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论语》之审美内涵

时间:2022-10-18 07:34:26

观《论语》之审美内涵

三千年前的孔子,是中华民族极受尊重和推崇的伟人,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的伟人之一。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信仰的核心之一,主要内容都在《论语》中。自从西汉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以来,历代为《论语》作注释的有三千种以上。至今仍对《论语》评价争论不休,主要有两种观点很有代表性:一是倪新兵、曾琦云撰《论语禅》(2010年1月《文化艺术出版社》)。认为“读《论语》是医心的良药”。一是邹纪孟撰《请,走下神坛》(2010年9月中国城市出版社)。认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贻害千秋”。但无论如何孔子及其《论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谁也抹杀不了,这已被历史所证明。郁达夫先生在追悼鲁迅文章里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我们更应该以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孔子,否则数典忘祖,那是不孝子孙,也将被历史所唾弃!

对《论语》评价差距如此之大,应从中华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尽管《论语》、《庄子》、《孟子》等古典中,多处讲到美,但在“述而不作,信而作古”的思想影响下,一直压抑着后人的审美渴望。由于未经系统的分析、研究与开发,没有把审美文化提升与整合到独立美学理论形态而呈现出来,无法成为显学。可以说,这使中国人在哲学与美学理论上交了白卷。为此,朱光潜先生去西方留学八年之久,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读书时就撰《谈美》在《中学生》杂志上发表,后又译黑格尔《美学》等著作,以填上这个空白,但受到阻碍、批判和迫害,这是对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的戕害!可以说从1956年把教育方针上的“美”去掉,造成了教育上的失误,更造成了审美文化沙漠化!一个没有美育的教育和一个缺乏美学理论的国家,其影响深刻:首先,造成大部分“知识分子”缺乏审美素养,在实践中美丑不分,甚至把美丑颠倒,从“”中可见一斑;重要的是不能去欣赏美,也就不能创造美,从而使人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后,人们富裕了,奢侈腐败现象滋生,也与人们心灵中缺少真正的美有关。其实,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提出“美是观念的感性显现”,尤其是后来马克思撰写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中就指出了“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这应使我们明确“美的理念”,即相当于“美的规律”!因此,我们可以跨越时代,站在这些美学巨人的肩上建立我们的审美平台,提高审美能力,去发现我国古典文化中的美,那就是遵循美学理念,按照“美的规律”来审核、批判《论语》,从而取美舍丑。由此,我们对《论语》中的内容,既不能全盘肯定,什么都好;也不能全盘否定,什么的不好。比如,《论语·里仁》中有“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就是对“信而好古”的诠释,是守旧思想的表现,难道父一定强于子吗?儿子就不能超过父亲吗?这种思想支撑着父权存在,压抑了下一代人的发展;又如《论语·为政》中有“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本质上讲,也是不成立的。从历史上看,汉朝的刘邦,唐朝的唐玄宗,元朝的朱元璋等大人物都在七十岁以后犯了严重错误,冤死了很多人,危害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事实也证明,人生到老,应学到老,改造到老,才能与时俱进,跟上时展,以保晚节;再如《论语·里仁》中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若在古代这句话为真,但在当今时代,信息与交通都很发达,这句话已失去现实意义了。诸如此类言语,在那个时代若奉为真理,但随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有些话已经陈旧或失真了,也就失去美的光辉了。还有《论语》中有不少地方说到“美”字,那也是表层现象。如《论语·雍也》中说:“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这里的美与今天美学意义上的美绝不相同。据历史记载,宋朝是宋国公子,以貌美闻名,但不做好事。他与宋襄公夫人私通,且参与,后逃到卫国,又与卫灵公夫人通奸,且得宠信。这样的人,其实是灵魂最丑的弄臣或嫖客。

《论语》中论述如何做人、做事的观点,在今天仍有普世之价值,我们不能否定。

在做人方面,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它是人格美的基石。这就必须先修缮自我,只有自身的知识富有,内心精神充足,才有从容不迫的风度与人格,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若如此,必须从认真读书学习开始。子贡问孔子:“孔文子为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可见孔子对学文的重视。他提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即通过读书、学习、研究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知有什么关系呢!另外,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这说明,不仅要向书本学,也要向世人学。如有这种悟性,处处可学。还有对学习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目的,那就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针对这种评说,今天应该把它统一起来,应把学理解为既“为己”学,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做个内心善良厚道的人;也要“为人”学,把知识当成工具或技能以谋职、谋生、谋幸福。孔子多次赞扬好学而善良的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学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学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论语·八佾》)。认为有善才有美,即一切善行才是创造美的过程,又如:“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季氏》),“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这说明善隐含在人格自身中,且又对别人无所求,这才是一种善良的厚道,厚就如大地之厚,“厚德载物”才显得美是看不见的力量。

