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应与社会需要高度统一

时间:2022-10-15 05:13:52

中等职业教育应与社会需要高度统一

发展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我国制造业、服务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解决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客观需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展的步伐,从而使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也使职业教育自身在此过程中得到完善。

一、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意义

1.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

社会人才类型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社会的教育类型也随着人才类型的不断发展而发展。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职业教育学校与当地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以便适应因生产不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运用靠人才,如果没有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而空有高端的科技人才,其科技也无法转化为生产力。

2.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有利于学校发展及学生就业

技术型实用人才严重缺乏,高级蓝领成为社会用工的一大缺口,技工特别是高级技工严重短缺,几乎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 只有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接轨,职业教育才有生源、有出路。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选择就业。现在的中等职业教育随着当地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可以使毕业生能够与职业岗位进行零培训接轨,避免学校资源浪费和学生精力、物力的浪费。在此二者完成良好统一的同时,社会、学校与学生三者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促进学校更好的发展。

二、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脱节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随着劳动力市场需求加大,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脱节的问题。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被轻视的现象仍很普遍。在现实生活中,鄙薄中等职业教育的观念仍根深蒂固。许多人并不把进入中专或技校就读视为有前途的学习途径。人们对于社会对中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从而无法从根本上认可中职教育。

2.学生观念没有转变

目前的中职学校仍然面临着生源危机的问题。生源危机不单单是指学生数量,还有一个更主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生源质量差。学生的观念没有转变,绝大多数的中职学生并不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或自己的求职志向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扩招,淘汰分流机制下的中职学校考生分数偏低,常常是为了初中毕业后不至于无事可做而选择就读中职学校。“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的发展,导致学生提不起学习热情,也无法更好的热爱并投入到该方面的社会需求中去。

3.教育经费投入不够

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既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又拥有较强职业能力的技术工人,从而能够胜任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大量教育资源的投入。而就教育资源而言,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就要远远高于培养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因为高等中学毕业生对于实训方面的培养基本没有要求,而中职学生在实训技能方面的要求很高。与此同时,对于中职学校的教师,其本身素质不但要达到普通高中教师的水平,在技能方面还要有一技之长,这就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师是“双师型”人才,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教师的薪资却不如普通高中教师的薪资,从而影响中职学校教师体系的建设,也影响了中职教育跟进社会需求的能力。

4.企业软环境配合不足

目前社会上对招收中职教育人才关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宣传力度逐渐加大,对技术类人才的缺口非常重视,但是,现实的情况与宣传仍有一定差距。企业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但对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仍远远不够。学生就业率高,但往往是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劳动力廉价的职位,企业并没有为这些技术人才提供足够良好的就业软环境,很难让从中职学校走出去的人才从根本上被认可,从而导致了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

三、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需要相统一的具体做法

1.从宏观上把握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定位

中职教育学校应准确有效的把握人才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找准自己培养人才的定位。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一定要紧跟市场的需要,使培养的目标在素质上和技能上都能够达到社会的需求。优化结构,认真研究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精神,根据社会需求对培养的专业统筹规划,统筹政策,统筹资源,保证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与当地发展方向、市场需求相适应。

2.将中职学生的培养落实到实处

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找准自己的优势,下功夫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宽度和深度上的延伸,使培养的人才既优质又实用,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避免资源浪费,无序竞争而导致的所培养人员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学校的声誉。要跟具社会需要及时的调整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实训经验等,使中职教育实时与社会需求接轨,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培养重点。

3.中职教育教师自身素养要不断提高

中等职业教育完善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中职教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提高。中职教育教师在中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统一的问题上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双师型”人才不仅要求教师在自身素质方面,更要求教师在个人技能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要给教师足够的资源完善自己,使教师队伍能够及时的与社会需求接轨,从而指导学生达到社会的需求,本着“宽进严出”的原则,使学生在中等职业学校受教育的过程中转变观念,找准自己的定位,学习过硬的专业技能,毕业即能服务于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

中职教育学校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做好企业与人才之间的沟通,通过多种渠道了解社会的需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生就业和企业选人的过程中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最大限度的开放信息,互通有无。

四、大连市房地产学校的经验

一是学校积极探索大连地区社会对中职学生的需求方向,总结出适合本校资源的如土地资源调查、房地产营销与管理、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梯安装与维修、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等专业性极强又十分热门的专业,并积极开展相关的培训认证工作,实行“订单式”办学,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入学即就业,招生即招工,在校的学生就是某个单位的职工。学校坚持“一切为了成才,一切为了就业”的办学宗旨,实现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完美结合,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深受用人单位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同时,学校结合社会需求及自身能力,在做好现有专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的热门专业,拓宽了招生就业渠道,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需求,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二是学校在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方面非常重视。本校教师在选拔时严格审查专业技能,坚持把好考试面试关,在选拔初期就要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及个人素养情况。同时学校根据社会需求的发展,大力支持教师的进修和学习。坚决执行教职部门对“双师型”模式的要求。首先使教师能够跟社会需求接轨,从而进一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三是中职教育在保证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够用的同时,必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设施的建设,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型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中职院校要做大、做强,就必须紧跟市场,以行业和企业科技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以学校发展规划目标、所设专业教学和科研开发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在教学环节中,必须有具备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训基地建设是体现中职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应用技术能力特色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校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财政下拨资金,支持学校建设房地产行业教学实训基地。例如我校申请的专项资金用于学校教学实训电梯的教学管理,对我校的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训教学起到很大的助力作用。另我校申请的实训楼建设项目正在立项审批。这些项目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学校办学能力的增强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为今后职业教育整合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础。

总而言之,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满足于社会的需要,中等职业教育要紧跟社会需要的步伐,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社会的需求高度的统一起来,才能使中等职业教育自身有更光明的前程,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作者单位:大连市房地产学校)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下一篇:为培训内容“加餐” 提高安全培训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