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之“谨”的伦理意蕴

时间:2022-10-15 03:24:08

论儒家之“谨”的伦理意蕴

摘 要: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中,“谨”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儒家主张通过人们言行举止,考量一个人是否具备“谨”德之修养。通过追朔儒家谨德的传统德蕴,剖析谨德之维度,比较谨德与其他传统德目之间的关系,探索现代谨德之如何可能。

关键词:谨德;传统德蕴;维度;实现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35-01

一、谨德之“谨”传统蕴涵

“谨”是中国古代圣贤信奉的道德准则之一。“谨”,有小心谨慎、慎重重视的意思,比较接近英文中的cautiousness ,意味着非常的客观、细致、不苟且。在《说文》中,提到“谨,慎也”,把谨和慎两者当成意义相同,相互为依的道德范畴。古人在《诗经》中对“谨”也有非常形象的描述,“令仪令色,小心翼翼”,“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谨”的对立面为懈怠、疏忽、大意。“谨”字从言,儒家历来重视为人做事言行谨慎,即“谨言慎行”,而且提倡对细微之处以及事情开端持谨慎态度。在当今社会,“谨”作为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和谐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二、谨德之两个维度

儒家倡导的“克己复礼”和“中庸之道”,体现出对谨之维度的把握,就是做事有度,不走极端,既不过度谨慎唯唯诺诺,也不过于大意大大咧咧毫无顾忌。

(一)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1](《经解》),人们在事情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要谨慎对待,因为一点点不以为意的小地方可能会导致很大的谬误,这种从毫厘之“微”到千里之“著”的变化,是不谨慎会引起的后果。告诫我们要认真对待身边的小事情,有可能一个小小的谬误会使得之前的所有努力白费,让原来已有的成果毁掉。因为在事物之间,不仅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还存在由某种发展引来的连锁反应。如蝴蝶效应所述,当一只蝴蝶在巴西扇了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引发一场龙卷风。事物发展在初始时期具有敏感性,如果由于我们的大意疏忽了细小的问题,会带来更大的麻烦。细微之处也会影响深远,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重。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2](《为政》)之所以要提倡谨慎,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言行的过失和日后的后悔莫及。

减少过失,慎行之前更需谨言。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也。”[2](《尧曰》)语言不仅是知人的工具,而且交谈前要先了解人,做到知己知彼。“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2](《卫灵公》)其次,孔子认为君子之德贵在言行合一,应当“敏于事而慎于言”[2](《学而》),即君子要在言行上自我约束。[3]并且“夫人不言,言必有中”[2](《先进》),谨言表现为言之有物,说的话能一语中的讲到点子上。然后说话合乎时宜、场合,“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2](《乡党》)就是很好的范例。

(二)慎而无礼则葸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2](《泰伯》)如果言行不能恰如其分,只是一味地小心谨慎,缺乏担当,该说的不敢说,该做的不敢做,则不合礼的要求,结果导致胆小怕事,畏葸不前。葸就是谨慎的极端化发展,违背了“度”的要求,亦即违背了中庸的要求。本来小心固然好,但是过分的小心就变成窝囊,什么都不敢动手了,反而容易丧失眼前的很多绝好机会。

事实上,以谨慎的态度贯穿在言行当中,可以帮助我们规避许多风险。谨慎思考的目的就是要权衡利弊,使有利因素最大化,不利因素最小化,从而取得理想结果。但是过度谨慎会让我们错失不少良机。“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2](《公冶长》)一件事情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胆怯。所以孔子不赞成为人处事过度谨慎。在生活中,有的人杞人忧天,在面对一件事情的选择上,各个不同的选项就意味着各种不可预知的未来,潜藏着不可把握的危险。于是,人们就容易在选项面前踌躇,畏缩不前。而且过度谨慎,会由高度紧张造成忧虑、郁闷等不良情绪。当一个人成天生活在“山雨欲来”的气氛中,最终会影响人的判断力和行为。

