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分类范文

时间:2023-03-21 01:22:26

固定资产分类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固定资产;分类;会计处理

一、问题的提出

2008年11月 10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新修订的条例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通过对原条例的修订,我国增值税实现了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的重大改革。这次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固定资产的相关会计处理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了能够同增值税条例有效衔接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式的需要,对原营业税条例、原消费税条例也进行了相应修订。

根据新修订的《增值税暂行条例》,全国所有行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自2009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但在进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时,由于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以零散的形式规定固定资产增值税的抵扣范围,给实务操作带来不便。为解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对相关问题作了明确。但是企业在实际运用消费型增值税时不理想。

根据我国企业目前的实践,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时面临以下两个普遍性的问题:其一,固定资产是交纳增值税还是营业税?其二,如果固定资产交纳增值税,是不是所有的固定资产都交纳增值税,其进项税额均可以抵扣?

二、固定资产的新分类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一条所规定的“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2个月的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工具、器具等。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核算,会计上通常按照固定资产的经济用途、使用情况、产权归属的标准进行分类,而实务中更常见的是用综合分类方法将固定资产分成以下七类: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以及土地。这些分类方法方便了会计核算。随着增值税转型改革,以上分类方法不利于增值税的核算和缴纳,有必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新的分类。

(一)依据

1.划分增值税法和营业税法对固定资产的征税范围。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货物是指有形动产。《营业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提供本条例规定的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根据税法的规定可以判断,固定资产动产属于增值税的增税范围,固定资产不动产属于营业税的增税范围。

2.《物权法》第2条将物分为不动产和动产。其目的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发生的法律关系。固定资产也属于物,借用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固定资产分为不动产和动产。固定资产的细分,不仅符合《物权法》的要求,为明确物的归属,增进财产的利用效益,实现定分止争、物尽其用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利于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缴纳。

(二)分类

1.固定资产不动产。不动产是指不能移动或者移动后会引起性质、形状改变的财产,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以及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包括: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信、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2.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是指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种固定资产动产,如生产部门和管理部门所使用的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工作机器及设备、仪器、管理工具等。

3.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是指不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在非生产经营领域内使用的固定资产动产,如职工宿舍、招待所、食堂、浴室、理发室、医务室、学校等方面使用的设备等。

4.特殊的固定资产。为预防出现税收漏洞,将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摩托车和游艇归纳为特殊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分类见图1)。

三、新分类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固定资产不动产的会计处理

(1)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不允许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财税[2009]113号进一步明确,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

(2)处置。《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为营业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营业税,税率为5%。一般纳税人处置不动产时,按照售价金额的5%,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2.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的会计处理

(1)取得。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按照取得的不同方式分别确定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取得方式包括外购、接受捐赠及接受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自行生产建造、改扩建及安装固定资产。有关会计处理为:借: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等(如果购进固定资产涉及支付运输费用时,运输费用按照7%的扣除率计算增值税额)。

(2)处置。消费型增值税下,处置固定资产与处置一般货物一样计算并交纳增值税。在固定资产清理时,必须同时考虑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置本企业已使用过的固定资产,计算确定增值税销项税额,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但是,纳税人处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情形征收增值税。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抵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2008年12月31日前纳入扩抵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试点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4%的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销售扩抵试点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3)改变用途。如果企业购入固定资产时,已按规定将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应在当月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即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将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予以转出,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

3.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的会计处理

(1)取得。《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采购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和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2)处置。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货物是指有形动产,处置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也应该缴纳增值税,按照适用的税率,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企业将自制、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应按视同销售货物计算应交的增值税,借记“应付福利费”等科目,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4.特殊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

(1)取得。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取得摩托车、汽车、游艇,按照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和记载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或者普通发票上记载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等科目,按照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目。

