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应对企业转型需要

时间:2022-09-01 09:11:02

论高校应对企业转型需要

摘 要:从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高校大学毕业生的人才需求的变化谈起,并对当前大学教学导向、择业就业、生存发展多个方面进行了剖析,针对目前高校在学科设置、教材改革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转型升级;学科建设;社会经济;需求同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9-0203-02

高校应审时度势,凭借各种优势,培养学生认清形势,更新就业观念、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跟上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这是当前广东经济乃至中国经济面临的尤为重要人才需求的一个话题。

1 改革开放以来,企业转型是决定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标”

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政策最大的受惠者。众多的企业落户于广东,使得广东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工厂”。但是在世界金融海啸的严峻形势下,广东省的众多企业经历了一次阵痛,而且随着对环保、低碳的认识加深,不得不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变“制造”为“创造”。企业的转变必然反映到高校的教育上,可以这样说,企业与高校是相互联系的。高校针对企业转型升级,培养适应企业转型需求的毕业生,是高校服务的转型升级。这不仅仅是高校对企业的支持,也是企业对高等教育的促进。企业转型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方向标”。转型升级,一方面是企业进一步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对科技提出新的要求,也是对高校涉及的知识面,知识深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2 高校为企业“转型”是关系高校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企业转型是为了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产品面临市场竞争,要求创新产品,企业必须适应这个需要才能生存下去。众所周知,现在某项科学原理的发现,某项科学技术的发明,形成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些在微机应用、电子产品上尤为突出。相应的,在零售商品批发、仓储式、超市、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对应现代管理体制技术也相继产生。传统的、模式不变的思维方式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同时,企业转型也意味高校的必须“转型”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学生录取率大大提高,毕业生年年在增加,一方面反映了高等教育趋于普及化,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高等教育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悄然变化,经历了分配――供给――需求三个方面的重大改变。现在不是有没有大学可读的问题,而是读什么样学校,选择什么专业的问题。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归国留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现实已经不是新闻。作为高校,特别是起步较晚的民办高校和一些教育水平不太高的高校,我们必须看清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转型已不仅仅是企业单方的问题,它将代表在工业结构,经济理论、现代管理科学知识、金融全球化、货币经济理论等方面的一系列的深化变革与探索,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若不紧跟时代潮流、分清重点、调整专业结构、不断引入新知识、新概念、势必会在培养竞争中落伍,这是一个需要未雨绸缪,及时敲响警钟,要有危机感的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3 突破藩篱,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育人模式

然而,与企业的转型升级相比,高校做的还远远不够,如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意识方面都跟不是上企业转型的要求,这是现阶段我国高校明显存在的一个“瓶颈”问题,在珠江三角洲,某家印刷企业为提高竞争力,买回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印刷机械,但苦于招不到技工而发愁;东莞某家俱厂从德国、日本、意大利分别引进世界上最优秀的睡床结构、泡沫材料、真皮,也引入了相应的高级床铺设计师,从人性化舒适度方面引入外国高级人才进行设计、管理,短短数年时间,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而成为世界上从科技含量到市场占有率都各列世界前茅的举足轻重的大厂,这也不能不说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空白,像这种企业产业所急需的人才,我们还缺乏培养能力,我们培养的人才远远跟不上企业的需求,所以我们必须突破蕃篱、解放思想,重新审视专业设置,完善补充育人模式。

