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9-27 13:54:23

人物事迹材料

人物事迹材料篇1

7月25日,对于__省__市__区__镇__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__来说是很普通的一天。早上不到6点半,79岁的李秀英老人就敲开了她家的大门。说是敲,实际上__家的大门早已敞开,李秀英轻轻推一下就进来了。因为走得急,李秀英显得有点气喘吁吁。她是来打吊瓶的。李秀英有冠心病好多年了,每年的冬天就会来打几天吊瓶。__麻利的为她测量了血压,然后开方兑药。“山里人穷,没有钱去住院,只能在这里拿药打针。”“大娘,到客厅去吧,那屋暖和。”李秀英坐到大沙发上,打吊瓶的架子是用一根酸枣树枝绑在椅子背上做的。“冬天山里冷,诊疗室里又没钱生火,所以就让打吊瓶的人到俺家客厅里。”“今天还有东桃花泉村、西桃花泉村的两位病人等着去打针。”说话间,电话铃声响了起来。“喂,是我。感冒了?发烧39度?好,我马上过去看看。”__搁下电话,就去准备药品了。“每天都是这样,全身心的围着病号转,吃饭也不按时。”__的丈夫张东槐看到她要出去,知道拦也拦不住,话语中带着埋怨和无奈。

雪后初霁的山峦莽莽,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刺眼。__一手提着药箱,一手拄着木棍。她的家在村南头,要去的病人家在村北头,有三四百米远。泥泞的小路,有的被积雪覆盖,有的显露出泥水。__深一脚浅一脚的走着。“你的腿咋啦?走路看起来一瘸一拐的。”笔者问。“没事,右脚背里有一个断针头在里面,一不小心就会疼。”__乐观的说。她告诉我们,__村地处偏僻,离__镇卫生院有30多里路,且又不通公共汽车。村民有病就全靠她治疗。“周围俺这3个村,就俺这一名医生。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早上饭吃到八九点,中午饭吃到三四点,晚上饭吃到十拉点,是常有的事。一天也就休息五六个小时。”正是这长久的劳累,使__患上了甲亢、糖尿病、冠心病等多种疾病。有病却不能休息,那么多病人等着她去看呢。为了尽最大努力给病人提供方便,她上午在本村看病,下午出诊到3公里外的东桃花泉村和西桃花泉村。有时光输液的药物就有30多斤重,她就缝制了两个布书包,一前一后的挂在身上。每天步行都在40多里路,每年磨烂的鞋子就有四五双,被群众亲切的称为“背包医生”。

44年来,她就这样行走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走进生病的村民家中,使村民有了希望。

说起学医,__心中不免有些酸楚。全家兄弟姊妹6人,8岁时,父亲患上了胃癌。请医生看病时,还要伺候好饭菜。母亲要照顾父亲,9岁时她就学会了摊煎饼,伺候医生。那时,她就按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医生,为乡亲看病,不吃百姓一口饭。16岁时,__初中毕业后到乡卫生院学习针灸和接生,从此,乡村医生这一称号一直伴随着她。“医生的基本原则,就是不吃病人的一口饭,病人随叫随到。”她所在的林峪村是个山区搬迁村,3公里外还有东桃花泉、西桃花泉村,3个村总人口只有200多人,且全都是老年人。“人不多,病不少。几乎每个人都有病,家家户户都去过。谁家的炕头朝哪,叫啥名字,都说的过来。”从年轻时,走到现在,腿脚也不如以前灵便。家里两个儿子,工作结婚都需要钱,自行车也买不起。20__年春天买上了自行车,刚学会不长时间,雨天骑车去东桃花泉村出诊,一不小心摔倒,造成左腿骨折。在床上一趟就是40多天。躺在床上还得看病,她在床上开方配药,由丈夫将药送到床前,病人来到跟前打针。有些病人不忍心,说你这个样子,还给俺们治病,心里不安哪。骨折治好后,留下了后遗症,再也不能骑自行车了。去年8月16日晚上9点30分,她接到西桃花泉村村民朱秀良家属的电话,说朱秀良高烧40多度,要她马上过去治疗。__二话没说,马上准备药物,背上就出发。当时,天上下着小雨,她一手撑伞,一手拿着手电筒,急匆匆的向3公里外的西桃花泉村赶去。在村头爬坡时,脚下一滑,摔倒在泥泞中,包中的注射针头刺破鞋帮,从右脚的脚面上扎进去,折断在里面。她浑身疼痛,爬不起来,呼喊救命,也没有人听见。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恰巧有一村民下班回来路过,才将她从地上扶起来。浑身湿透的__硬撑着身体,在这位村民的帮助下,到病人家中打上了针,才返回家中。由于针头很深,去过几次医院,也没能手术取出,现仍留在脚里,走路时一瘸一拐,不时地感到疼痛。

