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对联范文

时间:2023-03-12 17:40:50

有趣的对联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1篇

宋代吕蒙正对贫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只有两个字:南北

我看了大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是什么意思,爸爸提醒我说:“对联由上下联和横批组成,上下联的被字数一般是五,七,九,十一等单数,横批为四个字,你看它的上下联差了什么?”我说:“上联差一个一字,下联差一个十字。”爸爸又说:“十是不是和食同音,那么一呢?”

我心想,一不是和衣服的衣同音吗?缺了一个“衣”少了一个“食”,不就是缺衣少食吗!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是缺衣少食!是缺衣少食!!

我又看了看下面的横批,心想,横批要四个字,怎么只有两个字?东西南北不是少了东西两个字吗?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就是说他家里没有东西!

谁知盘中cuan,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们辛苦了一年,到头来还是没有吃的和穿的!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2篇

宋代吕蒙正对贫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只有两个字:南北

我看了大半天也没有想出来是什么意思,爸爸提醒我说:“对联由上下联和横批组成,上下联的被字数一般是五,七,九,十一等单数,横批为四个字,你看它的上下联差了什么?”我说:“上联差一个一字,下联差一个十字。”爸爸又说:“十是不是和食同音,那么一呢?”

我心想,一不是和衣服的衣同音吗?缺了一个“衣”少了一个“食”,不就是缺衣少食吗!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是缺衣少食!是缺衣少食!!

我又看了看下面的横批,心想,横批要四个字,怎么只有两个字?东西南北不是少了东西两个字吗?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就是说他家里没有东西!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3篇

什么是“有趣”呢?“有趣”二字的关键是“趣”字,“趣味”、“情趣”、“兴趣”。“鬼才”贾平凹说:“人可以无知,但不可能无趣。”想必土得掉渣的大作家,也是个有趣的人。

做人若无趣,这很煞风景。人一旦“没有趣”了,就会变得粗糙、麻木、肤浅,变得不再可爱了。整天愁眉苦脸、忧心忡忡、唉声叹气、面目可憎,好像这个世界谁都欠着你似的。这样的人活着,只会给别人添堵。而一个有趣的人则不然,由于他(她)的存在,而使周围的人群变得热闹起来,他(她)提“气场”催化着人生的精义,叫人奋发,让人快乐。有趣的人,是生活中的“开心果”,是人群中的“快乐源”,与有趣的人相处,你会觉得世界变得有趣,生活变得有趣,自己似乎也变得有趣起来。

有趣的人,是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哪样没有深奥广博的学问,光吃一样,他就能嚼巴出不少趣味来,吃得好看,吃得稀罕,吃得兴趣盎然,吃得阳光灿烂,都是可以追求的境界。《别闹了,费曼先生》里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对所有关于动脑筋的事情都充满兴趣,魔术、开锁、解密码、猜谜、心算、赌钱……对兴趣的不断追逐,让这位怪才生活成了无数人的梦想。

总觉得古人比我们现在活得有趣。今天我们读《论语》,也许会觉得孔老夫子是一个无趣的人,可是,你若知道他和他的学生讲话是那样的幽默,见到美人南子时竟俯下身子去吻伊的鞋,就会明白所谓“圣人”者,竟是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有趣的人。

有趣的人,心无羁绊,直抒胸臆,至性至情。国学大师文怀沙老先生,据称近百岁的人了,偏偏喜欢穿大红大绿的衣服,戴着能盖半张脸的大墨镜,比小伙子还时髦;每次出席活动,必要主持人介绍他为“青年诗人”,一发言就引经据典、插科打诨,逗得满堂喝彩。