4 加大科技投入,学科建设应向世界水平看齐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方块状经济体的崛起与发展,都需要智力和科技的支撑,企业的转型升级,要求高校毕业生适应源源不断的对各类新兴科技人才的需求,诸如最近科技3D制作的新片“阿凡达”的走红其实并不在于剧情,而是其高科技的表现手法上是吸引观众眼球的关键,我国广武高铁每小时350公里的高速列车带来的是电气交通、电子、人流、物流的高效管理。各企业为了自己的产品能够尽可能地占领世界市场份额,显然都各显奇招,莫不在尖端高科技产品上下功夫。目前,我国正在向世界高科技水平上迅驰飞跑,高校只有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迅速引入高科技实验室和现代化管理人才,才能有培养跟上高科技节拍的合格毕业生的能力。同时,高校的学科建设也要进行优化。学科专业是高校办学的基础,也是高校培养合格毕业生为企业服务转型升级的基础。但是,目前各高校之间的学科专业设置趋于雷同,一些高校所设专业设置与时展相比滞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专业现在不缺的是数量,而是质量和特色。要让我们的毕业生有后劲、有就业竞争力,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瞄准世界一流的水平而调整我们的学科专业设置方向,这才是一个教育家应有的胸怀。

5 加强企业产业链中下游的研究探求职业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切入点

广东省有众多的企业,占据着全球制造业举足轻重的份额。在这些企业的产业链中,不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企业的成功转型,更多的集教学、科研、技术创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正纷至沓来,也对高校的教育、培养能力提出了挑战。如何成功为企业提供合格实用的高校毕业生,,是高校必须万分重视的问题。

(1)多征求企业意见,多引进一些行业最先进的研究成果和标准。高校设置学科专业要与社会经济需求同步,不要再为高校原有的“我有什么师资、招什么样的学生”,“我有什么的条件、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思想的束缚,而应该转变观念、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要敢于创新、敢于开拓,着重建设转型升级所需的学科专业,不能把高校培养合格的毕业生,仅仅理解为为帮企业搞科研开发和成果应用上,高校更重要的是培养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有持续性发展潜力的高层次的人才。

(2)学科专业性强,为企业服务转型升级能力才能强。现在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意见大多是毕业生不够适用,这是因为世界变化太快,新产品、新材料、新理念层出不穷,所以,在专业设置等方面,高校应具有瞻前眼光,虽然我们缺乏用人单位那样特定的职业岗位环境条件,但是我们应该及早具有先人一步,洞察世界科技水平动向的能力,应针对目前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与时俱进,对一些陈旧、落后的学科专业,要加快调整,根据自身条件、能力进行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该大手笔投入的要毫不犹豫的投入;对已有的学科、要扶强扶优,办出特色;要集中对教育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进行优质教育整合;不要盲目淡化,平分秋色的分散专业,要以凸现学科特色,优势,力求培养出企业和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保证毕业生在走向社会、企业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能力或职业迁移能力。一句话,高校设置专业应与社会经济需求同步。

(3)大幅度进行教材、讲义改革、要从相对封闭的传递学科知识走向开放式学科建设理念。长期以来,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我们的教育变化太少,这不仅仅表现在教学方法上,更体现在教育内容上,课程陈旧、教材陈旧,讲义陈旧,相当多的科研成果 与论文、还仅仅停留在为评定职称、评奖阶段。我们一直在运用的不少教学法,无论是是内容还是具体操作,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思想品格的培养都显得不足,更缺少针对性。大学生毕业生后,对转型升级的企业还需要有一定较长时期的适应期,社会和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期望和意见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这充分提示我们,要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更要研究和改进教学内容,大刀阔斧地对教材、讲义进行改进,完善科研新词汇、新思想、新案例等东西以开拓学生视野,不设条条框框、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将课程改革、讲义改革、教材改革提到合符时代潮流所需的高度,彻底打破旧有的封闭的传递学科知识的束囿,建立起开放式学科建设新理念。

总之,为了应对企业的转型升级,高校面临一种全新的选择。高校应通过自身的改革创新,以适应社会向更高层次的推进。对于高校培养的“能才”更应该注重新知识的引入、灌输,以利于他们在走向社会择业时,首先通过辐射影响面大的政府、企业与高校合作平台,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企业的需求,新技术的需求。健全产学研合作制度,使得每一所高校都能形成一个服务于社会,教育为社会企业也同步转型升级的网络,这样的大学生在择业,就业时才会与社会同步,在前进的道路上不至于落伍。

上一篇:论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及思想沟通机制 下一篇:物理教学变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