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15 01:59:26

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 要]固定资产管理好坏,直接影响到单位业务活动的开展、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资产的保值增值等。目前,针对在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企业固定费产会计核算管理,应对固定资产实行科学管理。

[关键词]固定资产 会计核算 问题对策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金中比重大很大,是企业管理重头戏。但当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种种,如固定资产超期服役;资产账实不符;竣工资产不入账;投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擅自转移变卖资产;维护保管不当等等,这就需要企业从加强会计核算的角度提高固定资产管理。

1 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特点

1.1 会计科目和计算方式较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圈套,增减变化方式多,相应的科目多,会计核算相对较复杂。如固定资产的增加就有购置、自行建造、投资者投入、融资租赁、更新改造、以非货币交易换人、接受捐赠等多种方式,影响折旧的方式有:折旧基数(多数情况下为原值)、已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等方面。

1.2 固定资产分类为规范。企业会计制度已明确规定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标准,然而有些企业却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标准的一些检验仪器、通信工具和文体设施等未做固定资产人账处理;还有的企业在固定资产分类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问题,如有的单位将检测仪器仪表、通信工具和生活用具都放在机器设备类中。

1.3 固定资产折旧所限确定不统一。主要表现在对机器设备、办法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生活用具(如电视机、空调、炊具)等资产计提折旧年限的确定,没有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1.4 固定资产盘点流于形式,账实不符现象突出。一些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必须进行的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工作意义不明确、重视程度不够、盘点工作走过场等情况,账、物管理工作脱节,账面反映的资产规格型号多数填写不全或为空白,存放地点或使用部门很多与实际不符,甚至不能准确填报,造成账实不符问题和待报废资产长期得不到处理。

1.5 职能部门责任落实不到位。由于存在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不能真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固定资产管账和管物的部门主要应该有账务、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资产使用部门。然而,许多企业的账务部门并没有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出发做好工作。如资产管理部门对无调拔手续增加和减少固定资产的做法,不能及时提出纠正意见和采取补救措施等。

2 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

我国的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固定资产人账价值不随其使用而改变。实际情况是,许多单位(如高校、科研、医院等单位)的固定资产种类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它们虽然在形态上仍然保持完整。性能上也能达到当初设计的水平,但是由于技术进步,更新换代产品不断涌现。使这一类固定资产的技术寿命大大缩短,使用价值也相对降低。随着这一类固定资产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无形损耗显得尤为突出。

2.2 无法客观真实反映单位所耗成本

现行单位公司的固定资产在购置时直接确认为支出,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账面上固定资产价值始终是其购买时的原始价格,无法反映固定资产新旧程度和实际价值。另外由于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不核算成本。使得单位不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各部门购置固定资产时只考虑本部门的需要,极少考虑资产的运行效率,购置后资产利用率低,直接导致资产闲置和资金浪费。因此只有通过计提折旧、核算资产成本方式,才能进一步挖掘资产的使用效率。

2.3 企业固定资产的账卡物不能相符

固定资产卡片是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基础,它在固定资产账簿与固定资产实物之间起到媒介的作用。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在一些企业领导中普遍存在。一些数额较小固定资产,如生活设施(如炊事用具)、文体设施(如娱乐器具)、办公设备(如电脑、复印机、打字机)等存放使用地点经常发生变动,固定资产实物存放地与卡片、账簿不能及时变换更改。由于信息反馈的脱节,导致了固定资产不能够及时得到反映。财务部门对于固定资产价值不能准确确认,甚至出现了固定资产账外管理的情况。有时实物已经到了报废的时候,但是财务部门仍旧照提折旧,这样造成了财务部门不能提供准确的数据,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真正的固定资产状况。

3 企业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完善对策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出台,是我国会计与国际接轨的里程碑。虽然当前执行的新固定资产核算褶关准则体现了一定的优势。但仍然存在着以上不足。建议从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固定资产核算,以便更好地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加可靠的会计信息。

3.1 采用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进行校算

要对单位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进行成本核算与分析。在核算中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核算基础,使会计信息能真实、准确、全面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使用耗费状况,促进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改变单位普遍存在的只重收支不重资产使用等现象,满足绩效考核评价的需要。

3.2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对单位的固定资产应实行计提折旧的核算,从而保证固定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单位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形成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管使用与否、使用程度如何都会发生各种损耗,固定资产价值也会随之减少。为了充分反映这种价值减少的情况。就必须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单位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科技发展的状况以及其他因素,选择合理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如可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以及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等。折旧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要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计提折旧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累计折旧”。

3.3 考虑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问题

如科研、高校教学、广电传媒等事业单位,其拥有的部分固定资产属于高技术专业设备,科技含量高、技术进步快,淘汰更新快,在采取加速折旧仍不能及时完整地反映其实际无形损耗的情况下,则考虑对其计提减值准备。为此需相应设置“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作为“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固定资产减值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人当期“资产折耗”,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借记“资产折耗”,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转回。

3.4 完善固定资产报表披露信息

现行单位固定资产会计报告内容不完整,反映信息过于简单。从单位会计报表的披露上看,目前只侧重于有关固定资产相关的购置支出和期末数量的统计,而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减变化、新旧程度等在账簿及报表中没有述及。对于有关国家固定资产购建工程项目的预算及其执行情况信息更缺少披露。建议编报“单位固定资产变动明细表”,由于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变化较大,编报该表有利于反映单位的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净值等变动信息,掌握利用情况并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控制。

总之,各种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均有理论根据,但实施中的难度也是不可忽视的。我们应当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及社会监督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相关核算的可操作性,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限额设计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造价控制中的运用 下一篇:论述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