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5 10:19:39

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参与信息传播重要人群,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接受、分析、传播能力,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提出通过拓展信息获取渠道、提升信息分析能力、培养批判思维、掌握传播技巧等建议来提高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媒介素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28-01

一、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上还不是很高,在媒介利用上还没有跟上媒介社会的发展速度。大学生现在的媒介素养的主要问题是:传播效率不高,对信息的分析深度不高,与媒介的互动性不高,对各类媒介的特性了解不高,在海量的信息中不能迅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有的学生对新兴媒介的接收态度上较迟缓。

如今的高校教育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知识的获取方式与以前的学习方式相差很大,其中最重要的表现为学习的渠道。例如互联网媒介,已成为获取知识、学术研究、信息交换的重要工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不管是在学习方法还是在学习理念上都与他们上代们具有明显的差异。上代的人们在学习上和方法上相对比较闭塞,渠道比较单一,视觉上也比较枯燥。而当代的学生们,学习方法上多样,不仅局限在课本、学校,更多的要在现在媒介上的学习。“而学习观念上,现代学生追求的是个性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上,不仅在学习渠道上、方法上还是在学习理念上,都要有与现在媒介社会环境发展需求相对应的观念和技能。”据相关调查,当代大学生对媒介的依赖程度相当大,很多的“宅男”“宅女”竟完全靠电子媒介与外界交流,更为甚者很多大学生日常的考试、学习也要在电子媒介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并不是每个学生的媒介素养很高,甚至有的大学生不懂的怎样用网络搜索功能,不懂怎样选择信息资料的权威性。

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首先,要拓宽信息获取渠道。

大学生应对各种媒体性质有所了解,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吗,采用不同的方式,获取不同的信息。新媒体技术的进步与网络工具的普及,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应该开设信息搜集与获取之类的公共课,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获取信息的意识,了解给类媒介的习性,传授媒介使用技术特别是信息搜集和检索技术。使大学生保持对最新信息的敏锐感知能力和掌握信息传播发展方向的能力。

其次,要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

波兹曼认为:媒介虽然能够为人们提高相关信息,为人们服务,“但它并不会很直接地传递信息,它会很含蓄的传播一些信息。”在现代媒介的活动中,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和内容的信息,无一例外的都带有我们所没有注意的“隐喻”,发现这些隐喻是媒介接触的最高技巧。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应了解、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了解各种媒介的传播、接收信息的特点,以此,才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在接受信息后正确、快速地分析信息并从中获取有价值地东西。

再次,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思维。

评价信息的能力包括理解信息、判断信息、解释信息等方面。对最新信息的价值观和利益代表的认定,是要建立在正确分析信息的基点上的。不能正确分析信息,就不能谈可以正确评价信息。在评价信息上,重要的还是要凸显自身的价值观、道德底线及社会责任。因此,在掌握各种媒介特性的前提下,还要有相应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做支撑,胸怀对社会的责任感。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很低,那么越熟悉各类媒介的特性,可能对社会的危害就越大。如今,在金钱充斥的社会,各种畸形职业也相应出现。“水军”,“僵尸粉”,“恶搞团”,他们正是在没有自身的约束而导演了一出出的闹剧。赵文卓与甄子丹的口水战中,如果少了金钱的奴使多了道德的约束,那可能双方的口水战上升为精彩的辩论赛而不是伤害了到很多的人。

最后,要使大学生掌握传播技巧。

在传播信息上,掌握相应的传播技术手段是很重要的,这就要求熟悉各类媒介的传播特性。如报纸的最大特点就是报道形式多样,易于做深度报道,其内容真实性大,但报纸传播受时间地制约性很大,及时性是报纸今后面对电子媒介地快捷性的最大挑战。而网络的特点就是信息快捷,互动性强,但其信息易出现误报假报,正因如此,网络信息地真实性很低,而更重谣言地始端也多出自网络。因此,掌握各种媒介的特性,是更好地传播的一个基础条件。

提高媒介素养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人们从海潮般的信息中获取最真实、最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不仅要具备媒介素养的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能力、评价信息能力和传播信息能力,还要具有大学生应有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霍华民.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考量[J].当代青年研究,2011,(11).

上一篇:浅谈线条在儿童绘画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浅谈我国中小学实施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