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走进生活,回归成长本真

时间:2022-10-18 06:40:05

数学走进生活,回归成长本真

摘 要:生活化数学的提出,学生的数学知识的习得不仅需要在课堂上,更要在生活中获取。试图从巧借生活图形、注重情景体验、善用语言表达、积极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加以论述,阐述数学走进生活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难点;思维发展;多元评价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下面谈谈笔者的教学体会。

一、巧借生活图形,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我让学生从校园的环境中找一找存在的平行四边形,特别是引导学生观察楼梯的防盗门,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理解和运用后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这一特性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画一画、围一围、摆一摆等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结合学生的自学,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平行四边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平行四边形,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地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注重情景体验,突破教学难点

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请学生上台演示,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演示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块大石块,另一杯里放入一小石块,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大石块占据空间大,水面就上升得高,小石块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教学中,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身体验。学生学起来也感觉轻松、实在、有趣。

三、善用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在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学生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这时可出示10÷5=(10×0)÷(5×0)=2这一式子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很快发现10×0=0而除数不能为零,原来总结的规律不严密,应补充条件“零除外”才完善,体现了这一性质的严密性。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的发言权利,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四、积极多元评价,擦亮自信窗户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如:在一次简便计算的教学中,出示了“36×25”这样一道题目,我要求同学先独立完成,再把算法写在黑板上。巡视之后在举起的几十双手中,我请了三位不同做法的同学上黑板写出各自的计算过程。同学(1):36×25=9×(4×25)=900;同学(2):36×25=6×(6×25)=6×150=900;同学(3):36×25=18×(2×25)=18×50=900。师生的共同评价让这三位同学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而恰在这时,一位成绩不是很理想,平时基本不发言的同学胆怯地举起了手。我示意他回答,他先说:“老师,我的结果也是900,但不是这样算的。”他的回答引来了多位同学的笑声。看着他尴尬的小脸,我用自信的眼神鼓励他说出算法。他说:“我是这样算的:

36×25=(40-4)×25=40×25-4×25=1000-100=900。”他的声音一落,全班又出现了笑声。几位学生还插话:“算得很繁,多此一举。”这位同学在笑声中快要哭出来了。这时我用佩服的眼光扫视全班,双掌一拍(全班顿时安静下来),翘起大拇指说:“你算得太好了。”我转而面带微笑,走近他,轻拍他的肩,再让他站起来说说为什么会这么想。这次他的声音明显地提高了:“我看见25就想到它的‘好朋友’4,所以,就把36改写成40-4,这样运用乘法分配律就使计算很简便,不需要打草稿。”“啊,真是好方法。”几位同学情不自禁地说了出来。我的两下掌声激起了全班的掌声。虽然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看起来不如大多数同学的过程简便,但它算起来毕竟还是比较简便的,确实是动脑筋独立完成的,且也是可行的。他的自尊心在鼓励、表扬和引导中受到了尊重、保护。事实也证明他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增,期末的测试也跃上了一个台阶。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胜浦实验小学)

上一篇:浅谈学案导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下一篇:“以人为本”,走出中职语文教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