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时间:2022-10-16 10:03:18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但区域差异的扩大则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进程中形成的重要问题,不断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和政府部门的研究和思考。伴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不仅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也关系到我国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如何有效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和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必要总结和比较以往学者的研究思想和结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测度方法以及对策建议,正确认识和处理区域经济差异的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原因;测度;对策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区域差异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现象,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政策体制、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四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对人类从事生产活动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气候、水资源、地理结构等环境复杂多样,各区域差别很大。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江河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平原,良好的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及肥沃的土壤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也对其他产业发展产生有力的支持,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同时,交通的发达和沿海的区位优势使得交易效率较高,生产率也得到提高,进一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则大部分处于高原山地及荒漠严寒地带,自然环境非常脆弱,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状况。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大大增加外生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效率,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率,严重阻碍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二)政策体制

从198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从以前的平衡发展转向非平稳发展战略,以提高效率为主。这样,由于东部沿海地区工商业基础好,地理位置有着优势,资本的边际效率相对较高,国家为了整体经济发展速度及总体经济效益,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大幅度向东部倾斜,给予多方面的优惠政策。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众多领域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改革步伐缓慢,造成严重的逆德问题及有关的内生交易费用,使得生产效率降低。如改革初期国家实行的“价格双轨制”等,让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行为都受到不同程度限制,阻碍当地经济发展,影响其居民的收人水平。所以,国家政策体制对我国区域差异有着十分密切、直接的影响。

(三)产业结构

一般来讲,国家域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是第一产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不断降低,且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作为最早获得开放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受益者,吸引大规模外商和港台华侨投资,产业结构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市场占有率高、投资回报率高、经济效益高的特点,使得东部地区经济飞速发展,居民就业情况及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然而,中西部地区仍以经济效益低、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的农业及重机电及家电等为主的制造工业为主,且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受到国家价格体制的影响,加工工业产品价格远远优于资源型工业产品及农产品,造成不利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拉大与东部地区经济的差距。

(四)人力资本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已逐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靠其政策及高收益率的优势,吸引大量的人力资源,全国形成大规模的自发性劳动区际流动现象。中西部地区大量人力资源包括大部分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流入东部地区,出现“孔雀东南飞”的局面。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入,从数量、质量上都为东部地区经济短期内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是推动其经济增长及社会进步的一个不可忽视因素。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大量高素质劳动力的流出无疑在不同程度上减缓其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且,该影响是长远的、深刻的。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

区域经济差异可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偏离距离,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量上的等级水平差异。相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比例,反映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所采用的指标方面,学者们多采用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GDP、人均GNP、人均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城镇居民总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农业人口消费水平以及人均非农业人口消费水平。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采用测算绝对差异(标准差、极差)和相对差异(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最大最小比)。采用不同的指标,选取不同的地域单元、时间跨度和计算方法,可能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研究得出不同的结论。最先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的是北京大学的杨开忠教授。他首次在其博士论文中使用变差系数计算1952-1985年人均国民收入的相对差异,得出省级区域差异大体呈倒“U”型变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的差异大体表现为一种倒“S”型;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变化大体呈递增趋势,总的趋势是顺“U”型变化。后来又使用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和加权离均差系数计算1952-1989年间的人均国民收入,得出沿海与内地经济差异为“V”型或近似“U”型变化和变差系数等来衡量区域收入差距,却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1949年以来我国省(市、区)间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大体呈倒“U”型;沿海与内地间、东中部之间以及东西部间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大致呈“S”型;六大区(华北、东北、华中、中南、西南和西北)之间收入差异的变动大致呈“S”型。陈秀山等使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赛尔指标分析了1970-2002年中国区域差异的变化状况,表明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赛尔指数的变动过程总体上比较接近,大体呈“V”型。其他学者也对中国大区单元的经济差异进行了研究,如杨伟民使用1978-1989年人均GNP为首要指数,运用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和变异系数来衡量相对差距,得出全国及地带之间收入的差距呈现缩小趋势;多数大区间收入差距缩小,个别大区间收入差距扩大。刘树成使用人均国民收入指标来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状况,用标准差来衡量区域经济绝对差异,用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和基尼系数来衡量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得出新中国40多年来区域经济绝对差异是不断扩大的;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在不同的区域层次上的变化过程不尽相同。

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思路

(一)要素投入论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来源,其流动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等进入生产过程,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吸引外区域的资本、人才等要素对于中西部来说特别重要。石书德等在分析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认为知识流动和创业活动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如何获得充足的劳动要素和使人力资本得到足够的回报,对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变得非常重要。在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时,应重点投在教育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领域。人口迁移的确能够减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由不均衡发展转向均衡发展。黄雪琴等在分析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异常变动后,证实农村人口的异地城市化是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彭朝晖、杨开忠认为社会应致力于迁移成本的降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政府应重视公共教育投入,尤其是给落后地区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可以有效地改善劳动力的配置效率,建议作为劳动力输出地的落后地区要重视劳动力输出工作和改善当地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出劳动力将先进技术带回本地进行自主创业。

(二)政策调控论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地指向的传统均衡发展战略、沿海指向的不平衡发展战略、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均带有浓厚的政策色彩,许多学者认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策调控将会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魏后凯建议国家在资源分配和政策投入上要调控好新兴工业区与老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建议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过程中,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来改善中西部投资环境和产业配套条件。林毅夫等建议在制定缩小地区差距的社会经济政策时,要以提高落后地区市场机会和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和第三产业发展。贾庆军借鉴美国调节区域经济差异的财政措施,鼓励充分发挥财政的投融资功能,兼收并蓄,突破发展的“资金瓶颈”;实行区域综合财政政策,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造优良的开发环境;灵活运作财政的转移支付手段,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基本的、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标准的、最终大致均等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包括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结果大体相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完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革户籍管理,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

(四)空间一体化

一体化学派认为,空间分割、封锁、差别待遇是制约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空间分工的关键,消除分割、平等待遇、按照分工要求来调整地区结构,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消除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政策。该学派的代表和倡导者杨开忠强调说,空间一体化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政策,因为它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区位优势和统一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提出应建立统一的市场、统一的交通基础设施、统一的制度,最终实现统一的专业化分工的城市体系。

四、结束语

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的内容逐渐丰富,尤其是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因素进行量化分析。比如,对于比较难以量化的制度、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相关研究和理论,正在尝试使用某种标量技术进行测量。这使得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理论对于解决实际经济发展问题更加具有操作性和科学性。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构成和原由进行分解,也可以沿着新经济地理理论开辟的路线,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框架下来研究和模拟区域经济差异,相信会有很多出其不意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马建堂,贺晓东,杨开忠.经济结构的理论、应用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06-509.

[2]杨开忠.迈向空间一体化[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32-135.

[3]魏后凯.论我国区际收入差异的变动格局[J].经济研究,1992(4):61-65.

[4]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5):117-129.

[5]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8):59-61.

[6]杨伟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2(1):70-74.

[7]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3-10.

[8]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30-37.

[9]李冀,严汉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10(12):14-18.

[10]陈良文,杨开忠.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J].当代经济科学,2007(5):35-42.

上一篇: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 下一篇: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