其次,要做个仁爱的人,它是心灵美的终极追求。《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是仁。“仁者爱人”就是一种涵养于心的对人的态度。何为仁?孔子学生宪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孔子回答:“可以为难矣。仁,则仁吾不知也”(《论语·宪问》),即是说“好胜、自夸、怒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做到仁吗?”孔子说:“这可以说是难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者,那我也不知道了。”这说明仁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已做到那些算是难能可贵的,却未达到仁。这是《论语》中最高明的地方。作为一种学说没有说到顶,留下空白,让人去思考,去努力,去追求,是永远没有止境的!也正如孔子学生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这悟出了仁的意义,即是仁可以通过学习和立志而得到提升。再说爱,首先是教育人,关心人。孔子说:“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即是真正爱人,并不是无条件的纵容他的缺点和任性,而是忠言地教诲他,不要偏离正道,做个“志士仁人”。因此,仁爱不能与男女之间的情爱混淆。若从美学角度看,这种爱是纯洁的、无功利、无欲望的。即仁爱是一种审美情怀,这是由心灵美(观念形态)在行为上的感性显现,表现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质;从哲学角度看,仁爱是人性的核心价值,基督教、佛教等宗教都提倡这种爱,且神是爱人类的;还要悟到仁爱是对国家、人民的一种无私奉献,甚至为了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正如孔子所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可以说是仁爱达到极境了。为了实现“中国梦”,要保卫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需要这种“志士仁人”的仁爱精神。

三是要做和谐的人,它是人性共同美的显现。首先个人处在不同观点的群体中,既要矜持自立,又不与人相争,不去拉帮结派,但要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而不是“和稀泥”。这样既有不同声音,又保证整体和谐。正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又要做到“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其次,对人要宽容,不要强人所难,才能融入群体之中。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又要做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表面上是木讷的,少言寡语,但内心无比坚定、刚毅,埋头苦干而又赢得别人尊重;再次,要重信用,为人忠诚。“人而无信,不知可也”(《论语·为政》)。“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禅改”(《论语·学而》)。即忠诚守信,慎重交友,有过错能改,也只有这些做到了“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人与人之间才能达到和谐相处。再从历史上看,和谐已成中华民族的共识,是中华民族凝聚为整体的力量之源。我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的“一国两治”国策,都是来自“和而不同”的原理。和谐是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利益所在。未来要构建“地球村”离不开和谐。因此,和谐正是社会真诚向善的、道德成熟的标志,即和谐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美感。

在做事方面,由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其中《论语》主要为历代官府所用。如北宋的宰相赵普就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其影响力。其实《论语》虽短,但内容丰富,如果像赵普那样认真研究和实施,将其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做到以上三点,即有才有德有美的心灵之人,还愁治理不好地方或国家的事务吗?首先,治理国家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起来,这样官民才能走正道,其理由在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正如孔子所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子路》),即是官员要以身作则,为政勤勉,正直清廉,应是德治的起点,由此“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样官与民凝聚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就有力量去做应做的事。其次,实施美政,其标准是“尊五美,屏四恶”。在《论语·尧曰》中指出:“何为五美?君子惠而不废,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即是君子给百姓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安排劳役(或工作),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行仁义,却不贪利;安泰矜持却不骄傲自满,威严庄重却对人不凶猛。“何为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即是不进行教育就杀戮叫虐;不加告诫却要成绩叫暴;起先懈怠却要限期完成叫贼;同样是给百姓财物,出于吝啬,叫小家子气。总之,在教育人或塑造人时,用内在的尺度来衡量人,若做到以上三点,又要求按“尊五美、屏四恶”的尺度去评价人,把两者结合起来才符合“美的规律”。在这样和谐社会中,官民融洽,互敬互爱,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那么官如尧舜上,民风淳朴正,社会风气也就好起来了,不仅国家会繁荣富强,而且为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培养大量心灵美的接班人。这就是世界上唯有古老的中华民族文明不致灭亡的“基因”!

上一篇:关于高校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的探讨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独立学院系办公室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