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报道如何“走\转\改”

时间:2022-10-15 03:57:07

正面人物报道或者典型人物报道,其叙述特点是建立在叙述者已经把握了故事的道德判断的基础上,叙述者采取全知视角等叙述姿态,往往会干预受众在接受传播时的道德判断指向。英国学者马克・柯里曾说,“作者从来就不应该说教。即使是在有明显道德或哲理目的的故事中,也永远不应露骨地说教。”①的确,正面典型人物报道往往由于这种道德价值的预设,以说教的姿态进行叙事,使得此类报道文本的真实感和可信性下降,甚至引起受众的反感。

从2011年3月下旬开始,生活日报推出了一档专写正面人物报道的专栏――“济南美好人物”,如何突破以往正面人物报道可能存在的“说教的姿态”,既发掘“济南美好人物”的精神感召力量,又消除此类报道的说教意味,成为创办此专栏的初衷和追求。今年8月起,、中央外宣办、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济南美好人物”专栏30多期30多个普通人物的报道运作,也在实践着这一报道形态的“走、转、改”精神。本文试以生活日报“济南美好人物”专栏报道为例,剖析正面人物报道如何在“走、转、改”中实现新的突破。

走基层:人物从基层中来,记者到基层中去

不说教,不让读者产生反感的接受障碍,报道的正面人物首先要真实可感。“济南美好人物”专栏选取的人物,是去精英化的,之所以称之为“济南美好人物”,顾名思义就是泉城济南老百姓身边的美好人物。专栏自3月27日第一期刊发以来,截至9月中旬已经报道了30多位美好人物。这些美好人物都是来自基层的鲜活人物,要论官职,级别最大的也只是个副科级,但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值得人尊重、喝彩,也有平凡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让人读来有亲近感。而“走基层”恰是发掘报道这些美好人物的首要原则。

1.人物选取来自基层,取材于民间,最大的官儿才是个“副科级”

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真正有价值的新闻是记者用脚在基层走出来的。而最能符合“感动济南”定义的美好人物,也大都是从基层的实干、执着、奉献、创新中涌现出来的闪光人物。“济南美好人物”专栏的人物大都来自基层,题材选取上也始终坚持一种民间化立场。

2011年3月27日,第一期“济南美好人物”见报,章丘市绣惠镇一位41岁的农妇成为该专栏第一个关注的好人。该农妇叫刘玉芬,照顾高位截瘫的丈夫两年多,而之所以会关注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妇,是因为她的丈夫实在不忍再拖累妻子,于是,不吃不喝甚至拨打110,目的就是为了和她离婚。记者赶赴刘玉芬家,详细采写其家庭真实状况,并还原这个本来幸福的家庭因为遭遇变故而出现的转折,以及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那纠结的矛盾背后所呈现出的令人唏嘘的情感。

“济南美好人物”专栏开办以后,像刘玉芬这样的来自基层的普普通通的人,以及他们做的也许平凡、平淡但却因为坚守、因为抉择而变得美好的事,成为专栏在题材人物选择上的标准。

民间化立场涉及到普通市民的基层生活中所能触及的各种生活化场景和情感情境,在这些场景和情境中,有一些人数十年如一日,默默为身边的人、为这个社会做着贡献;还有一些人在面临突发事件时,做出了常人没有做的抉择。因此,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需要被放大,需要形成一种正面的带动力量,在一种正面榜样力量的新闻传播中,助推这个社会向更加理想的境界前进。

在已经刊发的美好人物中,读者可以看到深耕社区十年的社工大学生,如何在老百姓柴米油盐的故事里赢得民意、收获成长;也可以看到研究林木病虫害20余年的“虫痴”(他是我们选取的人物中官职最大的,也才是个县林业局副局长),如何为维护社会公共环境而默默付出;还可以看到16岁的花季少女把她印象中的家乡济南变成卡通人物形象,看到27岁的外地小伙,迷上济南的泉水,串小巷、钻山沟,4年拍下380多个泉;更可以看到当有人失足落水或陷入危险中,有的人全然不顾自己的安危见义勇为的感人壮举,他们是真正的平民英雄……

2.记者采写要深入到基层“接地气”

人物来自基层,取材于民间,记者在进行人物报道时,必须深入到人物所存在的现实场景中,竭力还原人物形象和基层环境之间互为因果的构成关系,从而使其身上存在的美好因素可以真正“接地气”,而不是记者纯粹为宣传而做的表面报道。

