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地理教学

时间:2022-10-17 10:52:09

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地理教学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教育事业的发展。地理课程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具有区域性、综合性两个特点;对于学生而言,地理学科课程十分的生动有趣,地理知识实用,而且地理课程的实践性非常强。地理教学与本土资源开发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的提升地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能够切实的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掌握地理学科课程中的知识。如何有效的将本土资源开发与地理教学相结合,是地理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本土资源;开发;地理教学

一、前言

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主要采取的单项灌输式,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在地理课程学习中实践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在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这就会导致学生对地理学科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也没有学好地理科学的信心,地理教师也无法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严重的阻碍了地理课程教学的进度。地理教学与本土资源开发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扩展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还能够很好的达到国家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更好的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方面的能力。

根据地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结合某地农村小水电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不仅能够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地理课程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某地小溪河流共有20条,这些小溪河流都属于长江水系,水利资源丰富,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下面就根据这此地本土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探讨与总结,然后结合地理课程中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教学。

二、本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某地农村小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市场的稳定,吸引了很多的开发商,这些开发商想尽各种办法想要得到政府部门批准的开发权,将水力资源抢到手之后,却不对其进行正常有序的开发,反而是将其放置在一处,等待其升值之后转手进行买卖,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的稳定,导致诸多水力资源浪费;还有一些开发商在对小水电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开发,盲目的将小水电工程规划在不合理的区域,致使一些小水电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生态环境的破坏

某地小水电开发的不合理,严重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情况十分的严重,破坏的形式也比较多。

(一)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

一部分开发商在对小水电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节省工程建设需要花费的资金成本,随意对当地的一些自然资源进行开采,例如:木材、石料、沙石等;这一过程中被挖掘的土石方被随意的堆放在水渠一侧,过度的对森林资源进行砍伐,严重的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小水电工程在竣工之后,河道中大部分水资源都会经过相关的水闸设备流入到水渠当中,直接造成当地河流生物大面积的死亡。

(二)水土流失严重

小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会造成陡坡地表的松动,一些废弃的土石方无人管理,随意的堆放在一处,进一步的加速了水土流失现象的形成。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会出现山体滑坡或者是山体崩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小水电工程的安全性。

(三)各种地质灾害频繁的发生

1.山体滑坡、塌方。小水电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管道线、引水渠等一系列工序的开展,都需要对大量的土石方进行开挖。一些开发商在对土石方进行开挖的时候,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随意的对其进行挖掘,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土体的应力结构,加剧了自然边坡的倾斜度,从而导致山体塌方;对植被的乱砍乱伐,破坏了土地表层的覆盖面,从而导致山体滑坡。

2.泥石流灾害。小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废弃的土石方以及大量零碎的沙石,堆积在一起形成了庞大的积物体,这给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危害了小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四、本土资源开发与地理教学相结合

(一)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水利水电部门,应当加强对小水电工程建设的监管,防止一些开发商对当地自然资源过度的开发。在小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将环境、资源、发展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开发与规划,这样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

水利水电部门,应当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充分重视在小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及时的发现已经被破坏的生态资源,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态环境破坏而造成的损失。小水电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阶段时,应当充分的重视生态还原工程,把生态还原工程作为重点项目进行切实的考察,对于一些不符合国际标准的小水电工程,不予以批准,一定要将生态还原工程落实到位,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开发商在小水电工程建设中的行为规范,将生态破换的面积降到最小值。

教师可以通过这一本土资源开发的实际例子,在地理学科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讲解,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与掌握地理学科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学以致用,切实的将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当中。地理课本中的内容,大多比较刻板、生硬,学生单凭死记硬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土资源开发的实例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思考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更好的达到地理教学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理教学的发展。

五、结语

地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只是对地理课程内容进行讲解,还要结合与地理课程相关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例如:本土资源开发的实例;地理教师要将本土资源开发与地理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本土资源开发实例进行深入的思考与研究,科学合理的与地理教学内容相融合,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自主的学习地理课程中的知识内容,提高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占明,李梅.浅谈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地理教学之间的关系[J].吉林地质大学学报,2010(15).

[2]毛文新.利用本土资源开发地理校本课程[J].教师新概念,2011(03).

[3]李悦冉,王民.浅析本土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土地资源应用,2011(12).

上一篇:关于对比方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态价值观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