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10-16 08:15:25

高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提要] 我国企业的人才需求模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而我国高等学校在传统模式下培养人才仍然主要以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作为标准,两者不能直接对接。应当通过构建以人才供需信息交流、人力资源流动、人才评价等三大机制为基础的高等学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人才培养互动;高等学校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高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收录日期:2013年3月6日

随着高校的大幅扩招,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一路攀升,从2003年的212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610万人,然而我国每年新增的职位却远远不能满足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要求。在金融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更为加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衡量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学校内部和社会两种评价尺度。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主要是以高等教育的外显质量特征即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质量作为评价依据,而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太关注;社会对毕业生质量的整体评价,主要是评价毕业生群体能否很好地适应国家、社会、市场的需求。当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必须对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改革,要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建立高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主动参与学生培养计划的制定,实践环节的教学以及社团活动的辅导与支持,帮助学生构建运用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实际能力,及时了解市场的人才需求导向,调整、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重理论、宽基础”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大量基础理论,但不重视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内容陈旧、滞后,往往停留在验证性的层面上,实践教学的方法也只注重传授而忽略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弱,毕业后往往不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需要一定的适应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建立高校与企业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条可行之径,因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只有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并在工作中得到企业的认可,才是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高校也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体系应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方面。其中,专业能力是大学毕业生的基本生存能力,着重强调与特定专业相联系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及其应用能力,还包括对相关新技术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适应与创新能力等。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特定专业知识本无直接联系,是一种通用的,可跨岗位、跨职业的工作能力。方法能力指人们收集与分析信息、独立学习、解决问题、制定计划、决策、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而社会能力指人们与他人交往、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群体协作能力,包括人际交流、群体意识、责任、诚信、自信、热情、宽容等素质。

目前,人才供给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其一,大学生往往重视的仅仅只是专业能力,对其他两种能力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一部分大学生对本专业的能力也重视不够。而调查显示,我国企业的人才需求模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部门分工、岗位规范和工作标准是由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等因素决定的。因此,企业在人才的选择上,越来越注重人才的岗位在职资格以及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忠诚度等。

其二,人才培养和使用脱节,企业主动参与人才培养的动因不足。现在的人才市场为买方市场,企业不承担教育成本,不履行培养人才任务,依然可招聘到所需人才。企业缺乏直接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层动力。同时,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也使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信心。企业只有从人才培养中直接获利,才会产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直接对接的能力还不够,企业没体会到与高校互动培养人才给企业带来的益处。一些参与了校企合作的企业,也只追求短期利益,希望通过合作立刻改变企业的人才结构,合作局部化,而不愿以建立实习基地,选派优秀员工对学生进行实训等实在的方式深入地参与互动式人才培养。人才的供给和使用的双方在对接中产生的这些问题,应当通过建立互动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解决。

二、高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互动也称为相互作用,是事物或系统之间相互产生影响从而使事物或系统之间发生改变的过程。它是相互之间的一种适应、一种优势互补,并且互相推动,是一种双向式的交流与促进。大学与企业的互动机制是指大学与企业基于双方资源优势,进行资源的合理交流与整合,实现教育持续稳定发展与企业效益最大化“双赢”目标的有机工作系统,是大学与企业互动的基本要素、基本模式、动力因素、制约因素等构成的一种有规律性的体系。高校是理论教学基地,企业是实践培训场所,两者是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要素,前者是后者的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实践。这种互动增进了企业与高校的了解和沟通,有利于培养出真正的综合素质人才。高校以企业作为对外交流的桥梁,不仅扩大了信息接收范围,还增加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企业以此模式作为吸收优秀员工的有效方法,使学生能更早接受企业的职业理念,进入职业角色,产生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加其职业凝聚力。

三、构建校企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路径

(一)应建立动态的人才供需信息交流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之类的组织机构。企业与高校的互动人才培养是通过信息沟通渠道联系起来的。高校要面向全社会培养人才,而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则千差万别,企业应把这些个性化需求信息进行整理,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高校,高校应将这些信息综合分析,调整培养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培养符合企业个性化需求的毕业生。这个渠道就是校企合作委员会这样的机构。校企合作委员会是合作培养人才的组织、协调、联络机构,负责双方的信息沟通,为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由校领导、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教务处等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和企业领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共同组成。高校和企业要赋予该委员会足够的权力,明确其职责,维护其权威。委员会也要经常进行调查研究,掌握人才供需双方的第一手信息资料,做好科学的分析、预测和判断,以便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正确决策。

2、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计划的制定。正确确立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课程体系,能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明确的市场需求指引,使之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市场经济对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等需求,从而正确树立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调整,在原有的理论体系上加入包含商务英语、企业实战、认证教学体系等具有国际化交流、实战及创新机制的综合性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能力体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可聘请相关行业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围绕实际工作岗位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及职业资格证书要求,设置课程及实训实习项目,按照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整合教学内容。

(二)应建立柔性的人力资源流动机制

1、促进校企间人才的双向柔性流动,培养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合作为高校教师的学习、实践提供了更广的途径,能促进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改善。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促进教师结合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需求,跟踪行业发展,进行实用型科学研究和教材开发,帮助企业改进业务流程和运营模式,扩大学术视野,在提升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上,提高企业与学校持续性互动的愿望。同时,企业也为学校提供充足的兼职师资力量。邀请企业的高级人才和管理人员到高校作兼职教师或举办论坛、讲座,可将成熟实用的管理理念、生产技术融入课堂。他们比高校专职教师具有更多的实践经验,能够让接触实践机会较少的学生更简便、更有效地了解到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此外,高校也可向企业的中高层专门人才提供回到学校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夯实其理论基础,提升他们作为兼职教师的学识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工作能力,使之跟上企业发展的步伐。

2、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与企业共建实习教学基地,并请企业指导实训教学。高等教育要侧重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系统整合能力、主动适应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综合索质的培养。高校要加大对实验室、实验教学中心、企业仿真平台、模拟公司、技能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开设模拟仿真课程、经营模拟课程等,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企业的生产运作优势可确保高校实践教学的效果,且能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践性培训资料。好的实习基地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逼近岗位生产实际,学生可在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技能训练,获得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三)应建立系统连续的人才评价机制

1、由高校和企业共同评价学生的学识水平和职业能力。在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一名大学毕业生是否优秀,往往都是按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来衡量的。而在互动模式中,要切实让企业对学生的能力评价成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之一。学生的实践课、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环节都要有企业的充分参与,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要在这些环节的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方法能力等给予评价,计入总学分。另外,学生社团的各种活动(如文艺晚会、知识竞赛等),也可邀请企业参加,使企业现场感受学生技艺和社会能力,作为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的依据之一。

2、高校要主动掌握学生的毕业去向、企业状况、工作情况等信息。以往,高校大多只关注学生是否就业,而对于就业与专业的匹配性、企业的工作环境、企业对所招收的毕业生是否满意等情况都没有连续的跟踪调查了解。这是不利于高校把握人才市场动态和毕业生质量等情况的。因此,高校要主动跟踪调查学生在企业实习、就业的具体情况,并及时收集企业对所招收毕业生的信息反馈。这些调查和信息的反馈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预测、分析人才市场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人才市场细分,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准确定位服务对象,确定毕业生将来的主要流向。

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只有在供需信息、人才流动、人才评价等各个层面不断加强高校与企业的互动,才能逐步完善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与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实现高校、企业和大学生“三赢”的良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黄瑞芹.基于企业能力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战略[J].人才资源开发,2009.2.

[2]冯志强.高等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互动战略研究[J].经济师,2007.4.

[3]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21.

上一篇: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学习 下一篇:小微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