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几点认识与尝试

时间:2022-10-17 01:48:57

作文批改的几点认识与尝试

作者简介:于丽(1980.5-),性别:女,籍贯:山东莱芜 学历:本科 职务:小学高级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作文批改作为语文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充分体现以上理念,既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的全批全改作文的弊端和批改作文的几种新尝试。

关键词:课程标准;作文;全批全改

作文能反映一个学生综合的语文能力,因此写作和批改作文历来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全批全改,精批精改也是目前广大语文教师批改作文最主要的方式。作为一名教学十几年的语文教师,我越来越发现,随着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全批全改这种作文批阅方式明显的暴露出很多的弊端。

一、教师费时过多

对文章的批改,教师要经过阅读、思考、写评语等几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时间。要把每一篇文章批改的像个样,没有充足的时间恐怕是不行的。如果一个老师任教两个班的语文,一百多人,那么,他每周批改作文的时间就会很漫长!他还要备课、上课、进行各种检测,还有班主任工作等等,整天忙得团团转,怎么又有时间进行理论学习,探索教学改革?

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教师批改作业辛辛苦苦,学生却往往漫不经心。他们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情,批改作文就理应是老师的事情,所以每次作文本发下来,大多数学生只是看看自己得了什么等次便完事,至于本次作文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应该怎样改进等便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而教师花费那么大的心思写的评语,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三、师生双方的信息失真度大

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文常用的一些简单的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是知道哪里错了,但是不知道错的原因,得到的是百思不得其解的信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主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作文批改作为语文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充分体现以上理念,既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才能真正达到写作文和批改作文的目的。

批改作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教师当面批改

传统的书面批改不能和学生交流,不能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反应,造成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单行作用的关系,是明显的教师中心教学观的体现。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增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交流性,使教学变成一种师生交流、互动和融合的过程。作文的当面批改无疑是体现这一理念的最好形式。他能及时的指出学生作业的错误和不足,启发弄清错误的根源,并要求学生马上改正。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师生双方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在批改中,教师和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再也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会意识到自己也有认识的偏颇、知识上的盲区,也能虚心的向学生学习;学生也能充分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凸显自己的个性,这意味着一种平等观念的树立,一种合作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自己批改或小组集体批改

《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而让学生自己批阅自己的作品,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子思考,以 发现自己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和课程标准中重视的学生学习过程要求相一致。当然学生自己批阅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提示,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思考,使自己成为,一个顾问、一个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个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要和学生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励。

三、学生互相批改或小组几天批改

一般的说,学生的批改能力要高于写作能力,这就使得互相批改或小左批改成为可能。课程标准又十分重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以及集体观念,让学生互相批改和小组集体批改,便能使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再小组内主动的参与批改过程,把学生由传统作文批改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作文批改的积极参与者。学生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互助等方式的交互合作,互相取长补短,主动参与的机会大大地增加了,对于提高作文能力和作文评价能力有积极作用。

具体做法是把不同写作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桌,每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由一人将该小组成员的作品逐一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文中的优劣之处。听完后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进过讨论,得出一致看法,最后由一人执笔,将大家的讨论结果写在作文的眉批或结尾处。

四、批改典型

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传统的全批全改则只是让学生认知了自己作文的结果,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情意要素在批改中的作用,忽视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批改典型则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教师选择具有共同的倾向性和代表性的文章,打印后或者大屏幕显示出来,师生共同批改。也可以先由学生批改,再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学生批改的优劣,得出一些共同的认识。这种批阅方法,着重对作文规律的认识与把握,能起到以点带面的效果。如果组织的好,运用的巧妙,可让学生记忆深刻,也能让例文的作者产生自豪感。同时因为例文出自本班,自己的身边的人,贴近学生,也有利于引发他们浓烈的批改兴趣,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语文教师

上一篇:浅谈韩国爱国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