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5 10:40:01

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化学实验在实施化学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我们的实验教学不仅仅是激发兴趣、获得知识,更重要是启迪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根本目的就是要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思维的习惯和能力,使之可持续发展以适应时代进步的需要。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对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现就做好化学实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谈谈教学体会:

一、充分利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

人们要对一件事情愿意去学习,那么首先要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事物有兴趣时,他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对事物的记忆的时间将大大延长。反之,当人对事物毫无兴致时,他的大脑细胞就会越来越疲劳,即使当时记住了,印象也很模糊。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来培养学生进一步动手参与和主动思考实验具体细节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学习金属镁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个“星光飞舞”的实验。原理为:当胆矾粉末、镁粉和还原铁粉落在火焰上时,胆矾的铜离子使火焰呈现绿色,镁粉和铁粉因体积很小,与空气的接触面很大,容易被火焰灼热,所以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镁和四氧化三铁;学习氯化铁知识时,可以先设计一个“喷雾作画”的实验。原理为:利用氯化铁溶液遇到硫氰化钾溶液显血红色,遇到亚铁氰化钾溶液显蓝色,遇到铁氰化钾溶液显绿色,遇苯酚显紫色,氯化铁溶液喷在白纸上显黄色。通过类似的趣味实验,充分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再加上高中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学生学完相应知识后,都会主动的去自己动手做相关的家庭实验,这种自发的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大有裨益。

二、改进学生实验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属于验证性实验,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总是按照课本做实验,对照教材填报告,很少去理性的思考实验中蕴含的科学认知过程和科学方法,只是照搬照抄课本结论,因而学生实验形同虚设,很多教师因此干脆就不开展学生实验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要求学生必须带着“手”、“眼”、“脑”进实验室,即要求学生除了做记录之外,还要求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偏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探讨与分析,查找原因。同时,还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平时的疑问,这样学生兴趣不仅大大提高,而且不得不在课前认真预习,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如实记录、认真分析,从而由“看一步做一步”转变为“一边想一边做”,达到了手的操作、眼的观察、脑的思考协同发展的目的,从根本上改变了“玩实验”的不正确态度,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学生身上日益体现出来。

三、加强与生产生活联系,构建学生实验学习平台

新课改的实施,使得高中化学实验内容开始逐步地摆脱理论化、模式化的特点,开始逐步的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只有这些紧密结合生活,联系生产实际的案例才能更加深刻地在学生心目中构建一个真实的平台,这样学生就会感觉知识很贴近自己,学习也就有了着力点,尤其一些贴近生活的实验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那更会非常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实验的能力。比如人教版高中化学中的“污水处理――电浮选凝聚法”、“比色法测定抗贫血药物中铁的含量”、“饮料的研究”等实验案例的选用,都可以非常有效地做为连接课堂知识与生产实际的纽带,去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情绪。尤其是在一些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地区,学生必然十分重视电浮选凝聚法处理污水,而且学完后还会亲自再动手利用其它的一些化学原理来处理污水。所以,教师结合各地的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地采用一些联系当地情况的案例做为化学课堂的素材,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开展微型实验制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所有思维形式中品质最高、最有价值的一种思维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实验教学方面,建议开展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微型实验装置制作的活动。而微型实验装置制作的活动必须有跨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才能突破学科的局限,使创新有更广阔的空间。因此,设计一些实验,尽可能赋予综合的内涵,以培养分析的能力。为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对课本原有装置进行改革,或自行设计制作微型代用装置。由于学生跳出了教材原有装置的限制,于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人人争当小发明家、创造家,学生在网络查到可以利用注射器改进氯气与铜反应操作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实验操作更简便、现象更明显,而且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药品,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开展第二课堂,强化学生化学学科综合素质

传统的化学课程内容过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严谨性”,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需要分离。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还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自行设计一些探索性实验,并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第二课堂阵地,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实验室,独立解决自己的困惑。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优化策略 下一篇:浅谈动画的二维视觉纯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