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行业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10-16 06:49:17

日本银行业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摘要]日本银行业在20世纪8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对外扩张使得日本银行业进入世界前列,但1995年的不良债权问题造成了银行业乃至日本经济的萧条。文章通过对2000―2014年日本银行业的信贷扩张信贷资产质量影响研究,发现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结合日本银行业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提出建议,得出结论。

[关键词]日本银行业;信贷扩张;信贷资产质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7090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日本金融自由化开始,日本银行业对国内及国外进行快速信贷扩张。由于对内放松银行业务经营管制,开始从事高风险的投资和贷款;对外进行银行业务的国际化与全球化,日本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加速银行的国际信贷扩张。1995年全球前十五大银行中有13家日资银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银行业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快速的信贷扩张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会带来其他的问题,由于信用成本显著扩大,日本银行业开始出现亏损,再加上不良债权的负担加重,特别是长期金融机构、信托银行的不良债权比率高,都市银行中大和银行、拓殖银行占比最大。不良债权的负担、1996年的“住专事件”、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日本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始由盛转衰,进入经济萧条期。进入21世纪后,日本银行业为摆脱困境开始对不良债权进行冲销,提高贷款利率、制定评级标准等政策来减少不良债权。

中国商业银行快速信贷扩张的国际化进程正面临着不良贷款与不良贷款率“双升”的严峻形势,银行业信贷扩张与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贷款)之间的关系研究具有价值意义。本文从2000年开始,研究日本银行资产排名前二十的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发现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存在6%的负相关关系,同时与存贷比、贷款利率、通货膨胀率、GDP也有一定的影响关系。借鉴日本银行的研究结果与历史经验,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扩张过程提出建议。

2文献综述

Minsky Hyman P(1995)认为经济处于繁荣或增长时期,绝大多数企业家会选择冒险负债,以追求更大的利润;当经济不景气或衰退时,由于没有足够的现金流动来偿还债务,银行容易形成不良贷款,导致信贷资产整体质量下降。迈克尔・佩蒂斯(2009)认为中国经济如果要长期稳定增长,必须严格控制不良贷款额的增长。Roberto Cardarelli,Selim Elekdag和Subir Lall(2011)研究认为,在所有对经济冲击的因素中,来自银行的冲击能令经济衰退更持久,GDP损失更严重,而其中银行信贷紧缩是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和衰退的关键因素。安明,孙晓萍(2005)[1]主张采取协商方式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并指出不同贷款类别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协商方式和协商重点。郑录军,曹廷求(2005)[2]运用DEA进行分析发现银行效率呈倒“U”形变化,且银行规模的扩大对银行效率提高具有积极作用。曾诗鸿(2005)[3]提出银行的不良贷款是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认为监督检查力度欠缺是不良贷款产生的关键原因。李宏瑾(2008)[4]发表了经济自由、经济增长和不良贷款三者关系的文章,提出放松政府管制和宏观干预,减少经济系统性风险的观点。雷震,罗翔(2014)[5]对日本银行业发展研究中对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3实证模型及结果分析

31回归模型的构建

本文的样本是根据研究的需要和数据的质量来选择。根据Bankscope-BVD数据统计,选取银行总资产排名前20的商业银行,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Bankscope-BVD和各个商业银行官方网站,样本时间2001―2014年共14年,面板数据在截面上包括20个观测值,在时间序列上有14个观测值,总共有280个观测值。被解释变量选取信贷资产质量(XDZCZL),解释变量选取信贷扩张(XDKZ),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为了消除其他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了一个银行相关的控制变量(存贷比)和三个宏观经济控制变量(GDP增长率、通胀率、贷款利率)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运用Eviews 80软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的多元回归对日本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进行实证分析,利用2001―2014年日本20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率(信贷扩张XDKZ)作为解释变量(x1),被解释变量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yit),控制变量为存贷比(x2)、GDP(x3)、CPI(x4)、I(x5)。βk为相应的系数。

32模型的回归结果

本文使用Eviews 80对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在进行参数估计前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p值都很小,接近于零,所以拒绝原假设面板数据都不存在单位根。单位根检验通过后进行面板模型的无个体影响的不变系数模型,即混合回归。

第一,混合回归估计结果(见表1):混合回归估计的结果拟合优度为37%,各变量系数显著,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呈负相关关系,GDP和I对信贷资产质量呈正向关系;存贷比和通胀率的系数不显著,混合回归结果不是最优的。

第二,个体固定效应和个体随机效应为了强化回归结果,本文分别运用固定效应面板及随机效应面板进行估计。回归结果(见表2):个体固定效应结果较为显著,各个变量系数t值和F值都通过了检验,拟合优度也有所提高。常数项、信贷扩张、存贷比、GDP增速、贷款利率在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CPI在5%的置信区间下显著,说明回归结果较好。

个体固定和个体随机效应的各商业银行的个体系数值见表3,在整体回归结果的常数项c的基础上,根据相关关系加减单家银行的常数项便是单家商业银行最后的常数项系数。三菱东京UFJ银行、三井住友银行、瑞穗银行、三井住友信托银行、三菱UFJ信托银行、大和银行、横滨银行、斡翊蠛鸵行、广岛银行在个体回归结果上减去相应的系数值,说明这些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等变量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是负相关。

33回归结果分析

日本银行业信贷扩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研究的分析中,影响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信贷扩张的系数为-0063,呈负相关关系,信贷扩张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即不良贷款率降低63个百分点,说明日本银行业在进行信贷扩张的同时不仅把信贷资产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而且相应地降低了不良资产比率。除了信贷扩张其他的变量都与信贷资产质量(不良贷款率)呈正相关关系。

4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

本文对影响日本银行业的信贷资产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日本银行业的发展从“二战”至今无时无刻不对日本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一国的银行业信贷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银行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金融中介作用。在过去几年里,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维持了较高的增长。但是在资产质量、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许多银行面临沉重的历史包袱,如果处理不当,银行系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甚至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中国银行业相较于日本银行业还非常稚嫩,中国商业银行从改革开放后才正式成立,现阶段我国的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调整等问题亟待解决,我国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对外开放、向外扩张的严峻考验。

42政策建议

规范信贷评估、降低不良贷款率。自2015年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再加上地方政府对债务的不当处理使得银行业贷款业务压力不断增大,银行业必须规范银行业的贷前、贷中、贷后的各项规定,从而降低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缓解银行债权压力。

提高资产质量、降低银行风险。面对多变的经济形势,银行业面临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不确定风险,而中国银行业刚性兑付不利于培养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不利于构成对融资者的硬约束。风险由银行承担,首先打破债券、信托、理财等所谓的“刚性兑付”;其次通过调整资本结构,激活股权市场,推动“债务经济”向“股权经济”转化;最后通过实施撇账、资管、注资以及债务货币化等支持措施降低金融风险。

加强银行业监管、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借鉴日本全国银行业协会对日本银行业管理的成功经验,确立我国银行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合理有效地运用我国银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对银行业进行监管,再加上银行自身的纪检稽查,促进我国银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明,孙晓萍协商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J].济南金融,2005(1):33-38

[2]郑录军,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2005(1):91-102

[3]曾诗鸿中国与日本银行不良贷款生成机制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05(1):28-31

[4]李宏瑾经济增长、经济自由与不良贷款[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8

[5]雷震,罗翔日本银行业发展对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启示[J].前沿,2014(11):125-126

[6]Ho T,Saunders AThe Determinants of Bank Interest Margins: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81(16): 581-600

[7]巴曙松转型将是2013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主线[J].经济,2012(4):7

上一篇:浅谈工程管理的质量标准化 下一篇:基于CRT视角下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