有趣的人,或许境遇并不好,但特立独行,不改本色。金圣叹一生诙谐,因“哭庙案”而被判死刑后,仍一如既往。眼看行刑时刻将到,金圣叹的两个儿子梨儿、莲子望着即将永诀的慈父,泪如泉涌。金圣叹却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地说:“哭有何用,来,我出个对联你们来对。”于是吟出了上联“莲子心中苦”。儿子哭跪在地哪有心思对对联。他稍思索说:“起来吧,别哭了,我替你们对下联。”接着念出了下联“梨儿腹内酸”。这副生死诀对,一语双关,对仗严谨,撼人心魄。

有趣的人,不见得能成就大事业,但让人看着就高兴。《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是最让人喜欢的一个角色,他虽然武功盖世,却是儿童心态,整天疯疯癫癫的,爱搞恶作剧,玩心太重,围绕着他发生了许多喜剧,使得打打杀杀腥风血雨的江湖,多了不少浪漫欢快的生活气息。

需要提醒的是:有趣是这个世界上稀缺资源,有趣与读书多少无关,与挣钱多少无关。有趣和身份、地位,性别、年龄,环境、条件无关。有趣之人是很容易被曲解的,有人误认为打架泡妞、吃喝嫖赌、粗言滥语、举止猥琐就是有趣,那就大错特错了。

有趣的人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做个有趣的人并不难,首要之事便是自己要先觉得这个世界有趣。

有趣的人才是懂得生命真谛的人,也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有趣的人越多,我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但愿我们都能变得有趣起来。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4篇

一、巧用对联激发学习兴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学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激发学生兴趣,使之乐学,对联是一种兴奋剂,提神药,可以把一些乏味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使他们在乐学学,学中乐。比如在学袁世凯的统治一课中,在课前的调查中学生对这个人非常不感兴趣。在上前我在黑板上写下对子:“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学生一看乐了,这哪是对联呀,连小学生都知道对联要上下对仗,我对他们说,对!这就是对联,是当时人们为庆贺袁世凯称帝而送的一副对联,之所以下联字数与上联不对应,是因为袁世凯对不起中华民国。学生们乐做了一团,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二、巧用对联易化课堂内容

屈原在《涉江》中说“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我们历史教学中常常遇到这种“容与不进”的场面,而对联适时应用历史教学过程,就可以打破这种僵局,它如一股顺风把传送出漩涡,使一堂课由死变活,授课内容由难变简。许多历史内容对学生来说非常遥远,但又是必须掌握的,讲的不好的话味同嚼蜡,若是引用一些名联,并引用一些有趣的故事,可使这潭死水掀起波澜。

如诸葛亮,是三国时蜀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我国人民的心中是被美化的人物,但在在学习《三国鼎立》时只是小字部分略有介绍,学生很不满意,在学到这儿时我引用了南阳武侯祠的楹联来概括他的一生功业:

“收二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圭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学生看完这个对联之后,班里立刻沸腾起来,对诸葛亮的各种事迹多多少少都说些,有的还能讲出一些有趣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木牛流马、对诸葛亮的评价等。

三、巧用对联增大课堂容量

历史教学中要想增大课堂常量,就得引导课外阅读,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他去扩大知识面,而对联就是一种开胃药,以引发他们的食欲。

在讲述“楚汉战争”时,韩信是个必不可少的角色。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对韩信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便引用了淮阴侯韩信墓前祠庙上的一副对联:“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幅仅仅十个字的对联,却概括了韩信的主要生平。秦末农民战争时,韩信先为项羽的部下,虽有满腹韬略,却得不到重用,后来他投靠了刘邦,仍得不到重视,于是愤而出走,被萧何追回,遂建功立业封淮阴侯。西汉建立后,刘邦猜忌他图谋造反,设计诱捕他的又恰恰是萧何。这便是成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由来,即上联所说的“生死一知己”。下联是说当初韩信家贫,衣食不周,一位在河边洗衣服的老妇人曾供养他十多天,而后来把韩信斩于长乐宫的是吕后,这便是“存亡两妇人”的含义。这大概是一篇最短的人物传记了。