三、谨德之如何可能

通过分析“谨”与“信”、“谨”与“敬”、“谨”与“礼”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更好的帮助我们理解谨之如何可能。

(一)谨与信

谨信就是谨言慎行不轻易许诺别人。在《弟子规》中,总序用八句话概述了全文的主要思想,“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4]把谨信放在孝悌之后,可见古人对谨信的重视程度和重要程度,把谨和信并列,又显示出谨与信之间密切的关系。在弟子规中就是教育小孩子从小就要做到谨言慎行讲诚信,把包括谨信在内的上述要求都做到,还有余力,才可以学文了。

圣人把谨信放在弟子规中显著的位置,是用来突出在人一生中“谨诺”的必要性。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强调过这个观点。“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2](《公治长》),谨言讲信用,表现在人的言行一致上。孔子判定一个人是不是仁,不仅仅是通过他说的话,更多的是它的所作所为。因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2](《里仁》),真正有仁德的人是不轻易发声,不说假大空的话。首先,如果一个人能随意做出承诺,他是难以谨慎思考要承诺的事情。这种拍胸脯,脱口而出的承诺,到最后反而会将自身束缚,导致失信于人。所以儒家强调出言谨慎。其次,对于别人的承诺,我们也不可轻信,因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公治长》)不能仅靠耳朵听别人说的承诺的,还应该观察别人承诺后的行为举止。当言行一致时,我们方可去相信一个人。

(二)谨与敬

如果儒家说“谨”是小心不苟且,那么就可以说成是“敬”,就是认真、郑重、敬重的去做一件事,把事做到滴水不漏,不放过一丝一毫。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2](《子路》)告诉我们日常起居要做到态度端正,执行任务办事情要做到敬谨认真,与人相处要忠厚诚信。即修身、处事、为人要本着“敬谨”之心,这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能做到更是仁德的体现,和他人、事物、环境就可以做到和谐共存。子曰:“修己以敬。”[2](《宪问》)君子的标准就是加强对自己的修养,认真对待一切事情。儒家认为,当我们为人处事时,如果对人对事存在敬畏感和责任感,那么在具体的行为上就会体现出我们严谨的态度,表现为我们对道德规范的遵守。譬如公务员会“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教师会“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等,大家都以“敬谨”的态度实践应有的道德规范,是利社会、利国家、利天下,从而使社会和谐发展的。

(三)谨与礼

儒家的礼是用来定亲疏,明是非的道德规范,它在道德人格的塑造上起着重要作用。而道德自觉主要体现在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上,就是谨。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颜渊》)譬如在现代网络高度普及的信息社会,人们喜欢浏览吸引眼球的东西,伦理道德的社会约束作用,即礼的作用,可以来引导人们谨慎的选择,哪些是可以看的,哪些是要有辨别不该看的。尤其对于未成年人,、血腥、暴力的内容,是少儿不宜的。在这样的情境下,父母帮助孩子,或者孩子自己进行严谨的选择可看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该看的,做到一览无遗,不该看的,又要非礼勿视,有所判断辨别。因此,谨是对人或事对错与否和好坏进行判断的有力保障,是人们在道德判断中应当具备的德性,是识礼义、辨是非、别亲疏的重要行为准则,是使人内在道德成为优良行为的保证。

只有谨言慎行,谨小慎微,是不足以为谨的。谨之可取,是因为谨是在敬的驱使下,体现出来一种从严认真,实事求是的行为及精神。谨本身所应具有的是慎这一道德思想,并符合谨的外在表现“礼”,再由人类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中应当遵循之最高原则的“信”来加以节制,那么谨就成为士君子之谨,即为谨德。

注释:

[1] 杨天宇. 礼记译注(上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 孔子. 论语 [M]. 南宁: 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

[3] 吕逸新.《论语》的“慎言”意识及其文体意义 [J]. 管子学刊,2011,(4).

[4]李毓秀. 弟子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 2015-1-17

作者简介: 张美灵,湖南工业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上一篇: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下一篇:“历史热”与历史知识普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