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5 16:00:02

翻译教学论文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我校应用型教学建设的性质,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向学生系统传授商务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国际商务活动的基本内容和特征等,使学生理解商务英语的特点及其翻译策略,提高学生在商务领域内的翻译能力。从而培养我国商贸领域所需的既能熟练掌握英语又能从事对外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使其能够利用英语直接从事和研究对外经贸的实践和理论工作。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基本可以分为两类,即商务英语翻译实务教学和商务英语翻译理论教学,两者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强化学生对商务英语翻译的认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没有工作经验的本校商务英语学生,如何将两类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有机自然地结合起来一直是本课程教学需要深入探究的重要议题。

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实际教学情况的分析,发现存在一下几点具体的问题:1.学生方面1.1学生英文基础不足我校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在第五学期针对商务英语专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不仅需要学生进行中英文之间的语言转换,还涉及翻译技巧的灵活使用,以及文化之间的转换与协调。然而这些的进行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语言知识基础之上。但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反映,很多学生对英语长句的理解能力及词汇的积累不足,从而对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正常进行产生了障碍。1.2商务背景知识不足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是建立在正确理解商务文本的基础之上,因此相关商务背景知识的不足会增加商务英语翻译的难度并影响其翻译的准确性,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产品说明书中的“曲柄长度”、“跟单信用证”和“抬头”的概念显得模糊。2.教材方面2.1案例不足现存教材中的例子大多为各种商务文本如企业介绍、产品说明书及商务信函等中所摘取的部分语句翻译,使得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缺少完整的案例,因此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商务文本的整体理解和把握。2.2教材翻译习题不足教材中的课后翻译习题主要为的是帮助学生温习并检测所学的商务文本翻译方法的应用情况,但是教材中的习题在数量上缺乏之外,而且所学内容的相关性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如商务信函翻译就涉及有询盘、发盘、还盘和受盘等文本的翻译,而所使用的教材中仅给出了一篇还盘的完整翻译练习内容,这对于检测并辅助学生全方位温习教学内容上还难以满足要求。

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改善方法

根据我院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应多维度多视点进行,传统的教学法主要靠教师的讲授,方法单一,不足以解决目前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问题的多重性。因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需要创新教学方法,笔者尝试有针对性地将网络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结合,以应用到商务英语翻译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1.针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教材方面上案例和翻译习题不足等问题,笔者尝试使用网络教学法来解决完善。网络教学法是指在备课-课堂-课后的教学环节中,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搜索与本课程相关的资料,并对所搜材料进行甄别取舍,对所搜的资源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与此同时,引导并培养学生如何通过网络资源来辅助翻译,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性。如在“产品说明书”的备课过程中,由于教材中缺少完整的食品说明书、机械产品说明书和药品说明书等,笔者通过网络资源,搜索相关的商务案例和各类产品说明书的特点与翻译方法,从而使产品说明书的教学内容有了完整性,利用真实的语篇来引入相应的学习情境,也使学生对产品说明书的翻译无论从宏观或微观方面都有完整和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弥补了学生经验不足所带来的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同时,基于学生的英语基础不足的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在课后通过一些翻译网站如中国在线翻译网、译言网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2.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于1918年首创,后普遍推广到各校商业、工商管理类和教育、法律等类专业。由此看来案例教学法和商务英语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学生的商务背景知识不足,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提供相应的学习情境,如在“产品说明书”的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真实案例后,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阅读某一类别的英文产品说明书,让学生通过阅读探讨“产品说明书”的基本构成,中英文说明书在基本构成上的差异,然后学生尝试翻译,在学生尝试翻译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翻译中的障碍词汇或误译词汇,笔者将会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产品说明书所应掌握的术语,在翻译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在英文产品说明书的真实案例中所体现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最后总结并补充教学内容要求中的所学知识点。在案例教学法所提供的学习情境中,因为这些所学的知识点,是由学生从真实的商务情境中亲身经历,亲自体验的,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商务文本记忆深刻,同时又易于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3.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具体的任务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动机,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其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绩。根据任务教学法的特点,笔者尝试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入任务教学法以解决学生英语基础不足的问题,例如在产品说明书的课堂教学中,先是前期任务,即通过教师的问题:Whataretheproductdescriptionabout?Whatdotheproductdescriptionconsistof?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中所了解到的产品说明书,学生通过思考,列举产品说明书中所包含的项目,教师再加以补充说明。接下来是执行任务阶段,教师给出相关的产品说明书,并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完成不同的任务如让一到两组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理论知识点分析此说明书的结构,另外几组学生分别解决产品说明书中不同段落的语言特点,接下来再将产品说明书分成几个部分有不同组讨论翻译,最后由学生呈现翻译结果,教师再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加以评论,并带领学生研读标准翻译,以弥补不足之处。

四、三种教学方法结合的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在这一学期的探索与实施这些教学方法中,笔者通过观察,明显感觉这种教学方法的结合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学生由刚开始的不敢发言,不与教师的互动,到积极主动的回答问题,并能及时完成翻译任务。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可以看出通过三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明显从起初沉闷的课堂表现到现在对商务英语翻译表现出了较为高涨的兴趣。第二,从翻译作业上看,虽然课文章节知识的难度在加深,但是学生的错误率却在逐步减少,尤其体现在基本语法错误已大大减少。由此可见,三种教学方法通过恰当的使用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虽然笔者从一学期的亲身感受中看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能给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数据统计结果的支持,希望未来的翻译教学研究中能够弥补这一点的不足。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之处。否则势必将影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改革创新、影响我国对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材缺乏实用性。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所选用的教材大部分是由一些西方文学著作或者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组成,而涉及旅游、文化、科技、商业等方面的翻译教学素材比较少。学生们在大学英语翻译专业课学习之后,能熟练掌握日常用语或文学体裁的翻译,对一些专业性的内容翻译起来比较困难,直接影响了学生翻译技能水平的提高。

2.从教学方法上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的现象。学生只能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翻译练习,很少有机会进行翻译实践,而且实践也多是在模拟的情景下展开的,无法使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其次,在教学中对翻译素材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诠释不到位,导致英语翻译教学缺乏文化气息;此外,学生在英语翻译学习过程中不能熟练地掌握双语转换,在翻译实践中不能很好地整合汉语话语系统和英语话语系统。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到位。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大多是在课堂上对部分段落或句子的翻译,而很少面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英语翻译教学中多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或教材内容选择学生学习的材料,导致学生掌握的翻译技能与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闭门造车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是不能长期立足的。

