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教学法基本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任务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5 08:07:37

任务教学法基本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任务设计中的应用

[摘 要]任务教学法以二语习得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为保证教学任务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需体现以语意为核心、任务类型多元化、任务复杂度循序渐进以及任务连贯性的原则。本文以多用户虚拟环境Second Life为例,分析任务教学法原则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二语习得;信息加工;多用户虚拟环境;教学任务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72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3

1 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以语意为核心,兼顾语言形式

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中的“任务”,不同于普通的课堂练习或传统的课堂活动,而是学习者运用目标语言完成交际目的,达成任务目标的过程。TBLT以语意为核心,学习者在仿真/真实的交际场景中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语意协商或语意交换,并在此基础上兼顾语言形式。Long将其定义为“语意与形式兼顾(Focus On Form,FonF)”的教学方式,以区别于传统语言教学“以语言形式为纲(Focus On Forms,FonFs)”的方法。任务教学法中的FonF,既可以通过教师在不打断交际过程的情况下,进行纠错反馈(比如重述等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设计特定的教学任务,导引学生注意语法、词汇的正确用法,从而提升语言的准确度。

1.2 任务类型多元化

由于TBLT要求学习者在交际场景中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语意协商或语意交换,许多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把“小组讨论”作为主要任务形式。然而,任务类型不应局限于小组讨论,而应选择多样化的认知任务类型,从而发挥不同认知任务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工作记忆”,促成语言的吸收和习得。TBLT常用的任务类型包括:匹配(matching)、信息差(info-gap)、列举(listing)、排序(ordering and sorting)、对比(comparing)、解决问题(problem-solving)、分享个人经历(sharing personal experience)、项目及创造性任务(projects and creative tasks)。任务类型的多元化,必然对技能训练的复合程度提出要求,需要教师在任务设计过程中对于听、说、读、写各项技能既有侧重,又有整合。

1.3 任务评级与排序

TBLT教案的设计应当以单个教学任务为分析单位,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逐步贴近真实交际任务的需求。任务复杂度(Task complexity)是指任务构成(task structure)赋予语言学习者在注意记忆(attentional memory)、逻辑推理等信息加工方面的要求。它由任务设计本身的特质决定,是相对固定的属性。任务复杂度包含6个要素(见表1),是教师对教学任务进行评级(grading)与排序(sequencing)的重要依据。

1.4 任务连贯性

迁移恰当加工理论(Transfer-Appropriate Processing,TAP)认为,为了语言学习者能有效地把一个场景中习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另一个场景中,场景之间必须具有相似度和连贯性,促使学习者在复习语言习得的同时有机会接触新的语言知识,从而提升语言流利程度。

2 TBLT在多用户虚拟环境下的应用

多用户虚拟环境(Multi-User Virtual Environments,MUVEs),是基于互联网建立的多用户虚拟社区,设有多样化的生活场景,用户之间可以使用互联网实时传递文字、语音、影像等,实现群组成员之间的交际互动。

在MUVEs中,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各学习小组的任务执行状况,利用MUVEs提供的录像和录音功能对小组活动进行记录,为日后的教学研究和反思提供数据资料。MUVEs为TBLT提供更生动、更便捷的实施平台,并且不改变TBLT的实践规律和本质要求。以Second Life为例,网络社区的虚拟场景和任务本身是无序的,而在教学应用中为达到教学效果,教师仍然需要划分任务类型、评价任务复杂度,科学地选择使用,必要时进行专门的活动设计和规划,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

本文以Second Life中主题为“The Spring Festival”的场景为例,运用现场的文字、音频和视像资料组织实施课堂任务。

Task 1:与春节相关的物品(Vocabulary for items――Individual Work)

学生拿到乱序的春节物品图片和英文单词卡(如对联、灯笼、鞭炮等),需完成匹配,并能准确读出物品英文名称。根据完成先后次序进行个人积分。

Task 2:春节习俗(Traditions――Pair Work)

两人一组(A、B)拿到以图形和表格来介绍春节习俗的阅读材料(例如:物品摆放的位置、使用的时间、代表的含义等);A、B拿到的阅读材料有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需要通过语音聊天,互助弥补信息差(此处所填信息均以数字或图形形式出现,不涉及英语单词和句子的书写)。按照补全信息的准确度将小组得分计入个人积分。

Task 3:春节禁忌(Taboos――Pair Work)

A、B分别观看视频片段,两段视频介绍了不同的春节习俗和禁忌,内容有重叠也有差异;A、B向对方分复述视频内容,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共同记录内容要点;最后向全班进行口头报告。按照口头报告对要点覆盖的完整程度将小组得分计入个人积分。

Task 4: 情景剧场(Showtime―Group Work)

