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先养心 养心“五要诀”

时间:2022-10-17 03:00:07

养生先养心 养心“五要诀”

祖国传统医学关于养生有着丰富的见解和实践经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有明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所谓“治未病”就是主张预防为主,即把养生放在治病之前。养生不外乎养神和养形,而养神是养生的关键。按中医理论“心主神明”,中医认为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是由心所主宰的,因此养生必先养心。

如何养心?核心是使人的情志保持快乐状态,要快乐地生活,生活得快乐。那么,快乐从哪里来呢?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调控人生的欲望

节制欲望,是中国古代养生家智慧的结晶。《老子》主张“少私寡欲,清净无为”,《庄子》提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只有淡泊,才能“归心于虚,凝神于静”,“抱神以静,形神自正”。《内经》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恬淡虚无”,“精神内守”,“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

人有七情六欲。世界上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人都有欲望。欲望是人的生命的重要表现,适度的欲望是推动人去努力奋斗的动力,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但是,人的欲望难以彻底满足,也是人的共同心理特点。当人的欲望超越了客观现实而无法满足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痛苦。

古人强调节欲,就是要求调控人生的欲望,把欲望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不仅可以成为推动人生奋斗的动力,而且可以减少痛苦,获得快乐。因此,淡泊名利,知足常乐,是古代养生家驾驭人生欲望的自律格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谬尔森所创立的快乐方程:快乐=现实/欲望。欲望越高,分值越小,快乐越少。

古人强调“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亦不是消极地对待人生,无所作为,及时行乐,也不是完全压抑或消除对于名利的欲望。古人倡导“欲可节而不可绝”。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名利”本身是把“双刃剑”。古训就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有道,即合理、合法。如果超越了常理和常法,必致偾事。“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所谓知足,“不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悲伤,而为自己拥有的东西而喜悦”。有诗云:“良田万倾,日食三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房不在大,有住就行;钱不在多,够用即可”。知足换来快乐。

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同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也会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对促进人际间的和谐相处,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许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但与人为善,助人为乐,恐怕是最佳的途径。马克思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古人的教训是:“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人际关系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尊重别人,敬爱别人,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敬爱。中国古代儒家关于人际关系倡导以“仁”为本,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悌等内容,而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的方法。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处理好人际关系仍有一定借鉴的价值。

与人为善,就是以仁爱为出发点,真诚地对待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能认可别人的存在和重要性,和别人分享爱和恨,乐和忧,看到别人的成功,怀有同样的喜悦,看到别人的不幸,怀有恻隐之心,乐意帮助别人。

与人为善,还需要助人为乐,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传说有一位登山者,遇到了暴风雪而迷了路,正值走投无路之际,触到了一位冻僵了的登山人。是自己逃命还是立即救人?他决定先救人,经过按摩不仅使冻僵了的人恢复了知觉,而且他自己也获得了热量,终于两人相互搀扶着,走出了风雪大山。

与人为善,必须宽容待人,这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剂。宽容需要宽阔大度的胸怀,法国作家雨果说:“比海洋还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俗语说: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学会退让、宽容是大家的风范,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金钥匙。

热爱生活,自得其乐 ――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绪与人类健康关系密切。人的情志活动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也是各脏腑功能的一种表现;但情志活动对脏腑有反作用。中医把情志过用作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内经》说:“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因此,保持良好的情绪是庇护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马克思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

要保持良好的心境,最重要的是热爱生活,学会自得其乐。世上无人会恩施快乐,快乐要靠自己寻找。

有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但却遇到许多烦恼和忧愁。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年轻人们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大树,挖空树心,造了一条独木船。船下水了,年轻人与老师一边合力划桨,一边齐声唱歌。苏格拉底问:“孩子们,快乐吗?”学生齐声回答:“快乐极了!”苏格拉底说:“快乐就是这样,当你为着一个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它就悄悄来到了。”

快乐并不一定存在于追求目标的结果,而是存在于追求快乐的过程之中。所以,无所事事,没有什么生活目标的人,即使他衣食不愁,却常常与寂寞、无聊为伴,感觉不到快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是没有快乐,而往往是缺少发现快乐的眼睛和信念。其实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我们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快乐。例如,种花栽草,养鱼喂鸟,练拳做操,唱歌跳舞,旅游登山,习书绘画,品茗美食,结衣缝衫……快乐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只要是快乐着的生活,必然有益于身心。

有人说,生活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的生命是一个过程,需要慢慢品味,痛苦和快乐不过是人生的一种体验。对于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件事,有人认为这是件很痛苦的事,有人却认为无所谓,有人甚至认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这就是心理学讲的“认知”。所谓认知,就是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方法。其实,一切苦恼皆来自于自己的认知。

有一位作家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干嘛生气?”文中说,如今气人的事儿太多!见人家挣得钱比自己多,生气;见人家买了新房子,生气;见人家升了官,生气;见人家老婆比自己老婆漂亮,生气……

我们不妨换一种认知方式:人家挣得多,但他很辛苦;我虽挣得不多,但我较省力,钱够花就可以了;人家买了新房,我房子虽旧,但够住即可;人家升了官,但承担的责任大,我无官一身轻;人家老婆漂亮,我老婆贤惠……这样一想就不再生气,心理也平衡了。

有人说,生活就像是一面镜子,你从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常常是你心态的映照。假如你的心态是暗淡的,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会是灰蒙蒙的;假如你的心态是晴朗的,那生活在你的眼里就充满阳光。只要你能从容乐观地面对人生,就会发现生活和生命原来是这样的美好。

仁者长寿,智者快乐 ――以道德修养陶冶情操

中国传统养生中十分注重“以德立身”,“养生必先养性”,这里的“性”是指品德、禀性。孔子说:“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又说“仁者寿,智者乐”。荀子也认为,仁义德行为长安之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断完善人格,是养生必先养心的重要内涵,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这样的事例古今以来不胜枚举。

现代心理学认为,道德愉快是一个人在利他活动中自我体验到的愉快,有减轻或消除心理痛苦的作用。一个具有一定道德修养的人,往往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自制力强,为人豁达大度,对未来充满信心,碰到困难和挫折不会灰心丧气,以快乐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

(作者隔周二下午在上海石门一路67弄1号上海市名老中医诊疗所、隔周四下午在龙华医院特诊部、每周六上午在青海路44号岳阳医院特诊部有专家门诊)

(漫画郑辛遥)

上一篇:选用中成药预防高原反应 下一篇:“跳楼”会“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