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新标签:华夏银行大股东

时间:2022-09-14 07:43:52

恒大新标签:华夏银行大股东

银行股权交易再掀波澜,低估值的银行股又获一土豪财团的青睐。

1月24日晚间,恒大地产(03333.HK)公告,在2013年11月13日至2014年1月24日期间,已通过其附属公司在市场上收购共4.02亿股华夏银行(600015.SH)股份,占华夏银行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522%,总代价为人民币33.025亿元,收购后的恒大成为华夏银行第五大股东。

这是继万科(000002.SZ)投资徽商银行(3698.HK)、成为其基石投资者后,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进入银行业的第二笔大型交易。恒大地产称,由于收购事项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进行,故本公司并不知悉已收购股份卖方的身份。就董事在做出一切合理查询后所深知、尽悉及确信,已收购股份的卖方及其最终实益拥有人乃独立于本公司及其相关人士的第三方。

恒大地产在公告中称,公司与华夏银行的合作将增强各合作方的房地产发展及银行业务。“华夏银行的财务表现强劲,使收购事项对本公司而言为一项合理的投资。恒大地产相关人士表示,恒大此举为合理投资,入股华夏银行后的计划有待披露。值得一提的是,恒大地产此次增持华夏银行股票,全部是从二级市场购入。

对于恒大地产在二级市场上大肆吸筹的举动,华夏银行方面却表示事先毫不知情。“我们正在积极与恒大方面沟通,如果后面有新的动态,我们会及时公告披露的。”华夏银行办公室人士坦言。而接近华夏银行的相关人士则表示,此次恒大是直接在二级市场操作收购,此前与华夏银行并没有明面上的合作和沟通,恒大的后续计划有一定不确定性。

恒大入股华夏银行,很容易让人与不久前安邦保险入股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联系起来,真的是银行股的低估值吸引了一个又一个业界“土豪”投怀送抱吗?不过,虽然在此时点投资银行业本身可获取一定回报,但同时不排除恒大或像万科一样欲借力银行发展社区金融,而房企“涉银”最直接的目的应在于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恒大入股银行目的

恒大在公告中强调收购华夏银行股份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加强双方在地产发展和银行业务上的合作。同时恒大表示,华夏银行财务表现强劲,对于恒大而言也是一项合理的投资。知情人士表示,恒大此举为正常战略投资。目前恒大尚未透露入股华夏银行后的详细计划。此前,恒大已经进入体育、教育、饮用水、医疗等行业,多元化投资速度加快。

披露的交易细节显示,仅仅两个多月,恒大地产买进华夏银行4.5%的股份,离举牌线只差0.5%。”一位长期关注银行股的券商分析师分析指出,虽然恒大增持不一定会引发华夏银行马上暴涨,但这样一位土豪财团看上的股票,投资者信心肯定会得到提振,可以起到稳定股价的作用。

上述分析师直言,“与安邦财险通过大宗交易增持招行股票相比,恒大通过二级市场买入的做法,对股价的影响会更加明显。”交易数据显示,2013年11月中旬以来,华夏银行股价呈上扬走势,最新收报8.12元/股。相比11月中旬均价7.6元左右,涨幅约7%。而在2013年12月9日,安邦财险单日耗资136.78亿元增持招商银行至举牌线后,并未对招行的股价产生提振影响,招行股票走势仍处于震荡下行通道。

33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2013年中报披露的恒大总资产规模的1.4%、现金规模的10%,出资规模超过此前万科投资徽商的30亿港元的出资规模。截至2014年1月24日,华夏银行收于8.12元/股,分别相当于2013年0.8倍和2014年0.7倍PB(2013年、2014年市场一致预期每股净资产分别为9.87元和11.37元),在银行股中属于估值相对较低的品种。而整体银行板块估值水平目前为近五年以来的低点。

可以肯定的是,恒大在银行股估值的低点选择介入,是认可目前银行低估值显现出来的投资价值。银行板块估值水平下行的过程已经持续三年,目前估值水平已经为历史最低水平,大部分银行以2014年每股净资产来衡量均出现破净的情况,股价基本已无大幅向下的空间。

短期而言,虽然1月份流动性情况边际上有所改善,但是制约板块的因素不减反增,除此前的监管从严和利率市场化加速以外,近期的部分理财违约事件以及资产质量的担忧都成为银行板块的利空因素。但低估值就是最大的安全垫,在这个时间点介入银行股,中长期绝对收益值得期待。