4人一组(A、B、C、D),A、B扮演留学生,C、D扮演中国教师和家人;留学生春节期间拜访中国教师及家人,并向他们请教春节的风俗习惯,得到了耐心的解答;留学生在赠送礼物、言谈举止中不小心触犯了一些春节禁忌(比如赠送钟表、打碎玻璃杯等);中国教师和家人需解释与春节相关的文化禁忌,委婉地指出留学生的错误并提供建议。留学生所问问题和所犯禁忌的要点已给定,允许学生在演练中根据个人生活经历进行适度发挥和扩展。对表演进行录像,由学生投票决定最佳组合,对该组全体成员予以加分奖励。

Task 5:兼顾语言形式 (FonF―Group Work)

小组拿到对话文本,对话内容涉及春节习俗和禁忌,对话内容已打乱顺序,并留白一些重点句型和词汇搭配。首先成员之间通过语音对话,在Second Life 提供的电子黑板上对句子进行排序,然后试着补充空缺信息,最后观看对话视频,依据视频内容补全空缺的重要语法和词汇信息。根据填写信息的准确程度进行积分。

3 教学任务的设计分析

总体来看,教师在各教学任务的设计中融入积分竞争机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综合运用虚拟场景中的各种资源(如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保障语言输入的多样性与真实性;两人小组活动和4人小组活动的设计,为学生创造更多“意义磋商”的机会,有利于提高目标语使用的流利程度和完善交际策略选择;结尾任务FonF,鼓励学生探讨语言点的使用,进行关于语法与词汇的“元谈话(meta talk)”,有助于学生反思自己之前的语言偏误,提高习得的准确性。

以单个任务为分析单位,上述活动的设计、选择和编排均能体现TBLT的基本原则。

第一,每个任务均以语意为核心,有明确的交际目标,逐步贴近真实世界的交际任务。在每个教学步骤中,学习者必须通过语意协商,排除生词、语法和其他语言交际方面可能会制造的障碍,充分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才能完成信息填写或情景剧等任务目标,并最终能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介绍中国的春节风俗、解释文化禁忌,并提供建议。最后一项FonF任务,虽然旨在让学生聚焦语法现象,但其过程的实施必须以重组对话、理解对话含义为前提,依然体现了语意的核心地位,和兼顾语言形式的原则。

第二,任务类型实现多元化,包括匹配、信息差、预测、列举、对比、解决问题与排序,即TBLT常见的大部分任务类型都在该教学设计中得以应用。多种形式的认知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有关认知、逻辑思维、信息处理的大脑机制,提升工作记忆水平,为语言习得提供立体化的认知平台和资源。同时,在任务设计中有机结合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训练,并做到逐步扩展技能训练,循序渐进(见图2)。

图2 教学任务中的综合技能训练

第三,依据任务复杂度标准,对任务进行逐个评价,以由简入繁的次序组织课堂教学流程。Robinson提出的复杂度六大要素模型中,对于每项指标都应进行肯定回答(+)或者否定回答(-);“+”越多代表任务复杂度越低,“-”越多代表任务复杂度相对较高;据此,笔者设定“+”值为0,“-”值为1,以折线图的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各个教学任务的复杂度递进关系(见图3)。前4个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可接受的程度内经历逐步增强的认知负荷,在不断完成更复杂的交际任务的过程中,对目标语反复进行深度加工,促进语言输入(input)转化为语言摄入(intake),为目标语的习得提供优化的环境;最后一项FonF任务在复杂度上略有降低,是为了适当减轻学生的工作记忆负荷,将注意力导向语言形式本身,提高使用目标语的准确性。

第四,任务的串联符合TAP理论所要求的连贯性原则。新旧任务之间具有极高的相似度,有利于学习者把之前习得的语言能力应用到新的任务场景中,并在新任务中适度引入新的语言表达和内容,确保学生在每个步骤中都能“温故知新”,从而逐步提升语言流利程度。(见图4)

图3 任务复杂度评级与序列

4 结 语

本文以任务教学法任务设计的基本原则为框架,选用Second Life网虚拟社区的特定教学场景为案例,对教学任务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与正在应用多用户虚拟环境和任务教学法的英语教师分享实践经验,为拓展可操作性更强的任务设计与处理方法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J 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Harlow, UK:Subject Centre for Languages,1996.

[2]MH Long.Focus on Form: A Design Fea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C]//C Kramsch & R Ginsberg.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1.

[3]DJ Willis.Varied Activities for Variable Language[J]. Elt Journal, 1987 (1).

[4]D Willis, J Willis. Doing Task-based Teaching[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5]MH Long. A Role for Instruction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Task-based Language Training[C]//Hyltenstam, K & Pienemann, M. Modelling and Assess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levedon, Avon: Multilingual Matters,1985.

[6]P Robinson. Task Complexity, Task Difficulty, and Task Production: Exploring Interactions in a Componential Framework[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1(1).

[7]PM Auble, JJ Franks, SA Soraci. Effort toward Elaboration: Elaboration or “aha!”[J]. Memory and Cognition, 1979(6).

上一篇:实施“4S4B”工程 动态对接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专... 下一篇:中国矿业城市环境影响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