英语专业中由‘选修’到‘必修’、社会上的口译热、翻译学科的建立等都是近些年发生的事。口译教师年轻化、无经验、功底薄、不专业等都可以理解。任何事物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从坏到好都需要有个过程。合格口译教师的培养和出现也不例外。如果口译教师自身不断努力加上各方重视,尤其是学院领导和学科负责人有意识从师资教育环境、条例制度和培养方式等层面加强建设,则合格口译师资队伍的出现指日可待。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上一篇:浅析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 下一篇:大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