迄今为止的每一篇“济南美好人物”报道,都是记者赶赴人物所处的工作或生活环境中,用心感受其人和其所做事情与现实的关联。比如,为报道好“泉城神捕”郭盖组合,记者李培乐与王僖多次深入郭家强和盖延伟的工作单位,并和他们二人一同去“踩点”,真实体验其工作环境,以及二人工作时的状态和相互之间默契的配合。采写出的稿子,不仅生动地还原了这对15年抓贼2000多人的“郭盖”组合的情貌和工作状态,同时,也把他们多年的经验转述给读者,这种来自基层的真实有价值的经验,使得读者在阅读时,得到另外一层的收获。

通过记者深入基层的鲜活采访,这些美好人物和他们做的事就从一般的好人好事报道中跳脱出来,不仅让正面人物报道摆脱了以往的“说教姿态”,也为这些人和事,开辟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恰是这一专栏所秉持的第一要义,也正是因为这样做了,才让这些来自民间、来自基层,因为坚守或因为正确的抉择而获得社会正面宣扬价值的人物,得到了更好地传播,也实现了弘扬社会正气的效应,让受众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其进行的精神召唤。

转作风:采编人员从被动坐等到主动介入

以往人物报道,记者主动采访的比较少,“坐等”或上级安排的比较多,负责各个行业报道的记者从通讯员那里得到线索甚至直接拿到稿子,这样的报道显然是不够鲜活的。围绕着“转作风”这一要求,生活日报“济南美好人物”报道从一开始就确立了采访原则,要求记者到第一线采访,与受访者进行直接深入的交流。而且,作为项目负责制运行的“济南美好人物”报道,还要求编辑提前介入,彻底改变以往编辑只负责编稿的工作模式。

1.面对面地采访,心贴心地交流

人物报道,尤其是正面人物报道,往往容易给人一种“假大空”的印象。人们之所以形成这种认识,原因之一就是记者采访不扎实,不到位,写出来的稿子不鲜活,千人一面。

解决这一问题说难很难,说简单也简单,那就是必须到现场采访,杜绝打电话、抄材料等简单化采访方式。当然,这也是所有新闻报道所应该遵循的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执行得不好。“济南美好人物”栏目在开办之初,就决定要打破原有的操作模式,让记者进行体验式采访、参与式采访,与采访对象面对面,在他们的家中或者工作环境中完成采访,熟悉采访对象的生活和工作,挖掘出采访对象背后的故事。

“济南美好人物”专栏曾聚焦过几个特殊的行业或领域,他们的工作和做这项事业往往不被大众熟知或理解。比如对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护士长颜苏萍的报道,读者此前也许从未真正了解一个照料精神病患者的护士,是怎样一种工作状态。记者通过深入颜苏萍工作的环境,真实体验她平时照顾精神病患者的工作状态。文章还展现了颜苏萍从最初那个因为挨了患者一个耳光而流下委屈泪水的小护士,到后来病人把饭菜喷她满脸都毫不介意的成长过程,用对这种蜕变的描述和真实的对话,展现了这位美好人物身上的感人之处。

小动物保护志愿者是今年济南市展开治犬行动以来,再次跃入公众视野的一个群体。但是,社会上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诸多不理解,更有人说他们是傻子、不干人事。“济南美好人物”专栏将目光聚焦到这个群体上,记者也以亲身体验,真正贴近这个不被人了解和理解的群体。在38℃的高温下,记者和泰山小动物保护协会的志愿者,一起去抢救一只怀着孕身受重伤的流浪猫,真实感受到做这项工作需要的爱心、耐心,以及整个中心只有6名救助志愿者却要肩负拯救全市那么多无主猫犬工作的艰辛和不易。采写该文的记者多次在烈日下骑着车,实地探访地处偏远郊区村落里的泰山小动物保护基地,“基地不大,才不到2亩地,当记者走进这个狗的世界时,立刻被一股刺鼻的气味冲了一下。毫不夸张地说,院子里到处是狗。”那么多生病的狗,得不到及时救治,记者帮着医生、志愿者一起给狗打针、喂药、抚慰,亲身体验一名小动物保护志愿者所做的事情,并在这过程中,深入地了解了他们坚守在这个领域的心理状态。记者在亲身体验的同时,也获得了最鲜活的素材,并通过报道替所有志愿者向全社会,尤其是那些不理解他们的人们,说出了他们内心那朴素却崇高的信念。