4.从价值取向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着为考试而教学的价值取向。教师在翻译教学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通过有关英语翻译的各级考试,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树立正确的语言学习价值观和良好的翻译学习习惯。长期来说,这将对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5.从教学评价上来说,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一个教学评价体系如果缺乏实用性、与学生英语学习不配套,必将导致教学中缺乏强有力的驱动力,不利于我国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长期发展。

二、语言学的分类以及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的要求

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就语言学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认知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系统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及功能语言学等,不同的语言学分类对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提出了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要求。

1.认知语言学是从人类学习语言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要依照人的认知规律有序展开。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在深入分析学生学习英语的规律基础上,严格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认知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

2.文化语言学旨在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相关知识,在文化的统摄下进行语言教学。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除了重视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还要将英语、汉语所承载的丰富文化知识介绍、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基础上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3.系统语言学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它强调在学习一门语言时要把这门语言看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了解,而不是仅学习它的边角。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把英语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从整体上设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视角出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翻译能力。

4.社会语言学以及功能语言学是从社会需求及语言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语言教学要关注社会需求和语言的功能、作用。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要紧密联系社会对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来安排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实用性,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英语翻译人才。

三、基于语言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英语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为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只有回归到语言学,才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翻译人才。回归到语言学的教学,要以英语语言学为指导理念,创新大学英语翻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价值取向等内容,以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持续发展和与时俱进。

1.从教学内容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相关要求,选择内容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活动,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翻译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向生活性和实用性发展。

2.从教学方式上来说,要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相关要求,为学生创造更多英语翻译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有机会把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教师要重视文化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教学,积极运用英汉对比翻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汉语语言系统与英语语言系统的能力。

3.从教学模式上来说,要依据语言学的发展要求探索实践教学模式。院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接洽,主动了解本地区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空缺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设定相关课程,通过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模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翻译人才。

4.从教学评价上来说,要严格依据语言学的要求,探索出一套符合语言学发展规律及社会需求的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充分发挥其导向、矫正、监控、鉴定等职能,以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为首任,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5.从价值取向上来说,要构建科学的语言学价值取向。引导教师重视翻译教学的教育性、文化性、实用性及语言性,通过深入挖掘英语这门语言的内在和外在价值,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健康、稳定运行。

总之,语言学的深入研究为解决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语言学的理论要求和实践需要,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评价体系及价值取向等方面,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和创新。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维度;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181-02

一、翻译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仅将翻译简单地界定为语言技能训练,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不注重翻译能力的培养。

中国内地的翻译教学起步较晚,最早的MTI专业硕士设立于2007年1月,距今不足十年。笔者统计了翻译教学论文(2000―2007年)在公开发表的翻译论文总量中所占比重仅为3.7%,足以证明学界对此领域的忽视。在笔者统计的为数不多的翻译教学论文里,比重最大的是教学方法研究,而现代科技与翻译教学、翻译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极为有限;跨学科翻译教学的研究更是少,仅占翻译教学论文总量的2.8%,而且基本上集中在语言学与翻译教学的结合上,这就足以说明诸多翻译研究者囿于本学科的范畴,难以在其他领域寻找有效支撑点。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笔者总结出当前我国翻译教学研究的突出问题。

1.教学论文选题集中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讨,但都是各执一词,难以找到比较完善的范式来指导翻译教学。

2.翻译教学与语言学的交叉研究相对较少,虽有少量的研究者试图从语言学、跨文化、传播学等角度探究翻译教学,可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等社会科学以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的相关研究很少,这表现出交叉学科研究者的缺失及学界对实证翻译教学研究的忽略。

3.教育信息技术与翻译教学的结合研究较少,制约这方面发展的瓶颈是懂翻译又懂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太少,不利于二者的结合。

目前的翻译教学研究方法仍以思辨性探究和教师自我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研究结果缺乏实验数据支撑,说服力欠缺,皆成为制约翻译教学研究进步的瓶颈。

二、翻译能力

国外关于翻译能力的界定,最具代表性的是2000年《培养翻译能力》(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一书的问世。该书共收录了17篇论文,根据论述的侧重点分为三个部分:(1)翻译能力界定;(2)翻译能力培养;(3)翻译能力评价。翻译能力界定部分的研究重点是对构成翻译能力的各个“分力”的探讨。几位学者达成共识:翻译能力包含对各种专业知识的掌握,专业知识至少包括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专业领域知识。在国内,关于翻译能力的研究可谓是方兴未艾,不少学者已就此开展了有益的探索。

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翻译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语言知识层面,教师应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文化转换、语言差异和具体的翻译技能上,才可以确保学生摆脱第一语言概念系统的干扰。翻译初学者与一般双语学习者具有相似的双语表征,在接触翻译的初级阶段,两种语言相互作用相互累加,较长时间内译文都带有翻译腔,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惯性地套用第一语言的语义或概念表征。

2007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始进入全面推广阶段,此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涉及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变化、教学思想和理念的更新以及教学机制和模式的创新。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内容陈旧重复、课程结构不合理等弊端,因此在持续改革进程中的各个学校都面临同一个新问题:如何设置课程和建立切实可行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呢?教育部于2006年批准了31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希望借此举措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纵深发展,由以前的单纯偏重于读写教学,转型为听说读写译五项能力的均衡发展。部分高校试验了分级教学,把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基础阶段沿袭固有的读写和听说课程模式,提高阶段的教学各个高校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格局,有院校偏重于学术英语,有院校偏重于专门用途英语,占主流的是依据教师学术专长与兴趣开设各类选修课程。

为顺应大学英语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模式,现在大部分本科院校已针对四级后阶段教学,探索合适的课程设置。鉴于学生的需求呈多元化趋势,各高校在“语言技能类”、“文化知识拓展类”、“专业英语”等方面开出了不少课程,不过不少课程都处于摸索阶段,缺乏系统的论述与研究,也难以成为一个体系。而翻译作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所忽视的一个专项能力,应该在四级后阶段的教学中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翻译能力培养理应成为翻译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多维度视角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能力培养路径

翻译能力是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标准。21世纪需要大量外语翻译能力与专业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普及翻译教学具有优化教育和提升社会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近几年,翻译领域的专家呼吁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方案(试行)》将原来选择性使用的翻译题改为必测题,说明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已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重视翻译教学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块或课程的确立,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差异,没有已有成熟的范式可借鉴,不可套用英语专业翻译教学范式。一种新的教学范式的确立,首先必须借助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其体系应涵盖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诸多问题。该范式可涵盖两方面:基础阶段的教学翻译和提高阶段的翻译教学。在基础阶段,教师可借助精读材料,设计专门的翻译练习,其一可巩固学生对重点词汇句型的掌握,其二让学生对翻译有初步的感性认识,练习可以单句操练为主。现在新版的主流大英精读教材都增加了翻译单句和篇章练习,完全可以满足此阶段的教学需求。在提高阶段,有条件的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翻译课,以笔译为主口译为辅,将学生对翻译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为教学目标。

