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22-10-14 03:59:34

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为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了方向和要求。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反映了其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还反映了其对实现“中国梦”所担负的社会责任的自觉程度。加强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有利于调动青少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04-02

青少年的价值观包括主体历史方位感、社会规范意识、价值本位观念等。其中,主体的历史方位感,即青少年关于自身在现实社会中所处位置和自己与集体、社会、国家的相互关系的切身感受,成为青少年价值评价标准的坐标原点,构成了他们的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人生价值、社会价值、道德价值三方面。

一、现阶段青少年核心价值观迷失

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时期,原有的价值观体系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思想变化剧烈,出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这就使人陷入生存的焦虑中,理想迷茫,信念缺失,精神空虚。正处于社会化敏感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自身缺乏稳定、连贯的价值观,更容易出现价值体系的波动甚至出现核心价值观的迷失。

1.人生价值迷失。主要表现为理想价值与功利价值间的矛盾冲突,社会理想、人生奉献被物欲化、功利化的价值观念所取代。

2.主体价值迷失。主要表现为自我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取向上的矛盾,他们过分强调“自我中心”,忽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集体价值的统一性。近年来,“平民造星”运动这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席卷全国,这给青少年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冲击。虽然,这些社会现象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如鼓励自强不息、积极向上、追求梦想等,但也产生了如一夜成名等急功近利的消极价值取向。

3.道德价值迷失。主要表现为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不该耻者为耻,荣辱观念上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一些青少年不以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为荣,反而追求奢侈、享乐。他们渴望一种不劳而获的生活,幻想着奢华生活,希望能“一夜暴富”。

二、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体系

十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为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每个社会成员价值观的确立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重要成员,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的确立更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直接依据。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体系的设定应在符合大多数青年价值观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反映出国家和社会对广大青年的期望与要求。作为对社会主义价值导向的直接体现,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包括三个层次的目标:基础目标,即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公德意识;主导目标,即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最高目标也就是培养青少年的社会主义理想。其中,基础目标应当是得到重视的。因为公德意识的养成虽然层次比较低,但它在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导目标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热爱祖国是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青少年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因此,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强化对青少年的基本道德要求,树立社会主义理想,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必不可少的一课。

三、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我们共同的思想基础,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剧烈变化。针对部分青少年在不良价值观影响下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功利化”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特别是“中国梦”来凝聚力量,用爱国主义和改革创新来确立信念,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修养,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打牢他们的思想基础,使其认识到“中国梦”的深刻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使他们明确自身在实现“中国梦”道路上的责任和使命,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作为切入点。中华民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正是这些价值观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传承,发展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在当今的现代化社会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能够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养分。因此,教育者可以把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作为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切入点。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给青少年一个在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与精神支持,使其弘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理念;要养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弘扬仁爱精神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使青少年具备社会公德意识,对道德现象能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加强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培育民族自尊信、自信心、自豪感,帮助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这个大坐标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从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作为重要平台。①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在生活中培育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价值观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在家庭中,父母与孩于朝夕相处,家庭的总体教育可以及时矫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让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然而现实中,绝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在学业上有极高的期望,但对孩子的价值观要求却不甚重视。因此,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应关注青少年家庭价值观教育,从生活入手,注重细节,加强青少年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道德风尚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②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优势,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实践表明,校园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校园文化的主要阵地;要大力开展科学精神的教育,使青少年自觉热爱科学,立志用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祖国、服务人民;要大力开展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倡导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要组织和引导青少年参加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陶冶情操,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增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力。据统计,我国青少年网民超过八千万,年增长率23.4%。网络对青少年影响最大,但同时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最薄弱的环节。近来,网络恶搞、网络垃圾、网络色情等现象都给青少年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消蚀剂。针对此类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应开展青少年网络建设工程,督促各类互联网站把握正确导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发教育资源,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形成网上正面舆论的强势。可以从青少年最易接受的动漫和游戏作为载体,开展丰富的网络教育活动,让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其中。开设青少年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价值观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的十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8.

[2]肖川.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军.走出黑洞:当代中国失范现象批判[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学院教研基金项目;十八专题项目。

上一篇:关联理论指导下的等值翻译 下一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雅典式”教学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