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6 12:47:53

医院审计风险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在对医院审计存在的风险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规避医院审计风险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医院审计风险

一、引言

在我国医疗改革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医院的内部审计工作也正快速发展。然而,在日常审计工作中,将要面临的情况也会更加复杂,审计的风险性也逐步提高。正确的认识医院审计风险,进而以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对于当前的医院审计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风险不仅包括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同时也包括审计过程之外的,非主观因素产生的风险。在我国医院的内审部门中,风险意识往往比较淡薄。随着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以及大众对于审计期望的越来越高,其风险也在逐步提升。因此,医院内审部门应当尽快加强风险意识,将审计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

二、医院审计存在的风险成因分析

基于审计风险的定义,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医院审计环境的局限性

在医院开展内部控制的实践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导致审计风险很容易形成。而审计工作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几乎无法完全独立于自身所处的环境之外。因此,环境和地位所处的局限性使其非常难以跨越环境障碍。医院职能的履行往往受到环境的左右。在各种各样的审计活动中,不少管理人员通常难以做到对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配合,例如不主动提供翔实的会计资料,不真实的反映医院经营绩效。这些问题导致内控制度难以获得有效的执行,引致了审计风险。而在另一方面,审计人员在审计业务实施的过程中提升了工作难度,非常容易受环境约束,影响其对于准确判断。

(二)医院审计项目的复杂性

医疗卫生体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在资产结构调整方面,由于关系到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使得医院在改革尤其是改制的过程中,需要清产核资。对此,审计人员应当对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程度给予核实,防止医院改制为某些人转移、贪污国有资产所利用。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方面均不够发达,尤其是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缺乏内部审计的足够认识,使得审计工作产生了诸多困难。同时,审计机构不具备有效的审计人员的监督途径,也导致了若干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医院内审人员的素质

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在审计准则方面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是不可或缺的。审计人员也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培养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以及文字表达和沟通技巧。只有这样,方能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做到审计工作质量的保证。当前审计人员中的绝大多数来自财务专业,缺乏审计专业学历,医院管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因而对审计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乃至风险。

三、规避医院审计风险的举措

(一)加强组织落实

对此,有必要对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加以完善,其中重点是内部审计机构。此类机构必须在单位主要领导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审计职能部门加以独立实施。所以就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而言,需要结合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安排与本单位其它职能部门存在平行关系的独立审计部门,同时还应当保证审计队伍的相对稳定性。医院内部审计在日常工作开展中,应当在相关审计法规以及行业审计规章的指导下,结合各自单位的特点和特殊情况,确立内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等相关制度,从而在组织和人员层面上确保内部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审计监督

对此,需要推行并健全经济法制建设。目前大环境也正是法制建设的建立、健全和完善。至于财经法纪领域,更为重要。对于某些医院,存在行风不正、弄虚作假的问题。例如许多医院存在的收"红包"现象。对于审计部门来说,应当结合相关计划,逐步开展审计监督,从而完善相关法制和管理,维护财经纪律的威严。

(三)加强收费审计

在收费审计方面,出发点应当是杜绝不合理的收费,减轻病人的负担。其主要对象涉及临床科室在用药和检查、治疗方面的合理性。对于内部审计人员而言,需要以一定的财务和审计知识为基础,辅以相关医疗知识。在某些时候,还应当请医务科的同事予以配合。在审计调查病历、走访住院或是门诊等手段的配合下,判断用药、检查和治疗的合理性,从而对收费进行有效审计。

(四)加强效益审计

随着管理意识的增强,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开始关心医疗设备投资效益问题。因此,医疗设备投资效益审计的推行具有重要意义。其作用不仅在于项目决策科学化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活动规范的促进,对于医疗设备管理的改进以及投资效益的提高等方面,均能产生正面效应。针对医疗设备投资效益审计的问题,应当在医疗市场审计调查的前提下,对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及投资偿还期等经济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和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投资医疗设备是否可行方面的结论。还需要结合专门的投资效益评估与分析技术,考察医疗设备投资概算执行等结果,尤其要关注投资收益率及投资控制效果等指标,通过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提出审计结论,从而促使项目决策和管理获得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鹏.医院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风险分类与防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2)

[2]陈凌.加强内部审计 控制医院物资采购风险[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1,(1)

[3]李毅芬.风险导向审计在医院物资设备采购工作中的控制点浅析[J].金融经济,2011,(2)

[4]林凤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0,(1)

[5]赵玲.刍议医院内部审计现状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及防范建议[J].经济师,2010,(2)

上一篇:物流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现金流和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