再如在学习袁世凯统治时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导致众叛亲离,当时有这样一副对联:“起病六君子,命送二陈汤。”“六君子”指以杨度为首的六个发起组织“筹安会”的“名流”,袁接受他们的“劝进”称帝,就已注定踏上死路。“二陈汤”指袁世凯的亲信陕南镇守陈树藩、四川将军陈宦、湖南将军汤茗铭。护国运动中,他们纷纷脱离袁“独立”给袁世凯以致命的一击。袁世凯终于一病不起,一命呜呼。此联概括了袁世凯“起病”和“送命”的缘由。“六君子”“二陈汤”又是中药名,更是双关之妙。

四、巧用对联情感渗透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战前,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采用正常的贸易手段无法取得优势,便选择“杀人不见血”的鸦片作为敲门砖。鸦片的走私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清政府官僚体制更加腐败,人民经济日趋困顿,对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严重损害,摧残了社会生产力。这些内容多数人耳熟能详,也有许多史料可以佐证。

在学习这些内容时,我选用了一副对联:“竹枪一枝,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天;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到天。”对联对当时吸毒成风和鸦片戕害身心的丑态作了辛辣刻画,表达了广大人民痛恨鸦片的共同心声。学生通过对联的理解进一步了解了鸦片对旧中国的毒害,也认识到消磨人的意志,毒化人的心灵,联系现实生活更明白了要“珍爱生命,远离”。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在情感课堂中升华。

总之,笔者在教学中利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对联,收到了较理想的效果,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了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参与到历史教学中来,并从中领悟到对联的魅力,感悟到历史的厚重。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5篇

细雨对(和风) 桃红对( )蓝天对( ) 地北对( )古木参天对( ) 山美水美春光美对( )

师:对课是过去私塾里读书的必修课。每天放学之前,私塾老先生都要和学生对对子,一般老先生出个上联,学生们对下联。

【评析】直接板书对课,对于这个不同于一般课题的题目,估计学生内心在此时已经产生一种疑惑。对于陌生的未知领域,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经验激起思维的记忆,制造悬念,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师:(模仿私塾先生状,此时到同学们的座位中随机指名回答)

山对( ) 雨对( ) 天对( )花对( ) 桃红对 ( )山青对( ) 鸟语对( )精卫填海对( )望梅止渴对( )举头望明月对( )两个黄鹂鸣翠柳对( )

【评析】用比较简单的单子对、双子对、成语四字对以及同学们熟悉的古诗中的诗句对联,这些随即就能答上的对子,能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对联产生直观的感受,对对联产生一种亲切感,也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师:我们的汉语天生对仗,生活中、书本上处处有对子。比如:今天天气真好!(师目光眺望室外)风和(日丽)、天高(云淡),校园到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看了真是令人心旷(神怡)!在这样美丽的校园里,咱们上课时可要认真听讲,不能东张(西望),左顾(右盼),交头(接耳)哦!课堂上如果不用心听讲,没有考到一个好成绩,妈妈可是会狠狠批你的哦,不过妈妈也只是刀子嘴(豆腐心)!

师:瞧,这些我们口头上、习作中常常说到的、写到的词语不都是对子吗?

【评析】用一段极其生活化的语言,设计学生们身边熟悉的生活场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增加了许多的趣味性。

师:你还记得你们家门上贴的什么春联啊?(生在事先发放的硬笔书法纸上写出自己熟悉的春联)

生:春回大地福满人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师:你还在哪里见到过对联呢?或者你还知道哪里会悬挂对联呢?(自由交流)

生:出去游玩看到亭台楼阁旁,会有介绍景点的对联,还有店铺会悬挂广告联等等。

师:(板书“鹤算千年寿 松龄万古春”)这是什么对联?(寿联)给同学们看看下面一副很有趣的寿联,猜猜这位老人到底多大岁数?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评析】这是一幅很有意思的寿联。乾隆皇帝下江南,遇到了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老人的岁数令他十分惊奇,于是他和纪晓岚合作了一副寿联送给了这位老人。请同学们猜猜,这位老人到底有多少岁?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在猜的过程中又了解了我国古代年龄的称谓知识!

