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语文思维体操

时间:2022-10-18 07:00:00

有趣的语文思维体操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学科学习方法的定位是死记硬背,尤其是小学语文,似乎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认识几个字、会读几篇文章、会背几首诗几篇美文,写几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而学数理化才需要智慧―灵活敏捷的思维。其实,语文学习并不是那么简单,也需要有敏锐的观察、深沉的思想,需要做一做化抽象为形象、用形象悟情感,甚至是闪耀着哲理和逻辑灵光的有趣的思维体操。

一、 预备节―丰富的积累是语文学习的童子功

语文学习包括“吸”与“吐”这两个过程。“吸”指的是字词句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与积累,“吐”指的是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理解和表达。“吸”是“吐”的基础,厚积才能薄发。因此说丰富的积累是一切语文学习活动的“童子功”,练好了这个“童子功”,语文学习才更有成效,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如何积累?是不是“死记硬背”就行?当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结果只能是“读书死”。积累也要讲究方法,理解记忆、形象记忆、诀窍记忆、辨析记忆等等,都有助于你的积累达到既快又正确且记忆长久的效果。如母语中的成语多如繁星,学生积累成语,不能是一个一个地积累,而是一串串地积累。首先得了解成语的类别、出处、结构、大意、感彩等:是描写自然风光的还是反映博学多才的;是出自寓言故事的还是历史故事、神话故事的;是含近义反义的还是含比喻、拟人、夸张的;是褒义的还是贬义的;是四字的还是三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的,等等,按类记忆,会让你的脑海里泾渭分明、条缕清晰、触类旁通。又如“俗语”和“谚语”,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就需要通过比较进行辨析:“俗语”与“谚语”的相同点都是出自民间,是劳动人民口口相传而形成。不同点在于:“俗语”更通俗易懂,它们或反映自然风光(如“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或讲土特产(如“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或讲民风民俗(如“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而谚语更多的是含有深刻的哲理,如“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所以积累俗语和谚语,需要首先弄清这两个概念,这样才能正确地积累和运用。

积累讲究的是技巧,追求的是正确和长效。有的学生不会积累或积累效果不佳,这不仅是读得少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读的方法或技巧有待改进。熟读成诵固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而靠思维达成的积累才终身受益。

二、 伸展运动―阅读分析让思维的触角得以深入、拓展和延伸

语文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阅读的文本充满人性,它的价值也因人而异,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能品出不同的“味”。阅读分析文本就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读、思、品、悟,从而让文本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如何让学生在阅读分析的过程中思维得以伸展,享受文本的内涵美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联系时代背景,走进作者心灵。任何文本都有它的社会性,触及文本的时代背景,可以让学生更真切地置身于文本所描述的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感悟人物鲜明的个性、情感和心境,感觉时代的步伐、人世间的世态炎凉、美好情感等。如阅读古诗《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首诗的主题都是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感,但陆游的《示儿》是由未收复失地的“悲”而表达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由已收复失地的“喜”而表达诗人欣喜若狂、归心似箭的愉快心情。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从而让学生的思绪穿越时空,或移步陆游的病榻前,垂耳聆听陆游的遗嘱,感受这位垂暮老人死不瞑目的哀叹;或狂奔于明媚的春光中,与杜甫嘻哈高歌,感受这位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老人终于可以平安回家的兴奋。联系时代背景,更能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

2. 斟酌语言文字,挖掘文本内涵。阅读是件乐事,更是件“苦差”。有的文本只有通过深入的挖掘细致的推敲才能真正地体悟它的内涵。如阅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的最后一小节:“肖邦就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一个“才”字让学生细细品味,可以读出作者为肖邦的英年早逝而惋惜,更为这样一位风华正茂的音乐天才带着亡国之恨客死他乡而心痛。又如阅读《姥姥的剪纸》中“从那时候起,我总是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蹦跳的兔子……”,句子中的一个“缠”字和前文中“密云多余的盛夏,姥姥怕我溜到河里游泳出危险,便用剪纸把我拴在屋檐下”中的“拴”字遥相呼应,足见姥姥剪纸的威力之大吸引力之强。斟酌这两个字,那顽皮的小外孙和心灵手巧的姥姥便跃然纸上,而浓浓的祖孙深情更让人怦然心动:多温馨的画面!

