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交往障碍的策略

时间:2022-10-16 01:47:13

浅谈学生交往障碍的策略

【摘 要】良好人际交往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和谐交往的能力,对孩子毕生的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但因各种原因,现在很多孩子出现交往障碍,如何解决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策略:一、开展活动,营造交往大环境;二、教授技巧,学会和谐交往。三、家校配合,争取更好效果。这些方法让小学生的交往障碍得以解决。

【关键词】交往障碍;宽容;心理辅导;技巧;配合;可持续发展

当今是一个有强烈交往意识,信息万变的社会。据说,曾有一些宣称“不愿和别人交往”的孤独者,却不堪“孤独”而相约:“咱们成立一个孤独人协会吧!”可见,人需要交往。

哈佛大学对1万个个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5%的成功者是由于技术熟练、聪明和工作能力强,85%的成功者则主要是由于具有良好的交往能力。

人与人交往会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好,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他会孤独、寂寞、自卑和疑虑。正常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友善的、和谐的。

今年,我接了一个新的班级,班内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我发现有些孩子的交往能力令人堪忧。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胆小怕事,不善于与人沟通,有的一个月没听到说几句话,如小袁,别人大声一点跟她说话,她都想哭;(2)个性狂躁易怒,容易和同学发生冲突,如小珂,常常与同学闹矛盾;(3)虽然很愿意跟别人交往,但大家都不喜欢他,他常觉得自己热脸贴在冷锅上,如小马,原因是他经常不分场合把别人的优点、缺点、隐私暴露出来。

这些交往中不良倾向的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因独生或居住条件限制, 交往的圈子局限于几个亲戚朋友,缺乏锻炼环境。第二,在家长宠爱下成长,以个人喜好为中心,不顾及别人感受,不懂交往技巧。第三,电脑、电视、游戏机或书本占据他们大多数时间,使他们处于“与物交往状态”。第四,家庭各种不健康现象对他们的交往产生消极影响,如小珂她就曾一脸执拗地说:“我就这性格,像我爸,他也是这样急躁的,我永远也改不了!”

其实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进行人际交往教育,奠定交往基础的绝佳时机,及时解决,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有交往障碍的孩子,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主题活动,营造和谐交往大环境

(一)营造宽容环境,培养“海纳百川”的胸怀

什么是宽广的胸怀呢?为了让孩子们更形象地明白,我们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宽容”的故事会。孩子们搜集许多名人的故事,如的一个故事:有一次朱师傅为刮脸,总理突然咳嗽一声,朱师傅没提防,给总理的脸上刮了个小口,朱师傅忙道歉说:“对不起,总理!”总理却亲切地说:“怎么能怪你呢?我咳嗽没和你打招呼,幸亏你刀子躲得快。”在生动有趣和发人深思的故事中,孩子们懂得:人与人的交往中,应该有宽容的心,有宽广的胸襟,尊重人,不唯我独尊,不用自己的长处去讥笑别人的短处,不拌嘴揭短,开玩笑注意分寸。

(二)开展交往活动,感受交往的乐趣

为了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离不开别人,在交往中感受幸福,我班开展了“守护天使”的活动。新学期,每个学生随机抽取一个同学作为自己的“主人”,抽取后做好登记,除了本人和老师,其他人都不知道。在一个学期内,“守护天使”就在学习上、生活上努力帮助自己的主人,但又不能让主人知道自己是谁,就这样,班里就呈现出互相关爱的局面,大家都在猜测,大家都在付出,在这充满浓浓的爱的交往中,学生学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感受着交往的乐趣。

春游、秋游等社会实践更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中学生不仅体会到合作的愉快,还能相互了解,学习正确客观评价自己,懂得欣赏别人、尊重别人;同时能使学生在挫折中磨炼意志,善于用理智来控制情感,更加开朗、自信。这些人际交往的品质,能使学生受益一生,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中更主动、更理智地对待冲突、解决矛盾。如今年秋游,我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并为小组取一个有特色的名字。学生们热情高涨。但小珂愁眉苦脸地找到了我,说谁也不愿意跟她一个组。我说:“那你想跟谁一组啊?”她说想跟周恒她们一组。我找来那组,问她们情况,她们七嘴八舌说开了,说小珂很倔强,不理别人的意见,错了不肯认,还乱发脾气,急起来甚至挠人。我单独找到小珂,鼓励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与同学相处的态度,用《37颗钉子》的故事告诉她:在一块木桩上面钉钉子,即便日后把钉子,那些钉子洞却永远无法消除了。人心就好比这木桩,一旦伤了,就难以再愈合到原先完好的状态。所以伤害过别人,哪怕自己道歉了,也留下痕迹的。你要想改变别人对你的看法,你就利用秋游的机会与她们好好相处,让她们感受到你的宽容和美好。通过协调沟通,那几个孩子也愿意给小珂机会,活动中,小珂一改过去的跋扈性格,与大家交往得很愉快。

