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导语的“三猎”原则

时间:2022-10-16 03:54:42

初中语文导语的“三猎”原则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做到先声夺人,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一个好的导语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才能设计好初中语文课的导语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三猎”原则,即“猎奇”“猎情”和“猎艳”。我认为,只要抓好这“三猎”,导语设计的问题就基本可以解决了。

1.通过设置悬念来“猎奇”

教师在上新课之前通过讲一个生动精彩、情节扣人心弦的小故事来设置悬念,可使学生一下子就进入跃跃欲试、非追根究底不可的学习状态。比如,我在上《 伟大的悲剧 》(人教版初中课文,下同)时是这样导入的:“本文是一篇传记,课文主要记叙了斯科特探险队一行5人到南极探险的故事。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满怀希望奔向南极终点,却悲哀地发现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他们垂头丧气地踏上归途,最后却一个个悲壮地死去。他们是怎么死的?作者茨威格到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的话刚一说完,学生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从课文中找答案了。是啊,探险队能克服困难而来,怎么就不能顺利回去呢?这段导语,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通过设置悬念来让学生“猎奇”。

需要注意的是,导语设计不能只为“猎奇”而不着边际地乱设悬念,那样的悬念只会哗众取宠,弄巧成拙。如何做到既出“奇”制胜,又不偏离教学的要求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针对教学实际,要与教学内容建立有机联系,不能使导语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二是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知识和能力基础等来设计导语。通常可以根据课文的主旨、写作背景、关键问题等来设置悬念。例如在《 曹刿论战 》教学中,我是这样问学生的:“大家都学过中国古代历史,有谁能说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霸是谁吗?”学生答:“是齐桓公。”我说:“对,是齐桓公。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但是,鲁国却在一次战役中战胜了强大的齐国。这当中鲁国一个叫曹刿的关键人物功不可没,就是他向鲁庄公献策,在长勺之战中帮助鲁庄公取得了胜利。那么曹刿是怎样为鲁庄公出谋划策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曹刿论战 》这篇文章。”这段导语结合课文内容并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所设置的悬念自然吸引学生。

另外,设置悬念不是目的,设置悬念之后必须靠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好的导语可以缩小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使陌生的教学内容迅速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内容。这样,学生对学习新课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大大提高。

2.通过创设情境来“猎情”

所谓“猎情”,就是在导语中,教师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创设情境,为课堂制造气氛。这有利于教师开展情感教学,使学生从教学中受到感染而引起共鸣,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一堂课的导语究竟采取哪种基调,哪种感彩,从而制造什么样的课堂气氛,可因文而异,但必须与教材的基本情调相一致。比如,导语所创设的课堂情境,如果是欢快、轻松的气氛,那么就便于学生学习那些令人鼓舞、令人愉悦的内容;如果是庄重、肃穆的气氛,那么就便于学生学习那些思想境界高尚、充满思辨色彩的内容;如果是高涨、昂扬的气氛,那么就便于学生学习那些富有战斗精神的内容。

例如,我在上《 诗词曲五首 》这一课时,导语是这样的:“诗歌像种子一样,具有强大的爆发力。好的诗歌破土之后,它的芳香就和民族精神融合在一起,长久地滋润大地。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五首诗词曲,虽然它们距今年代久远,然而今天我们诵读和咀嚼它们,仍可品味其中的芳香……”这番充满感情的话,一下就拨动了学生心中的感情之弦,他们在后面的诵读和学习中都会充满感情,兴致盎然。

又比如,《 最后一课 》是一篇充满爱国深情的短篇小说,我在上这一课时,先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用充满感情的一段话作导语:“这篇小说犹如一首悲愤的交响曲,主旋律是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面对外敌入侵,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爱国精神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歌颂爱国主义的文章。”导语不长,它所营造的教学情境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使他们不仅能感受到文中人物的爱国精神,而且也能让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由此可见,用饱含感情、形象生动的语言创设情境,有利于教师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情感敲击学生的心灵,用情感启发学生的思考。

3.通过优美的语言来“猎艳”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导语应是高度锤炼的语言,它体现着教师的语言修养和智慧。这里所说的“猎艳”,就是要求教师在导语中多用修辞手法,用华丽优美的词藻,生动幽默的话语,曲折离奇的情节给学生“惊艳”之感,从而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抓住。

在教学《 我爱这土地 》这首诗时,我设计的导语是这样的:“土地,万物生灵的根基。曾有人掠夺它并百般蹂躏它,也有人为捍卫它而甘洒热血……在它的脊梁上不知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它的肌肤上不知烙上了多少恩仇。谁不钟爱自己的土地,谁不爱恋大地母亲,让我们来深情吟唱这首《 我爱这土地 》吧……”诗歌的教学,就该用诗化的语言来教学,这段导语虽不算很精彩,却由于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饱含情感而给了学生“惊艳”之感。

又比如,我在上《 我的叔叔于勒 》时,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和钱打交道。面对钱这个东西,有人欢笑,有人哭泣;有人苦恼,有人得意……还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没钱对一些人来说怎么个‘万万不能’?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这段导语由于比较轻松活泼,也给了学生“惊艳”之感。

总之,如果把语文课本中的知识点比作闪光的珍珠,那么课堂导语就是串起这些珍珠的线。那些精心撰写的导语,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探索、思考的习惯。因此,语文教师应对导语的设计加以高度的重视。

(作者单位:贵港市港北区实验中学,广西 贵港,537100)

上一篇:基于生本德育理论的校本实践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创设最佳历史课堂教学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