1月25日这天上午在本村看完病后,下午要到东桃花泉村和西桃花泉村出诊,为病人输液打针。她将病人用的药物仔细清点好,带上血压计、碘伏等辅助治疗设施,同时又带上一些常用药品。中午12点简单的吃完饭后,背起了两个鼓鼓囊囊的布包,向东桃花泉村赶去。“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走在路上,寂寞无聊。但一想到病人,脚下就会加快了许多。”40分钟后,终于来到了东桃花泉村,不论是在房前晒太阳的,还是走在路上的,见了__都热情地打着招呼。碰到一些看过病的病人,__主动询问病情,嘱咐上几句。最后七拐八拐,才赶到朱秀忠家。未到家门口,就看到朱秀忠迎了出来,赶忙接过__手中的布袋。进门后,__就让朱秀忠的妻子李秀玉躺到床上,先为她做了检查。李秀玉患的是膀胱炎,今天是第三针。在兑药时,看到__两次将蒸馏水打到头孢噻肟的瓶子里,使劲晃动。“为的是药尽其用,保证疗效。”原来,头孢噻肟是粉剂,需要用蒸馏水稀释后吸出,两次就会把瓶子里的药物吸出,全部用到病人身上。打上吊瓶后,__又灌上暖水袋,放到病人的胳膊上保暖,并叮嘱朱秀忠应该注意的事项。“她每次来,都这么认真仔细。从不叫苦犯难。”朱秀忠说。

连杯水也没喝,__就背起药物向西桃花泉村走去。王翠花因患冠心病躺在家中,今天已是第四天了。见到王翠花,__先给她量了血压,听了听心肺,问了!些情况,然后兑药打针。走出王翠花家,刚来到村内大路上,老远就看到一位老大娘喊着她的名字,急匆匆的走过来。原来,老大娘叫王桂芬,她的老伴突然间肚子疼,要__去看看。__急忙赶到她家,经过诊断,是原来的老毛病又犯了,需要打针。可__没带着药,只好回去取药再返回。“这是经常地事儿,俺都已经习惯了。白天还好说,晚上才麻烦呢。”__说累,并快乐着。__从医这么多年,从没有人见她发过脾气。对病人的服务胜似亲人。邻近的章丘市官庄乡石门、响水泉、双水泉3个村的老百姓也都过来找她看病。糖尿病并发的后遗症,使她的左眼几近失明,为此,她专门买上了一副平光镜戴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因为她不知道谁什么时间就会生病。她就像一名战士,已有病人信息,随时就出发。有时一个村连续去了3趟,来回走的脚都肿了,也丝毫没有怨言。__就这样坚持着。她成了百姓心中的希望和靠山。因为这里穷,挣不到钱;这里闭塞,生活条件苦,没有人愿意留在这里当医生。由于都是老年人,收入基本靠子女,有时没有钱,病也得看,药也得拿。到目前,__垫付的钱有3万多元,其中“死账”也有1万多元。但__没有怨言,因为,这里的百姓需要他。“最怕__搬走了,她走了,我们的病就没有人看了。”西桃花泉村朱秀道说。

“我今年已经59岁了,直到我走不动了,病也就不看了。”__说。

人物事迹材料篇2

【人物故事】

2016年5月18日凌晨,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三层居民楼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噬了整幢楼房。租住在一楼的方城男子王锋最早发现险情,他顾不上穿衣,一边打开楼房大门大声呼救,一边保护着妻儿从室内转移到楼外安全地带。随后,王锋又迅速冲进火海,救出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托教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此时已是火光冲天,楼内不时响起噼噼啪啪的爆炸声。当时王锋还没被大火烧伤,完全可以自保等待外援,但他没有丝毫犹豫,转身第三次冲进浓烟火海中救人。

再出来时,王锋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即使这样,他还在外面跑着喊着:“快救人啊,快救人啊,失火了!”向四周邻居呼救示警。从住处到张衡路口,有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都留下了他带血的脚印。

火光冲天,再加上王锋大声呼救示警,四周邻居纷纷从睡梦中惊醒,加入到救火的队伍中。凌晨1点35分,来了两辆消防车,迅速扑灭了大火。附近群众把王锋搀上救护车时,他还不肯上车,一个劲地说:“楼上还有很多人,先救他们!”此时的王锋已经处于半昏迷状态,脑子里只有救人。

20多名邻居无一伤亡,王锋却被烧成重伤,全身烧伤面积达98%,仅保留有两块手掌大小的皮肤。当晚王锋被送往南石医院救治,7月12日被转到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救治。

在生与死的关键时刻,英雄王锋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挺身而出,以三入火海勇敢救人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令人感动的英雄赞歌。王锋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无数人落泪,无数的电话、短信、捐款雪片一样飞来;王锋的新闻成为全国各大媒体聚焦的热点,“大美南阳好人多”的声音响彻八方。

王锋烧伤后被送往南阳南石医院抢救,因病情严重,于7月12日转院至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解放军304医院)继续救治。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王锋同志因严重感染,长期消耗,免疫力低下,脏器功能损伤明显,于9月30日中午突发呼吸困难,高度怀疑肺部栓塞合并肺部感染。病情发生后,医院立即再次多科会诊实施抢救,医院领导到场了解情况并组织协调。经支气管镜检查吸痰,抗凝溶栓、稳定呼吸、循环,加强支持治疗后,9月30日当晚病情一度趋于稳定。10月1日上午7:30病情再次恶化加重,予以紧急进行血浆置换,并组织体外呼吸模肺支持等综合急救,但由于病情过于危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16:34去世。

至去世前,其家人仍欠医院诊疗费逾200万元。当地政府承诺将帮助解决。

经多方协调王锋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0月4日上午9:00在北京八宝山公墓 东礼堂 举行。南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富治代表中共南阳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参加并主持仪式,方城县委书记褚清黎带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解放军总医院领导专家及北京304医院领导医护人员近百人参加,总人数160人左右。

