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10-15 09:01:58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在物理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将实验与科学探究有效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新课标的主旋律,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那么教师应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探究的实验,引导学生顺利进行科学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实验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122-01

物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物理规律的认识、物理方法的掌握、特别在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现行推进的高中物理新课标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学艺术就在于设法引起学生的兴味,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的精力去做事体。”实验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成功的物理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物理实验,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因材施教,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可见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 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物理教学是以学生的演示活动为主,教师的组织引导为辅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物理规律的教学活动。但通过对部分重点高中学生的物理实验课教学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认可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实验的教学作用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但对单一、被动的实验只是为单纯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没有计划、没有目的、缺乏系统性。同时对于新课程标准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的指导思想不够明确,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地被动实验,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这样的实验教学只会使学生失去对实验的“神秘”感和探索欲望,思维单一,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大部分教师主观能动性不够,并没有将新课程改革中提及的自主实验落到实处,甚至有很大一部分教师觉得做实验浪费时间,做实验时课堂秩序难以驾驭,从而很少做实验或不做实验,这充分暴露了教师在育人理念上的落伍;此外教师的创造性不够,有些实验缺少一小部分器材,如果教师动脑筋找一些替代品即可补齐器材完成实验,而相当多的教师就省去不做了。

2 新课标物理实验开设主要特点

(1)鼓励和提倡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实验和实验探究,增强实验的趣味性、问题性、探索性和应用性。让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人,根据实验获得的材料、结论得出物理规律。教师成为学生实验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讲授者和示范者,高中物理必修2中对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方法就给了三种参考案例,启发点拨学生发散性思维。

(2)重视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新课标实验教材的编写与老教材比较,在实验探究过程方面增加不少新的可行的实验方法和内容。

(3)增加了许多趣味性和联系科技生活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在电学实验方面,编入了不少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新科技的小实验知识内容。

(4)鼓励和启发学生自己设计、探索实验。让学生合作设计,自己动手制作和完成小实验,从而真正体会到实验过程的乐趣和取得实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

3 新课标和高考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相比过去的教学大纲,新课标中的实验数量大大增加,主要包括必做的内容标准和选做的范例与活动建议,各自分别由过去的19项、3项增加到39项、50项。新课标中比较容易开展学生分组实验的实验数量约为40项,比原来的总实验数还多,这充分说明了高中物理新课程比以往更加注重实验教学。新课标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掌握物理实验的常用方法、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得出结论的能力、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等。新课标对实验的能力要求比较明确,是以不同的行为动词给出的,如用“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等行为动词表示对独立操作的不同层次要求;用“观察、实验、探究”等行为动词表示对实验经历的不同层次要求。

新课标对实验过程的要求更加明确,总体要求并不比原来的教学大纲低,反而对某些能力的要求还要更高一些,比如: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还有收集与处理数据等方面都比以前的要求更高了。

新课标指明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是:“能独立的完成要求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高考大纲对于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要求相对来说比较高,大纲中不仅包括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到了“分析和评价实验结论”,这属于分析问题的能力,而“能发现并提出问题,并处理问题”,则属于解决问题的创新运用能力。对于能力的考查上升到能自主进行简单科学探究的能力,这对于学生老师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无论是教学还是备考中,都要花费不小的气力去应付实验。

4 教师在实验教学方面有待于提高

(1)调整新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积极性。

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而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类型,采取有效的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探究的积极性。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鼓励学生自行完成实验。

新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能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同时还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敏锐的实验思维品质。

(3)重视生活中的小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材中涉及很多“课外小实验”,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教师都忽略了这个环节的教学。

总之,改进和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已成为新课程背景下的主旋律。只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好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其教学就必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云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2011(10):122.

[2] 张洋洋.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方法[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7).

上一篇: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下一篇:浅谈班级管理之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