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时间:2022-07-20 02:34:26

试论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目前世界各国普遍承认当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刑事法律又具有民事侵权行为时,行为人应当同时承担刑事和民事两种不同性质的责任。对于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不同国家在以公法诉讼为主的刑事诉讼和以私法为主的民事诉讼的协调上主要采取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模式。而我国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对于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目前采取不予受理的态度。然而,建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有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被害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同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获得精神上的慰藉。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涉及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范围的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确定,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等众多问题,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主体问题,精神损害赔偿范围问题及精神损害赔偿数额问题进行探讨。

一、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概述

(一)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相关概念的界定

1、刑事被害人之概念界定

刑事被害人又叫犯罪被害人,是指在犯罪过程中作为犯罪人对立面因而遭受犯罪行为侵害而使其自身或财产遭受损害的人。有学者认为广义的被害人是指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人,包括公诉案件的被害人、自诉案件的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以及反诉成立的部分反诉人。狭义的被害人专指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在此本文采用狭义被害人的定义。

2、精神损害及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

日本学界通说认为精神损害指因侵权行为受害人所感受到的精神的、肉体的痛苦,或者指因精神上、情绪上安定的丧失(苦痛、愤怒)而产生的损害。而在权威性的《牛津法律大辞典》中将精神损害定义为目前被认为是同身体损害一样可以的一种损害。学术界给精神损害所下的定义非常多,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狭义说和广义说。狭义说认为非财产上之损害与财产之减少无关或应增加而未增加无关;非财产上之损害,即为生理上或心理上之痛苦。例如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因丧失肢体而搅乱生活的痛苦等。广义说认为精神损害就是指民事主体精神活动的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等无形损害,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形式的赔偿等方法,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而刑事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司法机关就行为人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及其亲属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依法判决予以金钱赔偿的一种刑事责任。

(二)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制度之域外立法概况

目前世界各法律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普遍采取予以支持的态度。对于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不同国家在以公法诉讼为主的刑事诉讼和以私法为主的民事诉讼的协调上主要采取平行式和附带式两种不同的模式。英美国家和日本的现行立法,采用在刑事诉讼审理终结后,通过民事诉讼程序来解决的平行式立法模式。法国、德国等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都允许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不论是平行式还是附带式,都将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列入了损害赔偿的范围,而对刑事被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也将成为世界立法的趋势。

二、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赔偿问题的概况

(一)我国关于精神损害的立法历史和现状

在1986年之前,我国对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直到《民法通则》的颁布才开辟了我国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先例,从中确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而最高院在2001年3月颁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 及2003年12月颁布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精神损坏赔偿作出更明确的界定和划分,标志着精神损害赔偿在民事领域已趋成熟。

但是在刑事领域, 面对越来越多的刑事案件精神赔偿请求的提出,刑事诉讼立法显得步履维艰,因为人格和名誉仍被认为是不能用物质来估量的。目前我国在刑事犯罪领域关于精神损害的规定主要体现在:

1、《刑事诉讼法》第77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最高人民法院2000 年颁布的《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1年颁布实施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及2002年《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中,完全将刑事附带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我国刑事立法领域。

(二)建立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

基于外国法律的立法情况,依据我国特殊的国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1)司法实践的需要。当前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及我国的法学界都普遍认可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但在刑事诉讼中欠缺相关法律的明文规定,法院对被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往往无法处理而要求被害人另行,这就给当事人和法院都造成了极大的不便,易形成诉累。

(2)符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本意。在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不允许刑事被害人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将割裂了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二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充分体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优越性,违背建立此制度的初衷。

(3)有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是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导致的,其严重性必然大于民事诉讼中的行为人的精神损害。建立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将能弥补被害人因犯罪所受的损失,也能进一步打击犯罪。

三、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构

研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如果仅仅研究其概念、国内外立法现状仍是不够的,只有结合本国之国情,考虑本国立法之现实条件,才能合理地、科学地提出关于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之立法构想。由于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涉及多个方面,在此本文仅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展开分析。

(一)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主体范围

依据中外立法现状,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依法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主要包括被害人本身和间接被害人两类。具体如下:

1、被害人。在刑事犯罪中,被害人是犯罪行为的直接承受者,如果在刑事犯罪中有造成精神损害,无疑被害人即为精神损害的直接承受者。他们自然享有对造成自己精神损害的犯罪人提讼的权利。