【所获荣誉】

王锋先后被授予南阳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雷锋式好青年”称号。

2016年6月3日,团河南省委作出决定,授予三入火海救人的王锋“河南省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并号召全省广大团员青年向王锋学习。

人物事迹材料篇3

【中国演讲网:中国稿件写作权威机构】

精彩导读:旱情发生以来,他亲手制作干旱专题气象服务×期,决策服务×期,干旱评估×期,参与下乡调查灾情×次。“只要他在,我们心里都踏实很多”,这是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他的评价。

长时间无法照顾家庭,只为做好抗旱救灾

“爸爸,我好想你,你快回来吧!”“爸爸,你答应我的事怎么总说了不算啊?”每当听到刚满×岁的儿子哭着打来的电话,**的心都是酸的。是啊,谁不想天天守着自己的妻儿,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即使再忙,也和他一起吃早餐”。可是他很少有时间回家,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更少得可怜。在**县气象局主持工作的他清楚这个时候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肩上的担子敦促他只能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他积极谋划,统筹布局,将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周坚持召开工作例会,对抗旱救灾工作部署了再部署,强调了再强调,生怕有什么细节疏漏。为了确保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及时准确到位,今年×月份以来,他主动带领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灾情调查×次,到炮站督促检查×次。

可他回家的次数加起来也不到×次,难怪孩子会报怨他。“儿子,你是男人,别哭鼻子,爸爸在山上指挥打炮呢,等忙完这阵子,爸爸再回家好好陪你!都九点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快睡吧!睡前记得看看爸爸给你买的作文书……”有时深夜在野外守候作业的他,会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每次哄到孩子挂断,电话那头传来嘟嘟的忙音,寂寞夜色中都会平添一声轻叹。

“要求别人不能做的,我自己首先不能做,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必须带头先做好。”这是他在局里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忠孝难两全,我只能把家里事放下

**,**县气象局副局长,这是个很温和很体贴的男人,全局出了名的孝顺。谁家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他都会送上一份问候。一个月前,他年迈的母亲因患尿结石需要动手术,可是分管业务的他根本不可能请假守护在母亲的病榻前。因为在汛期是不能离开防区的,他必须默默坚守在业务平台。母亲住院的事他甚至没跟同事们说,后来单位领导知道后,才“命令”他抽时间去医院看望老母亲。“忠孝难两全,我只能把家里的事先放一放,特殊时期嘛,老人会理解我的。”

×月×日 夜里×点,一声雷响过后,办公楼变得漆黑一片,在这人工增雨的关键时刻,平台怎能断电,他立即冒雨跑向配电房,迅速切换电路,重启发电机,确保了业务的正常运转。经验丰富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就组织人员彻底检查发电系统,“启动时烟太大,可能还有其他问题,一定要确保发电机正常,”他如是说。

从今年年初开始,人手紧张的**市局借他去处理办公楼装修项目,于是他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再也没有了八小时内外之分。常常是白天在市局工地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要回平台挑灯夜战。来得很早,走得很晚,总是满头大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旱情发生以来,他亲手制作干旱专题气象服务×期,决策服务×期,干旱评估×期,参与下乡调查灾情×次。“只要他在,我们心里都踏实很多”,这是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他的评价。

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只要降下了雨就高兴

**,**县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工作生活在**的他,对这里的环境特别熟悉,每次作业都少不得他,在哪个地点作业,朝哪个方向发射,他心里像装着一张**地形图。“这工作交给我你就放 心吧。”面对托付他总是自信满满。中国演讲网:转载请保留此标记!

×月×日 凌晨×时左右,一直坚守在**新农村野外作业点的他显得有些失望,有些落寞,等候了大半夜,没有盼来作业条件,却惹来了老胃病。“老吴你怎么了?” “心里绞得慌” ,“到车里休息会儿吧。”同志们都不忍心,快五十岁的人了,还跟着顶风冒雨。“没事,看天气情况好像要有过程,赶快把火箭弹装好,我来申请作业时间。”当作业后雨势逐渐加大,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的胃绞痛,浑身湿漉漉的他兴奋得像个孩子,“太好了,终于下雨了。”同事跟他打趣:“你胃不痛了。”“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只要下了雨就值!”从前往作业阵地到深夜×点回到局里,六个多小时,他一直坚持着,回到局里他又和同事们一起奔回业务平台,调看全县雨情,查看雷达回波,检查各炮站作业情况,平台上的他背影显得很疲惫……

增雨要紧,妻子会理解的

工作细心、办事认真、待人热心,同事们都说他真像个“班主任”,他就是**,**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他是单位里的作业装备维修骨干,每次火箭作业前他都要认真地检查,作业后还要进行系统地维护,县局的火箭发射架用了多年,还是那么油光铮亮,从没出过故障。

×月×日 傍晚,接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通知,**不得不撂下正在医院看病的妻子,“我走了,你好好躺着,有急事给我打电话”。还没说完就出了门,甚至没容得妻子说句话,妻子无奈得默许了,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嫂子谁照看呀?”同事小刘关心地问,“增雨要紧,她没事。”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这些年对妻子有多少亏欠。“天太干了,等了这么久才有作业机会,一定要争取降点雨,就是云层太簿了,可能效果不会很大,有劲儿使不上,感觉对不起大家的期盼。”冷嗖嗖的夜里,他和同事们的声音显得低沉,大家都巴望着雷达回波快点移过来,好开展增雨作业……

