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引探究模式优化高中数学课堂质量

时间:2022-10-15 07:55:32

妙引探究模式优化高中数学课堂质量

摘要:探究是问题分析、思考、互动、实践与解决的过程,探究模式能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方法、提升技能,高中数学教学需要重视探究模式的引入.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互动交流、展开合作探究、实施总结反思这几个方面,探讨了妙引探究模式,优化高中数学课堂质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模式;课堂质量;实施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中,展开问题的解决、思路的分析过程,以此促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方法与技能,并提升数学素养.探究式学习模式是现阶段教学关注的重点学习模式,它不仅践行了以生为本,促进了学生思维发散、合作互动、实践探究,还能让学生获得直接活动的经验,能有效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由此,需要重视“教学做合一”理念下探究模式的建构与实施,优化数学课堂质量.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主题

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是一种主动行为,它需要学生主观情感的激发.基于此,教师应该实施科学策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提升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其中,即为较好的促进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学而不思则罔”,问题情境为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提供了起因和动力,还能有效引出探究主题,让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可以通过实验、活动、多媒体、新旧知识矛盾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反思、合作互动、探究解决.

如“几何概型”知识学习时,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化对几何概型概念的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在一根3米长的绳子上剪一刀,得到的2段绳子长度都大于1米的可能性?”“单位圆上撒一粒黄豆,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1L水只有1个细菌,取出其中01L,问含有细菌的概率?”通过设计这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得出几何概型的定义:事件发生的概率与构成该事件区域的长度、面积、体积成比例,这样的概率模型则为几何概型.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能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且激励进一步展开探究.

二、引导互动交流,理清思路方法

在探究主题确定后,如上述探究“几何概型概率的计算方式”,需要学生进一步展开互动交流,针对有价值、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师生、生生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基于问题情境,展开进一步的互动交流、问题分析学习过程.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通过分工合作、集思广益、互动搭配,在查阅资料、问题分析后,循序渐进的得出问题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多种问题解决思路与想法,为学生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如针对“对于等比数列Sn,是否存在常数c,使得数列{Sn+c}也成等比数列”这个开放性问题,在学生学习了等比数列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就可以提出来,鼓励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在学生分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运用已学知识和经验,细致的分析问题并理清思路方法.这是个开放性问题,有“存在”与“不存在”两种答案.一般从假设存在入手,于是,小组成员需要在假设{Sn+c}为等比数列的条件下,求出c.而Sn的公比q又分为q=1与q≠1的情况.由此,通过逐步的互动交流,小组成员在集思广益下,理清了问题的解决思路.

三、展开合作探究,互动解决问题

问题的提出、思路的分析,都是为问题解决服务的.在探究学习模式下,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是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衡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步骤.在探究模式下,需要践行以生为本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学做合一”理念下,展开实验研究、动手分析、合作探究的问题解决过程.探究主题确定及思路方法理清后,学生需要按照已有思路展开合作探究过程,遵循数学科学规律,学生积极猜想、推理、验证、反思,教师恰当介入与指导,以此不断达到教学目标.

如“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应用”主题下,教师将该主题设定为一个专题,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将“系数、系数和问题”细分出来,组织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教师给出问题:“(1-2x)7=a0+a1x+a2x2+a3x3+…+a7x7.求解(1)a1+a2+a3+…+a7;(2)a1+a3+a5+a7;(2)a0+a2+a4+a6;(4)|a0|+|a1|+|a2|+…+|a7|.”这是典型的二项式展开式系数问题,学生运用已有思路――赋值法展开合作探究.完成每一步的假设、猜想、代入、计算、分阶段总结探究过程.通过赋值x=0,x=1,x=-1,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此各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合作探究,学生互动解决问题,能有效形成系统的思维方法.

四、实施总结反思,建构知识网络

学而不思则罔.这里的思包括思考和反思.每一步的学习完成后,学生都应该暂停下来,分阶段展开总结与反思,总结已有学习经验、知识与方法,反思还存在的不足、未解决的问题,以及是否可以优化思路和方法,得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或是否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展开进一步的解决生活问题的探究.可见,探究学习模式中总结反思阶段非常重要,能促进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网络.

如“数学归纳法”学习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总结反思.学生间互动合作总结,得出数学归纳法运用的原则、思路与方法.总结出必须先有n=1(或n=首项)时问题成立,再假设n=k时问题成立,将假设的结论代入n=k+1中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科学推导观察是否也成立.若能推导n=k+1问题也成立.那么对于给定范围内结论是成立的.学生反思需要弄清楚首项从哪一项开始,有没有特殊情况,且推导顺序如何,避免盲目和模糊不清的推导.

结束语

妙引探究模式,能有效优化高中数学课堂质量.探究模式的引入不仅是新课改的需要,还是提升课堂质量的需要,也是教给学生数学思想与方法,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探究学习模式让学生直接感悟、探索,在生活经验、认知基础下,展开合作互动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的探究过程,获得直接活动的经验,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晓强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6 (10).

[2]陈庆菊如何实F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1).

上一篇:电工新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旅行梦想促就科学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