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时间:2022-09-21 07:58:53

论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摘 要 翻译的主体包含主观和被动。动态因素的特征包括两种语言习惯,语言转换的客观规律,原语言,文化和审美特征。

关键词 翻译 主观和被动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On the Subject of Translators in Translation

TANG Bingra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Ying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Liaoning 115000)

Abstract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contains subjectivity and passivit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ynamic factors, includes two kinds of language habits, the objective law of language transformation, the original language, cultur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nslation; subjectivity and passivity

1 中国近代翻译名家对翻译作品创造性问题的探索

我国近代,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知名的翻译家同时都是文学家, 因为翻译和文学创造存在密切的关系性。而且早期的翻译家都从原作的“神韵”的再现这一角度来阐述翻译的创造性。矛盾是新文学运动开展以来在翻译理论中首次提出“神韵”这一翻译理论的。20世纪30年代中期茅盾对翻译和创作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我国民国时期表现出磅礴才华的翻译家杨宪益翻译了《离骚》,同时也是第一个翻译《红楼梦》的翻译家,在翻译小说内容时可以说是既符合文章原意,又处处体现出二度创作的特征。其作品深受西方人喜欢,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否则不能胜任《离骚》的翻译。此外,翻译理论家曾虚白提出文学作品翻译“神韵”的观点。而陈西滢则认为翻译中的“神似”是“一个极其渺茫的目标”,而起所谓的“神韵”也“仿佛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可预测的东西”,意即神韵和神似的观点并不靠谱,同样的,曾虚白认为神韵是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应和心态表达,讲究神似不可避免地带有译者的个性特点和主观色彩,无妨求真和还原。因此他提出让两种语言文字的作品完全一致诚不可能,因为经过语言的转化和加工,必然会体现译者的主观主义的因素。

从以上的有代表性的文化和翻译名人的作品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他们并未有明确提出译者的主体性问题,但都认为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有着创作的成分,就有着和原著不一样的特点和因子。现在我们知道,翻译的创造性启示就是译者的主体性的体现,因为离开主体性,创造也就不存在了。

2 文化和翻译领域对翻译主体性的论述

查阅中国的翻译历史可以看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知名的翻译理论家开始探讨翻译的主体性问题。最早提出翻译的主体性的翻译理论家是杨武能先生,在1987年发表的《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一文中,他就明确提出翻译的主体性问题,他指出翻译首先是人的翻译,而译者作为一个主体,首先把原著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同样也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而翻译的作品,读者和原著这几个方面的链接点就在于译者。可以说有着在整个创作活动和信息传输过程中处于枢纽和核心的地位。杨先生在1993年发表了著名的《尴尬与自知、傲慢与自卑——文学翻译家心理人格慢说》,其中他更是对译者的主体性做出明确的解释,指出在翻译这一特殊的艺术创造过程中,译者处于无以替代的位置,译者的投入合格付出才会有真正创作作品的出现,否则只有机械的语言转换,不会产生真正的艺术作品。

纵观五四以来的文学翻译史,“翻译及时创作”“翻译就是在创造” “翻译就是二度创造”等观念已经成为翻译家和翻译理论界的共识。但是,真正自觉而且明确探讨翻译主体性是80年代的事情。正如杨武能先生所说,以往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家大都大量地不厌其烦地探讨翻译的性质,原理,功用,标准,方法,技巧等等。在涉及翻译主体时,充其量是谈论翻译者的学历的道德,即译才译德问题,而绝少讨论译者的人格问题和心理问题,绝少谈论译者的气质和心理禀赋对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人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这其是对翻译的文学特性的一种忽视,是对文学翻译家价值和地位的一种忽视。所幸的是近些年来大量的翻译理论中都涉及翻译主体性的内容,特别是有关翻译再创造过程的主观因素,即译者的创造个性和主观能动性的问题正在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3 国外对译者主体性问题的有关论述

西方翻译界关于翻译主体性的论述有很多。其中文化学派中的操纵学派(manipulation school)代表人物之一的西奥·赫曼斯认为,等值和透明的翻译思想是完全站不住脚的,说的就是追求原著和译著一模一样的效果是达不到的。他提出在特定语境中出现的翻译总是特定的翻译,“从来不存在公正的翻译”,翻译时特殊语境和体现。同时他也提出翻译技能也是后天修炼和培训的来的,通过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才能获取。所以“翻译是在一定的翻译概念和翻译期待的语境中进行的,必然体现出翻译者的特色”。翻译的前提是译者首先是认真的读者,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钻研去阐述原著,才能去传播原著。可见,译者的翻译不可避免地会偏离甚至解释原著,而这个过程会带上译者自己民族、时代和个风格的烙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文化学派的创造和翻译理论以及解构主义的创造和翻译理论同样论述了翻译主体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和我国的反对神似的理论道理是一致的,很难做到。因为翻译作为二度创造,想要使翻译的痕迹彻底消失并不现实。对此美国作家劳伦斯为代表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与此相反的理论主张,在其代表作品《译者的隐身》中,劳伦斯提出翻译作品不是要消弭翻译的痕迹,相反译者应该尽量体现出一种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差异,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达到原文的透明和真实。

4 译者受动性对主体性的影响

我们探讨译者主体性,一定要注意主体性包含着限定性,就是对主体性的限制和约束,因为翻译的创造不同于作家的创造,是一种二度创造。不能脱离原文的随意发挥,及时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一定的限度。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创造是将原著的内容准确的表达出来为基本翻译要求。而不是一般的创作。有人形象地将翻译文学作品的翻译家和弹奏钢琴的钢琴家进行对比,指出同样演奏世界名曲《命运交响曲》,听众高手到不同钢琴家的风格,因为演奏家的理解和风格不一样,演奏习惯和表现手法不同,但他们只能演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而不是其他。翻译也是一样,虽然译文因为带上译者的主观色彩而体现出个性,体现出与原著不一样的特点和效果,但终归不能摆脱原文的限制。

其次,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还不可避免地受到目标语言的影响。有人把译者比如成“带着镣铐跳舞的舞者”,说的就是译者的创造活动受到严格的制约。这种制约说的就是目的语言的影响。因为世界上没有两种语言完全相同,体现在句式,词汇和语法甚至包括语言习惯。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应该恰当处理语言的不同,使得文学翻译在措辞,翻译方法,翻译程序,还是文字处理等等,都尽量遵循目标语言的要求,注意语言的区别和影响。

综上所述,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必须面对和客观对待的问题,任何忽视文学翻译主体性的翻译理论都是错误的,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文学翻译主体性包含受动性,有着必要地限制,离开限度追求译者主体性的翻译理论也是不恰当的。

参考文献

[1] 魏敏.英语翻译教程.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 李冬玲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J].外语界,2007.1.

[3] 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上一篇:含“do you think”的特殊疑问句的句法结构分... 下一篇:浅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