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灵动而精彩

时间:2022-10-15 07:54:39

课堂因灵动而精彩

近来,为了参加市级优质课评比,我挑了一篇新编入教材的课文:季羡林先生的《我的童年》。选择此文,一是为了挑战自己,二也是仰慕先生的大名。作为一位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大师,季先生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而且在为人处事上更是让人折服。他的谦和、简朴、真诚、勤奋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因此,我希望学生能够从季先生身上得到启发和感悟。

《我的童年》作为一篇自传,介绍了季羡林童年生活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从贫苦家庭走出来的孩子所遭受的生活磨难。平淡朴素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作者对苦难生活的真切感悟。对学生来说,读懂文章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如何深切理解和感受苦难童年对季羡林的意义,以及品析文字背后蕴藏的作者的情感。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从感动中国这一节目中对季羡林的介绍导入,检查课文重点字词后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以下问题: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在合作释疑环节,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童年如此艰苦,我还如此怀念?为什么作者有了较好的生活条件,而“宁愿再啃红高粱饼子就苦咸菜”?最后,让学生请举例说明本文语言“语朴情醇”的特点。此外,为了更贴近学情,我还课前调查了学生预习课文后产生的疑问。为了让课堂更有深度,我还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对季羡林做了一个全面的介绍。在课堂上,我也尽量调动学生参与讨论,在疑难处点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近作者。自认为整堂课上的还不错,谁知听课老师给我的评价是课堂板块设计的痕迹过于明显,课堂不够灵动。

听完评价,我又重新拿起课本,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这堂课的问题出在哪?什么样的课堂是灵动的课堂呢?为此,我又马不停蹄地查阅相关资料,反观自己的这一堂课,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自由、开放是灵动之根

课堂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灵动的课堂追求的应该是一种生气和活力,一种自由和开放。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应该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和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他们能够自由的学习,自由的发展。思维得到碰撞,情感能够激扬,认知在不断发展,对文本能够进行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并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导引者,应该为学生的自由发展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勇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以此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表现,我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教师对学生不够信任,在教学环节设计上碎问太多。用四个主问题解读文本,过于零散,不够大气。内容分析与语言品读环节割裂开来,肢解了文本,并使得课堂环节衔接不够浑然天成。学生在我课堂问题的导引下,一步步走进我预设的情境中去,思维在预设的框架中游走徘徊,对文本的解读也是东敲一锤,西打一棒,始终没有深入到文字的背后。我挟持着学生的思维一路向前,学生并没有得到自由的发展。因此,为了扭转课堂这种单调、死板的局面,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尊重,我又重新设计课堂主问题,抓住课文第一句话来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从初读文本、感受“灰黄”,细读课文、体会“红”、“绿”,再到作者为什么要写“没有红,没有绿”。这三个环节,其实包含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品析和作者情感的体验三大块内容。在这条主线下,放手让学生朗读、理解、品析,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地解读文本,按照他们的发现充分地展开讨论交流。在这种宽松、明主的氛围之下,学生放开胆子来,热烈主动地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二、质疑、思辨是灵动之叶

学贵有疑。传统的课堂重在教师滔滔不绝、不厌其烦地讲解,学生默默低头、奋笔疾书。这种单调、机械地授课方式不仅难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更是极大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个性的解放。长此以往,不仅会扼杀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更会削弱他们探究、思考的能力。课堂的生命力,不仅仅是追求气氛的热热闹闹,更在于追求学生是否有所思、有所得、有所悟。

反观自己之前的课堂设计,虽然在表面上看,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质疑,但是在本质上并没有抓住学生理解的关键点和难点,并没有问到学生真正的疑难之处。有些问题设置过于简单,调动不起学生思考的激情;有些问题设置过难,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扑灭了学生思考的热情。所以,在无疑处质疑,在有疑处思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思考的水平和质量。

因此,在感受季羡林童年的“灰黄”中,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思考连用三个“最穷”说明了什么,三个“不记得”又暗示了什么,“混乱”、“黑暗”这些词语包含哪些深刻含义等。这一个个问题的追问意在拉近学生与作者的距离,缩短时空差距,再现那个贫穷、落后的童年。在找“红”、找“绿”的过程中,我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点拨他们品析奶奶一连串的动词寄予的温情和爱意;思考“每次……就……”、“仍然”、“从来不”等副词背后包含的言外之意。最后,我又启发学生思考:童年的回忆中既然有温暖和快乐,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成“没有红、没有绿”呢?这一问题对学生的思维有极大的挑战性,需要他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写作意图,进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在一次次的质疑和思辨中,在不断地追问之下,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在相互的碰撞和交流中,他们对文本的解读也一步步深入,课堂也慢慢地走向高潮。

三、熏陶、感染是灵动之花

读书有三重境界:读懂文本,读出作者,读出自己的生活。课标中提到,语文的学习不仅在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语言文字的品析、解读是重要内容,情感熏陶感染,思想修养提升和审美情趣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季羡林先生作为一名大师,不仅著作等身,而且他的人格修养更值得学生去了解和学习。作为一个从贫苦人家出来的孩子,季羡林能够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不是因为他外在条件的优越,而是在于他个人的勤奋努力。这对现在大部分生活在富裕安乐环境中的孩子不知道珍惜已有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条件有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极其客观、冷静的态度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其中的喜怒哀乐蕴藏在朴素、平淡的文字中。如果稍不留意,作者丰富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就会被忽略,因此,读懂文字背后的深意,读出文字背后的作者是这堂课的重难点所在。再现童年生活,还原写作意图,感受作者对苦难哀而不怨、悲而不伤的人生态度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此,我以丰富多样的朗读为手段,引导学生一步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摘引作者的原话、播放作者的视频影像等课外资料的补充介绍,让学生感受一个更为全面、立体、真实的季羡林先生。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和预设,在课堂的尾声,水到渠成地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从季羡林身上得到的启发和感悟。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总结课堂的学习内容,更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心灵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这也是这一堂课的意义所在。

课堂因激扬生命而灵,语文因彰显个性而动。灵动的课堂,不仅教师要教得灵气洒脱,学生更要学得轻灵自在。追求灵动的教学艺术,不仅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绿色,更让课堂成为生命活力的空间。语文课堂,因追求灵动而精彩。

上一篇:口服苯丙胺类兴奋剂意外死亡4例 下一篇:模块化设计在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教学改革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