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价值观构建刍议

时间:2022-10-15 05:43:21

青少年价值观构建刍议

[摘要] 形成“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青少年健康价值观,关乎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的未来;健全的价值观是自然认同与教育认同相互补充、和谐发展的产物,青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阻碍其健康价值观形成;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规范家庭、社会的责任是青少年健康价值观形成的关键。

[关键词] 价值观 自然认同 功利主义 大众文化 人格魅力

一、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要维系其存在和发展,必须使其社会成员对某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规范,包括一些最重要的政治原则和思想原则,形成共识。只有在这种共识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导向力量,也才能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上,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社会达到有序化。这种共识,最终归结为社会主导价值观。所谓主导价值观,就是在一个社会中占统治地位、对社会其他价值观及其发展方向和基本走向具有主导、引领和规范作用的价值观。主导价值观不同于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则是指一个社会大多数民众即主流民众所信奉、或各种价值取向大体一致的价值观。主导价值观通常是官方(或统治阶级)所倡导和推行的价值观。而多数原则或大众化原则则是判定价值观是否属于主流价值观的根本标准;主导价值观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或者说主导价值观能为人们的价值取向指明方向、为人们的行为提供最深刻的价值依据。主导价值观引导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人们的理想、信念和信仰;主导价值观在缺位或功能失调时必将导致人们通常所谓的“价值观危机”、“信仰危机”和“道德失范”等价值观混乱现象。当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趋于一致的时候,这个社会就会是一个和谐与稳定的社会。如果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发生了冲突和对抗,那么,这个社会就必将不会和谐与稳定,甚至有崩溃的危险。我们的主导价值观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然而,我们现在的主流价值观与我们的主导价值观呈现出了愈来愈大的偏差,导致社会不稳。“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研究报告》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价值观越来越多样化,‘一切向钱看’的价值取向明显,社会风气面临诸多问题。报告提醒,这种挑战对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青少年群体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宝库,是祖国的未来,赢得青少年就意味着赢得未来。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将影响到我们国家社会未来的走向,然而当前社会主流价值观与主导价值观之间发生了冲突和对抗,严重影响了时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青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阻碍其主导价值观形成

认同是一种自觉或不自觉的赞许、遵从。价值观形成是价值认同的结果。一般来说,价值认同是习惯成自然的过程,也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随着认同程度加深,人们不再会觉得是“要”接受和遵从某种社会价值规范,而是自觉地就会去那样做。从价值认同发生的角度考察,价值认同可分为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所谓自然认同,是指随着个体的成长和成熟,主要由其生活的环境、生活的方式所造成的社会价值认同。这一认同与个体所处的许多自然条件有关,如血缘、种族、地域、习俗等,自然认同是个体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自发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此理。教育认同又称理性认同或学习认同,主要是指对价值规范内容和意义的理性认识,是通过后天的各种教育学习(主要是学校教育),从道理上认识到这种规范正确,进而认同遵从它。健全的价值观是自然认同与教育认同相互补充、和谐发展的产物。由于自然认同与血缘、地域、种族等有关,所以自然认同也就含有较多的情感成分。正是这种情感因素,造成了人们价值认同中的不可避免的倾向性。当几种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同时存在时,人们总是倾向与选择认同与其有血缘、地域、种族等关系的那种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当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发生冲突时,自然认同就像淹没在水面下的冰山,随时都可能升起,取代教育认同。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正是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的结果,虽然我们对青少年贯彻了“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的最新价值走向;融会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现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非常遗憾的是,我国当代青少年却生活在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肥沃土壤”中,学校的价值观教育与学生身处的社会现实及实际生活的脱节,容易使他们从小就渐渐习惯于说假话、空话,形成双重人格。从而“冷落崇高”“亵渎神圣”之类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出现于青少年这一群体中。所以青少年所处的外部环境,已经逾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道德规范的底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我国当代青少年主导价值观形成的瓶颈,值得我们研究。

1.不正之风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市场经济的确立,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压抑已久的各种各样的欲望“井喷”式爆发,利益成为各色人等的共同追求,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不完善,政治体制未能及时跟进,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以超出人们想象的势头席卷神州大地。黄赌毒、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分配不公,贫富悬殊;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潜规则”等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灵,这些不良社会现象都潜移默化地浸染着未谙世事的青少年。如家长为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或让孩子得到老师的特别照顾,请老师客或给老师送钱送物。

2.极端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是主张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为行为准则的伦理观点。功利主义追求急功近利,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其特征是实用性和利益性。功利主义影响着社会风气,以功利主义为主导是我们现行教育的一大特色。从家长教育层面看,存在重养轻教误区。父母对孩子成才的期望值都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往往只注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其精神和心理需求;只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忽视对其健全人格、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学校教育层面看,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习成绩轻思想道德、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特别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没有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社会评价学校、上级考核学校主要看升学率,学校考核教师主要还是看学生的学科成绩。这样的教育导致学生的情感、志趣和眼界狭窄,对课本以外的社会、伦理、生态、文化传统以及人类未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认识和关怀,尤其是导致价值观的迷失。“毕婚族”、“追星族”、对“超女”“快男”等选秀节目的狂热等现象,凸显了青少年价值观的扭曲。

