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孟子》论辩的不足

时间:2022-10-17 08:39:09

摘要: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皆以好辩,善辩为时尚,而孟子更以知言善辩著称,《孟子》一书中,孟子在论辩中也永远是个常胜将军。本文主要以《孟子》一书为例,探讨孟子论辩的不足

关键词:孟子;论辩;逻辑断点;偷换议题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008-01

《孟子》一书是典型的对话体著作,人物是在对话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就是在这辩论过程中,孟子论辩的逻辑性在有些地方是十分不严密的,这也直接导致他的论证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是孟子论辩艺术中很大的缺陷。今人谢楚发、董洪利先生也指出孟子一些文章逻辑不严密的问题,但是都没有作具体的论述,所以笔者想从这个方面对孟子辩论的不足进行详细的探讨,而这对全面了解孟子的论辩艺术也是具有意义的。

孟子在论辩过程中,因势利导,善于用生动的比喻来说理,并巧妙地布设各种问题,环环相扣的阐发自己的观点。但在这布设问题的过程中,孟子在技巧上有很大问题。“我们审视孟子论辩时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发现孟子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隐形的逻辑断点,断点的两端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概念和事象。在这过程中,孟子牢牢把握话语权,将辩者的注意力吸引至自己的话语上,从而使论证中心从前一事象转移到后一事象,而辩者往往忽视了转移环节,被牵着鼻子走”①。

在《孟子》一书中,明显体现这种“断点”现象的就是《子・上》中孟子与子在辩论“生之谓性”的问题之时。在文中,孟子将“生之谓性”和“白之谓白”等同起来,是第一个很大的跳跃点。子所说的“生之谓性”意思就是“生而具有的叫做性”,但是这并非就是说“生”就等于“性”,“生”和“性”仍是具有不同意义的。而孟子在辩论中提出了一个设问“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也”,“白之谓白”意思是白即是白,两个“白”字是同语重复,是想同的意义,所以“生之谓性”是不同于“白之谓”的,然而孟子却将两个不同类型的句子放在一起,提出一个设问,这样的推理似乎是很牵强附会的。而子却也是不知为何答出了一个“然”字,逻辑上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竟然没有发现。第二个大的跳跃点就是孟子从“白羽、白玉、白雪”之白推到“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白羽、白玉、白雪是没有生命的,且具有想同的特征“白”,而犬、牛、人是具有生命的不同物体,而不同生命的物体往往是具有不同的自然特征的,所以犬、牛、人的性是不同的,而孟子将这两类性质不同,只是表面相似的的对象拿来作对比,并由一个对象类推到另一个对象,这种机械地类比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

在《孟子・子上》中子和孟子就“仁内义外”进行了辩论。子主张“仁内义外”,认为“仁”就像自己对亲人的爱一样,是发自内心的,所以是内的。而“义”就像尊敬一个长者,不是因为发自内心地去尊重,而是因为长者这个身份的缘故,就如我们说一个东西是白色的,是因为它的外表是白色的一样,所以是外的。然而孟子却主张“仁义皆内”,并且用“嗜炙”之心来进行反驳。他认为喜欢吃秦人的烤肉和喜欢吃自己的烤肉是没有什么区别的,都是喜欢吃肉之心在掌控,不是受外在的烤肉影响,所以是内在的,因而类推仁义也是内在的。这里孟子的类比显然是不具有说服力的,烤肉也会有区别,例如色香味等,要既喜欢秦国人的烤肉,又喜欢自己的烤肉,两种烤肉肯定要没有区别,否则,“嗜炙”之心肯定是不同的。孟子用“嗜炙”之心和“尊人”之心进行类比,不仅不恰当,而且这样的论证也是不能完全驳倒子的。

孟子论辩的另一个不足就是――偷换议题。“孟子在一些论辩中,往往暗中偷换概念,转移话题,答非所问,并借题发挥,用似是而非的方式得出让人折服的推论”。②而偷换议题直接导致的就是逻辑上的不严密,也就是笔者以上论述的。孟子逻辑上的漏洞是很易察觉的,但是《孟子》一书中和孟子论辩的人在存在这种漏洞的情况下也无法取胜,并对此毫无擦觉,让人不解。常想,要是孟子遇到柏拉图这样的善辩者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众所周知,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论辩者在论辩中的论述和论证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在这点上似乎稍微有点弱势,在孟子身上就有明显的体现,正如张慧仁所说:“孟子对逻推理方法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自觉的,在逻辑上也有牵强附会之弊,有时还会使用一些诡辩法”。③但是孟子的论辩技巧,瑕不掩瑜,在中国的文化长河中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

注释:

①谢小刚.孟子诡辩探微.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4卷,第4期.

②谢小刚.孟子诡辩探微.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14卷,第4期.

③张慧仁.孟子―我国古代辩论对散文的开源者[J].四川师院学报(哲社版),1980.

上一篇:浅谈高中生物知识的“趣味”记忆 下一篇:试论中国艺术家人品与艺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