×月×日 中午,正在院子里检查装备的同事小曹打来求助电话,“班哥,有两个弹道不通,怎么办?”“你等一下,我马上过去。”来到装备旁边,他找来半张纱布,在触发点上细细来回打摩,那么小心翼翼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试试吧,应该行了。”“咦?!有信号了,还是班哥厉害”,小曹语气中充满了佩服。

这是我应该做的

别看她样子柔弱,可她的业务能力在全市气象部门可是有口皆碑的,她就是**县气象局测报站的站长——**。准备汛期服务、组织业务学习、检测仪器装备、观测农业气象、上报应急信息、预警信号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每一项工作她都非常严谨细致。旱情发生以来,她自己也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值班室和衣而睡了。她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多人(次),提供雨情、旱情气象信息×多人(次)。她负责为县党代会、县“两会”、天台山大道通车仪式、沪昆高速**过境段景观整治启动仪式、贵州**首届樱花节等许多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县气象局因此受到地方政府多次好评。“你好,请把雨量传来”、“你好,请把近几天的天气趋势分析一下传过来”、“你好,我局自动站有故障,需要马上处理”“你好,是**局的肖若吗,我局自动站出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不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其他兄弟单位,只要有需求,她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委。她很执着,绝对认真地做着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她很淡然,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

**,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处工作人员, ×月×日 刚刚来到**气象局锻炼。按说,她可以不参加野外人工增雨作业,也可以不参加田间地头的抗旱救灾服务,但是短短的×天时间,她却亲历了×次在野外的人工增雨,参与到农村开展灾情调查×次,每次她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月×日 ,从傍晚×点守蹲守至深夜×时,由于条件不成熟没有开展作业,她不无感慨:“虽然没作业有些遗憾,但知道了你们在野外作业的真实情况,不容易。”“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感受不到其中的滋味。” ×月×日 从晚上×时至×日凌晨×时,她全程参与了增雨的整个过程,目睹了同事们从焦急守候到作业成功后的喜悦,亲历了连夜开展服务至凌晨×点,她跟其他同事一样,也是浑身湿透,饥肠辘辘。她动情的说:“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次经历,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气象工作的真实状况,很震撼,苦但却很有成就感。”

为抗旱救灾献“一滴水”

旱灾发生以来,**县气象局干部职工在积极主动做好气象服务的同时,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单位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挤出×元支持全县抗旱救灾,还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自发捐款×元,为抗旱救灾献出了一份爱心。他们的力量或许微薄,但是点滴之水可以汇聚成爱的,片片情意必将凝聚成无穷的力量。他们坚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将夺取抗旱救灾的最后胜利!

人物事迹材料篇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生虽然来自河南南阳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寒,但她时刻谨记“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秉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简朴,追求进步,刻苦钻研,全面发展,在校期间各方面都表现优异。

在生活上,她乐于助人,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尽其所能的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体育运动,保持身体健康。她是一个快乐执着的追梦者,有着快乐的心态和一群快乐的伙伴,她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都有很高的要求,让优秀成为了一种习惯。她的生活都很充实,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以自强乐观的态度面对。面对困难她从不轻言放弃,在她看来具备一种当代青年所应该有的自强品质很重要。正是因为她心中始终自强不息,始终有着努力奋进的信念,才让她在逆境中不断乘风破浪,像雄鹰搏击长空一样,不畏艰险,勇敢向前,用乐观自信的态度,用坚强不屈的品质,获得一个又一个荣誉!无法改变家庭出身,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自强自立,她曾说过“一切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困难,只要放平心态,不断的努力,一定会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甚至比设想中的更好”, 当一个人能够明确目标,坚定信念,开始了解自己,为自己答疑解惑,为自己的内心指清方向的时候,那就是人生巨大的成就。大学生活教会她总结经验、教训,把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化为营养,把风霜雨血化为滋润,把挫折错误失败转变为垫脚石。她的大学仍然在继续,而现在比过去少了些迷惘,多了些执着和勇气;少了些张扬,多了些沉稳和成熟。她明白面临压力,重要的是如何承担和转化压力;她也有困惑,但从没有在困惑中停滞不前;她关心自己的前途,但更懂得勇敢创造自己的未来。生活中,她始终秉承多一些思考,多一份执着,多一点自信。衷心希望她能够在这个世界继续保持自己的本色,活出自己的风采。

自尊自爱使她能更好的立身社会,自立自强使她对社会更有价值。在一切的活动中,无论学习还是学院工作,她都尽量用心做好,她没有得天独厚的天赋,她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来争取一步步的向前。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感人肺腑的语言,但她一路走来,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是因为只有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在剩下的大学生活里,她会继续保持自己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不断进取,从各方面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够回报社会的人。她深知罗马的雄伟并非一日建成的,成功更非一蹴而就的。所以为了明天灿烂的笑容,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全心的去奋斗,最后才能满心收获。

十佳自强标兵提名人物事迹材料(二)

听,她又在唱:“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其实,这首歌亦如倔强的她,自强而不自负,自立而不自傲。