对于笔译教学,应注重进一步锤炼学生的双语能力,侧重翻译专业知识、策略能力的培养,在翻译素材选择上可以尝试多选择贴近其专业的材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出发,翻译也是一个意义的再构建过程,对于主讲教师来讲,需先解决学生在理解英文原文上的障碍,再解决学生在表达阶段出现的诸多受原文影响的翻译腔问题,典型错误分析可让学生认知到自己的问题。在翻译材料的选择上,应遵循克拉申的“i+1”的原则,不应过度拔高难度,贴近六级难度的语篇比较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操练;同时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甄选与学生所学专业关联度大的材料。

鉴于个体学生的认知风格具备较大差异性,学习动机有高低之分,因此可以从心理学视角为课堂组织形式提供理论框架。翻译初学者在翻译过程中,需经历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其主体性的发挥无不受其情感、动机、语言风格、信念等影响。教师应先培养学生的翻译直觉,例如,处理特定模式的句子翻译,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晋升到经验层面,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最后让学生养成各种翻译技能的潜意识习惯,针对不同的情境做出适应性调整。

鉴于计算机技术给翻译过程带来的巨大便利和翻译行业对从业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深化学生对语言作为基本交流工具的理解,并促使他们掌握与翻译、实践有关的各种技术,以适应社会进步和职业需求。计算机科学与翻译学科结合的优势在于评价测试系统的研发,可以更有效的界定学生的翻译能力。有能力的研发者还可开发在线测试系统,设立各种级别的翻译能力测试,与CATTI考级相衔接,搭建考试模拟、作品上传、学习跟踪、作业上交等各种模块,以便学生能对自我翻译能力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提升学习动力。

四、结语

长久以来的读写优先教学模式导致了大学英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翻译模块的缺失,学生翻译能力严重不足,译文质量不高。在新一轮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应对翻译模块的教学予以更多的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更需从多维度予以确认,凸显翻译技巧和解决翻译问题的能力和双语转换与职业翻译能力培养。不同学科研究之间的相互渗透日益普遍,消融彼此的学科壁垒,实现单学科本身的纵深发展,多维度视阈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野、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许多人都知道我在大学里教书,是谓教书匠。教书之余搞点翻译,是谓翻译匠。无论作为教书匠还是翻译匠,都好像跟写杂文没多大关系,而我写杂文,偏偏与此有关。

教书匠当然也要写东西——要写教学论文或学术论文。借用易中天教授的说法,大学成了养鸡场,不但规定教授一年下几个蛋,即规定写论文的数量,而且规定下蛋的地方,即要下在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上面等等。可话又说回来,只要你乖乖下蛋而且乖乖下在指定位置,大学对你还是不错的——保你有奖金、有职称,甚至有行政头衔和种种荣誉称号。也就是说,只要你在体制内按其游戏规则乖乖跟着走跟着玩,基本可以保证衣食无忧甚或名利双收加官进爵。但问题是,这样就算好的教授,尤其是好的文科教授了吗?就算“铁肩担道义”、就算“心事浩茫连广宇”、 就算“仰望星空”的知识分子了吗?应该说,教授一是专业人士,一是知识分子。作为专业人士,他要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给学生,同时进行专业领域的研究;而作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他必须体现社会和时代的良知。失去良知,知识分子无非有知识的俗物,教授无非有教授职称的市侩而已。一句话,而今的校园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开始不自量力地追求大学校园中缺少的东西——追求大学之道、为师之道、为学之道。同时走出校园,诉求社会正义与良知,诉求文化乡愁。

是的,乡愁。而且,由于我是乡下出身的教授,总是忘不了养育自己的故乡。这样,除了宏大的文化乡愁,又多了关乎生身故乡的切切实实的乡愁。而这样的乡愁,无论我们置身何处,无论我们怀有怎样的信仰和世界观,都会从深处从远处一点点温暖我们的心,比如杏花,比如杏花春雨。春雨很小,很细,如烟,如丝,温馨,迷濛,若有若无,正是乡愁的物化。杏花,无疑代表故乡的村落和老屋。或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或谓“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或谓“杏树潭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故园之思,游子之情,羁旅之苦,于此尽矣。万井笙歌,一樽风月,不足以化解;千里莼羹,西风鲈脍,莫能比之也。可以说,始于大学之道的正义与良知的诉求,始于故园之思的文化乡愁的呼唤,是我的杂文的两只眼睛。而这都与我的教书匠身份、尤其乡下教书匠的身份有关。

我所以开始写杂文,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原由。刚才说了,我除了是教书匠,还是个翻译匠,翻译的书足有六七十本,仅村上春树的就有四十多本。容我再次借用那个生蛋比喻,就是把村上用日文生的蛋慢慢变成中文蛋,而且要变得一模一样。人家是双黄的,我的也要双黄的,人家是红皮带麻子的,我的也不能弄成白皮带条纹的,你说苦不苦?苦极了!何况日本一所著名学府还有一双眼睛目光炯炯地盯着。说“鸡蛋里挑骨头”未免有失风度,但芒刺在背的感觉的确是有的。于是我暗暗发誓,咱自己写写看!“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几年下来,这个野心也催生了三四百篇散文、随笔和杂文。

其实无非一堆“豆腐块”罢了。论思想,谈不上石破天惊;说意境,也未必深邃悠远。唯一可取之处,大约在于语言或文体。这点还是应该感谢我的老伙计村上君,他一再强调“文体就是一切”。我也认为“文体就是一切”。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站;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14—0018—01

2005年3月,天祝县民族中学率先建成了全国首家藏文中学网站——中国藏族中学网(),开辟了藏语言教学类网站的先河,对藏区教育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全县尚无一个小学类的藏语文教学网站,天祝民族师范附属小学作为县城唯一一个传播基础藏语的“三语”小学,自然就肩负起了建设小学藏语文教学网站的重大使命。笔者对小学藏语文教学网站的设计规划、技术解决和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也作了一些分析和研究。