师:出示格言联: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出示胜迹联:

一代帝王陵千年淮水千年恨

六朝金粉地十里梅花十里香

出示六合家乡对联:

金牛山麓金牛露 茉莉花乡茉莉香

女娲补天独赠亿万玛瑙缀雄州

辟地唯留千百石柱撑六合

【评析】利用楹联的起源、春联导出一幅幅迥异的对联,学生们了解了对联的种类,还从中知晓了一个个有趣的传说,历史的典故,这样的学习不只是停留在兴趣一层,而是带着兴趣去探究,进行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6篇

今天是大年三十,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微风阵阵,真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而且窗外还不时传来小鸟唧唧喳喳的欢笑声,它们也在庆祝新年吧。

我和爸爸、妈妈匆匆忙忙吃过了早饭,打扮一新,便提着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地冲下了楼,急急忙忙地赶着回老家过年。

我们坐上车,不一会就到了奶奶家,一进门我就发现在农村过年可真有趣,和在城里过年大不相同:家家户户的门上、院子里都贴满了对联;而且对联还不能乱贴,颇有讲究。如:在水井上应贴“龙泉大吉”、有灯有电的地方应贴“小心灯火”、盛放饭菜的橱子上应贴“鱼肉满橱”、在睡觉的床头上应贴“身体安康”、在院子里应贴“满院春光”|在大门口应贴“出门见喜”……。据大人说,有一些不识字的人错贴对联贴出了很多笑话,有的人把“六畜兴旺”贴在在堂屋门口,把“身体安康”贴在了猪圈门口,把自己与猪换了过来,从此人们开玩笑时就会说:“过年了,六畜兴旺了!”

对联不仅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且有的对联还寓意深远,比如“人勤一世千川绿,牛奋四蹄万顷黄”、“人勤春来早,草发牛更肥” ……,这些对联教育我们要勤奋,要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才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红红火火的对联,五颜六色的罗门钱,把奶奶家的小院打扮得格外热闹,格外喜庆。望着这些有趣的对联,我情不自禁的吟出了王安石的诗:“爆竹一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7篇

语文课堂对联教学教学策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对联备受冷落,教师上课不讲对联,或索性不懂对联,学生不知对联为何物,写作课更是与对联毫不牵连。这样做的结果是,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运用意识就更加淡薄了。

一、小学对联教学的现状

在现今社会,传统文化底蕴的薄弱是当今大多数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和学习中,对联这种文学样式的运用日渐淡薄,对联教学也只能“坐冷山门”了。主要表现在:

(一)对联教学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推进的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跟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走,对联这种文学样式因在考试中“人微言轻”,不占一席之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从不教给学生对联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更就无从谈起。因为,在他们认为,与其讲解联句的特点、格式等,不如给学生精讲考试的知识点,增加考试的得分点是最重要的。在这样的认识下,对联教学只能在语文教学中“靠边站”了。

(二)教师知识储备欠缺,对联教学方式欠佳。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它严格的格律格式、严格的平仄要求,精炼的语言,对对联教学和创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没有一定的对联文学素养,是难以胜任对联教学的。而现今的乡村小学,从事语文教学者多是跨专业的非专业教师,他们本身语文素养严重欠缺,平时又不注意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对文学要求较高的对联教学,也只能勉为其难,做到得心应手更就无从谈起。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对联的王国,对联文化传承几千年,历史悠久,创作辉煌。不论王侯将相,文人墨客,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在对联王国中留下美名。因此,我们的祖先很重视对联的传承,小学私塾对儿童的启蒙教育就是以对句为主的《三字经》《百家姓》等。对联从产生走到今天,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联教学备受冷落。这种轻视对联教学的结果,必然对我们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加深传统文化积淀是相悖的,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高度重视对联教学,大力弘扬对联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和人文精神,继承对联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小学语文课堂对联教学策略尝试

