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及护理

时间:2022-10-16 03:28:47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及护理

[关键词] 心脏介入;血管迷走反射;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R473.5

文 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4_032 4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4.34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也随之增多。在心脏介入术过程 中,术中及术后,可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面色苍白、出汗、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张 力增高等表现,谓之心血管迷走神经反应(cardiovascularvagal reactions,CVVRS)。迷 走神经反射发生迅速,如不及时抢救,后果极为严重。对本科心血管介入术后发生CVVR S 38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CVVRS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本科行心脏介入1221例次,年龄18~93(52.1±6.0)岁, 其中男685例,女536例,共发生血管迷走反射38例,发生率3.1%,男性25例,女性13例, 年龄45~77岁,单纯冠状动脉造影(CAG)13例,占1.9%(13/654);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21例,占4.3%(21/490),射频消融术(RFCA)4例,占5.9%(4/67)。

2 结果

CVVRS发生于术后拔管时16例,拔管后1小时1例,拔管时16例中股动脉穿刺15例,桡动脉穿 刺1例;发生于术中21例,其中2例为射频消融术中,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上速时出现CVVR S, 余19例均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者。临床表现为:病人先出现打哈欠,继之出现血压明显下降 ,心率减慢(

3 护理

3.1 血管迷走反射原因分析:人体循环系统所有血管均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它们来自迷走 神经,参与血压和血容量的生理调节[1]。CVVRS最快可在30秒内发生[2] 。其原因有精神紧张、疼痛刺激、过度压迫、牵拉、血容量不足、尿潴留等。穿刺时CVVRS 多与疼痛和精神紧张有关,引起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加强,刺激左室及颈动脉压力感受器 ,反射性增强迷走神经活动[3],本组有2例病人在穿刺时发生CVVRS,均为精神较 紧张,疼痛阈值较低者,与应激承受能力较差有关。术中行冠脉照影或植入支架时出现CV VRS,考虑是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刺激冠脉所致,亦与手术操作时间较长,新手操作不熟练 ,导管对血管长时间刺激增加了血管的敏感性。本组单纯冠脉造影患者发生率为1.9%,较行PCI发生率4.3%为低,可能与后者操作时间相对较长有关;术中有2例为射频消融术中, 用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室上速时出现CVVRS,考虑为异丙肾上腺素诱发血管迷走反射所致。术后 拔 管时发生则多与疼痛和血容量偏低有关,拔管时股动脉收缩,其内皮对鞘管牵拉刺激敏感, 导致迷走反射的发生。

3.2 血管迷走反射的预防及护理:(1)术前做好心理护理,避免过度精神紧张。(2)维持有 效循环血容量:缩短禁食禁水时间,一般术前禁食3~4h,禁水2h,术后鼓励病人进食、多 饮水;术中及拔管前建立良好静脉通道,积极静脉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对于术中失 血量估计大于150ml~200ml者,及时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3)对于排尿困难者,先以 诱导法,如无效立即给予导尿,一次不超过500ml,以免引起空腔脏器过度回缩,从而导 致CVVRS[4]。(4)导管室护士术中及时与患者沟通,告知手术进展,减少恐惧紧张 心理;(5)术者提高操作技能,操作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导管对大动脉壁的过度牵拉刺激。( 6)穿刺及拔管时均应充分麻醉,减轻疼痛,拔管前向病人进行适当解释,指导其深呼吸、与 患者交谈等,消除患者的恐惧及紧张心理,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对桡动脉穿刺者无论照影 还是PCI均直接拔管,对股动脉穿刺者单纯性冠脉造影等无须留置鞘管,可直接拔管,对行P CI术中应用肝素,术后可能出现急性冠脉闭塞者,一般保留鞘管4~6h,拔管前,应用2%利多 卡因5ml沿股动脉鞘管两侧注入,5min后拔管。(7)正确的拔管与压迫止血:拔管时动作轻 柔,采用正确压迫止血法,以左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于股动脉穿刺点近心端沿股动脉搏 动最强处向下压迫15~20min,不要大面积猛压;观察局部无出血后,采用绷带“8”字加压 包扎,指压及绷带加压力度以能触摸到足背动脉搏动为准。(8)术中及拔管前备好阿托品、 多巴胺、利多卡因和生理盐水等急救药品和器材。术中及拔管过程中及拔管后30min严密观 察患者心率、血压、面色及精神状态,有无打哈欠及恶心呕吐、胸闷、头晕等不适,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吸氧,嘱病人咳嗽,静推托品阿0.5~1mg,血压下降者加用多巴 胺,同时快速静脉补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经上述处理,大多数患者症状均能缓解。我 们的经验是在出现CVVRS早期,即仅有心率下降而未有血压下降时就静注托品阿0.5mg、多 巴胺3mg,效果比血压下降明显时再用多巴胺好,病人在2~5分钟内即可恢复。

综上所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是多因素作用下的临床综合征,护理人员要主动掌握心脏介入 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引起CVVR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的护理及严密的病情观察,特别是在术中 ,导管室护士严密的病情观察,良好的专业素质,迅速的反应及抢救速度是保证介入安全医 疗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从最大程度上减少此种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降低病人死 亡率。血管介入治疗时血管迷走反射的发生率不高,但如处理不及时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甚 至患者有生命危险。因此,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血管迷走反射,并给予及时、准确、有效的抢救,是十分必要的,且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徐丰彦,张镜如.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218.

[2]马长生,盖鲁粤.介入心脏病学[M].第2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98.

[3]鲍丽,徐静.心脏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蚌阜医学院 报,2007,32(1):103-105.

[4]邹红雁,王培,张华.心脏介入手术围手术期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J].上海护理,20 09,9(3):38-39.

上一篇: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防治(AHA/ACCF... 下一篇:心脑保护 戒烟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