3.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的大众文化

当代青少年可谓是“荧屏育成的一代”。2002年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家庭里,表示“天天看电视”的儿童有64.2%,“经常看电视 (每周3~6天)”的有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有14.5%,“不看电视”的只有1%。他们的价值观念直接来自于耳濡目染的影视传播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本质是消费和商业化,它的功能主要是娱乐。大众文化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文化的发展,受利益驱使,大众文化消费以庸俗甚至下流、荒诞的作品来迎合某些人贪婪、放纵的低级本能,在大众文化的运作过程中,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受大众文化的影响,青少年会或多或少地染上一些青春文化病, 主要表现在享乐主义的物质文化取向和颓废主义的精神生活取向上,这是一种消极的文化倾向。这种消极颓废的文化倾向已逐渐渗透于青少年的价值观中。大众文化的商业化特征使它在传播过程中充斥着消费主义、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当代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万千宠爱于其一身,置身于社会消费主义文化中,自然引发了他们以新潮、变异、炫耀为特征的物质消费取向,陷入了盲目的“冲动消费”、“从众消费”、“攀比消费”及“超前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的泥潭。“大众文化使大众过分注重生理享乐而忽视精神追求,过分注重形而下而忽视形而上,大众文化以人的奢侈、安逸和麻木取代了人的真正的自由,这种状态并非人的解放,它只是使个体进入到新的异化”。

4.暴力崇拜,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误读

其一,在商业利益和收视率的驱动下,当前的电影和电视是以暴力为刺激性元素来吸引观众的,作品中体现丑恶、暴力的内容越来越多,过度渲染暴力、谋杀等场面,这些展现打斗、枪战、流血、伤口、死亡等身体冲突的场景和情节,极易引起正处青春期躁动的青少年的共鸣,使其形成一种错觉,即暴力行为在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为了生存或解决问题必须使用暴力,从而形成“暴力崇拜”,导致青少年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同情心和体会他人伤痛能力的缺失。美国学者班杜拉(Bandura)认为:“电影、电视常常生动地描绘暴力的画面,并且剧中的暴力被说成一种可以接受的行为,它甚至反映了一种英雄气概,那些暴力的英雄从未因此而受到法律或社会的制裁。由此,人们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暴力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用于处理日常事务或人际关系。”其二,当今时代,网络游戏作为游戏的新领域,以其精美的制作、逼真精细的画面音效及强烈的互动性、仿真性、参与性、竞技性、角色扮演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截至2004年底,网络游戏用户数2025万,其中,16~30岁的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比例高达87.4%!一方面,是网络游戏产业长势喜人、高歌猛进;一方面,是青少年网络游戏用户比例居高不下、已成绝对主力。作为一种文化产品,网络游戏的内容必然带有明显的价值倾向性,会引导它的玩家产生潜在的价值倾向。网络游戏中却多以战争、暴力为主要内容,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世界里,青少年不需要接受社会规范和他人的监督,可以随心所欲地宣泄情感,对别人进行欺骗攻击杀戮,以求在网络游戏中“生存”,或者成为网络游戏中的“强者”。潜移默化中使其认同网络游戏中对暴力的态度和价值观,造成青少年漠视现实社会规范及行为的暴力化倾向,成为法治教育的大敌。

三、对策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使这些内容完全融入青少年价值观,在我国社会大气候未能根本扭转的前提下,是不现实的。我们没能力马上完全改变整个社会,但我们却有足够的能力改善青少年生活学习的小环境,从而强化青少年主导价值观的自然认同,并由点带面,进而促进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第一,在现代社会,影视媒体已成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正因如此,影视媒体人应有起码的良知,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影视媒体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

第二,用法律的手段规范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如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对网络游戏产业进行规范管理。

第三,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并通过其人格魅力熏陶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罚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力量。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是青少年健康价值观形成的突破口。笔者认为,教师也是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在市场行为甚嚣尘上、教育也危险的被当作产业来运营的今天,幻想教师能脱离尘嚣,独善其身,保持高尚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是不现实的,只是痴人说梦,也是违反唯物辩证法的。市场社会应该用市场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是基本的思路。因此,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需要起码的保障措施。教师职业专业化就是一有效的途径。实现教师职业专业化,必须建立教师职业保障制度。所谓教师职业保障,是指通过教师职业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教师的职业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全面落实法律赋予教师的职业权力和职业地位,从制度上确保教师依法独立公正创造性地行使教育职权,同时依法保障教师的职业收人,保护教师的人身安全和合法利益。教师职业保障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教师的职业权利保障、职业地位保障、职业收入保障、职业安全保障、职业教育保障和职业监督保障等内容。如职业地位保障,确立有限的教师终身制,除法定情形出现外,教师不得被辞退或处分,从而保证教师有足够的底气永远高昂其尊贵的头颅抵制不正之风;又如,职业收人保障,明文规定教师拥有相对丰厚的经济收入和稳定可靠的物质生活保障,以免后顾之忧,保证教师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者体面地生活下去,也能吸引社会精英流向教师群体,形成“示范效应”。笔者坚信,通过教师职业专门化的完善,教师的地位将会得到极大地提升,教师阶层的影响力将会大大增强,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不但影响到学生,改善局部小环境,还将辐射波及整个社会,实现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完全统治地位。

参考文献:

[1]参见廖小平.主导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辨证――兼论改革开放以来主流价值观的变迁[J].教学与研究,2008,(8).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

[3]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朱晋州.电视传媒对我国儿童的影响[J].大地,2003,(16).

[5]洪晓.试论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J].广西社会科学,2007,(7).

[6]张小虎.转型期中国社会犯罪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浅谈农村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下一篇:胡应麟诗文理论对小说戏曲研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