(2)处置。财税[2008]170号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区分不同情形征收增值税: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9年1月1日以后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2008年12月31日以前未纳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试点的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2008年12月31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小轿车、汽车、游艇属于消费税征税范围,不属于本次增值税转型的固定资产范围,仍执行原政策,无论是处置2009年1月1日以前还是以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均按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企业取得摩托车、汽车、游艇时,其进项税额计入固定资产的价值中。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将价款换算成不含税价,转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同时,借:固定资产清理,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四、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不动产属于营业税的纳税范畴,取得时,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处置时,按售价的5%计算缴纳营业税额。二是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取得时,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处置时,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计入“固定资产清理”账户。三是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取得时,进项税额不能抵扣,计入相应固定资产成本,处置时,按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四是特殊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取得时,进项税额计入相应固定资产成本,处置时,按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国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S].[2008]170号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2篇

水利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处于薄弱甚至忽视的地位,尤其是那些建设年代久远的水利工程,单位人员变动大,固定资产管理难度更大。结合辽宁省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水库固定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依托POWERBUILDER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开发了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为柴河水库现代化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软件支撑,同时对其他大型水库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借鉴意义。

2固定资产分类

2.1分类原则分类原则在GB/T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标准》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固定资产分类进行扩展和细化,要体现出水库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遵循原则:针对性、科学性、系统性、扩展性、唯一性和实用性。细化的固定资产必须体现水利行业固定资产特点,在功能上应与其本身存在一种必然的联系,每一项固定资产在标准中只有一个分类,不再按照其用途进行多次分类,结合水利行业特点和资产管理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分类对固定资产业务管理的支持和对相关信息系统的影响。

2.2水库固定资产分类目前,GB/T14885-2010仅对固定资产做出一般性分类,对一些具体的固定资产分类没有明确,不能满足水利行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水库固定资产具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具体可分为:土地、房屋及构筑物,包括办公用房、业务用房、防汛仓储房、工程管护房、大坝、防护工程、水文观测设施、水库工程管理附属设施等;通用设备,包括其他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基础软件(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及其它基础软件)、支撑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网络管理软件、信息安全管理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报表工具软件和其他支撑软件)、其他计算机设备及软件(防汛预报调度软件、水库水量调度管理系统软件等综合性应用软件)、其他专用汽车(防汛指挥车、水文巡测车、水质监测车)、集中控制装置(PLC控制柜、RTU和其他集中控制装)、自动成套控制系统(水情测报系统、水利枢纽模型泄洪建筑物自控系统、水文自动化测流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和其他自动成套控制系统);专用设备,包括水质监测装置、其他水工机械(防汛抢险机械、水利工程养护机械、水文测验机械和其他)、降水蒸发仪器(雨量筒、雨量计、雪量计、蒸发器皿(池)、其他降水蒸发仪器);防护林及经济林;其他固定资产。

3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3.1固定资产管理现状辽宁省柴河水库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养殖为主的综合利用大(2)型水库。自1974年建库蓄水以来,固定资产设备购置和换新的资产总量呈逐年递增状态,虽按照有关规定对达到固定资产的设备和物资进行了台账登记,但后期缺乏管理,甚至可以说是无管理状态,出现了如下固定资产管理的不良现象:固定资产管理中帐、卡、物不相符合;资产管理缺乏基础数据以及相对应的管理手段;不清楚每个资产所在的位置,也无法得知某个位置上究竟有多少资产;当前状态无法跟踪,如调拨、借用、维修等;资产的报废无法及时处理,财务上无法及时销账,无法形成报废清单,实物拆下来后,无法与资产上的实物卡片进行核对;折旧计算繁复,准确性差,导致固定资产流失;资产缺乏中间跟踪管理没有资产的历史记录,如安装、移动、调拨、报废、维修等,没有和资产一一对应的设备编码;资产的保修无法进行管理;缺乏对非在线资产的有效管理。这些问题一方面不利于水库家底的清理管理,造成固定资产流失损毁的可能,另一方面不利于上级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这些成为现代事业单位管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软肋。因此,迫切需要对柴河局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及开发相应的管理系统软件,使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高效。