(三)开展心理辅导,提高交往的能力

集体心理辅导能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一些心理保健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自我剖析、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宣泄。我在班里定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自主参与游戏的过程体验交往的价值,体验没有朋友的孤独,从而培养自己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让学生从不同形式上去审视、感受交往的礼仪美、和谐美,同时也感受其内涵美,从而产生美好的交往愿望。如思品课《人间碰碰车》,让孩子谈论交往中的困惑后,学生纷纷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感言:“原来我那一次这样做让她这么伤心,我还不知道呢!原来消除同学间的误会可以这么简单,只要我勇敢、主动地跨出第一步。”“我明白了只有做一个宽宏大量的人,才会有更多的人喜欢我。”“遇到事情要多为别人着想,这样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

另外,还可以让孩子们写心理日记,日记只对老师开放,不必天天写,有困惑、想分享才写。像小珂就经常在日记上把自己与人交往的不愉快写进去,我对她的每一个事件都进行具体的评点,教会她正确判断和妥善处理问题。她一开始总觉得自己很倒霉,很憋气,大家都很烦,慢慢地变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了。

二、教会技巧,学会和谐交往的能力

(一)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善于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古语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优美文雅、谦逊和气的语言,能使人心情舒畅、人际关系和谐,反之使人精神苦闷、心情抑郁、人际关系紧张。

(二)是培养交谈技能

交谈技能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门票。如亲切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情况,询问别人的情况,关注和接受对方,才能更易被别人所接受。学会倾听,做一个耐心的听者,听懂别人的话和愿望等,才能做出相应的回应。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身体语言的意义和内涵,学习非语言方式的交往,学会恰当地运用身体语言来参与交往,增强交往的效果。还要学会察言观色,提高交往的敏感性。

(三)注意交往的小节

如:同学之间交往,一定要守信用,说到做到;与同学相处要真诚待人,特别不要背后传话议论人。未得到同意,不能随便动用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一定要告诉对方。阅读同学的书报,不要弄脏、不要撕破、更不要私自带走。

又如:与人谈话,不要先拍打别人或用手指点人家说话。不能当着一个同学面与别人交头接耳,同时不要在别人单独谈话时凑上去旁听。自己讲话时注意离对方不要太近、尤其不能溅出唾沫。走路时不要搭着别人肩膀走。在同学面前,特别是在女同学面前不要乱开玩笑,更不能恶作剧,同学间逢年过节、过生日送点小礼物可以,最好是自己动手制作,如贺年卡,生日卡等,但不要过份。与同学交往还要注重礼节学会文明用语:谢谢、对不起、请原谅、没关系等。

学了这些技巧和注意问题,我们班小马有了很大改变,以前为什么大家不喜欢他呢?就因为他不注意细节,口无遮拦,现在,他的朋友逐渐多了起来。

三、家校配合,争取和谐交往更好的效果

孩子很多交往的问题都源于家长,家长的问题不解决,孩子的转变就会打折扣。教师要多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了解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误区,支持学校的教育。良好的亲子交往,可使学生体验到快乐和幸福,并能将这种体验迁移到同伴交往中,有助于孩子在学校里交往关系的改善 。

在小珂的问题上,我也争取了家长的配合,首先,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跟小珂的爸爸谈到她交往的障碍,以及她对爸爸的看法,建议他爸爸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急躁,哪怕是在孩子面前改改!多点宽容,让家里有和谐的气氛。家长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鼓励,我跟小珂说:“你看,爸爸都能改!你一定能改得更好的!”她心悦诚服地笑了,我知道那个计较跋扈的小女孩的心扉打开了。

综上所述,小学生的交往障碍是可以通过各种策略解决的。作为教师,只要训练有素,方法得当,孩子们就可以拥有融洽和谐的人际交往,就可以幸福地生活和学习。而和谐交往的能力,也将是孩子今后持续发展必须奠定的基础,对孩子毕生的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韩仁生,王毓.中小学生交往成败的归因特点与归因训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3] 罗维.教学生学会交朋友――浅谈小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02).

作者简介:余祥鸿(1983- ),男,广东珠海人,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五小学教师。

上一篇:普通高校中年教师体育生活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浅谈挫折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