在提高对联教学认识,增强对联教学重视的基础上,作为对联教学主导的教师,更需要努力加强自身修养,增强知识储备,以便在对联教学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我们更要提高业务能力与水平,在对联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积极创新,以新颖别致,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对联教学的长足发展,从而实现学生对对联的继承与接受。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而言,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动力。小学语文对联教学就应顺应这一点,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兴趣。中国流传数千年的千古名联,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而且这些对联故事大多通俗易懂,曲折有趣,富有生活气息,最能激发学生对联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学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当中,让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故事中感受对联艺术的魅力,从而对对联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因势利导,以诵促写。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民族审美个性和对传统文化的培养与继承。义务教育课标版小学语文教材,根据教学需要与学生认知特点,在“语文园地”中选编安排了大量的对句和千古名联,教学参考中也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吟咏中引导学生探究对句的要点:上下联字数相同,上下联结构相同。所以,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拓展延伸,增加古诗中大量对仗的联句。古诗中对仗的联句俯首即是,随手可捡:“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圆荷浮小叶,细麦翻轻浪。”“鸟鸣涧更幽,蝉噪林愈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经年累月的积累过程,没有丰厚的积累,创作就成了无水之源,随时都会枯竭断流。同样,一定量的对句的诵读积累,是成为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学生只有在背诵积累了一定量的联句后,才能对对联上下句的结构特点、韵律格式、平仄要求产生感性的认识,并在学习中不断模仿借鉴,尝试去创作。天长日久,学生对联的创作也会“芝麻开花――节节高”,而我们的对联教学也就实现了“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的预期目的和效果。

(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对联的教学与学习,不是一朝一夕或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盲目冒进,而应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引导学生进行对联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可尝试由易到难,由宽到严,由粗到精,由一字到多字的循序渐进的创作训练过程。首先,我们可引导学生用一个字的反义词对句:黑对白,红对绿,山对水,明对暗,是对非……然后,我们再引导学生由一个字的对句拓展到两个字的对句:“夜黑”对“昼白”,“桃红”对“柳绿”,“青山”对“绿水”;“花明”对“柳暗”,“你是”对“我非”……在此基础上,再由两字对句延伸到多字对句:“桃红一片”对“柳绿千树”;“风吹桃红一片”对“雨润柳绿千树”;“青山不老”对“绿水长流”;“青山不老万年秀”对“绿水长流四季碧”……这样,采用滚雪球的方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我们的引导下,学生对联创作的热情会日见其涨,对联创作的技巧会日臻完善,对联创作的应用会精益求精。

对联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形式。因此,对联教学应走在时代的前列,从小学生抓起,从启蒙教育抓起,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应该站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高度,从对民族优秀文化负责的立场,摒弃对对联的轻视与偏见,以新的视角全面的去关照对联、鉴赏对联、传承对联,光大对联,使对联在语文教学中受到合理和足够的重视,并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8篇

一、在老师的引领中学语文(课前准备)

在老师的引领中学语文就是引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老师适当点拨,让学生搜集和课文有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等,先上一节新课“发表会”,学生各抒己见,激起学习的兴趣。如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学生准备了爬山虎的图片、标本,还有的把家里种的爬山虎也带来了,还带来了放大镜用来观察。课前学生对爬山虎有了一定的了解,上课时学习兴趣更浓了,那么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理解爬山虎的特点及爬山虎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在学生自主中学语文(课前预习)

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才体现了的学生地位,使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学习知识,老师不去要求学生,要让学生觉得“我的学习我做主”,这样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制定出自己的预习目标。如预习《猫》一课时,有的学生课前背诵了整篇课文,有的同学只背了自己喜欢的一小段,还有的只抄写了好词佳句。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达到了自己的学习目标,老师就给予肯定,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一位学生找到了自信。