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时有段精辟的话:“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到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会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这真是真知灼见,发人深省。字斟句酌,熟读精思,反复玩味,“剥皮,去肉,见髓”(朱熹语),慧眼识珠,方能品出个中滋味。

3. 补白延伸,让文本枝繁叶茂。文本似乎是一成不变的,其实其内涵和外延却是开放的。不同的人阅读相同的文本不仅可以读出不同的“味”,还可以开出不同的“花”,呈现“枝繁叶茂”“百花争艳”的景象,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如《爱之链》是一个用“爱”串起来的温馨故事:失业的乔依在飞雪与寒风中帮助老妇人修车却不求回报;老妇人在破旧的餐馆里因得到生活困窘却热情服务的女店主的照顾而心生怜悯,默默资助;女店主不因生活困苦而抱怨,细心体贴为生活奔波的丈夫乔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爱之火炬,在他们之间传递。那么他们以后的生活将会怎么样呢?会不会好起来呢?教师抛砖引玉,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延伸,学生用他们心中最美的祝愿最动人的故事来续编这个“爱”的故事,有说一年后的,有说五年后的甚至十年后的,他们的“续篇”足以让每个人动容!爱的故事在延伸,爱的美德在传承,开放的思维在活跃!适时的补白与延伸,使文本不再受束缚,思维不再被禁锢,它的生命力绝对是作者始所未料的。

三、 “瘦身”运动―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是体现语文能力的关键

“厚积薄发”更多指的是语文的积累要厚实,功底要扎实,这样才能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语文学习中的“瘦身”运动指的是“薄发”的过程―表达得更清晰更简洁更精练更单薄。概括思维能力是阅读分析的一项基本能力。不会概括就读不懂课文抓不住要点,整体把握的能力就严重缺失。看看学生是怎样概括段意的,居然要写上两三排文字;再看看学生是怎样概括主要内容的,居然把人物的语言神情和修辞手法都“赶鸭子上架”。这些概括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何为概括能力?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概括是人在思想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点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概括能力是思维的基础,没有概括,学生就难以形成概念以及系统的知识体系,自然对知识的运用就不能开合自如。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感悟,即“放开去”,更重要的是要在此基础上引导梳理出文章的思路,概括出文章的要点,抽象出一词一句一段,即“收回来”,这就是语言的组织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指导学生把课文由厚读薄,由长读短,由多读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

1. 对一句话的概括思维训练。其实这是缩句训练。我指导学生对一句话的“瘦身”方法是回答两个小问题:谁(什么)?干什么(怎么样)?找出句子中能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词也就基本完成缩句了。

2. 对一段话的概括思维训练。我的训练方法是:(1) 抓中心句;(2) 抓关键词。有的段落有中心句,那中心句就是该段落最好的概括。如果没有中心句,那思考这个段落重点写了什么?用一两个关键词概括,这样就较容易概括出这段的大意了。

3. 对几段话的概括思维训练。在概括一段话的基础上,理清这几个自然段的逻辑顺序和相互关系,然后用“串联”或“并联”的方法加以概括。

4. 对一篇文章的概括思维训练。有了以上的概括思维训练,完整地概括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水到渠成。对一篇文章的概括可以有多种方法:题目扩充法、重点词串联法、段意归并法、问题引导法、编写提纲法、复述大意法等。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学段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和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学生概括思维的培养,或巧猎关键词句,或前后勾联,或捕捉要点,或披文入境、抽丝剥茧,这样“瘦身”至一词、一句、一段,才能真正地读懂文本真意,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 创新运动―个性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最美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把“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视为“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之一。因此,“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阅读取向,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在创作时,不管选取什么题材,也不管运用什么表现形式,他们都着力抒发着内心的情感,表达着内心的体验。倡导学生结合自己个体情感体验,在课堂上以个体的机智与智慧,以不同的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同时与作者在情感和理性上产生多层次多元化的共鸣,语文课堂也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是发现者、探索者,这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个性化阅读中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一旦被激起,思维一旦被打开,语文课便繁花似锦,学生的语文素养便着地生根了。

1. 自信心是个性化阅读的心理基础

自信心是人最宝贵的一种心理品质,也是有效进行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小学生阅读如果没有了自信心,就只会从众,就缺失了“个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自信就是力量,学生有了信心,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语文阅读时就敢于各抒己见,敢于标新立异,最终成为阅读课堂的主人。

2. 自主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所在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学生在良好的个性化阅读氛围中,会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感觉,于是才能积极地思考,去把握、分析和赏析课文,使阅读成为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学生自主的、自由的个性化阅读,才能在其中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 主导性是个性化阅读的有力保证

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我们所说的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一味地放手,把所有的问题都丢给学生自己去解决,这其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错误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和水平,给予引导纠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个性化阅读,把阅读活动变成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勇于创新的活动,从而使知识经个性化的创新思维和真切体验真正变成个体的世界,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促进其精神建构和完美个性的形成,创造出语文学习的最美境界。

语文学习与思维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学语文,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思维。“我思故我在”,这样“身临其境”“授之以渔”的语文学习,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成为有思想、有智慧、有人文情怀的“性情中人”。

上一篇: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 下一篇:帮助学生突破写作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