她来自河南信阳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爸爸妈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只能靠干体力活赚钱养家,长期的体力透支让妈妈落下了腿疾,家里的重担便落在爸爸一个人身上。正是这样的家庭条件,让她很早便学会独立,学着做家务事替父母分忧。在家里她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女孩,在学校她是一个勤奋努力的学生。她一直告诉自己:记得自己是女生,然后像男生一样去奋斗。

她勤俭节约,自立自强。大学的生活费和学费开销很大,对于她那样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兼职就成了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逢周末节假日她都会出去做兼职,家教、促销员、服务员、发传单等兼职都做过,当别的同学都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她正在近距离的接触体验社会。生活中,她也很节俭,尽量不浪费每一分钱,做到物有所值。寒暑假的时候,她也去沿海繁华的城市打工赚钱。从开始的害怕胆怯到后来的坚强独立,虽然走得很辛苦,但她却从未退缩,是的:眼泪是留给弱者的她要做强者。兼职赚得的报酬和获得的奖学金为她解决了大部分物质方面的难题。这样的生活,使她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要平衡分配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由于不想让父母更劳累和担心自己,骨折的右腿在恢复期间,她坚持一个人留在学校,每天拄着拐杖去吃饭、练习走路、一个人洗衣服、必要的时候也要拄着拐杖去考试。那个时候她似乎成了学校一道特别的风景,从双拐到单拐到无拐,她都坚持下来了,现在她的右腿快好了,很快她又可以出去做兼职了,继续完成她心目中伟大而独立的梦想。

她积极向上,团结同学。党课学习期间,她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研读各种马列著作,领会和总结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运用的原理,使自己的政治水平理论有了明显的提高,并在期末考核中顺利通过。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她热爱祖国,热爱党,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和响应共青团的号召,严格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在思想上充实自己,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做好模范的带头作用。作为一名班委成员,她尽心为大家服务,积极协助配合班长和团支书的工作,团结班集体成员,组织好团日活动,做好总结,带领大家共同学习进步,竭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最终获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课余时间,她也会参加学校的青年研究中心社团,采访学校的优秀人才,近距离的和精英们对话,向优秀的学姐学长学习,互相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她才艺可佳,积极表现。她代表学院参加13级“梦在路上”演讲比赛,并荣获“优秀奖”;她和小伙伴们一起参加读者杯知识竞赛,增长自己的课外知识;她喜欢制作工艺品,便参加校园卡片设计大赛,献上自己的宝贝作品。她喜欢运动,即使骨折右腿使她暂时不能蹦蹦跳跳,她也依然坚持和同学们一起去上体育课,做自己可以做的项目。这些活动带给她的不仅仅是表现自己的机会,更多的是自信与快乐。

不富裕的家境、繁重的学习、劳累的兼职、突如其来的困难,并没有使她意志消沉,自甘堕落。相反,她却越挫越勇,迎难而上,在困难和困境面前,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这一秒没有失望,下一秒就会有希望。”

大学是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同时也是堕落者的天堂。只有学会克制自己,管理自己,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成就自己。“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只有学会自立自强才能使我们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

听,耳边又响起了《倔强》:“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远处的她正一步一步的蹬着楼梯,仿若那也是她人生的阶梯一般。骨折并没有挫伤她的斗志,走路的步伐可以慢下来,但她的心依然健步如飞,梦想正在前方召唤她,她知道未来有更美好的风景等着她去欣赏。拍拍身上的飞尘,她知道这点困难不算什么,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

人物事迹材料篇5

长时间无法照顾家庭,只为做好抗旱救灾

“爸爸,我好想你,你快回来吧!”“爸爸,你答应我的事怎么总说了不算啊?”每当听到刚满×岁的儿子哭着打来的电话,**的心都是酸的。是啊,谁不想天天守着自己的妻儿,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即使再忙,也和他一起吃早餐”。可是他很少有时间回家,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更少得可怜。在**县气象局主持工作的他清楚这个时候党员领导干部的责任,肩上的担子敦促他只能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他积极谋划,统筹布局,将各项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每周坚持召开工作例会,对抗旱救灾工作部署了再部署,强调了再强调,生怕有什么细节疏漏。为了确保抗旱救灾气象服务及时准确到位,今年×月份以来,他主动带领业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灾情调查×次,到炮站督促检查×次。

可他回家的次数加起来也不到×次,难怪孩子会报怨他。“儿子,你是男人,别哭鼻子,爸爸在山上指挥打炮呢,等忙完这阵子,爸爸再回家好好陪你!都九点多了,明天还要上学呢,快睡吧!睡前记得看看爸爸给你买的作文书……”有时深夜在野外守候作业的他,会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每次哄到孩子挂断,电话那头传来嘟嘟的忙音,寂寞夜色中都会平添一声轻叹。

“要求别人不能做的,我自己首先不能做,要求别人做到的,我自己必须带头先做好。”这是他在局里经常说的一句话。他正在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忠孝难两全,我只能把家里事放下

**,**县气象局副局长,这是个很温和很体贴的男人,全局出了名的孝顺。谁家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他都会送上一份问候。一个月前,他年迈的母亲因患尿结石需要动手术,可是分管业务的他根本不可能请假守护在母亲的病榻前。因为在汛期是不能离开防区的,他必须默默坚守在业务平台。母亲住院的事他甚至没跟同事们说,后来单位领导知道后,才“命令”他抽时间去医院看望老母亲。“忠孝难两全,我只能把家里的事先放一放,特殊时期嘛,老人会理解我的。”

