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孝悌”观念对国家秩序的影响

时间:2022-10-18 02:32:46

浅谈“孝悌”观念对国家秩序的影响

[摘要]“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西周时期,以“亲亲”和“尊尊”为中心建立宗法制度,“孝”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忠”的思想也由此逐渐成型。春秋战国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悌”观念被纳入国家制度的范畴。在以后几千年中影响到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层面,不但规范着中国家庭秩序和社会等级,而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政治伦理制度,影响着国家秩序,出现“家国天下”的局面。成为中国伦理本位社会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古代中国社会“超稳定”发展影响巨大。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孝悌;伦理;社会影响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097-01

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中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孝悌”的观念。“忠”“孝”成为维系社会关系,规范伦理等级的重要因素。关于“孝悌”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深远影响可谓言之不尽,笔者这里单从“孝悌”观念对于国家秩序的影响这一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

一、“孝悌”对政治伦理影响深远

《论语・颜渊》中齐景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分明尊卑有序,齐景公赞成道:“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反映“孝”不仅仅是一种家庭社会伦理,而是已被纳入政治伦理的范畴。

中国古代“家国天下”,家国同构。国家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家庭的放大。在古代中国伦理本位的社会,家庭伦理扩大了就是政治伦理。“家族血缘的情理上升为国家政治的法则。”君主就是家族长,百姓就是子民。“君父”“子民”观念成为政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古代中国是一个父权制的国家。儿子必须遵从父亲,臣民必须遵从君主。“孝”是父子关系的规范。它上升为君臣关系,就是“忠”,这就是“移孝作忠”;“悌”是兄弟关系的道德,扩充为上下关系便是所谓的“顺”。由此,从“父父子子”中引伸出“君君臣臣”,由亲疏长幼延伸出尊卑贵贱,这样也就建立起整个社会的伦常与政治秩序。所以“孝敬”与“效忠”从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

中国有俗语“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儒家伦理中“孝悌”的观念对于国家制度形成也影响深远。西汉时期考试制度中有“举孝廉”一项。就是以孝顺的程度作为评选官员的标准,更将“孝悌”抬到现实的政治制度之中。如果一个人犯法,但是他的父母年迈又没有其他人可以照顾,还会相应的减轻刑罚。

“家国一体”这种稳定的结构,形成了中国独特的社会结构,这种层层相通、绝对忠诚、绝对服从的形式,从某种程度上维系了国家的政治稳定,使中国形成以皇帝为中心的“庞大的家族体系”。使中国帝制得以维持数千年而不至解体。

二、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方面,“孝”意味着要无条件赡养父母或是父母之上的亲人,这样社会上由于年老而失去劳动力的人们就有了生活的来源,而且可以生活得很好。每个家庭都把老人放在最尊贵的位置上,整个家庭以他们为核心,使他们享受到年轻力壮时所享受不到的“天伦之乐”。人们“养儿防老”,免去自己由于年龄过大失去劳动能力而造成的生存危机。这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社会是有深远意义的。对于国家,则不必花费更大的力气去增进社会的福利、社会的保障。政府的福利可以大多集中在修筑水利工程等方面。这就减轻了国家的负担,国家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开拓疆土,逐渐形成一个举世瞩目的大帝国。当然从另一角度看,基于此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像欧洲国家那样的“福利国家”的道路。

另一方面,《论语・学而》谈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在家里孝敬家长,从不让家长操心,不做让家长不高兴的事,从不做任何有风险的事。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有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刑罚比较严酷,但是光凭刑罚并不足以塑造这样一个几千年来并没有本质变化的“超稳定”的社会。

许多法规之类的都是表象,真正深层次起作用的还是儒家的伦理观,“孝悌”就是其中之一。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确立的儒家“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早已深入人们的骨髓,这种无形的精神调节作用是任何其他手段都达不到的。“孝悌”观在对社会伦理等级体制规范作用方面功不可没。孟德斯鸠曾经断言诺大的更多的仅仅是靠一种道德体系在维持着,这个体系一旦崩溃的强盛也走到尽头了,甚至是解体。

总之,“孝”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孝悌”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这是一种感恩,也是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善良和知恩图报的表现。这是我们“礼仪之邦”重要特点之一。在古代中国它的范围被扩展了,不仅是社会伦理道德的一部分,也对政治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形成中国独特的政治伦理体制。维持中国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历史的延续。

[参考文献]

[1]孙钦善译注,论语注译・颜渊十二,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版,第201页

[2]肖群忠,中国孝文化研究,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178页

[3]孙钦善译注,论语注译・学而第一,巴蜀书社出版,1990年版,第2页

[4]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314页

上一篇:构建虚拟图书馆的自动化主体 下一篇:《接骨师的女儿》体现的道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