目前为止,30多期的“济南美好人物”报道中,不少采访对象都在很偏远的山村,记者通过辛苦的采访,既拿到了鲜活的素材,同时也锤炼了自己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到达一线、与百姓同呼吸共命运的风气也在记者中得到了强化。

作为一个每周都要推出的专栏,“济南美好人物”专栏的采写,也调动了生活日报各采编部门的力量,从人物选材、记者采写、摄影记者采拍、编辑部编排处理等各个环节,采取集成化处理的模式,确保人物报道的可读以及版面的生动精彩。

一方面,每一期美好人物报道,只要条件允许,都是文字记者和摄影记者同时采访。文字记者在深入细致了解被采访对象的美好特质时,摄影记者也准确拿捏人物的肖像特征,使得文图并茂,达到了更好的传播效果。

另一方面,编辑部对“济南美好人物”报道进行了全面参与,在这一栏目的运作过程中,编辑的工作作风也得以改变。每当选题确定时,一个报道项目也随之成立,责任编辑会提前介入,直接参与该报道项目的全过程,甚至介入采访。如果发现报道采写或照片冲击力方面存在不足的地方,会及时与采编人员或摄影记者进行沟通,进行补充采访或拍摄,在经过多次打磨之后,记者拿出来的稿子更加符合版面要求,编辑在编辑版面时会游刃有余。

当稿件到达编辑环节之后,美编会及时介入,美化版面,让形式更好地体现稿件的内容,确保每一篇见报的报道都达到最佳效果。通过这一形式,编辑的能力也得到了再造和提升,稿件编辑也提升了对新闻的判断能力以及对记者采访的指挥调度能力。

改文风:人情味的表达,封面化的凸显

报纸是为读者服务的,办得好不好读者最有发言权,而读者了解报纸靠的就是见报的版面和文字。改文风,是生活日报对采编人员一贯的要求,在“济南美好人物”这一栏目推出的时候,文风的改变贯彻得更为彻底,不仅仅要求记者写稿的风格进行转变,要把稿子写得生动可读,而且要求编辑也在版面编辑上实现“版风”的改变。

1.报道内容追求“有温度的叙事”

“济南美好人物”的报道对象都是普通人,这些普通人身上能打动我们记者的,正是他们身上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如何讲出来才能打动读者?在报道内容的表达上,我们确立了“人情味”这一基调,通过充满人情味的写作方式,既使我们的文风得到转变,也实现了打动读者的效果。

新闻报道讲究的是客观、真实,也曾有学者提出新闻报道应采取“零度写作”的叙事策略,但是“济南美好人物”专栏系列人物报道,却在同样尊重人物、事件的客观、真实的基础上,追求“有温度的叙事”。这种温度,来自被采访对象本身在精神层面存在的令人唏嘘感动的品质,也来自记者细致周全的采写以及报人本身的采访感悟。

以2011年4月26日生活日报刊发的“济南美好人物”大学生猪倌王元虎为例,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养猪作为职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噱头,但是这样的人物的真实心理动因是什么?其人生选择背后的现实处境如何?周围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凡此种种,都可以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记者选取这一人物进行采写,见报的稿子则处处体现着一种质朴的人情味儿。正文以时间线索梳理王元虎养猪过程的脉络,着重刻画的是他从事这一职业的心理发展过程,“一推开研究所的大门,闻到那股鸡粪味儿,我就感觉到亲切。”记者准确抓住王元虎的心理活动细节,也勾画出其鲜明的人物特色。

随后,记者分别采写了王元虎妻子娘家、王元虎父亲、同事、上级领导对他这一人生抉择的不同看法,“干啥不好非得养猪”、“像他这样的创业者不多”等评价,则在客观衬托王元虎的同时,让读者看到一个人在做人生选择时所要面对的种种是非。文章的最后,配发了记者的采访手记《还有多少人怀揣理想》,“希望能有更多的‘王元虎’坚持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梦想。至少,在谈到‘理想’这个词的时候,增加几分底气,不至于在被孩子问起时,哑口无言。”记者的这一希望和发问,也在彰显人情味的同时,给现在很多面临人生抉择的人一种警醒。