就华夏银行本身而言,其经营和业绩表现在上市银行中并无多大亮点,甚至可以用“平庸”来形容,但恒大或许看中的就是华夏的不突出,以便在今后获取控制权的博弈中赢得些许定价优势和有利条件。

2013年三季报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上述判断。华夏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1亿元,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业绩超预期主要源于成本收入比回落好于预期,公司第三季度成本收入比同比回落1.9个百分点至39.4%。

而三季度末华夏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7%,环比回落并处近两年单季低点;核心一级及总资本充足率环比分别回落7BP至7.93%和9.81%,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已低于未来监管要求。在没有新的资本补充的情况下,公司较低的资本充足水平将对规模扩张形成制约。

华夏银行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环比回升3.6%,不良率回升1BP至0.92%,温和回升或得益于较大核销及清收力度。同时,关注类贷款环比回升6%,占比回升至1.38%。考虑到华夏银行中期逾期贷款增幅较大,较年初增44%,大多数机构预测四季度其不良率仍面临双升的压力。

不过,尽管经营无特色,业绩也很一般,但华夏银行的股权结构却多年来比较稳定,尤其是其大股东结构,自吸引德意志银行进入后一直保持相对平衡的局面。

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首钢、国家电网和德银系分别持有华夏银行20.28%、18.24%和19.99%,三家大股东分别在华夏银行董事会中各占两个席位。收购4.5%的股权使恒大取代红塔烟草,成为华夏银行第五大股东(因第三、第四大股东同为德意志银行一致行动人,因此成为实际上的第四大股东)。未来,富于变革和创新精神的恒大若进入华夏银行的董事会,将为华夏银行注入新的改革的活力,带动华夏银行业务的创新。

地产觊觎银行业

资本密集型的房企不断把触角伸向金融业,不过目的大不同,有的为融资便利,有的看重金融业的高回报,有的意在社区金融。

低估值或许只是恒大入股华夏银行的一个条件,另一方面,同华夏银行的股权合作有望为恒大地产的购房者提供包括个人按揭的便利,以及其他金融业务在内的多种金融服务,提高双方客户的满意度,同时通过华夏银行为恒大地产上下游以及相关产业链提供便捷的融资支持。

在这方面,恒大已经不是首吃螃蟹者,地产巨头们正在将目光投向银行业。2013年以来,万科、越秀、新湖中宝、中天城投、新华联等房地产商都开始走上入股或筹建银行的道路,房企跨界银行业似乎已经成了趋势。有机构认为,房企“涉银”的背后实则是面对未来更艰难的融资困境而必须拓宽融资渠道的资金需求。

2013年10月30日,万科宣布通过旗下子公司,以基石投资者身份参与徽商银行H股首次公开发行,最大认购金额为34.3亿港元。认购完成后,万科持股8%成为徽商银行最大单一股东。

万科当时表示,收购徽商银行意在提供“社区金融服务”。“社区金融服务”除社区银行以外,可能还包括各种便民服务、开发销售理财产品、开展金融知识与服务讲座、涉足电商等。

除了万科,2013年已有多家房企显示出对银行业的追捧热情。越秀地产母公司越秀集团116亿港元收购创兴银行75%的股份,成为创兴大股东;旗下有房地产业务的复星和苏宁集团也参与进入民营银行牌照的争夺;11月初,房地产企业新华联也公告,确认公司参与筹建民营银行的消息;此外,绿地与贵州省正在筹划组建银行一事也被曝光。不难看出,房企对银行业的追求异常迫切。

在住宅开发市场增长速度放缓的预期下,地产巨头纷纷谋求多元化平衡风险。分析认为,在众多领域之中,银行业增长前景稳定,能获取高额利润;同时,进入银行业可以有利于开发商降低融资成本。

作为资金密集型产业,房地产与金融的关系密不可分。事实上,自2013年以来,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欲渗透金融,开始跨界进军银行业。地产商纷纷涉银趋势的背后,最大的动因或是未来面对楼市调控和更艰难的融资困境而必须拓宽融资渠道的资金需求。

