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间性中的译者主体性

时间:2022-10-17 01:33:34

翻译主体间性中的译者主体性

摘 要:本文认为翻译界对于翻译主体性的问题研究已经开始了由主体性研究向主体性间性研究的转向。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分别是不同性质的主体即:创造主体,翻译主体和接受主体并且构成平等的主体间关系。然而主体间性并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因为在沟通过程中,译者实际上发挥着主观能动性主动认识自身和其他主体,并且根据其翻译目的和翻译观等参数来协调其与其他主体的亲疏关系。另外,译者的译德及其双语和双文化能力等因素也影响其对翻译主体间关系的协调。

关键词:主体性 主体间性 协调

1.引言

随着2003年《中国翻译》“翻译主体研究”专栏的开辟,翻译主体性问题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然而人们大多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谁是翻译的主体”,“什么是翻译主体性”等单一主体的研究上。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对翻译主体性的研究离不开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陈大亮(2004)认为随着西方哲学已经由主体性研究转向主体间研究,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也应该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2005年之后,翻译主体间性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杨柳(2005:20)从理论间性、话语间性、主体间性和文化间性等层面说明了翻译文化实际上是种“间性文化”。李明(2006:66)把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复译问题上,探讨了复译中个主体间的关系。刘卫东(2006:6)指出交互主体性是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这些都说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转向已经成为现实……”(陈大亮:51)。

2.翻译主体间性和主体性

主体间性又被称为交互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它的表述包含了“主体性”的基本含义,体现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他们各自相互独立,彼此相互承认,相互尊重; 此外还包括了“交互”的特征,表示主体与主体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沟通的。而主体性则指的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王玉梁:35)。因此,主体间性绝不是对主体性的否定,而是建立在主体性的基础上的,主体性的讨论也是主体间的。

要研究翻译主体间问题,首先要回答谁是翻译主体的问题。对这一问题,国内学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笔者更赞同陈大亮的观点,认为作者、译者和读者应分别属于不同性质的主体,即创造主体、翻译主体和接受主体,他们构成平等的主体间关系,分别在翻译的不同阶段发挥着其主体作用。

3.翻译主体间性中译者主体性

作为翻译活动的具体实施者,译者在主体间的交流中发挥着其主体作用,主动认识作者、读者及其自身,并根据其翻译动机和翻译观等来协调其与作者、读者的亲疏关系。另外,主体间的交往不仅存在理解和统一,也存在着冲突、误解和差异,也是译者主体此时根据一定的规范来对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协调。

3.1译者与原文作者

在译者和原文作者的交往中,对于译者来说,对作者主体越了解,其翻译过程越顺利,其翻译质量也可能会越高。因为,“译者不深刻的理解、体会与感受原作,决不可能叫读者理解、体会与感受”(傅雷:翻译经验之点滴,转引自陈福康著“中国译学理论史稿”,2002)。“我深深的感到:从文学的类别来说,译书要认清自己的所长所短,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作诗的人千万不要译诗,弄得不仅诗意全无,连散文都不像,用哈哈镜介绍作品,无异自甘做文艺的罪人。”(同上)。但是同时也要知道“任何一个认识对象都具有双重性:既是可知的又是难以全知的。”(杨恒达,2002)。所以译者在了解作者主体时一定首先要了解自己,从而在翻译时选择与自己习性相近的作品和熟悉的题材,这样“才能以自己的心体察作者的心,在译文中尽量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廖七一,2004)。同时也易和作者主体形成相同的“前理解”。但是由于两个主体间存在的差异,译者往往不可避免带上自身的独有的东西从而形成对作者的理解和文本的阐释,所以译者要和作者对话时也要努力忘却自己,尽量和作者主体融为一体。

3.2译者与译文读者

在译者和读者主体交往时,也要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对读者主体进行研究和了解,弄清其读者群的状况,弄清自己的目标读者是属于哪一类(参见外语学刊2006年第一期,吴慧坚的 “翻译的条件与翻译的标准”,文中吴把读者分为四类)。这样才能把握读者主体的心理和期待视野,从而在选择翻译文本和翻译策略上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期待,才能恰当的填补翻译中出现得文化缺省。