一、小学藏语文教学网站设计规划

1.版块栏目 小学藏语文教学网站初步设计规划6大版块,分别为“学校新闻”、“教师风采”、“学生天地”、“学习园地”、“ 藏族文化”、“软件下载”。网站的重点设在“学习园地”,包括“藏语拼音”、“藏语基础”、“藏语语法”、“教学论文”、“教学课件”、“教师教案”、“年级试卷”、“在线课堂”、“复习资料”等9个子栏目界面。

2.网站界面设计 在网页风格上,颜色可根据藏族习惯,以藏蓝色、米黄色为主题颜色,并在界面中添加藏族元素,如建筑、风景、人物、服饰等;网站界面设计和版面的编排设计上,要有一定的美术创意,力求简洁美观,给人带来舒适的视觉享受。

二、小学藏语文教学网站技术解决

1.网站程序开发 为了提高网站的访问吞吐量,网站平台硬件最好由学校自购WEB专用服务器。考虑到网站建设初期投入成本可能不多,设计上应达到用户使用方便简捷,功能上尽量以实用为主,可选择基于J2EE标准、以JDK+TOMCAT架构搭建的JSP运行环境,通过使用JAVA脚本语言来完成动态交互功能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实现学校网站的多种功能。

2.网站数据库 由于资源库内容需要经常修改和维护,对数据的传输要求比较高,所以需要强大的数据库作保障,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服务器平台和数据库系统非常重要。操作系统建议使用Windows 2003 Server,数据库可以选择成熟的MySQL,Windows Server2003+IIS6+MySQL的配置具有使用方便、易于维护和管理的特点。

3.网站藏文嵌入技术 早在IE4.0版本推出后,微软公司就引入了嵌入字体技术作为浏览器显示任意字体的解决方案:首先利用Web页面制作工具生成一个页面或者整个网站,在页面中使用藏文字体;然后利用专门的页面转换工具WEFT(Web Embelding Font Tool)对包含藏文字体的藏文Web页面或者藏文网站进行处理,运用Css样式表技术控制页面的布局,页面就不会随浏览器设置而改变,防止了乱码的出现,轻松实现藏文在浏览器中的完美显示。

4.网站安全性 任何优秀的网站都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安全措施,在网站建设规划初期就要将网站安全放在重要位置。网站安全不是购置一套硬件防火墙或者购买一套正版杀毒软件可以解决的,更重要的是网站在投入运行之后如何提高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

5.申请域名和网站 申请域名可到当地中国电信委托申请,一般选择600元左右、五年有效期的域名方案。在域名选择上要遵循便于记忆、不容易与其他域名混淆的原则,为了使网站后能够长期安全、稳定、有效地服务于学校的教育教学,网站还需要及时办理ICP备案。

三、小学藏语文教学资源库建设

根据信息资源自身的性质,我们知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不是对资源的简单收集,藏文教学资源库也应该具备以下功能:能够进行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教师可以自行添加资源;资源种类齐全、科学;系统易维护等。

1.资源库分类 根据中小学藏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天祝县藏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可以把资源分为十大类:藏文拼音素材、藏语基础、藏文试卷、藏文课件、藏文教案、藏文配套练习、藏文教学论文、藏文文献资料、藏文常见问题解答、藏文资源目录索引。

2.资源库收集方式 资源库的收集方式包括开发藏文类课件、制作藏文类复习资料、制作藏文类多媒体素材、摄制藏文类课堂实录、小学藏汉翻译等。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文本类型 《落先生》 文本分析 翻译批评

一、前言

笔者通过互联网查阅得知,《落花生》一文现载于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关于它的教学论文可谓恒河沙数,众多文艺和教学一线教师就《落花生》的语言特色、表现手法,以及思想内容发表了一系列可资借鉴的见解和观点,如李明(1997)、李锋平(2008)、焰明(2009)、伊丽、陈建生、林婷婷(2009)、李婷(2009)、朱晴静和周邦友(2010)、张保红(2010)、隋荣谊、俞琳和闫开红(2011)、张晓平(2010)、杨莉(201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落花生》于当代年轻一辈的教育启迪意义,不可小觑。本文选取张培基(1999;2004)和刘士聪(2002)两位名家的译作为范本,以莱斯(2004)的文本类型理论为依据,进行翻译批评。

二、《落花生》原文本分析

纵览原文,《落花生》一文的文本特征有:(一)语篇:《落花生》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生活的一个小片段。通过父母与孩子们的对话、作者借父亲之口以花生的平凡而有用作为类比,隐含了做人的道理;语言文字浅显易懂,风格朴实无华、清新而自然。(二)句式:语言充满了口语色彩,对话构成了语篇的主体,因而采用了简洁的句式,以简单句和并列句为主。(三)词汇:原文口语化倾向突出,语言普通,多为日常词汇;个别词语(比如“爹爹”)具有早期方言色彩;与助词“的”语义功能相同的“底”(de)的使用,使语篇流露出早期现代汉语风格。这些词汇的使用适合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并为他们所接收、领悟。

基于以上对《落花生》的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界定其为重形式的文本,因而与之相应的翻译要求就是译文和原文有相似的形式和同等的美学效果。

三、《落花生》两译本批评

本文将在吸取前期对《落花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其两个译本进行翻译批评。

1.落花生。

张①:Peanuts

刘②:The Peanut

Peanuts是“花生”的复数形式,只表示这种食品;The peanut具有特指意味。通读原文,“父亲”提到花生这种植物相较其他植物的优点,所以改译为groundnut更为合适,即指“花生”这种植物,也指其果实部分。“落花生”包含有“花落地而生花生”之意,ground可以传达这一哲理之美。

2.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

张:Behind our house there lay half a mu of vacant land.

刘:At the back of our house there was half a mu of vacant land.

there be式结构似有“正式”和“静态”之意味,且“亩”不宜直译为mu,因为作者的本意并非输出中国文化,而是重在抒发做人的道理。就算译者想要传输中国文化,也应换算成英制单位。另外,“半亩”不指具体的数目,类似的例子还有“一年半载、过半、在半中间、半夜、半成品、半边天、半大不小、半斤八两、半壁江山、半导体、半桶水、半生不熟”等。改译成Behind our house lay a patch of vacant land,有动感又形象形式活泼。

3.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罢。”

张:Mother said,“It’s a pity to let it lie waste.Since you all like to eat peanuts so much,why not have them planted here.”

刘:“It’s a pity to let it go to waste like that,” Mother said,“Since you all enjoy eating peanuts,let us open it up and make it a peanut garden.”