“济南美好人物”专栏报道,虽然每一期都选取不同类型的美好人物,采写的格式、体例也力求创新和超越,但记者采写时却采取了同样的叙事策略,即以一种人情味的表达,刻画人物形象,升华人物背后所能带来的人生启迪。

此外,人情味的表达方式,并不意味着记者在采写美好人物时,只是一味地对其美好品行进行讴歌,作为一家全心全意为济南人民服务的报纸,生活日报开设此专栏,还在于借描写人物,进行一种普世价值观的型塑,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从而从人物“小我”的人情刻画,升华到社会“大我”的人情思辨。这都对记者“改文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济南美好人物”专栏,也提供了这样一个供记者锻炼、思索、努力的平台。

2.普通人物登上大封面

栏目的封面化是“济南美好人物”这一栏目在版面上的突破。封面是一份报纸最为重要的“脸面”,通常情况下,这个版面上体现的内容必定是当天为读者推荐的最好的分量最重的新闻。把“济南美好人物”栏目中报道的普通人物放大到整个头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尝试,把这么重要的位置留给普通人,是不是一个有风险的举动?

我们的理解是,济南美好人物上封面,正是生活日报办报宗旨和办报理念的体现,为济南市民办报,也要报道济南市民,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济南的读者看到隔壁大哥、邻家小妹都能成为新闻人物,登上报纸的版面,从而拉近读者与报纸的距离,更好地实现报纸与读者的互动。

在以往的报道中,对这些正面人物的采写往往依赖于突发事件,比如救落水者,记者在报道事件的同时,对人物进行采写,从而形成一篇人物通讯。这样的事情并非天天都有,而写普通人物的稿子又因为没有新闻由头很难见报。要想解决这样两难的问题,只有给人物报道设立专栏。正是形式的专栏化,保证了“济南美好人物”的见报频率,使这个栏目得以固定下来,而不再像以往那样做“一锤子买卖”。

当然,封面化并不是指每次都将人物放大到整个封面。当有重要新闻的时候,封面的主打区域还是重点处理新闻,但在封面上肯定会有带图片的“济南美好人物”导读,使该栏目的导读效果不被弱化。导读图片在选取时,注重对人物的面部表情、神态进行充分体现,增强传播效果。

如果没有意外的重大突发新闻,“济南美好人物”都会登上每周日生活日报的封面,因此对于人物肖像的画面诠释同样十分重要,采用图文联动的采编体系,就确保了图文并茂的效果。摄影记者同文字记者一起进行人物采访,并在采访过程中,以职业敏感敏锐地抓住人物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展现出来的神情、动作,配以记者深入生动的采写,二者结合成的作品,让读者十分喜欢。有的读者甚至每期不落地专门保存“济南美好人物”专栏报道。

人为本:“走、转、改”依然任重而道远

当前,全国新闻界广泛开展的“走、转、改”活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取得长效,并避免一阵风,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包括机制体制的创新。

生活日报“济南美好人物栏目”开办半年时间,只是在这方面做了些初步尝试。在总结回顾时,我们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主题容易出现重复的现象。“济南美好人物”这个栏目持续了近30期,尽管在选题上力求推陈出新,但仍然难以避免一些题材出现重复。比如敬老爱老这个题材,就不止出现一次,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的人物也多次出现。

还有表达手法雷同。人物报道说好写也好写,把事迹说清楚,描写有意思的细节,层次清晰一些,这样也能完成一篇不错的报道;但说难写也确实难写,要想写得让人一读就欲罢不能,还确实是个难事。

这些问题反映出在栏目运作方面的“走、转、改”进行得还不够彻底与深入,恰恰是下一步要改进的地方。

今后还应当突破单纯的依靠跑口和热线电话了解人物线索的局限,进一步深入基层,扩大人物报道面。在选题上继续下工夫,跳出“好人好事”的局限,一些有特点的人,有特长的人,其身上的闪光点,同样可以纳入报道范围。在选题时,增加对“新济南人”的关注,普普通通的外来务工者,身上往往也充满着美好情愫。总之,以人为本做报道,对我们来讲,依然任重而道远。

注释:

① 【英】马克・柯里,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胡永庆:生活日报新闻编辑中心编辑;王僖:生活日报社区新闻部记者;王金龙: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常务副总编辑兼生活日报执行总编辑)

上一篇:跨文化传播下的时间和空间 下一篇:举证责任正置是原则,倒置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