×月×日夜里×点,一声雷响过后,办公楼变得漆黑一片,在这人工增雨的关键时刻,平台怎能断电,他立即冒雨跑向配电房,迅速切换电路,重启发电机,确保了业务的正常运转。经验丰富的他第二天一大早就组织人员彻底检查发电系统,“启动时烟太大,可能还有其他问题,一定要确保发电机正常,”他如是说。

从今年年初开始,人手紧张的**市局借他去处理办公楼装修项目,于是他开始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再也没有了八小时内外之分。常常是白天在市局工地累了一天,晚上回来还要回平台挑灯夜战。来得很早,走得很晚,总是满头大汗,这是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旱情发生以来,他亲手制作干旱专题气象服务×期,决策服务×期,干旱评估×期,参与下乡调查灾情×次。“只要他在,我们心里都踏实很多”,这是领导班子其他成员对他的评价。

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只要降下了雨就高兴

**,**县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指挥部办公室主任。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工作生活在**的他,对这里的环境特别熟悉,每次作业都少不得他,在哪个地点作业,朝哪个方向发射,他心里像装着一张**地形图。“这工作交给我你就放心吧。”面对托付他总是自信满满。

×月×日凌晨×时左右,一直坚守在**新农村野外作业点的他显得有些失望,有些落寞,等候了大半夜,没有盼来作业条件,却惹来了老胃病。“老吴你怎么了?”“心里绞得慌”,“到车里休息会儿吧。”同志们都不忍心,快五十岁的人了,还跟着顶风冒雨。“没事,看天气情况好像要有过程,赶快把火箭弹装好,我来申请作业时间。”当作业后雨势逐渐加大,他好像完全忘了自己的胃绞痛,浑身湿漉漉的他兴奋得像个孩子,“太好了,终于下雨了。”同事跟他打趣:“你胃不痛了。”“这点痛算不了什么,只要下了雨就值!”从前往作业阵地到深夜×点回到局里,六个多小时,他一直坚持着,回到局里他又和同事们一起奔回业务平台,调看全县雨情,查看雷达回波,检查各炮站作业情况,平台上的他背影显得很疲惫……

增雨要紧,妻子会理解的

工作细心、办事认真、待人热心,同事们都说他真像个“班主任”,他就是**,**县气象局办公室主任。他是单位里的作业装备维修骨干,每次火箭作业前他都要认真地检查,作业后还要进行系统地维护,县局的火箭发射架用了多年,还是那么油光铮亮,从没出过故障。

×月×日傍晚,接到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的通知,**不得不撂下正在医院看病的妻子,“我走了,你好好躺着,有急事给我打电话”。还没说完就出了门,甚至没容得妻子说句话,妻子无奈得默许了,这么多年她早已习惯。“嫂子谁照看呀?”同事小刘关心地问,“增雨要紧,她没事。”也许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这些年对妻子有多少亏欠。“天太干了,等了这么久才有作业机会,一定要争取降点雨,就是云层太簿了,可能效果不会很大,有劲儿使不上,感觉对不起大家的期盼。”冷嗖嗖的夜里,他和同事们的声音显得低沉,大家都巴望着雷达回波快点移过来,好开展增雨作业……

×月×日中午,正在院子里检查装备的同事小曹打来求助电话,“班哥,有两个弹道不通,怎么办?”“你等一下,我马上过去。”来到装备旁边,他找来半张纱布,在触发点上细细来回打摩,那么小心翼翼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试试吧,应该行了。”“咦?!有信号了,还是班哥厉害”,小曹语气中充满了佩服。

这是我应该做的

别看她样子柔弱,可她的业务能力在全市气象部门可是有口皆碑的,她就是**县气象局测报站的站长——**。准备汛期服务、组织业务学习、检测仪器装备、观测农业气象、上报应急信息、预警信号和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每一项工作她都非常严谨细致。旱情发生以来,她自己也不记得有多少次在值班室和衣而睡了。她通过手机短信平台向县四大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预报×多人(次),提供雨情、旱情气象信息×多人(次)。她负责为县党代会、县“两会”、天台山大道通车仪式、沪昆高速**过境段景观整治启动仪式、贵州**首届樱花节等许多重大社会活动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县气象局因此受到地方政府多次好评。“你好,请把雨量传来”、“你好,请把近几天的天气趋势分析一下传过来”、“你好,我局自动站有故障,需要马上处理”“你好,是**局的肖若吗,我局自动站出问题,想请你帮助解决”……不论是领导、同事还是其他兄弟单位,只要有需求,她总是有求必应,从不推委。她很执着,绝对认真地做着自己每一天的工作。她很淡然,总是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珍贵的经历

**,中国气象局直属机关党委党建工作处工作人员,×月×日刚刚来到**气象局锻炼。按说,她可以不参加野外人工增雨作业,也可以不参加田间地头的抗旱救灾服务,但是短短的×天时间,她却亲历了×次在野外的人工增雨,参与到农村开展灾情调查×次,每次她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月×日,从傍晚×点守蹲守至深夜×时,由于条件不成熟没有开展作业,她不无感慨:“虽然没作业有些遗憾,但知道了你们在野外作业的真实情况,不容易。”“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真的感受不到其中的滋味。”×月×日从晚上×时至×日凌晨×时,她全程参与了增雨的整个过程,目睹了同事们从焦急守候到作业成功后的喜悦,亲历了连夜开展服务至凌晨×点,她跟其他同事一样,也是浑身湿透,饥肠辘辘。她动情的说:“这可能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一次经历,真切感受到了基层气象工作的真实状况,很震撼,苦但却很有成就感。”