“Enjoy”“like”均有“喜欢”之意,但“enjoy”程度更深,可想象孩子们吃花生时既满足了自己的食欲,又获取了其他方面的乐趣,如做人的道理。另外,“like to do Sth” 表示一次性动作,“like doing sth”表示一种习惯性动作。由原文可知孩子们有爱吃花生的习惯。母亲的口吻带有一种商量和循循善诱的语气,why don’t you do sth太正式,let’s do sth结构则稍显平淡,why not do sth口语色彩浓,可以突出母亲和蔼可亲,对子女宠爱有加的形象。“have sth done”被动式改为“why not plant some here!”更符合原文风格:口语化、通俗易懂。改译为Mother said,“It is pity to leave it lying waste.Since you enjoying eating peanuts so much,why not plant some peanuts here·”

4.我们几姐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翻译教师 教学科研 压力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82-02

一、引言

近四十年来,翻译研究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设立翻译系或翻译学院,北外、上外、广外等知名外语类高校都已形成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翻译教育培养体系。

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翻译教师的现状的调查,对以下三方面予以解答,1)全面了解中国高校翻译系教师的工作生活现状;2)探究翻译教师工作压力的来源以及工作满意度;3)根据翻译教师的反馈,试图向有关各方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文献综述

1.有关翻译教学的研究

根据《近50年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与现状》(郑晔&穆雷,2007)分析结果显示,翻译教学研究论文数量的比例在逐年增大,其中有关教学法的研究排在首位,而现代科技与翻译教学、翻译教材研究、教学大纲与课程设置、翻译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研究很少,语料库与翻译教学以及翻译教学师资方面的研究更是有限。

在文章末尾,作者指出目前有关翻译教学的研究方法以思辨性和经验性为主,实证性研究较少,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方法论意识和有效的研究方法成为制约翻译教学研究进步的瓶颈(郑晔&穆雷,2007)。

2.高校教学与科研

中国高校关注教师科研成果的原因是因为科研是衡量教师地位与晋升的重要指标,许多学者认同职称晋升是教师产出科研成果的有力激发因素。曾有研究将激发科研成果的动力因素分为两类:1)外部因素(extrinsic rewards)(例如:工资增长、职位晋升、是否享有终身职称等);2)内部因素(intrinsic rewards)(例如:自身从解决科研问题中的满足感,学科贡献以及同事的认可等等)。

此外,科研成果常常受到因教师性别、家庭状况不同往往会有差异。男教师与女教师的学术生涯往往会大有不同,女教师通常更倾向于将时间和经历花在教学、兼职岗位,也会在非本专业领域任教(Collins, 1998)。在家庭生活中,女教师往往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和子女抚养教育责任。因而,女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往往面临更多的挑战,在平衡工作和生活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Hagedorn and Sax, 1999)。

3.翻译教学与翻译实践

翻译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其他学科教师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理想的翻译实践能力以及与现实翻译市场与翻译行业接轨的能力。因此,翻译教学需要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的教师(张瑞娥,2012)。

和静(2009)在《中国译协高等院校本科翻译翻译师资培训心得》中写道,培训授课教师均为职业会议口译员,强调口译教师必须兼具教学与实践经验,在实践中积累教学素材和感悟,在讲授理论技巧的同时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创造一个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现场口译的心理素质。

4.翻译教师研究现状

参照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研究的进展,当前有关翻译教师的研究数量极少,许多课题有待深入探讨。在外语研究领域,相关文献分析显示,对教师教育发展的研究经历了由内及外的变化,从关注“教什么” ,发展为“是什么” ,直至近年来开始走向“为什么” 的多方面研究(周燕,2008)。

进入21世纪后,有关于翻译教师的研究开始出现,但数量仍然有限。大体关注四个方面: 教师的知识或能力构成、教师的状况、教师培训以及教师认知和教学实践的关系(覃俐俐,2013)。

当前一些学者开始思考一系列与翻译教师发展有关的话题:“谁来教翻译”?“翻译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资质?”“在目前没有翻译学位的教育下,翻译教师可以从何处获取帮助来提高自己?”并期待翻译教师教育研究成为应用翻译学的一个成熟的分支(Nord,2005:210)。

国内的翻译教学研究在1979-1988这10年间的翻译教学论文也大多是经验式、点滴式、感想式的随想杂谈(许钧,穆雷,2009;330)。这些文献对一线教师具有一定价值,来自同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很可能会引起教师的反思,从而加固或修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或者产生新的教学理念(Gile, 1995:252)。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均为中国各地区高等院校翻译系在职教师。

受访教师涵盖北京、福建、辽宁、新疆、山东、陕西、大庆、河北、南京、河南、湖南、重庆、四川、广东多地区,调查的样本比较具有代表性。

2.问卷设计

本调查采取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在全国30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发放问卷。

问卷总体分为六大块,第1题至第7题为基本信息;第8题至第31题为教学工作;第32题至51题为科研活动;第52题至62题为行政工作;第63题至73题为翻译活动;第74题至87题为个人生活,第88题为开放题目。

3.数据收集

本问卷共发放500份,回收有效答卷214份,回收率42.8%。

对于受访教师的答卷,笔者用问卷星自带的数据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整个问卷从设计、发放到回收汇总分析数据,历时近3.5 个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1.翻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调查结果显示,翻译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总体偏大,批改学生翻译作业负担繁重。53.74%的受访教师表示每周的教学时间超过9个小时。54.21%的受访教师表示学校(或院系)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偏大。52.8%的受访教师表示批改学生作业负担繁重。58.88%的受访教师表示,自己所在学校在职称晋升方面基本不会考虑教学成绩。

2.翻译教师的科研现状

高校教师科研压力较大。74.77%的受访教师,科研成果在晋升中所占权重很大。在过去一年中,仅有2.34%的受访教师表示发表过3篇以上SSCI, AHCI, CSSCI或核心期刊论文,63.08%的受访教师表示没有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文章。大部分高校教师做研究论文不分学期和假期。完成一篇论文的时间用2-3个月的受访者约占30%,用时6个月以上的约占27.1%。

66.82%的受访者表示学校对科研仅提供较小的奖励,13.55%的受访者表示学校不提供科研奖励。根据调查,受访者在论文写作方面面临的困难依次是“没时间、没经费、感觉没多大意义、不太会写、不感兴趣”。

3.翻译教师的行政工作状况

近半数受访翻译教师同时担任学校的行政工作。未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表示对行政事务不感兴趣。理由主要是担任行政职务对获取资源、晋升等无益,且担任行政职务会影响教学科研等,31.73%的受访者表示有压力,33.65%的受访者表示很有压力,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担任行政职务压力很大。调查显示,受访教师中担任行政工作所遇到的困难依次包括,“时间上与教学科研冲突,工作太琐碎、没有成就感,经常加班,同事有时不太支持,个人能力有限”。