有分析指出,2013年房企扎堆抢地后带来的是高昂的土地成本和承压的利润空间,加上2014年楼市调控的不确定性,房企为保证利润增长只能以规模化和快速开发来应对,自身资金需求及目前的融资窘境迫使企业需要去寻找成本更低的融资渠道。

而2014年国内和海外的融资环境却显得并不乐观,以至于万科董事会主席近日公开表示,“2014年情况非常非常困难”,现在,人们的普遍预期是2014年全年流动性较紧,并且暂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在此种预期下,2014年房企融资的难度会逐渐加大,而成本可能会不断上升。

在地产企业银行贷款和A股融资渠道受控制的情况下,国内大多数地产商依靠信托、基金等第三方渠道获取资金已成为普遍现象,但日前银监会工作会议指出的风险监管和“影子银行”规范升级,或许将直接影响到地产融资。

从监管的角度看,像房地产信托这种相对风险较高的资本可能会减少,用这种方式融资的难度会提升,而且利率可能上升,成本肯定也会增加。据了解,富力、佳兆业、合景泰富等大批房企1月份在海外集中发债,业内预测2014年一季度前期将是海外发债融资的窗口期,然而,这也正是房企感受到流动性寒意的举动。

在美国QE退出的影响下,内地房企未来海外融资环境似乎也不再宽松,“QE的退出虽然是逐步的,但如果人民币汇率对美元贬值,肯定对境外融资企业资金成本上升有影响。”有市场人士指出。

战略价值待展开

恒大入股华夏银行不亚于几个月前万科入股徽商银行的情形,与万科一步到位成为单一大股东不同的是,恒大目前的股权占比尚未突破5%。虽然现在判断恒大的最终目标和动向尚早,但入股华夏银行将会降低恒大地产的流动性缓冲和增加其投资风险,由于当前收购规模较小,此影响尚在可控范围。加上目前恒大地产持有华夏银行股份比例较低,战略价值很小,除非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否则不会带来更多的战略益处。

无论从股权比例或是交易标的而言,此次交易规模较小,占截至2013年6月底恒大地产总资产(人民币2750亿元)的1.2%左右。恒大地产2013年财年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1004亿元左右,同比上升8.8%,略高于人民币1000亿元的全年目标。

由于销售额的增长,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估计2013年底恒大地产手持现金超过人民币500亿元,高于2013年6月底的人民币420亿元左右。这为恒大入股华夏银行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这次交易会降低恒大地产的流动性缓冲,因为公司业务扩张已导致其尚未支付的土地和工程款大幅增加。从这个角度分析,就目前而言,此次收购所产生的业务协同效益不大。

由于恒大地产的股权代表性较小,使得恒大地产不会参与华夏银行的业务,因此,就此次单一交易的标的额而言,该交易的战略价值很小,虽然恒大地产可能会与华夏银行组成潜在的业务联盟,以便为客户提供按揭融资,但益处不会非常显著。

但是,如果未来恒大有进一步动作,使持股量增至较高水平,则就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战略益处。投资者可继续关注恒大持股的新动向,幷评估对公司流动性、投资风险和战略价值的影响。

资料显示,恒大地产近年来在业务多元化方面有不小的尝试和突破,尤其是增加了对非房地产业务的投资,包括瓶装水和运动康体业务,但是这些投资的规模比房地产业务小,由于银行与房地产业务的紧密关系,恒大在银行股权控制方面的野心并非只是蜻蜓点水般的浅尝辄止。

按照合约销售额和土地储备规模计算,恒大地产是中国五大房地产开发商之一,B1的公司家族评级反映了强大的市场地位和其在国内较大的规模。

恒大地产的评级亦考虑了其有较低的土地成本、规模经济和充足的流动性,能够在各业务周期管理其房地产开发业务。

另一方面,恒大地产以债务融资支持快速增长的战略带来了较高的业务和财务风险,而其业务重心在三四线城市导致利润率低于国内同业,因此其评级受到制约。恒大正急于寻找突破这些制约条件的新业务缺口。

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住宅房地产开发商之一,幷采用标准化的运营模式。该公司于1996年在广州成立,过去数年已将业务迅速扩展至全国。截至2013年6月底,其土地储备的总建筑面积为1.45亿平方米,业务遍布全国140个城市。

上一篇:富煌钢构业绩狂飙迷局 下一篇:浅析城乡统筹发展下的电网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