为抗旱救灾献“一滴水”

人物事迹材料篇6

头梳一个马尾辫,甜美的微笑衬托着两颊,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无限的亲切感,这就是枣庄市实验幼儿园教师武淑静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作为北师大研究生,曾获得“省教学能手”和“省优质课一等奖”等殊荣的她,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已经在实验幼儿园——这个美丽的童心世界行走了XX年,把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奉献给了这份职业。

为什么她一直在努力前行?因为实验幼儿园有她的梦想,有她的深情。这里,每一个孩子的童音笑脸都牵动着她那颗诚挚的爱心。

班上有个女孩,三岁了,还不吃面食和青菜,只喝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极弱。武淑静就一点一点的喂,但是,她刚喂完,有时还没喂完,孩子当场就吐了,她的手上、衣服上都是孩子的呕吐物。但她相信:吃下去的总比吐出的多……三个月之后,女孩终于能正常进食了,脸色红润了。家庭教育缺失的帅帅,从小自闭,动不动就打人。每逢帅帅发脾气要打人的时候,她就把他揽在怀里,任他撕咬自己,耐心的劝慰他。慢慢地,帅帅终于愿意和大家说话了,动手打人的频率也大大降低。每逢此刻,成就感和幸福感就充盈着她的心田。

外表纤弱的她,内心却坚强勇敢,XX年,她的丈夫,一位年轻有为的公安干警,因经常熬夜审案,疲劳过度,患上了白血病,这晴天霹雳的噩耗,让她无法承受,在照顾丈夫住院治疗期间,她因极度悲伤,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也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更让她痛不欲生的是丈夫还未出院,母亲又患了乳腺癌。顷刻间,肆无忌惮的病魔几乎要让这个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土崩瓦解。一边是深爱的丈夫,一边是挚爱的母亲,家里还有常年瘫痪在床的婆婆和不到两岁的女儿。面对这一切,她依然屹立支撑、坚强前行,把生活的不幸埋在心底,把灿烂的笑容留给了孩子。

人物事迹材料篇7

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郭小平事迹材料: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

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获“十大责任公民”

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在1月15日举行的“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评选”颁奖中,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当评为人民网2013年度“十大责任公民”。

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这个学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从2004年的“爱心小课堂”发展到现在社会大力关注并给予关爱的红丝带学校,那些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2006年,为了解决艾滋病患者中学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临汾第三人民医院在“绿色港湾”创办了“红丝带小学”,为艾滋病患儿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11年12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取得合法办学资格,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也曾有人对红丝带学校提出质疑,认为建一个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本身是一种隔离政策,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可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建立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孩子们很可能就没有学上。这就是现实。”郭小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郭小平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表态,他希望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有红丝带这样的学校。

对于社会责任感,郭小平曾不止一次面对媒体解释,字里行间显得低调却充满着暖暖的真情。“别人说我有社会责任感,其实啥社会责任呀,我和孩子们在一起9年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你养活自己的孩子,那能叫社会责任感?说实话那也就是个‘情’字。”正因为对学生们有浓浓的感情和亲情,郭小平认为自己说什么也得坚持下去。

【郭小平颁奖词:暖带入春风】

人物事迹材料篇8

**村由于养殖户比较多、人口老龄化严重,在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前,村内的环境可以用一句话形容,牛羊满街跑、烧柴在门口,垃圾随便到、人人绕着走。**同志从实际出发,针对村里的实际情况,大胆地提出了对普通党员设岗制、工作记分制的农村党员激励机制,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通过这一机制首先让党员对人居环境治理认识到位,行动到位,引导到位,由于全体党员的积极主动的带动,**村大部分的养殖户,农户都认识到了人居环境对于自身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渐渐的改变以往的生活方式,使村内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变。

也有个别的养殖户和农户不理解人居环境治理的总要性,党员干部多次去家沟通后,还是我行我素,牲畜乱栓乱放,柴草垛乱堆乱放,**同志经过彻底的了解情况后,他感觉要想改变这一部分村民的思想不是简单的沟通就能有明显的效果,在向镇党委书记**书记取经中,**书记的一句话点醒了梦中人,‘既然本村本土不能改变他们的习惯,那就走出去看看新时代下的美丽乡村面貌,千言万语不如当面一见’在**书记的的帮助与支持下,**同志带领这部分群众参观了**村、**村,参观回来后这部分农户身受感染,到积极主动的配合村干部进行人居环境治理,用这些农户的一句话说就是;我们起跑虽然输了,但是终点我们一定回赶上。

通过人居环境治理,**村内的235垛柴草垛全部清理出村内,私搭乱建牲畜棚舍55个,垃圾堆放点25个,现在的**村的村内面貌可以说是换了新颜,村民们都说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习惯上有些不如以前方便,但是我们内心是非常宽敞的、高兴的。