三、在师生的合作中学语文(课堂教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老师便成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解疑释惑的引领者,又是学生进步的评价激励者。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他们充分的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悟,所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蟋蟀的住宅》一课的教学中,了解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是学习的一个重点,我在教学时,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在读的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能够自觉感悟,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从而达到突破重点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目的。

四、在有趣的活动中学语文(课后辅导)

玩是孩子的天性,做到玩中学,那就需要老师多动脑,多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每周一诗,古诗比赛,演讲比赛,这样既满足孩子的需要,又完成了课后的辅导延伸,如;学完了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以后。为了巩固这一单元的“有关动物的成语”,我举行了动物成语故事会,学生情绪盎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动物成语的理解和记忆,在学完风景名胜的对联后,发动学生搜集对联,写对联,贴对联,用对联,既开阔视野,又活跃气氛。总之有趣的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五、在心灵的碰撞中学语文(批改作业)

有人说:赏识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甜雨露,是照亮学生心房的灿烂阳光。一则热情洋溢、充满爱心的评语往往能给学生以深思和启迪,激励他们不畏艰难,刻苦自励,勤奋进取;而几句冷冰冰的贬斥语则让人心灰意冷,情趣寡淡,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我都会给每一位学生或短或长的写上几句评语,无论长短,字里行间都有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学生的作业因此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在日记和作文的批阅中,更是心与心交流的好平台。如我看到一篇错别字很多的作文时,我会用幽默的语言评到:“你的这篇作文从内容上看很不错,只可惜错别字太猖狂,老师实在不认识,没办法老师把他们都关进“笼子”里,请你好好教训他们,把他们改造好了再把它们放出来。”下次交作业时,他真的全部改正过来了,并很有趣的画出一个敬礼的小人,在小人的后面排了整齐的改造好的字。我明白学生的意思,并在后面写道: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很好的“侦察兵”。从此他的错别字一次比一次少,书写也更认真。我庆幸,在学生进步的同时,我也享受到了心灵的安慰。

六、在丰富的生活中学语文(课外拓展)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教学决不能紧紧局限与课本,局限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如;在教学《军神》时可以让学生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或让学生去采访一些老红军,了解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这样既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又激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再如有的课文内容据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借助情景再现法,去演一演,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生兴趣,从而较好的去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感悟。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丰富的生活中学语文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还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更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9篇

1.巧设情境,开启智慧

一般来说,学生对单调、枯燥的知识灌输在心理本能上就有一种抗拒情绪,即使在教师的重压下勉强地去学,那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学习效率不可能发挥到极致。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变得思想淡化、情感弱化、思维僵化。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设计,想方设法营造一个优美的、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愉悦学生的情绪,使学生乐学之。

如教学《螳螂补蝉》,我从故事导入:春秋时期,诸侯纷争不断。为了争做中原霸主,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怎么办?这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呀!众大臣焦急万分。在这危急关头,一个少年却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到底什么原因呢?没等我说完,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听到这样富有启发性、感染力的开场白,学生精神不由为之一振,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也就随之产生了。

可见,语文教师潜心创设教学情境,力争使学生感到语文课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2.渗透情感,以情动人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既要把语文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高尚的情感熏陶、感染,受到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尽力发掘课文内在的情感因素,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在教育教学中润物无声地进行情感的渗透。

《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主题鲜明,感情强烈的演讲词,真实而生动地阐述了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起因和目的,表现了作者心中的悲愤和对黑人同胞的深切希望。在讲授课文之前,我反复朗读课文,达到真正动情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在讲授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先向学生做了必要的背景介绍,在同学们清楚地了解了美国黑人所遭受的深重压迫后,才能在学习中真正地产生对黑人产生同情,对种族压迫由衷地愤恨;同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精彩片段,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这样的语文课,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精神的震动,比起那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起那苍白的标语口号的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互动合作,共同提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主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上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那么,老师便成了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调控者,解疑释惑的引领者,又是学生进步的评价激励者。在课堂上,让学生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他们充分的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惑,所悟,所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

