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也精彩

时间:2022-10-17 02:32:46

记得当年在中学学朱自清《背影》的时候,尽管老师讲课文如何如何精彩,但还是学不出什么“味”来。随着岁月的积淀,逐渐明白了背影之爱是那么深沉和博大。再者,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背影”带来的震撼要远远大于写父亲的肖像。

巧的是这两天看书,看到一则有关背影的趣闻。菲利普·哈尔斯曼是美国著名的摄影师,可是,他给邱吉尔拍照时遇到了麻烦。原来《生活》杂志花一百万美元买下邱吉尔的自传版权,让他拍一张邱吉尔的照片做封面。邱吉尔此时年近80,性格却越发天真,像个老小孩,跟他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他往左走,邱吉尔就往右转;他往右走,邱吉尔就往左转。累得他气喘吁吁,还是没机会拍照。后来,邱吉尔走到花园边上,在一块石头上背对他坐下来,面前是一望无际的英国大地。哈尔斯曼只好在邱吉尔身后选好位置,拍下了邱吉尔的背影。

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为哈尔斯曼的代表作。照片被大量复制,并成为系列片《邱吉尔的英雄时代》的结束画面。

按正常思维,人们总认为面部表情最有表现力,谁也没想到背影能产生如此强烈的感染力。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所以我就在想,由此概括出“背影效应”可能还不仅仅局限在艺术领域。在教育上,“背影效应”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比如我们总是按固有的思维模式出发,认为学生必须死拼课本,考试考出高分来上个名牌大学就算是“人才”了,殊不知这样的“正面”认识恰恰是片面的;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或许会有全新的认识。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三文科班的张谊曾正式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并获得每年4万美元的全额奖学金。这也是南京首位被长青藤大学提前录取的高中生。

张谊活泼开朗,非常善谈,谈起申请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她开玩笑说,以前上大学感觉有点像旧式婚姻,准备好聘礼等着迎娶就行了,可申请美国高校则有点像新式婚姻,双方都要互相理解,彼此欣赏,找到心灵的契合点才行。我就是通过写了100字的“情书”(自荐信)把自己的心情和愿望表达出来的。

张谊的托福考了657分(总分为677),但SAT成绩只有1990分,并不算高,她比较占优势的是自我陈述及老师的推荐信。自我陈述部分她写了两篇,一是在学校电视台担任主持人的经历,从中表达出自己对新闻及社会责任感等看法。另一篇是“我的交流年”,介绍自己高二时作为学生使者,参加YFU项目到美国某中学一年的有趣经历,文字很机智,因此很得老师“欢心”。为她写推荐信的美国老师就有7位,推荐信也写得很有“力度”。

可以想见的是,张谊要是参加我们的高考,凭着她的“情书”能被名牌大学录取吗?恐怕困难。那问题就出在我们目前对所谓“人才”的理解还深深地受着应试的制约,很难突破“一卷定终生”的模式。虽说现在有的高校也在搞什么自主招生,那也只是“雾中之花”,不可能改变众多考生的实际命运。作为老师,真的希望我们的选拔模式能多样化一些,既承认正面肖像的价值,也不能忽视“背影”的魅力。

在瑞士,有资料介绍说就不存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现象。因为,绝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不是选择上大学,而是选择上职业学校或进入企业当学徒工。瑞士许多大企业都有学徒工学校,肩负着为本企业和社会培养学徒工的责任。瑞士学生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一部分继续在中学读三年大学预科班,为上大学做准备;一部分转向各类职业学校;还有一部分则选择进入企业的学徒工学校。也就是说,瑞士至少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中学生并不上大学,而是接受职业和学徒工培训,成为瑞士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当学徒工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首先,瑞士社会并不歧视学徒工,人们看重的是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第二,学徒工毕业后,可通过上工程师学校或接受继续教育提高理论知识,成为企业高层领导人,比如,世界著名包装机械公司博思特的几任总裁和几乎全部的中层领导人都是学徒工出身;第三,学徒工进入企业就有工资,基本可以满足个人消费。

而在我们这儿是根本行通的。因为你学历低就会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包括家长死要分数的重要原因。毕竟,社会这一“正面”肖像太正规了,已经到了深入人心的程度,你非要承认“背影”的价值就十分困难了。

由此我又想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对新课程所强调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互助学习等模式,课堂上,老师还能弄出一点花架子来应付应付,而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学校就明显只能“弄虚作假”了,为什么?活动多了自然就会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那责任谁能担得起呀?说得再好听也没用呀,因为对学校、老师的评价不是看你活动开展得怎么样,而是看你的学生考试成绩怎么样。再说了,什么活动不好办,造假材料就是了,文字的、影像的,一台电脑就搞定了。

最近看到一则资料,说日本学生上课并不完全在学校内,他们经常把学生带出去学习。到风景点去参观,去看祖先怎么拼的;到企业去参观,看企业是怎么发展的。让你去思考,看你能否跟得上时代,能否适应社会需要。严格来讲,这是他们的公民意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或者叫德育。

在课堂之外,学生不是老师带队,而是由出租车司机领着。出租车司机会把社会上很多事情讲给学生听,一两个小时不停地跟学生讲,这是司机必须做的。学生做笔记,回学校还要写感想。

这样做其实我们也能做到,只是我们在认识上不到位而已。从一个孩子长远的发展来说,最需要的恐怕不是什么知识,而是能力。能力是什么?来看一个人吧。

李泽楷是李嘉诚的次子。李嘉诚对这个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成为未来的接班人。但李泽楷自小却显露出反叛的性格。一位香港金融界名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泽楷13岁时,李嘉诚把他送到美国加州读书,希望他与同样在美国读书的哥哥李泽钜有个照应。但李泽楷到了美国后就变卦了,他不但与兄长很少来往,还故意不用父亲在银行为他存放的生活费用,而是靠自己打工。

这名人士说,李泽楷在麦当劳卖过汉堡,在高尔夫球场做过球童。“由于要背负高尔夫球棒,以致弄伤了肩膀,直至现在,伤患还会时常发作。”李泽楷毕业后,没有直接回到父亲的公司,而是在加拿大工作。他还一声不响地把当年李嘉诚为他在银行账户里存的所有钱连同利息还给了父亲。1990年母亲病逝,李泽楷回港奔丧时终于没能拗过父亲的规劝,勉强答应留在香港帮父亲打理家族产业。

在加入“和黄”后,李嘉诚给儿子安排了一名助理马世民。但渴望独立的李泽楷却经常借故与马抬杠,甚至指责他是一个“最令人讨厌的助理”。1994年,李泽楷凭借出售卫星电视积累下的4亿美元,成立了盈科数码。自此,他正式与家族事业分道扬镳。后来李泽楷接受采访时承认,当年他选择独立门户时,父亲曾以“和黄”行政总裁的职位挽留他,但被他拒绝。他誓言自己要在事业上超过父兄。这里,我们分明看到了李泽楷的个性品格。相对于子承父业的所谓“正面”,他的“背影”之美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所以说,我们在教育上千万不能只欣赏、承认“正面”形象,也应该理智地承认,“背影”同样是美的,是有价值的!

(作者单位:安徽巢湖市柘皋中学)

上一篇:试论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下一篇:新课改下对体育中考项目设置框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