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

时间:2022-10-17 05:13:03

城乡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

一、文化传播软实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道路仍任重而道远。与一些世界强国相比,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还很难与之抗衡。我们的文化传播能力与我国强劲的经济增长速度相比,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防力量显著增强。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是不相匹配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显得较为单一,传播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的全球传播力和影响力。同时。传播方式和手段的落后使得这一问题在我国的广大农村体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社会仍存在城乡二元化结构,城乡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而在信息社会中,由于经济条件不同、教育水平差异、信息资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弱势群体的农村与强势群体的城市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两者之间的信息沟日趋扩大,在信息资源的分配上,我国城市和农村出现了严重失衡,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无法为大量优质的农村民族民俗文化提供顺畅的对外传播通道,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未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播,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二、提升城乡民族民俗文化对外传播力的对策思考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我们5000年的中华文化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华文化圈”曾让东亚地区广泛受益,对周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文化带动作用。如今,中国仍然可以通过文化塑造确立在世界上的形象,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同时,通过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让文化软实力创新、凝结、传播,形成良好的影响和感召力。

(一)以人为本,提升国民的文化素养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也意味着全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走出国门,可以说,每个公民都是所在国家的形象大使,一旦踏出国门,普通公民的身体力行便具备了传播效应。因此,阐明社会目标和美德,弘扬积极的文化精神,开阔受众文化视野,对受众进行持续和广泛深入的社会文化教育,改变城乡传播中的媚俗、堕落信息内容,对受众(包括农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提高全体农民社会成员文化鉴赏力,从总体上提高国民社会文化水准尤为重要。

(二)全面提高传媒的全民普及率

信息化时代,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介为人们提供了重要的精神食粮,但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传媒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由于特殊的国情,加之我国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比较突出,农村信息传播内容少,传播途径单一、速度慢,传播技术不高,城乡信息传播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1]据统计,全国农村每百户居民彩色电视的平均拥有量仅为城镇居民平均拥有量的一半。一些传统媒体,如报纸普及率方面,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甚至达到了贵州、云南等落后地区的10倍。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传媒普及率就要从农村及西部落后地区抓起,给他们提供致富信息的同时,也为农民们空闲时提供娱乐。

(三)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扩大农村民族民俗文化的对外影响

中国上下五千载的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发掘、提炼出来,勇于尝试,以更多元化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民间,一些民俗文化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保留得更加完整,各地区应该充分利用地区文化优势,将这种优势“推出去”。以东北地区为例,在融合了少数民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异国文化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黑土文化。各兄弟省市应将地域文化资源以旅游、媒体资源等多种形式宣传出去,如集合了满族与汉族饮食特色,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满汉全席”“老边饺子”,极具东北地方特色的“东北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等极具东北特色的饮食文化、关东风情和民族文化加以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地域文化走出国门。

(四)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文化“走出去”

语言和教育是了解一个国家的基本要素,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语言已成为展示中国悠久文化和当展成就的重要媒介。全世界现在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经超过了4000万。国家汉办已在9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300余个。可见,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态势是十分可喜的。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汉语在许多国际重要交际领域中的地位远远不及英语,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很多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存在着偏差甚至偏见,尤其在西方文化强大的推进力面前,如何推进我们的本土语言和文化,最大限度的保护我们的文化精髓,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鼓励、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学成回国后,让汉语和中国文化伴随他们漂洋过海,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并理解中国文化,从而了解中国并理解中国。另一方面,走向世界各地的华人和热爱中国,喜爱中国文化的外国友人也是汉语的有力传播者。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将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作者:赵妍 裴启航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上一篇:民俗文化下音乐教学概述 下一篇:秧歌民俗文化生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