**同志不等不靠,在没有任何项目支持的情况下,村集体筹集资金70多万元,将村内的辅路全部铺设了红砖路,这使人居生活环境得到了大一步的提高,村内的饮用水质不达标,他又带着村干部天天在外跑项目,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在水利部门的帮助下,全面改造了村内饮水措施,使我村438户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同志对2019年的工作计划已经有了新的目标,计划在村内3个自然屯,6.6公里的村内道路上种满鲜花,让村民们感受到鲜花给我们带来的活力与鲜艳,也让**村的人居生活环境像鲜花一样绽放与美丽。

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人物事迹2董训树,男,1970年生,红庙镇横塘村人,为2018年脱贫户。作为“七大员”公益性岗位人员,其勤勤恳恳卫环境、踏踏实实履职责、兢兢业业护家园,为横塘人居环境整治不辞辛劳。广大村民既是环境整治的动员主体,也是环境整治的受益主体,颜值靓、风气佳、底蕴淳的宜居横塘离不开“董训树们”的不懈努力,正是他们的任劳任怨,才换来了干净、整洁、有序、宜居的和美横塘。

勤奋致获、勤劳致富,他是勤恳的脱贫典型。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关心下,董训树树立了脱贫先立志、致富先立人的理念,不仅自主发展水稻种植,还积极申请成为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家属则利用空闲时间编织渔网,破除“等靠要”,摒弃“庸散懒”,不仅有了“月薪”,还增强了生活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横塘人居环境整治的推动力量和先进个人。

朴实做人、扎实做事,他是踏实的农家大伯。虽然无法言语,但董训树身上的朴实憨厚总让人莫名信任,事实证明其担得住、对得住、守得住这份信任。在人居环境整治活动中,董训树随叫随到,从不借故推脱,坚持按时上工、延时收工,把自己的事情往后摆、把集体的事情往前提。同时,他总会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整治任务,把大家的事情当自家的事情,不磨洋工、不开小差、不落进度。

精业向善、敬业向群,他是兢业的劳动熟手。一方面,他是工作的多面手。负着割草机在路旁清除荒草的是他,扛着喷雾器在村内灭草驱蚊的是他,握着大扫帚在村道清理垃圾的也是他,挥着长镰刀在圩埂除杂护堤的还是他,其总是尽职尽责的完成各类各项任务。另一方面,他是队友的好帮手。在自己能力所及之处,其主动分担队友的工作量,以实际行动引导队友更好更快的完成整治任务,同时主动修理或维护公共器具,确保割草机、镰刀、扫帚等工具可以正常使用,助力村级整治进如期推进。

横塘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始终践行扶贫同扶志相结合,紧握整治“指南针”,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抓牢村民“责任田”,鼓励清扫房前屋后;激活人居“一池水”,推动以先进带后进。通过将脱贫攻坚与环境整治相统筹,横塘群众的积极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得以提升,聚点成线、汇线成面,越来越多的“董训树们”正陆续加入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大军。

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人物事迹3自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来,作为4社社长的刘加林不仅自愿捐助40000元对张家院子280米的院道进行改建,还赞助45000元建设了一个小型生态湿地公园,为柏木4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张家院子、党家院子环境整治过程中,作为社长的刘加林首先组织本社社员代表到先锋村、平康村、安龙村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村(社区)进行学习参加,开拓眼界和思路,然后召开社员大会,统一思想,讨论本社人居环境整治的办法和途径,最后确定通过发动群众参与,主动筹资筹劳来开展这项工作。并且选举产生院落委员会成员和院落长负责院落整治工作,通过院落内群众主动投劳,对党家院子、张家院子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取得了的良好效果。其中党家院子23户群众主动筹资7200元安装庭院灯,并自愿承担电费,点亮了院落,温暖了民心。

刘加林还积极发动群众主动开展环境“清洁行动”,每户每年出资120元用于农村垃圾统一清理、收集和转运。通过刘加林社长的不断组织发动,柏木村4社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高潮,群众参与热情高涨,从被动整治到主动积极参与,探索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人居环境整治先进人物事迹4短短半年,新华社区卫星组的村容村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组内,处处是绿意,路边是绿植,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卫星组组长刘权说:“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只有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不放松任何一个环节,才能将人居环境卫生全面整治到位。”

刘权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新华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他每天都穿梭在整治现场、走家串户、查访民意、广泛征收居民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和了解组里存在的问题及组民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卫星组文化广场建设中,他总是第一个到达施工现场,最后一个离开。文化广场修建前,是一块垃圾成山、臭水横流的荒地,刘权不畏艰险、不怕脏、不怕累,对沉积的垃圾、不能利用机械清理的地方,第一个冲在前面,深入垃圾污水最多的地方解决问题。

2.png

在平时宣讲政策和路边与村民闲谈时,他往往会抓住机会向组民宣传清洁乡村的好处,号召更多的组民加入志愿者活动。当少部分“门前三包”整治不及时、不彻底时,刘权利用空余时间多次上门与村民做工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将“门前三包”工作落实到位。

为了保持“门前三包”长效机制,刘权带领清洁行动小组成员连夜上门送垃圾桶。他说“只有人人行动起来,才能做到天长蓝、水长清、树长绿、地长净”。

只要在公共区域发现垃圾,刘权都会亲自动手,他的行动感染了组民,许多居民纷纷加入到了“清洁家园”的志愿者行动中。

上一篇:扶贫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工作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