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写作原则探析

时间:2022-10-07 01:27:35

初中语文作文写作原则探析

摘 要:初中语文学习,相比较小学语文来说,众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对作文要求的提高。初中作文已然不像小学作文那么简单。小学作文要求是将事情说明白,没有什么顺序、逻辑的要求,甚至也不需要什么华美的词藻。而初中作文则提升了要求,对文章的质量和层次都有所提高,需要学生逐渐适应这样的情况,而且需要进行更多的阅读,从而为写作文积累丰富的素材,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主要围绕初中作文写作,来探讨其写作的具体原则和要求。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真实”为本,着重强调了“真实”对于一篇文章的意义。第二部分为侧重内容而非词藻。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结尾升华的方法和意义。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提出作者观点。

关键词:真实;内容;结尾升华

一、“真实”为本

孩子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人无信不立”“做人要讲求诚信”等等,也就是说,不论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还是做事,一定要诚实守信,做人要讲真话,做事要讲规则。这样做人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写作文。写作文最重要的内核就是两个字――真实。没有这个最基本的前提,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这个“真实”不仅仅指内容的真实,更是流露的感情的真实。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只有写出了自己的真实经历,流露出真实的情感,才能使阅读这篇作文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思想的共鸣。如果一切都是虚构出来的,首先学生并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虚构出来的东西也存在非常大的局限性,而且没有经历的东西又怎么能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呢?尽管我们日常看很多作家的著作都是虚构的人物,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一个成功的故事中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在现实中都是有相符合的原型的,或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是作者的真实情感,总之,作者可以充分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可以让众多读者感受到这样的情感,或者是从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都是真实的情感流露才可以达到的效果,虚假的、编造出来的内容,任你辞藻再华美,气势再雄壮,都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程度的。所以说,不论是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其他任何阶段的学生都一样,作文一定要是学生本身情感的流露,哪怕自己并没有经历过,哪怕只是自己对某一件事、某一本书的理解,都应该是学生最真实的情感和想法,这样的作文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二、侧重内容而非词藻

如今学生写作文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以辞藻华美来遮掩作文内容的空洞。此话怎讲?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一定积累过类似“好词佳句”这样的作文素材,以求在日后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所利用。往往有些学生积累的还非常多,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更倾向于不加思考地套用上去。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如今的青少年W生都比较喜欢充满文艺气息的文学作品,比如说女作家安意如等,这类作品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辞藻非常华丽,而且古风凸显,会给人一种“醍醐灌顶的清新感和渺沧海于一粟的年代感”的错觉,同时也能激起学生心中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追寻,但是这样的文章的一个突出缺点就是,表达感情太过浓重,以至于让人分不清哪些感情才是真实的流露,而且,辞藻的堆积带来的缺憾就是内容空洞。学生在接受了这样文章或书籍的洗礼后,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愿意绞尽脑汁地去想华丽的辞藻,并且尽可能地将所有类型的作文都营造出一种悲伤而又文艺的气息,这样写作文对于学生长久的作文练习是非常不利的。正如唐朝文学家韩愈所说,写文章应该言之有物,辞藻的堆积并不应该成为学生写作的追求和目的。

三、结尾升华

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还有几点额外的要求需要注意。(1)文章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定位,不要选题过偏,这样容易出现“球”。(2)文章的价值观一定应该是正确的,这对于什么情况下的作文或者文章甚至是书籍都是一样。(3)也就是本部分着重要说明的一点,文章的结尾一定要有升华。这才是体现学生水平与思想水平的要点。一篇作文,不论叙事如何,论证论点论据如何,都应该有最后结尾的升华,缺少这个部分就无法称之为一篇完整的文章。然而,完整的文章和优秀的文章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如何让一篇内容充实、结构完整的文章上升成为一篇优秀的文章呢?这就需要学生对结尾的升华进行不断的尝试与练习,找到最符合中心立意的结尾,这样才能使文章的最终落脚点踩实,才能使文章蜕变为优秀作文。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需要学生日积月累,并且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去尝试,形成一定的写作模式。

总而言之,初中作文写作原则笔者认为应该分为上述三点。首先,真实应该作为写作文的根本所在,只有抓住了真实这个基本前提,才能在作文写作中流露出最真实的情感,并且让读者感受到自己的情感。第二,侧重文章的内容,而且华丽的辞藻,言之有物才应该是写作文的根本原则。第三,写作文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的原则都要着重掌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结尾部分一定要有对主题的升华,充分反映主题才是一篇真正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张洁.培养初中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9.

[2]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定量探究双缝干涉实验”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