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门诊换药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10-16 09:25:16

儿科门诊换药感染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1-0635-01

【摘要】门诊换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有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由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感染的几率更大,因此,加强门诊换药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关键词】门诊换药;感染;防范措施

门诊换药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换药是指对患者的手术切口、外伤创面或感染部位等进行换药处理,由于其操作过程中涉及到创口的接触,若有操作不当,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发生于医疗部门的感染即为医源性感染,是目前医院管理的重点,已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重视。

由于儿科门诊的特殊性,即儿童的主观认知能力较差,不懂得利害关系,医生交代的注意事项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遵守,再加上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创面容易暴露,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因此,加强门诊换药的消毒隔离及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门诊换药室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原因分析

1.医源性

①医院的管理薄弱,很多制度体系得不到实施,对院内感染这一块意识又相对较差;②医院医生的职业技术水平不同,无菌观念参差不齐,医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不够或认识不足,在给患者换药前不戴帽子、口罩、不洗手等,在给上一个患者换完药后,未严格消毒双手,又给下一个患者换药,从而将上一个患者的细菌传给下一个;③需要进行伤口缝合时,创面清洁不彻底甚至根本不清洗创面,造成伤口感染;缝合伤口时,皮肤对合不良,从而延长了伤口愈合时间,易引起交叉感染;④医院信息来源贫乏,知识更新较慢,医务人员本身自身学历不高,又缺乏系统的培训,自身认识不足,也容易引起感染的发生;⑤很多医院消毒监管不力,对于器具只进行煮沸消毒,不进行高压消毒,消毒物品管理欠佳;⑥有些医生滥用抗生素,不必要地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而出现感染;⑦医院由于药品监管不严,有些接近淘汰的药品如红汞、紫汞等,基层医院仍然有使用,其他药品或者存在保存不当现象,如过氧化氢未避光保存、用戊二醛浸泡过的物品不用生理盐水冲洗、生理盐水不注明开瓶时间等;⑧门诊外科换药室设备简陋,人员配置不足,管理缺失,换药操作简单,很多引起感染的因素往往被忽略,很多医院门诊没有专门的换药室,更谈不上手术包,也就无一人一换一消毒灭菌的存在;⑨医疗垃圾的管理没有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执行,不知道使用医用黄色垃圾袋、被污染物品没有及时烧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等,都是引起细菌交叉感染的原因。

2.环境污染

由于换药室内人员流动性大,且基本都为各种细菌病毒携带者,病种复杂,大量的致病微生物附着在微细的尘埃或飞沫中随空气流动传播,可使接受换药的患者受到感染。如若室内消毒不彻底,空气中致病微生物多,也是导致交叉感染的原因。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在门诊换药过程时,有些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只经过简单的煮沸消毒,消毒不彻底,就再用于其他患者,很可能引起交叉感染。

3.病人因素

因儿童生性活泼好动,自身认知能力又较差,因此外伤后伤口得不到及时处理,另外,有些病人在等候换药期间自行拆除伤口敷料,随手乱扔,也是可能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危险因素。

二、防范措施

1.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修养

常规在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职业修养教育时多采用说教方式,现在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如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开展“假如我是患者”的讨论,要教育护士树立站在病人的立场,一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同时,应注意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尤其针对儿科的患者,要多与患者沟通,为儿童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2.增强护士的责任感

儿科由于其面对的患者的特殊性,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责任心,因此,要注重对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积极性,增加其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在每次换药后工作人员必须认真清洁双手,并用卫生纸擦拭。换药室工作人员需要勤剪指甲,不得涂抹指甲油,防止药物或污物潜附在指甲缝隙内,或者在换药过程中出现甲油脱落感染伤口的现象。

3.加强门诊换药室环境管理

具体管理:(1)对于没有专门换药室的基础医院门诊应尽量设置专门的换药室,并加强换药室管理,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减少空气污染的机会;(2)诊室内设置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并作明确标记,保证室内光线良好,设置流水洗手设施,同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严格执行存放或拿取物品的原则;(3)加强空气消毒管理,减少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开窗2次每天,每次开窗时间不少于30min,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天2次,每次1小时。

4.加强对病人的管理

病人到换药室后应做好引导,指导病人不要自行拆除敷料,掉落的外敷料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接触伤口或污染的敷料后不要随意接触换药室的物品,有血迹的手不要随意擦拭到椅子或桌子上等,要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配合。

5.心理指导

在换药前,首先要对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了解,正确评估伤口修复情况,同时在处置前向病人婉转地解释处置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感,换药时鼓励儿童患者正确表达自己的不适感觉,在换药过程中,应态度和蔼,操作准确、轻柔、细致,尽可能消除其恐惧心理,对配合度差的儿童要耐心劝说,争取其配合,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6.营养指导

外伤患者对营养素的需求量增加,尤其是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营养不良可显著延缓伤口愈合的时间,应指导患者家属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食谱为主。如肉类、蛋类、奶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都是较好的食物选择。

参考文献

[1] 陆涛,夏志贵,崔凤;等.门诊换药的医院感染管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1,12.

[2] 朱晓萍.基层医院院内感染的现状与对策[J].健康天地,2010,3.

[3] 许小红,胡冬梅.浅谈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预防[J].中国现代护理杂志,2010,20.

上一篇:磷酸钠盐与硫酸镁在妇科手术肠道准备中效果对... 下一篇:规范化入院宣教应用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