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16 03:23:18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重点在于对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计算思维的训练。在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计算的方法,还应该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上对学生加以培训,即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由点及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变成自身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知识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即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贯穿于这个小学数学的始终,又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数学计算教学中,大多采用机械式的习题练习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以至数学计算教学成为了题海教学,不仅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有了新的目标,提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要算用结合、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而小学生正是对数学神奇的运算充满好奇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这个时期的他们,还没有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发挥指引作用,将学生带领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并能够使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可通过自己的能力将学到的知识联系起来,解决未学到的知识。这一时期教师就应当把加强学生知识迁移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如何将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形成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下文逐一进行论述。

一、在计算数学中培养小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迁移通畅

奥苏伯尔认为知识迁移就是,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发生影响。简而言之,认知结构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基础,没有对学习形成一个认知体系,要培养知识迁移也就是天方夜谭。形成认知结构对学生进行下一步新知识的吸收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学习的重中之重,唯有找准这两者间的连接点,学生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在关注知识教授的同时,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复习,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掌握新旧知识的关键。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小学数学《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的教学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掌握了数字,能够从一认到千、万,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相邻计数之间的转换进率,在之前学习了加法与减法之后,再学习分数的加法与减法也有着共同之处。新旧知识就有了共同的特点:一是计数方法基本相同。二是数字的读取顺序。三是相邻计数之间的计算方式也相同。这些共同点均是新旧知识重要的关联点。这就很好的为教师进行“以类比促迁移,抓训练攻难点”的教学策略有了媒介,这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以旧学新”的知识迁移,掌握新知识也变得更加容易。

2.加强科学训练,提高迁移,举一反三

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可以说是老师们颇为头疼的问题,要突破这一门槛是教师教学中不断思索的问题,针对重难点的突破过程,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到教学任务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找准目标;再针对问题进行突破,运用切合实际的手法进行引导教学;最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总结知识尽可能地做到精炼,用来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进行《百分数》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调查生活中出现的数据:小明妈妈给了小明10块钱买酱油,酱油4块钱,那么小明买酱油的钱花费了妈妈给的钱当中的百分之多少?以此引导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学习《统计》时,安排学生对全班每一件物品进行统计,并整理参考数据。通过更加贴近生活的锻炼,将学生从课堂学习引入到生活中,让学生了解到所学知识在生活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夯实知识迁移

要学好数学抽象概况能力可以说是尤为重要的,对培养学生建立知识迁移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若学生掌握的抽象慨况越高,其掌握知识迁移能力也将更快,对新知识的学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抽象慨况能力,教师应当把握时间,在较为适当的时间引导学生积累更多的基础知识,为抽象概括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了解事物的特点,然后再将课本中的抽象概念引导出来,这时学生的脑海已经基本形成了图形的模样。如笔者为了使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认识更加深入,特准备了几条长度不同小棒,然后引导学生将较长的小棒与其他小棒建立起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但由于长度的不同因此始终无法形成平行四边形与梯形,这时“为什么不行?”的问题就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了,然后笔者让学生们展开讨论,“小棒长度不同,没有办法构成”“用较短的几根就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等结论随之浮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接触到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并在活动中,不断讨论得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各个特征,这就使学生能够形成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抽象概念,为将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用好教学情境创设

在小学数学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这不仅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将课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学生学习的计算离不开各种数学概念、定律、性质、法则和公式等内容,而学生不易掌握的概念、法则成为了数学的教学难点,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应有效的结合知识点创设教学情景,用具体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从而将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

2.重视算理和笔算的教学

在新课标中虽然指出要淡化算理,但是并不代表算和算法不重要,因为在数学计算中,算理是计算的前提,而算法是优化数学计算的关键。所以,我们要培养学生进行有条理有依据的去进行数学计算,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中去理解和体会算理和算法。

3.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在对学生进行加强训练时,教师一定要设计有层次、多样化的习题,特别是在内容的设计上,要有层次和坡度,而学生在进行计算练习时也不会感到无聊和枯燥;最终的一点是教师要围绕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的设计,让学生有所收获。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小的毛病,如在计算时的大意、不认真等,这些都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计算时,要认真审题,运用正确的方法等,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看清题目,注意其中的数字和符号;二是要根据符号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三是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进行正确的运算;四是在做完题时要认真检查;五是要求学生做题时格式规范,书写工整。

三、结语

总之,要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必须要继承和发扬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传统和现代教学中去总结经验,不断的改善教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教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是锻炼学生的灵活思维,迁移能力作为锻炼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材上的知识本身联系就较为紧密,这对教师在培养学生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教师在从课本上进行延伸,就能够有效使学生建立起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将来的工作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为培养学生创造条件,并尽可能地将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努力拓展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空间,将学生培养成为全方位的知识迁移能力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民.链接生活素材感悟数学魅力[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09.1

[2]孙孝忠.对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现象的理性思考[J].江苏教育(小学版),2009.12

[3]廖素彦.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现代阅读.2011

[4]夏永军.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J].新课程.2010

上一篇:监管P2P野蛮生长 下一篇:书香润泽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