3.3译者的译德

在主体间的交往中,并不只存在理解和统一,也存在冲突和差异。例如,我们说过“任何一个认识对象都具有双重性:既是“可知的”又是“难以全知的”,但是决不能以“难以全知”为借口而抹杀了其“可知”性。因此主体间的交往应该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主体间的交往行为,使主体间交往能达到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这就是我们在本文里所提到的“译德”的问题。也就是杨恒达所说的“良心”问题和傅雷等人提出的 “做人”的问题,也是林语堂在其翻译论中提出的“责任”问题。译者主体在主体间的交往中的主体性不仅体现在对作者主体和读者主体的认识和理解方面,还体现在对两主体间关系的协调方面。

译者常常会根据其翻译观和翻译目的等参数来调节其与其他主体间的亲疏关系。

3.4译者翻译目的和翻译观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有目的性的,译者的翻译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而对于“归化”还是“异化”的翻译策略的选择则决定着译者和其他两个主体间的亲疏关系。如果译者的目的是介绍给读者原汁原味的异国文化,他将尽可能的和原文作者保持亲密关系,在译文中大量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相反,若译者的翻译目的是使译文更容易让译文读者理解和接受,他将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亲近译文读者而疏远原文作者。

译者不同的翻译观也会导致对其主体间关系的不同理解。“翻译对等理论”把翻译看作是在风格和功能方面与原文的绝对对等。虽然,由于语言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绝对对等在翻译实践中是很难实现的,但是也要求以着尽最大的努力来取得与原文在内容,风格和审美方面的最大对等。很明显,持有这种翻译观的译者将会把原文作者神圣化,自己奴隶化,而平等的主体间关系也不复存在。相反,对于目的论者,原文不再是翻译要遵循的唯一尺度,译者有权根据读者或委托人的要求适当改变原文的信息,这样,就被消解了原文作者的主体地位,奠定了译者和译文读者的主体地位。

3.5 译者的能力

作为原文的读者和译文的作者,译者不仅要透彻了解原文和原文作者,还要精确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和原文的风格。因此,译者首先应具有双语和双文化的能力。这里译者的双语和双文化能力指的是译者对源语和目的语的差异的敏感度及对此差异的表述和对冲突的调解能力。译者的这种能力关系到主体间关系的和谐与否。译者的能力越强,对源语和原文的了解越透彻,对原文的表述越清晰,与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关系越亲近。否则,将会偏离原文作者的意图,误导读者,从而破坏了主体间的关系。

另外,译者还应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和翻译经验。一方面,这些知识不仅可以指导译者的翻译实践,还可以帮助译者树立恰当的翻译观;另一方面,翻译被视为译者和其他主体间的交往活动,在主体间交往的过程中,冲突和和谐是共存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翻译理论和技巧,译者才能知道怎样处理翻译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因此,译者的能力在他对主体间关系的协调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结语

此篇论文的研究意义有两点:首先,希望能给从事翻译事业,或对翻译持浓厚兴趣的人一定的启示。使他们认识到处理好多重的主体间关系是成功、出色的翻译的基本前提。其次,希望给翻译批评提供一个新的参照因素。即成功的译作应该是主体间关系的完美契合,应是在尊重作者主体的前提下,达到其翻译目的的,使其当时的目标读者主体也愿意接受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陈大亮.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2]陈大亮.翻译主体间性转向的在思考[J].外语研究,2007(2).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4]李明.从主体间性理论看文学作品的复译[J].外国语,2006(4).

[5]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6]刘卫东.交互主体性: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J].中国科技翻译,2006(2).

[7]王玉梁.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1995(6).

[8]吴慧坚.翻译的条件与翻译的标准 [J].外语学刊2006(1).

[9]杨恒达.作为交往行为的翻译[A],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0]杨柳.翻译“间性文化”论[J].中国翻译,2005(3).

作者简介:丁艳(1979.9-),女,汉族,安徽人,宁波大学职教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和实践。

上一篇:廉字当头,严格律已做一名新时期文明守法的电力... 下一篇:浅谈加多宝如何实现品牌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