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精彩而灵动

时间:2022-10-15 10:50:13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因精彩而灵动

摘 要:“教书匠”“传话筒”是教师的代名词吗?曾几何时,课堂没生成,或扼杀生成,教师必须按部就班,而课堂的生成成了教师大忌。面对课堂动态生成,要以人为本,宽容赏识,张扬个性,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和生命的关爱,这是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精心预设;捕捉生成;珍视错误

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活动中,常会有许多瞬间的动态生成资源。面对这些即时的教学资源,如何及时捕捉到,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呢?下面谈几点亲身体验。

一、精心预设,有效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精彩的动态生成来源于课前的精心预设,而精心预设并不是按照教案一成不变,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有效生成。下面是我在教学“异分母的大小比较”时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说说如何比较■和■两个分数的大小。

生1:把这两个分数化成分母都是63的分数后比较。

生2:也可以把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化成相同的数后比较。

生3:化成小数后进行比较。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4:画线段图,把这两个分数标在线段上,然后进行比较。

生5:画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把两个分数用阴影表示出来后比较大小。(预设方法之一)

师:同学们想的方法比较有创意,但具体做起来不够方便,谁还能想出更简便的方法呢?(根据课前预设发动学生)

生6:我直接就能看出■大于■,■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7份,其中的5份超过一半;同理,■中的4份则不到一半。

……

教材上呈现的是用通分的方法比较大小,在此基础上,我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灵活预设了多种方法,发展了学生思维,促进了课堂有效的生成。只有对学生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动态生成预备充分的空间,才能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

二、练就火眼,捕捉生成

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学生会有一些突发的灵感、瞬间的创造火花,这是他们学习的顿悟,教师应该用心倾听,及时捕捉和评价,利用“意外”,见风使舵,点石成金。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开门见山,举起梯形的纸板问学生:“你知道这个纸板的面积有多大?”马上有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我们量一量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就能算出来面积。”面对这一“意外”,我是当作没听到,还是……?我急中生智,用询问的口气问学生:“知道梯形面积是这样计算的同学请举个手!”结果大半以上的学生都举手了。“那你们知道梯形的面积为什么可以这么算呢?”学生摇头不回答。这不正是本节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吗?于是,我首先肯定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指出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用“(上底+下底)×高÷2”算的问题展开。比一比,看哪个同学,哪个小组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最先发现。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有利于动态生成的问题,学生学得非常主动,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想。

面对孩子们在思路上旁逸斜出、南辕北辙、背道而驰的这些“歧路动态资源”时,我们不能置“动态生成资源”于不顾,要充分尊重学生,师生平等对话,让他们的智慧闪耀光芒,成就精彩灵动的课堂。

三、珍视错误,精彩生成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尝试、磨炼,最终变得聪明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出现错误是司空见惯的,是正常的。

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出示一个长方形,学生都知道用“长×宽(a×b)”计算面积。接着,我将这个长方形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学生都认为是两边相乘即(a×b),此时我就将错就错,又将平行四边形再次拉一下,学生想都没想,觉得还是用“a×b”计算;继续将平行四边形拉,拉得角度更大,这时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在不断变化,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是不相等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抓住这一错误点,学生发现我们一直所关注不变的量是图形的周长,而图形的面积一直在变化着。见此,研究的方向已经明确了:“怎么转换图形才能使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呢?”通过直观图,多数学生发现了将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并将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操作过程,最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的结论。正是捕捉了学生的“错误”而引发了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极大调动了其探究兴趣。实际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难免会遇到诸多意外,巧妙地利用意外进行“生成”,会成为课堂一个预料之外的精彩之举!

四、“阴错阳差”,挖掘生成

课堂上,学生时常会有一些让人出乎意外的回答。教师若装聋作哑,则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若严厉斥责,将泯灭学生智慧的火花。最有效的办法是先了解“意外”背后的真相,继而因势利导,把学生“脱轨”的思维引导到有价值的轨道上来。

例如,教学“用最小公倍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做到这样一题:小林和小军都去参加游泳训练,小林每4天去一次,小军每6天去一次。7月31日两人同时参加训练,几月几日他们又一起训练。我让学生解释一下“每4天去一次”的意思,有同学说是“第1天,第2天,第3天不去,到第4天去”,还有说“每4天一个周期”,还有一同学站起来说“每4天去一次,就是每隔3天去一次”,听到这一分析,我一喜,我正在愁:怎样解释课外练习中出现“每隔几天”的问题呢?这孩子竟然能这样理解不正好吗?我就追问他:“每6天去一次呢?”学生肯定地回答:“就是每隔5天去一次”。我肯定了他的回答:“你说得真好,每6天去一次,就是隔5天,等第6天去,再隔5天……”“你的回答让我们分清了每6天去一次和每隔6天去一次是不同的意思,谢谢你。”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学生能很好地分清类似的问题。这一案例中,正是因为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而点燃了智慧的火花,而出现如此精彩的引导。

总而言之,数学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我们面对课堂上的“阴错阳差”“节外生枝”“灵光一闪”,不能视而不见,而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使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薄,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善,走向大气,走向洒脱,走向睿智;学生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全面、健康发展,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心灵共舞的家园。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外国语学校)

上一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的途径 下一篇:“激趣”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