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进程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6 06:12:38

城乡一体化进程对策研究

摘要:城乡一体化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市活力、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秦皇岛市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依此来评价和判断,总结出将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点需要考虑和建设的方面,为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产业融合;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城乡一体化可以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利用体制改革以及政策调整,促进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在建设用地、城镇整体规划、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城乡居民文化素质、产业契合度等方面逐渐融合。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上升到一定层次时的必然趋势,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进一步体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可以增强城市活力、提升综合实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强调全面提升内在质量,注重质量内涵提升转变。本文分析了秦皇岛市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依此来评价和判断,总结出将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重点需要考虑和建设的方面,为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理论参考。

一、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

城乡一体化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城乡一体化要获得成功,前提是要以人为本,推进一体化进程。这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思想观念和政策措施的社会变革。不仅要转变发展思路,也要调整产业布局和利益关系,创新体制和机制。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新型城镇化既有利于城镇空间扩张,又有利于城市的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可以带动现代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利于秦皇岛城市进一步向着现代化、集群化和生态化发展。同时城乡一体化可以拉动消费,实现富民强市,快速提升秦皇岛市整体建设质量内涵,让农村改变现状,提升居民环境生态质量和水平,让城市半径扩大,汲取周边乡镇自然生态风光和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和谐与协调发展。秦皇岛市政府为秦皇岛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制定了阶段性目标,2015年城乡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完成,改抚宁县为抚宁区,城镇化率达到58%,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显著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全市30%行政村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城乡发展已经步入良性循环。预计到2020年,全市争取完成新民居建设任务的行政村达到60%,城镇化率超过68%。城乡互促,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化;投入建设,公共服务城乡进一步均衡;政策制定,社会保障逐步统一,达到建设成果城乡通用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二、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快推进秦皇岛市新型城镇化进程

(一)优化城镇布局空间,实现秦皇岛强市富民

我们要避免由于城市规划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而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事件发生。不能盲目照搬国外建筑模式,要尽量科学规划,做得详尽,同时在制度上要进行完善,坚决避免领导干部人为地干预城市规划的情况,坚决杜绝一届领导一套规划,常换常变的现象。受天然生态资源环境和科技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秦皇岛市地域差异较为明显。政府有关部门应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逐步由扩张性规划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地域空间结构,深入研究我市经济社会、历史文化、自然发展前景,保证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加强城市规划的统一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延续性。建立科学规范的规划决策、执行、监督体系。秦皇岛市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可以把其融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之中,挖掘城市历史文化符号,建设特色城乡一体化布局。秦皇岛市各县文化内涵和资源底蕴别具特色,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科学合理谋划布局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深度挖掘和规划县城重点地段的特色风貌塑造和特色设计,控制主城区体量,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打造特色城镇规划布局。

(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考虑到秦皇岛市城乡各方面的巨大差距,要尽快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融合,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由过去的偏重城市发展逐步过渡为“城乡分治”,全面发展城乡一体化。在加速县域经济城镇化步伐的基础上,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统筹优化现代农业,大力调整农业结构,不断加大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力度,以观光休闲农业园为龙头,通过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形式改善农业专业化布局,让规模化和一体化农业成为现实,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与发展特色农业相结合,不同县镇发展特色主导产业:昌黎县的葡萄酒产业、抚宁的造纸业、卢龙的板栗和淀粉加工业都可以作为重点扶持龙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融种植、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产业与文明相互渗透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全面推进集发农业观光园同三产互动发展,探索土地入股等新的机制,加快重点农业项目上规模、见效益,延伸农业产业链,让富余劳动力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创造更多财富收入;坚持城市化进程以培育支柱产业为依托,注重工业化作为产业支撑,只有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才能大力发展城镇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进一步提升城镇经济实力,推动城乡产业融合。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营造滨海宜居城镇

新型城镇化能够推动公共服务业、消费型服务业和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城乡一体化建设可以促进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提升城镇品位和硬件设施水平,吸引更多周边人口。重点支持经济实力强的乡镇进行培育,拓展区域内涵,发展为秦皇岛市的特色商贸和旅游名镇,以点带面,打造文明向上的城乡一体化氛围。同时让城乡一体化建设与投资环境相互促进,辐射北部工业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域经济,构造流通商贸城镇。大力发展休闲商务环境和设施,满足人们边工作边休闲的愿望,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环境造就滨海宜居城镇,这样就会吸引京津及周边的高消费人群来到秦皇岛,拉动消费、带动旅游业和相关第三产业,实现“开放强市、旅游兴市、产业立市、文化铸市”的发展战略。

(四)破除机制体制障碍,推进城乡一体化

秦皇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镇,各种矛盾和问题也会集中出现并阻碍新型城镇化进程。首先,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可能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承包制会阻碍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一体化和科技化。其次,户籍制度进一步限制了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享受不了市民权利,阻碍城乡一体化进程。最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对称、不平衡,改革缓慢,保障体系隶属不同行政管理部门,导致城乡社会保障不能完全统一。秦皇岛市应深入贯彻落实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秦皇岛市实际情况,进一步放宽城镇落户条件,积极稳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二元制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统一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城乡待遇一致,让农民进城后可以享有和市民同样的医疗、养老、教育等权利。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五)注意城乡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一体化,优化生态环境

2015年秦皇岛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大,人均道路面积居全省前列,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范围内保持较高水平,全市污水集中处理全面覆盖各个县区,城市生活垃圾达到全部无害化处理,生态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在此基础上要注意考察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的影响;通过对生态因素的识别以及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升城乡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要存在差别待遇,在观念上意识到城市与农村环保一样重要,争取做到城乡环保的一致性。同时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要一体化,达到设计一体化、保障体系一体化。依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点完善各自的环境管理体制,逐步增加农村的环保投入。在此基础上,城乡环境保护法要进一步完善,让农村环保工作同样有法可依,根据农村环保的特点,修订与完善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制定专门的农村环保法规体系,达到城乡环境保护一致性。

参考文献:

[1]王志敏.秦皇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4(6).

[2]东晓,刘兴鹏.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小城市环境风险及其防控[J].天府新论,2014(5).

[3]彭宗忠.秦皇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4(3).

作者:于颖 孙璐 张英杰

上一篇:网络法律评论 下一篇:图书馆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