4.翻译教师的翻译实践

国内高校并未对翻译教师的翻译实践给予高度重视,大部分院校在教师职位晋升中未将翻译成果考虑在内。36.45%的受访教师表示译著在职位晋升中不算数,28.04%的受访者表示学校会考虑译著,仅有2.8%的受访教师表示译著在职位晋升中算数且看得很重。近半数翻译教师出版过译著。

翻译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仍有进步空间。41.12%的受访教师对自身翻译水平满意,仅有7.01%的受访教师表示对自身翻译水平非常满意。当问及是否喜欢翻译时,近半数受访教师表示自己是真心喜欢翻译。

5.翻译教师的压力及满意度

翻译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较高。67.76%的受访教师表示从自身教学中获得很大成就感。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示选择做翻译教师是出于喜欢翻译的原因。过半数的翻译教师认为大学翻译教师的社会地位比较受尊重。过半数的受访者对自身的工资收入比较满意。74.77%的受访者没有考虑过更换职业。42.99%的受访者表示如果重新择业,还会选择翻译教师。

29.44%的受访教师表示科研压力大,28.97%的受访者表示科研压力较大,35.98%的受访者表示科研压力非常大。

五、结论及建议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校翻译教师大多数对当前工作和生活较为满意,呈现教龄越长,对工作生活满意度越高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不足。因而呼吁有关各方对高校翻译教师加以关注。

从学校层面来看,建议学校考虑单独开始“翻译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将保质保量的笔译实践和口译实践纳入职称评定体系,减轻翻译教师职称评定负担和压力。翻译研究在诸多领域有待于挖掘,学校可适当加大对翻译系科研的投入,以鼓励教师提升对翻译研究的兴趣,增强教师的科研动力。

从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来分析,学校教学与市场翻译存在较大脱节,无疑给翻译教师造成很大压力。市场化经济对翻译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翻译教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在学界尚存在很多分析。希望社会从业人士对高校科研和教学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从教师自身来分析,翻译教师在不断提升自身翻译实战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完善翻译学、语言学以及文化层面等相关科目的知识结果。译者乃是杂家。平衡工作和家庭是社会和高校就职人员都面临的压力,并非高校教师特有的压力。在校主动与同事、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在校外多与翻译从业人士沟通,在不断地摸索和探寻中,终将为翻译教师摸索出一条崭新的通途。

参考文献:

[1]Akira?Arimoto and William K.?Cummings (2015). The changing academic profession in Japan 2015.Springer.

[2]Sanjun, Sun (2014). Rethink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Spaces.3:167-191.

[3]Sanjun, Sun (2015). Measuring translation difficulty: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 16(1), 29C54. (SSCI)

[4]Sanjun, Sun (2016). Survey-based studies. In C. V. Angelelli & B. J. Baer (Eds.), Researching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 (269-279). London: Routledge.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一,基本情况2003年12月由佛山市中学一级教师第二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评定为中学英语一级教师,现受聘中学英语一级教师已满五年,任职期间业绩突出,符合申报高级教师的条件,现申报中学高级英语教师资格。二,申报理由

(一)思想品德

热爱祖国,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坚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奉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为师原则。以“教书育人”为已任,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培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自觉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每年参加无偿献血,多次组织和参加爱心捐助和义工活动, 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二)工作业绩

任现职以来的四年是本人努力学习、摸索实践、不断进步和成长的四年,四年来本人一直以实际行动,力求做一名研究型、学习型、全能型和良师益友型的教师,尽管远非尽善尽美,但盘点过去四年业绩,却也是“几分耕耘几分收获”。限于篇幅所限,此报告不一一细述努力奋斗过程,仅将任现职以来工作业绩罗列如下:

1.教学成绩:

完成高一至高三的教学轮回,2004-2005年学年度担任高三英语教学,高考成绩和平时考试的平均分和优秀率均在区内同类学校同层次班级中名列前茅,在2008年高考中,所担任的班级英语高考平均分排年级第一,其中郭翠弟取得理科第一年级第二的好成绩。熟悉新课程标准及语言教学理论,熟悉新高考大纲,并建有新课程资源库,各种版本教材语料库及试题语料库。

2.参与的科研课题:3.辅导学生获奖情况:

2002年辅导刘萍娟、梁英柱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2003第四届全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英语知识能力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03年第五届“思中杯”阅读原著翻译有奖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奖;2006年辅导冯钰同学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

4.所获区级以上荣誉:

2004年南海区科研先进工作者、南海区教育局直属优秀党员;2005年南海区优秀教师、南海区科研先进工作者、南海区教育局直属优秀党员;2006年南海区教育科研入库专家、南海骨干教师(享受南海区骨干教师津贴);2007年南海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08年南海区“十优团委书记”,南海优秀党务工作者,佛山先进教育工作者。

5.科研成果获区级以上奖励:

2003年科研成果“网络环境下学校教育教学模式创新与发展研究”获佛山市南海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南海区政府颁发);2004年论文《网络教学评价研究与实践》,资源《高中英文名著专题学习网站》均获全国网络交流会二等奖;2004年获佛山市首届松下杯现代教育技术大赛中学组全能一等奖(课例,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论文);2005年资源《高中英文名著专题学习网站》获中央电教馆全国网络教学交流会二等奖;2005年课例《at the tailor’s shop》获广东省多媒体软件比赛一等奖,资源获二等奖;2005年论文《基于电子学习档案袋的英语教学发展性评价》获全国网络交流会论文一等奖;2006年科研成果“网络环境教学设计与评价”“基于高中英文名著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与评价”均获南海区科研成果奖一等奖,“网络环境教学设计与评价”获广东省创新成果奖三等奖。2007年论文《佛山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综述》获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论文评比一等奖。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语;说课

