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煌钢构业绩狂飙迷局

时间:2022-10-17 09:32:51

时间刚刚迈进2014年,对于上市过会已经近两年的安徽富煌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富煌钢构”)来说,虽然没有赶上IPO重启之后的头啖汤,但上市之日也不会过于遥远了。就在两年的等待即将成真之时,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一则通告让富煌钢构略显尴尬。

1月2日,安徽省淮北市的人社部门公布了2013年度被列入黑名单的建筑施工企业名单,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富煌钢构等7家单位上了当地政府的“黑名单”。一家即将上市的地方明星企业,却出现了拖欠工人工资的尴尬一幕。

实际上,在国内钢结构行业一片低迷的情况下,收入超速增长却无法带来现金流的富煌钢构早已经开始借钱度日了,而公司在募投项目一拖再拖却仍要上马规模更大的后续工程。

产品价格奇高 业绩逆市增长

对于安徽省会城市合肥下辖的巢湖市来说,建材产业在2013年以115亿元的总产值成为巢湖历史上第一个百亿元产值的产业,这其中富煌集团以53.6亿元的年产值夺得了巢湖工业企业产值榜龙头的位置,成为该市历史上第一家超50亿元的企业。而即将上市的富煌钢构正是富煌集团核心的子公司。

富煌钢构是一家以生产钢结构产品为主业的企业。根据招股书(申报稿)数据,2009年至201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从6.62亿元迅速飙升至14.15亿元,主营业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46.33%。在钢结构行业一片低迷的情况下,富煌钢构难道有着独特的生财之道?

对于公司收入的持续增长,富煌钢构是如此描述的,“随着钢结构行业的不断增长,市场逐步加大营销力度,在高端市场的优势逐渐显现,公司产能、产销规模持续扩大,因此使得主营业务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与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富煌钢构的高增长让人感到有些难以理解。

钢铁行业在经过2009年下半年的短暂复苏之后,国内钢构企业的收入增长在2011年再度陷入低迷,但富煌钢构似乎并未受到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业绩反而大幅增长了近45%。在上市的同行业公司中,同期增长最快的鸿路钢构(002541.SZ)涨幅为34.5%,,而行业龙头杭萧钢构(600477.SH)的增幅刚刚超过3%。

如果说收入在短时间内的快速增长带有一定的偶然性的话,那么3年内仍能保持逆市的高增长就显得更加不可思议了。2009年至2011年,富煌钢构的复合增长率超过46%,同期鸿路钢构靠着2010年的优异表现复合增长率达47.98%,略超富煌钢构,但如今鸿路钢构2012年的增长骤降至个位数,高增长戛然而止。其余同行业公司的复合增长率大多在15%以下,显然无法媲美富煌钢构的高增长。

在招股说明书中,富煌钢构强调自己在高端市场即重型钢结构市场取得的成绩。公司2011年重钢结构产品共销售79969吨,比2009年增长了52.06%;同期轻钢结构增幅也达到了51.99%,至51980吨,两者之间的增长几乎没有差别。

而且,实际上两者之间的销售价格也没有太大的区别。根据富煌钢构提供的数据,公司2011年重钢结构的销售价格为8971.89元/吨,轻钢结构的售价为8490.79元/吨,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不足500元/吨。

值得注意的是,在钢价震荡小幅上升的情况下,富煌钢构的产品售价一路走高。2009年,富煌钢构产品平均售价为7041.93元/吨,到了2011年已经升至8782.37元/吨,产品售价提高了近四分之一。正是靠着高于同行的销售价格,富煌钢构取得了快速的收入增长。

在已上市的同行业公司中,鸿路钢构与富煌钢构同处安徽,根据鸿路钢构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公司2009年钢结构销售单价为4412.37元/吨,2010年上半年则为4637元/吨,销售价格没有明显上涨。同期采购成本为3252.61元/吨和3789.75元/吨,变化同样较小。

另一家同行业上市公司光正集团(002524.SZ)的数据则显示,公司销售单价逐渐走低,从2009年最高一度接近6000元/吨跌至2010年上半年4200元-5000元/吨之间,同期主要原材料钢材的采购成本则分别为4028.82元/吨和3857.49元/吨。

