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时间:2022-10-17 04:13:44

在作文训练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分析能力是作文的一项基本能力。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能力。其实,写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分析的过程,从选材,立意,布局,谋篇到语言的推敲,每一步都离不开分析。分析贯穿于整个作文过程的始终,而作文质量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认识程度的深浅。

分析对作文这样的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怎样把分析能力的培养与作文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学会分析,就是要学会分析事物的特点、本质和意义,就必须从分析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入手,因为越是熟悉的事物,对它的认识就越深。其实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在这个阶段的作文训练中,着重培养他们提高分析能力是完全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但是,学生刚一接触分析时,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最要紧的是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能分析的信心。譬如,我在作文讲评课上就有意识地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引上了分析的轨道。先让学生相互评改作文,或就一篇作文进行集体评改,评改后再进行发言讨论,讲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评改,依据是什么,对别人的评改有何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怎么想就怎么说。同学们便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讲评《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篇作文时,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个成语,人们总以为是贬义的,说他比喻学习或工作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不懈。其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一种科举的学习方法。现代医学证明,当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疲劳的时候,应该进行充分的休息,以利于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效率。著名文学家老舍十分注意劳逸结合。他生前酷爱养花,他用欣赏花来节制极度亢奋的大脑神经,以达到晒网的目的。惟其如此,他才有充沛的精力写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问鼎之作。一个同学这样评议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做成功任何一件事的。当然,我并不否认劳逸结合的重要性,但这是以“需要休息”及“休息适当的时间”为前提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是适当的劳逸结合,而是一种缺乏恒心的表现。说到古今中外有作为的人,他们更不可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了。居里夫人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但她并没有因此而休息,否则,另一种放射性元素镭就会与他失之交臂了。他们的评议有理有据,头头是道。我便肯定地说:“你们的发言就是很好的分析。”这样,同学们觉得果然分析并不是多么神秘的,自己不但能分析,而且会分析。我就因势利导,让同学们把课堂上学到的分析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大胆地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和自己最熟悉的事物进行分析,经过这样的引导,同学们对分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满了信心。

当同学们树立起自己能分析的信心之后,这就要着力培养他们养成爱好分析的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一种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养成爱好分析的习惯也是如此。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养成爱好分析的习惯,我不仅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反复训练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认识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材料,表现中心,而且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分析课文,鉴赏课文,同时还在班内组织学生召开各种内容的分析会,举办分析竞赛,溶分析于学习和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多动脑筋,遇事分析,逐步养成爱好分析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养成爱好分析习惯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他们掌握分析的要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掌握要领,不得要领,则一事无成。作文训练更是如此,就分析作为作文的一种基本能力来讲,掌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实质这些基本要求是很有必要的,并把这些基本要求适用到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掌握分析的基本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能力。

分析是一种思维活动,要把这种抽象的思维活动变为可见的有步骤的训练,并且能够将这种训练与表达训练紧密结合起来,最恰当的方法就是写分析笔记。分析笔记分阅读类和生活类,阅读类分析笔记的训练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进行的,以课内的命题分析笔记带动课外的选题分析笔记。生活类分析笔记的训练主要是在作文课上进行。通常是选择一些同学们最熟悉的事情或问题作为命题分析的材料。比如针对同学们学习成绩普遍差的实际情况,我就让同学们以“学习成绩差之剖析”为题写一篇命题分析笔记。从试写中发现,多数学生只能从因果角度进行分析,写出来的分析笔记基本上是一个腔调,学习成绩差,是因为平时不用功。在指导时,我这样启发道:“不用功,固然是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如果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不当,能取得好成绩吗?家庭条件,社会环境,本人的思想认识都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只要我们能够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其原因是不难找到的。”这样一引导,同学们的思路开阔了,纷纷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认真的多角度的分析,一篇篇象样的分析笔记脱颖而出,一个同学在自己的分析笔记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独生子,从小父母就娇惯我,成了家里的“小霸王”。什么事都想依赖别人,有时不想做作业就照抄别人的。心里常常这样想,反正我现在吃好的,穿好的,学不学知识不就是一回事么?在这种思想支配下,我不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差。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错误思想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缺乏理想抱负.没有树立起远大的奋斗目标,对自己优越的家庭条件,不但没有充分利用,反而成了自己的思想负担了。作为当代中学生,应努力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就必须转变思想,刻苦学习,掌握真才实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才能对得起养育自己的父母亲,对得起辛勤培养自己的老师,对得起党和人民。

命题分析带动了选题分析,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只要发现了问题便进行分析,然后写成分析笔记。既活跃了思想,又提高了分析认识能力,作文水平也相应得到了提高。作文不仅有话可说,而且有话会说了。文风有了很大的转变,象以前那种不切合实际的胡编乱造现象基本上没有了。同学们养成了爱好观察和分析的好习惯,遇事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然后写成文章。真正做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就是用笔说话”。

由此看来,在作文训练中培养学生提高分析能力是极为重要的。

上一篇:高中政治计算题复习策略探讨 下一篇:农村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