新课程背景下,实质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全新的特色教学模式,推进创新教育,要使学生创造性的学,很大程度上要决定于教师创造性的教。而教师的创造力是实践中来的。对于一个教师来说,如何挣脱旧观念的束缚,运用先进的、科学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如何跟据实际恰当地选择、运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这就反应了一个教师的创造力。不少教师还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学”其结果既不能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也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一个教师只有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敢于冲破妨碍改革创新的清规戒律,突破思维定势的困扰,养成求异思维及人无我有、人有我鲜的意识,积极开展创造性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要求教育教学活动的民主性,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教师要通过“引(引导)、扶(尝试)、放(独立: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独立去解决问题)、收(反馈:及时反馈信息,发现问题及时矫正,及时调控)、评(教师评学生,学生评学生,学生自评,评出方向,评出学习干劲)”几个步骤指导教学。书本让学生读,问题让学生提,意见让学生讲,规律让学生找,总结让学生写,错误让学生改。凡是学生看得懂的,要让学生去看;凡是学生讲得出的,要让学生去讲;凡是学生想得出的,要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写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做得出的,要让学生去做;教师不包办代替。要努力做到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的民主性,积极创设多维度、多途径、开放式教学氛围,使我们的课堂“有疑问、有猜想、有惊讶、有笑声、有争议、有沉思、有联想”,师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上下求索,切磋进取,结伴成长。

所以,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无论作为一个对话者,还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智慧的播火者、学生迷途的引路者、思想成果的助产士、学术顾问,都需要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教改新理念以及驾驭课堂的灵活机智,因为新课改的实质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电,以形成自己富有文化含量的语言表达,富有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富有改革创造的课堂智慧,说课就是素质教育下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说课是一种教学研究和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的活动形式,是教学研究改革的产物。说课有别于讲课:讲课的对象是学生,侧重讲授知识、培养能力、教书育人,是系统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说课的对象是教师、教研员、评委,侧重表述如何讲授知识、培养能力、教书育人,是系统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说课是教学与教研的结晶,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的产物。英语学科说课讲稿包括五个要素: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本文拟就说课讲稿的撰写要注意的问题简单地谈以下看法:

一、理论领先,重在说“理”

说课稿有别于教案或教案提要,它比教案更具有理论性。写说课讲稿也不同于写教案,教案多是具体教学过程,而说课稿则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教案只说“怎么教”,而说课讲稿则要重点说清“为什么这么教”。因此,写说课讲稿要注重理论依据的阐述,尤其是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及学法指导时,一定要说明其理论依据,但忌泛泛而谈,无边无际。

二、简明扼要,重在实用

说课稿有别于教学论文,它比教学论文更具实践性,因此,说课稿的撰写要用词精当,切忌长篇大论、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说课各个要素及其理论依据必须要有直接的内在联系,在语言表达方面要言简意赅。另外,表述具体的教学目标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抽象、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的一般性用语,如知识目标一Students will learn about the Attributive Clause;能力目标一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这样的教学目标只是泛泛而谈,没有说明要求学生做到的是什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无法有效操作,听课者更难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因此,说课要说到点子上,真正有其事半功倍之效。

三、不拘一格,贵在高效

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学生)不同,课型不同,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不同,说课稿的撰写也不应拘泥于单一的、固定的模式。只要教师能够准确把握说课的要素和要点,透彻分析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采用综合论述或分块论述,都能达到说课教研的最终目的,这样才有可能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四、量力而行,行之有效

原则上讲,英语说课讲稿最好用英语写。但是用英语写说课讲稿对教师的英语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有些教师还没有掌握说课方法或没有能力准确翻译某些教学理论时,最好慎重用英语写说课讲稿。现阶段英语说课讲稿用英语撰写或用汉语撰写均可。因为,说课是陈述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而不是具体实施课堂教学方案。英语说课的目的主要是进行英语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而不侧重于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鉴于此,“教学共同体”才能真正形成切具有了其应有的功效。

翻译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翻译 课程设置 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辅助翻译资源是数字化翻译教学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记忆、术语库和对齐工具等功能。计算机辅助翻译资源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翻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翻译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王颖,等,2016)。面对云计算时代强大的翻译技术以及机器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数次更新换代,翻译人才面临着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新难题。翻译并非简单机械的文字转换,机器翻译不能替代职业译者的翻译,而是与之共存的一种多元的翻译服务方式。为了让翻译专业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应有效利用翻译技术、体现职业译者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翻译技能(王海丽,2016)。

从2014年北京、上海的几所高校相继引入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简称CAT)课程以来,对于计算机翻译技术的讨论从理论总结进入到实践验证,近两年探讨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论文也层出不穷,其中不乏讨论翻译课程设计、翻译技术难题、校企合作以及翻译专业学生培养等的好文章(王克非,秦洪武,2015;李艳,2015;朱玉彬,陈坚林, 2015;赵礼粉,2016等),但可惜的是上述论文大多出自授课教师或专业技术人员之手,在此层面的讨论仍局限在教学和软件专业的领域,本文试图从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和反馈角度来总结分析课程的特点和优劣,以期对高校的CAT课程发展有更为全面的参考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结合目前高校开设CAT课程的现状,探讨了如何在翻译课程中最大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在传统翻译教学方法和现代翻译技术的运用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让学生全面提高翻译能力,成为新时代社会所需要的翻译人才;经过软件功能的测试和比较,探讨哪一种CAT软件更m合教学;以及在社会对时间的要求逐渐提高的新阶段,如何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翻译效率。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与教学

(一)计算机辅助翻译研究现状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外语界发表的论文中对于与现代技术相关的翻译教学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其中涉及CAT技术、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简称MT)技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及语料库等主题(古煜奎,邵曦瑶,2015)。近年来,我国翻译教育的职业化面临与翻译市场脱节的问题:即学生在翻译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并不能马上运用到翻译工作中去。比如目前很多职业翻译公司都使用CAT技术完成翻译工作,然而CAT课程在国内翻译教学中却只占很小比例,翻译公司大多要对翻译专业毕业生进行长时间的在职培训才能让他们独立完成翻译任务。因此,翻译课堂应该以翻译市场需求为主导,寻找翻译课堂与职业市场的契合点,加强翻译教育的职业化。

(二)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商、网络的发展,社会对于翻译的需求日益猛增,翻译任务对于时间的需求更为紧迫。严复老先生曾说“一名而立,旬月踯躅”以及他提倡的在翻译过程中“遇理解奥衍之处, 三易其稿”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如今的翻译公司任务往往要在两天、一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交付。这对于传统地字斟句酌、译员“坐穿冷板凳”的传统翻译方式,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例如:翻译公司常接到的法律、机械产品说明书等文本的翻译,条例繁多且涉及行业术语及专业知识;大型国际会议文件因为保密性要求常常需要在会议进行过程中或讨论完成后与译作同时,时间非常紧急;在这些情况下,以往求“稳”不求快的翻译方法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基于课堂的、以理论为主的传统翻译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有其优势,但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实训教学更能有效地营造出翻译公司、外企的海外编辑部、本地化语言服务单位等实习单位逼真的工作环境和自由交流的现场气氛。由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恰好是结合了语言学、翻译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多引入有计算机学习背景的老师加入MTI教学团队有利于发挥“术业有专攻”的作用,提高整个团队的技术水平,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在短期内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有英语专业本科学习背景的MTI学生。但实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师如何更高效地加强对同学们的指导,特别是学生们的优化组合。二是考虑结合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加强实训后点评环节,可以由学生来替代老师的角色,进一步提高实训的效果。总体而言,传统翻译教学与机辅翻译教学并不存在二者选一,应尝试将两者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翻译教学效果。