4.巧妙设计,释放天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做到从游戏中学得知识,那就需要老师多动脑,多搞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每周一诗,古诗比赛,演讲比赛,这样既满足孩子的需要,又完成了课后的辅导延伸。例如在学完了有关“龙”的成语之后,我举行了成语故事会,学生情绪盎然,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在学完风景名胜的对联后,我发动学生搜集对联,写对联,贴对联,用对联,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总之有趣的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与延伸,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

5.播种赏识,收获欣慰

有人说:赏识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甜雨露,是照亮学生心房的灿烂阳光。一则热情洋溢、充满爱心的评语往往能给学生以深思和启迪,激励他们不畏艰难,刻苦自励,勤奋进取;而几句冷冰冰的贬斥语则让人心灰意冷,情趣寡淡,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平时的作业批改中,我都会给每一位学生或短或长的写上几句评语,无论长短,字里行间都有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学生的作业因此一次比一次更认真。在日记和作文的批阅中,更是心与心交流的好平台。如我看到一篇错别字很多的作文时,我会用幽默的语言评到:“你的这篇作文从内容上看很不错,只可惜错别字太猖狂,老师实在不认识,没办法老师把他们都关进“笼子”里,请你好好教训他们,把他们改造好了再把它们放出来。”下次交作业时,他真的全部改正过来了,并很有趣的画出一个敬礼的小人,在小人的后面排了整齐的改造好的字。我明白学生的意思,又在后面写道:老师相信你是一个很好的“侦察兵”。从此他的书写一次比一次认真,错别字也越来越少。我庆幸,在播种赏识的同时,我收获了心灵的安慰。

6.情感蔓延,爱屋及乌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情感的蔓延是指自身的某种情感在一定条件下向有关的事物扩散,它不仅在横向上有所传播,而且还向纵深处发展。那么,学生对老师的情感,也完全可能蔓延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来。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凡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既要有广播的知识储备,又要具有艺术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对语文教师产生敬佩、热爱的思想感情。天长日久,学生对语文老师的敬爱之情,就会逐渐扩展到语文学科的学习上,而喜欢学习语文知识的情感深度,完全可能超过对语文老师的敬爱。可以说,情感的蔓延是一种主动的扩展过程,是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如果学生对哪一位老师产生了消极的情感,比如厌烦,甚至鄙视、恼恨等,那么,这种情感肯定会蔓延到那位教师所教的学科上,可以想象,学生在消极的情感支配下,学习效率相当低下的,更谈不上能力的提高,品德的培养了。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必须靠自己的思想、学识、言行,以及自己的人格力量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平等相处,关心爱护学生,建立起友谊的情感,使这种美好的情感得到蔓延,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继而实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有趣的对联范文第10篇

从幼稚园开始接触语言这类童书,上面简短的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生动有趣,从此我便爱上语文。步入小学,语言改为语文。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插图、妙趣横生的对联,精彩的寓言故事,富有哲理的文章,小学六年的语文,为我展现了一幅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文学世界。使我明白;语文不仅仅是书上的内容,而是整个世界,生活处处有语文。走在大街上,商店名‘情有独钟’一个成语是语文,‘钟’写出了商店商品,新颖别致。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五福临门事事顺,吉星高照步步高。对偶的手法,整齐顺口。生活处处有语文。

语文是阳光、雨露,我们是颗颗嫩芽,沐浴着阳光,润吸着雨露茁壮成长,语文是导师、严师,我们是对社会不懂得学生,聆听着教导,明白了人间的是是非非,真恶善美,语文是打开世界的窗口,我们是足不出户的宅女,在书的海洋中遨游。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财富,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迈向世界的大门,是走向未来的铺路石。我爱语文。

语文抒发感情;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李白对家乡的思念。

上一篇:乔迁新居对联范文 下一篇:厨房对联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