2、间接被害人。因直接受害人的损害而引起精神损害的称之为间接受害人。对于间接被害人的范围,笔者认为应包括近亲属和共同生活人。在刑事诉讼法中,对于近亲属的范围限定为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而民法通则中近亲属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总而言之,对于近亲属的范围应包括直系亲属和配偶。在实际生活中,有些被害人存在本身为孤儿等特殊情况,此时与被害人共同生活的人即为与被害人最为亲近的人,这些人有理由成为间接被害人。与此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通常情况下,间接被害人仅在犯罪行为导致直接被害人死亡的情况下才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

(二)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范围

为了保持各部门法之间的协调统一性,对于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范围,可以积极借鉴民法上对于精神损害的赔偿范围。根据《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等法规,通过分析归纳,可以认定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人格权。(1)生命权和健康权。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第1条第1款即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包括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刑法中侵害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比较典型的罪名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过失重伤罪。(2)公民名誉权、荣誉权。最高院《解释》的第1条将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列入了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之内,其中侵犯公民的荣誉权、名誉权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刑法中规定的诬告陷害罪、侮辱罪、诽谤罪等均为侵犯公民名誉权、荣誉权的犯罪。(3)人格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典型罪名包括非法拘禁罪、绑架罪、非法搜查罪、诽谤罪、侮辱罪等。(4)公民权、生活安宁权。最高院《解释》第1条第2款规定:“违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5)死者人格利益的延伸保护。《解释》的第3条规定侵犯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隐私、非法利用、损害遗体、遗骨,死者的近亲属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刑法中对此的规定主要是第302条的盗窃、侮辱尸体罪。

2、身份权。侵犯监护身份权使监护人脱离监护的,给监护人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权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解释》规定:因侵权人使用非法手段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人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的,监护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诉请精神损害赔偿。

3、具有某些人格因素的财产权。灭失或毁损他人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而造成的精神损害。但是对于法官如何界定其物品是否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目前没有任何规定。对于物品的界定总的原则是侵害的客体应该是以精神利益为内容的纪念物品,其本身负载重大感情价值且具有人格象征意义,且该纪念物因犯罪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损毁,其损失具有不可逆转性。

(三)精神损害赔偿数额

精神损害赔偿属于非物质财产赔偿,在赔偿数额的确定上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因此在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之时,我们在引进一定的标准对于赔偿的数额进行限制的同时,应对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予以限制。

对于精神损害的数额,目前在我国的法律中对其暂无任何统一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六)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

1、被告人的过错程度。虽然损害赔偿金的数额主要是依据损害后果决定而非过错程度,但是,算定精神损害赔偿金,被告人的过错及其程度则必须予以考虑。一般而言,主观上故意重于过失,故意程度越重,赔偿数额越高。

2、加害行为所造成的损害程度。加害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主要包括被侵害之权益及损害程度,而损害程度则包括伤势的轻重、伤痛情况、残废程度等。对于造成残废乃至死亡的,应参照《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予以赔偿。其中对于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应考虑死者与其遗属之间的关系。对于死者生前有赡养或抚养义务的近亲属,在进行赔偿时应考虑到他们所承受的精神痛苦。

3、加害行为的具体情节。加害行为的具体情节主要包括手段、场合、行为的方式、持续状态等。加害行为情节的不同,可以反映出被告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在等暴力案件中,被害人所受到的精神创伤无疑是巨大的,这类暴力案件对于社会的稳定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对加害人处以刑事处罚的同时,对于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应是足够弥补其受到的伤害。

4、被告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在进行精神损害赔偿时应对被告人的经济情况、所在地的生活水平予以考虑。目前有学者认为对于被害人进行精神损害赔偿,应以被告人的月收入作为衡量标准确定赔偿数额。曾世雄先生认为,抚慰金计算时依凭标准之具体原则:即依附赔偿权利人感受痛苦之诸因素而计算。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对于填补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维护公民人身权利,制裁和预防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一些具体操作做了必要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对于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有些许的帮助。我相信随着我国法制的发展,立法的不断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立将指日可待。

上一篇:对我国审前未成年人分案处理制度的反思 下一篇:背影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