三、CAT教学的课堂设计

(一)课程示例

“在上海某高校MTI学生的CAT课程中,主要教授了CAT软件SDL TRADOS 2011和2014的使用方法,以翻译项目小组的形式先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从掌握软件操作开始教授术语库、记忆库的建立、管理及应用以及信息搜索和项目管理等内容”(李梅,2016:59)。

在学生的自主实践部分采用了如下方法,其中项目所涉及的翻译文本皆为实例且有已经翻译完成的标准译文作为参考:

1.分组

学生分配小组组成各自的翻译项目管理团队,各组选出一名项目经理负责分配任务、进度跟踪以及产品审校。

2.译前准备

各团队在分配任务前首先进行译前准备,团队成员分别建立自己的术语库再由经理进行整合并去除重复项,然后载入SDL TRADOS Multiterm软件新建术语库,进行该步骤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术语及译文风格。

3.译中

各组员进行笔译,在笔译过程中使用载入相关翻译记忆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进行翻译,提高翻译效率,在规定时间内交给经理汇总。

初次审校由各位组员完成,比如ABCD四位译员,由A审校B的译文,B审校C、C审校D、D审校A的译文,这一过程全部使用SDL TRADOS 2011的校对功能进行,初审完成后汇总生成新的目标译文;再由项目经理对新的目标译文进行二次审校,编辑修改后签发,形成最终的翻译作品。

一般的翻译项目管理到这一步就完成结束了,为了结合翻译课程的教学目标,我校在课程设计别加入了第五和第六两个步骤。

5.深入学习

利用Tmxmall在线对齐工具将原文和标准译文、原文和学生的翻译作品分别组成翻译句对,生成两个翻译记忆库,利用翻译记忆自建小型平行语料库。

6.反馈

利用平行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检索和学习,让学生自己对照标准译文和自己的译文,学习翻译方法和技巧,学会评估译文,并设置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此次翻译任务的对照中感受到的进步和不足,术语库设计上的问题和有待改善的部分,翻译记忆库载入时设置的模糊匹配度对译文的影响,学生感受到的译前准备和译后编辑审校的重要性,所谓“丘山积卑而为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学生在交流采众长,将课堂上W习的理论知识加以延伸,也将这门课程的价值扩展到了课外并得以提升。

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发现无论是文学还是非文学语料,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相比具有词语变化度偏低、词汇密度偏低、虚词和指代方式显化、常用词频率增加等特征。学生愿意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翻译练习、愿意使用语料库来辅助翻译,因为这些工具能帮助他们改进翻译,同时又能把自己的翻译和专业译者进行对比学习,这对提高他们的翻译水平和翻译效率大有裨益。

(二)课程特色

该高校MTI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科技英语翻译的特色,因此在CAT、笔译及口译课程上都采用科技类的文本,这些文本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文本,专业术语较多,和专业知识联系紧密。因此在CAT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平时积累术语建立自己的个人术语库;提高学生的搜商,在研究生第一年增加需要网上搜索完成的作业,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检索相关资料;更鼓励有相关理工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向同学讲解专业的基础知识,增加学生在多领域的知识储备,帮助文科背景的学生克服恐惧心理从而快速了解、自学科技专业知识。

在CAT教学中提倡的学生-计算机互动占了很大比重。为了提高这一教学内容的质量以及学生对工具的使用能力,尤其注意联合多种工具让学生成为“多面手”,培养多种能力,如利用网络词典和语料库提高英语选词能力;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料库学习词语搭配的能力;利用网络词典和语料库增强造句能力;利用搜索引擎和平行文本锻炼语篇表达能力;利用网络论坛等经验交流平台提高疑难问题的查询及解决能力等。

(三)课程效果

就CAT软件的选择而言,该高校选取SDL TRADOS 2011、2014作为主要教学工具(授课过程中 MTI学生自行在课外自学其他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如:Déjà vu X, START Transit, Wordfast, 雪人,雅信CAT等),采用在全部装有正版软件的多媒体实验室进行授课,每年会定期进行计算机杀毒和软件更新,并引入最新的技术。这样可以在硬件上保证课程教学的效果。

以该校2015级MTI学生在2015-2016年春季学期学习的CAT课程为例,在通过上文中介绍的课程内容学习和交流以后,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具体表现为:2015级MTI共68名学生几乎全部需要使用CAT软件完成日常翻译作业或实践任务。其中有46名留在上海参加2016年暑期实习,工作内容与翻译相关并需要使用CAT工具的学生43人,占全班总人数的63.2%,占参加实习人数的93%。因此该班级是将CAT课程学习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的良好示例,充分体现了CAT对翻译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语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开发的CAT技术和语料库资源可以突破传统翻译课堂的限制,能够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同一性的不足,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翻译学习方式,其学习资源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学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自行选择翻译学习材料。即使针对相同的学科主题内容,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选择不同难度水平的内容进行翻译学习探索、开拓思路、增强感受、强化能力,这些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翻译学习的兴趣。

然而,翻译教学的完善需要从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实践等多方面入手,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对于各个环节的投入都必不可少。目前,国内高校CAT教学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在课程的设计安排、跨学科的交流合作上仍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不断完善MTI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逐步提高翻译教学效果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 古煜奎,邵曦瑶.中国翻译教学研究回眸(1978-2013)[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5(1):54-59.

[2] 李梅.面向文科“技术小白”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教学实践探讨[J].当代外语研究,2016(3):58-63.

[3] 李艳.基于培养职业意识的翻译教学思路[J].上海翻译,2015(3):57-61.

[4] 王海丽.云计算时代翻译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6).

[5] 王克非,秦洪武.论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5(5):763-772.

[6] 王颖,李洁,齐磊.计算机辅助翻译资源探析――基于数字化翻译教学资源背景[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6(6):107-108.

[7] 张剑.主流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比较研究.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4):57-60.

[8] 赵礼粉.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J].亚太教育,2016(6):88.

上一篇:机械设计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写作方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