如果说富煌钢构有着更高的原材料成本,那么公司销售价格超过同行业一倍也不难理解。但2009年至2011年,富煌钢构的主要原材料钢板的采购成本分别为3357.14元/吨、4130.42元/吨和4548.65元/吨。很明显,其采购成本与其他同行业的上市公司接近,在行业一片低迷之下,富煌钢构竟能以超过同行一倍的价格实现收入大幅增长,着实让市场难以理解。

借钱度日 仍企图极速扩张

收入的快速增长本应带来不错的现金回报。可富煌钢构的数字却冰冷地显示,公司已经靠借钱来度日了。招股书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1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从1.2亿元下降至0.8亿元,在收入翻番的同时,现金流却有着30%以上的下降,这说明公司获取现金的能力在变弱。

与此同时,富煌钢构同期的短期借款从2.81亿元猛增至6.57亿元,增幅达到1.34倍,公司的流动负债已经占到了总资产的近四分之三。在背负巨大债务压力的情况下,富煌钢构仍然抑制不住扩张的热情。

安徽发改委2013年2月4日信息,富煌钢构重型钢构件生产线二期项目计划竣工时间延期已获批复,而该项目正是公司IPO的主要募投项目。在彼时证监会暂停上市的情况下,项目延期情有可原。但不到3个月之后的4月28日,安徽发改委再度公告,富煌钢构重型钢构三期上产线建设项目备案,该项目总投资16.8亿元,扩建16条重型钢构生产线,年产重型钢构件32万吨。

富煌钢构2011年的总资产不过18亿元左右,这意味着公司三期项目将再造一个富煌钢构。钢构本就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量极大,但在资金如此紧张的局面下,公司又从哪里筹措如此巨额的资金呢?如果公司成功上市,是否意味着富煌钢构将继续向市场“伸手要钱”?

二次过会 玩转资本腾挪术

其实,对于二次上会“侥幸”过关的富煌钢构来说,公司钢结构源自于巢东股份(600318.SH)当年上市的募投项目,而这也成为公司备受争议的疑点之一。

富煌钢构的前身富煌建设成立于1997年,当时富煌建设以150万元的超低价格受让了净资产为1409.67万元的巢湖市集体企业菱镁制品厂,该厂厂长杨俊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随后富煌建设又与其他企业发起成立巢东股份并成功上市。巢东股份的募投项目之一就是使用募资3120万元的钢结构新型建材技改,项目上市一年即告完工,2001年实现收入8178.15万元,增长超过1倍,净利润为781万元。

不过转年情况却发生了变化,原本经营状况良好钢结构业务却出现了近800万元的大幅亏损,很快巢东股份就与富煌建设签订了《资产转让协议》,将轻钢分厂整体转让给富煌建设,转让价格为6560万元。

在2001年年报中,巢东股份称,“轻钢产品系公司的另一主导产品。公司是安徽省内最大的轻钢结构系列产品生产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华东、华北及东北等省市,约占安徽市场的80%份额。”在省内占据主导,且盈利状况良好的轻钢业务却在2002年急转直下大幅度亏损。缘何新募投的项目一年之内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看不清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拿回“亏损业务”之后,富煌建设分别在2002年和2005年先后两次进行增资,注册资本由1461.67万增加至8000万元,而增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公司公积金、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这也让钢结构业务急转直下的亏损显得更加可疑。

在当初入股巢东股份时,富煌建设是以轻型钢结构业务相关的净资产1691.37万元获得了巢东股份5.76%的股份。也就是说,在资产膨胀近4倍之后,该块业务又重新流回到了富煌建设的手中。作为回报,富煌建设将其持有巢东股份股票在业务转让前一个月,以5.08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后者大股东巢东集团,既避免了关联交易,折让40%的转股价格也让巢东集团获益匪浅,而富煌建设扣除转股获得的资金后,只需拿出707.84万元便将6000多万元的轻钢资产重归名下。

如今,这块原本亏损的业务已经成为富煌钢构的核心资产,收入和净利润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富煌钢构的实际控制人杨俊斌而言,其并没有付出太多真金白银就控制了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而富煌钢构每到关键时刻就异常波动的业绩,让业绩操纵的影子挥之不去。

对于本刊的提问,富煌钢构以相关人员不在为由,未予回应。

上一篇: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制度的改革及其启示 下一篇:恒大新标签:华夏银行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