3.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在对原有固定资产的清查基础上,以POWERBUILDER为平台,设计出一套简单、实用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1)台账清查。2014年1月,柴河水库管理局成立了固定资产清查领导小组,安排人员对水库建库伊始的所有固定资产进行逐一清查,和财务会计凭证进行核对,明确固定资产产值、型号、购置日期及使用人等详细信息。柴河水库固定资产共有297张卡片,有84项达到折旧年限,42项资产未明确。2)资产分类。根据上述水库固定资产分类原则和方法,本资产编码初步决定采用大类+流水码的编码方法,采用四层9位代码表示:第1,2位表示大类;第3,4位表示中类;第5,6位表示小类;第7,8,9表示对应资产流水号,从范围为001~999。例如土地、房屋、构筑物门类中,水库房屋大类中有市内办公楼、库区办公楼、电厂办公楼、渔场办公楼等,根据上述规则,可对市内办公楼可编码为020699001,库区办公楼可编码为020699002等。3)数据库表设计。数据库表有资产分类表、资产详细表(包括资产编码、资产名称、资产规格型号、资产原值、使用日期、使用部门、使用人、资产所在位置、资产照片等信息)、部门表、人员表等,各表之间均为关联表。4)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需求。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实现原始资产数据录入、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资产查询(实现分类、分部门查询)等功能。并实现数据库连接,可方便用户通过局域网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5)软件设计。依据图1软件设计流程图进行主窗口、子窗口、数据窗口设计,编写并调试代码,程序调试成功后将软件交由用户进行系统试运行,提出反馈意见后再进行程序修改,待用户满意后生成可执行文件,交由用户正式使用。

4结语

目前,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家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相继颁布了“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而水利行业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仍未出台,水利固定资产涉及的种类繁杂,许多设备专业性较强,单靠国家标准不能精确地对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各水管单位的固定资产分类名称及代码较为混乱。再加上水利固定资产面比较广,摊子较大,资产管理意识薄弱,水利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成为现代水利高质量管理的瓶颈。依据国家标准将水库有关的固定资产进行了针对性的分类,并利用powerbuilder7.0语言编制了简单、实用的柴河水库固定资产管理软件,经过运行,可以满足日常的水库固定资产分类管理,为其他大型水库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可靠的软件支持。今后,水利部颁水利行业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标准后,固定资产代码编写将会统一,固定资产分类将更加细化,这一固定资产管理软件将会得到更好的应用空间,也将会为水利行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银行资产分类 流动性需求 理论分析

2007年1月1日,我国实行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对其经营及风险的管理上,在关于资产分类方面,新会计准则有了新的规定。传统会计制度按照其流动性质对企业资产和负责进行分类,但是在新的会计准则中,是按照金融性质对企业的资产和负责分类的,之后有会对企业金融资产和负责进行有动机分类,可以分为四类——资产分交易类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应收款项和可同出售金融资产四类。

一、新会计准则中对四类资产的简单介绍

我们都知道,不同类别的资产都会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银行来说,决定市场价值变化对盈利水平和银行权益影响的关键在于分类的不同。新会计准则中,对可同出售金融资产的规定是在对其进行出售前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而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一类别,则需要在资产到期出售时才对银行的损益产生影响,且必须把原账面价值相较于调整后的预计净残值差额来说较高的部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来计入在当期损益中。

二、在新准则下,银行资产会计处理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一)变化之定义

在新会计准则中,否定了旧准则中的“单位价值较高”这种说法,然后引入了“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相关理论,同时,在对固定资产范围进行确认的时候也做出了相应变化,也就是说在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基础上,企业能够依照相关标准来自行完成变化的有效确定。针对持有待售的固定资产来说,企业需调整固定资产的具体预计净残值,及时反映实现该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对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金额。在新准则下,银行的固定资产被定义在“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的相关范围中,也就是为银行的正常运营、在实际经营运行中所拥有的,且具体的使用寿命未超出一个会计年度。

(二)变化之初始计量

参照新会计准则针对债务重组以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等的具体规定,通过对这些方式的有效借助来实现固定资产成本的合理获取,对此需进行确定;针对经过分期付款形式来购进的固定资产,在新会计准则中进行了规定,即把限值作为是固定资产的实际入账价值,目的在于实现固定价值准确性的合理提高;就银行的特殊性质来说,其的所特定的固定资产,均须将预计弃置费用因素纳入银行资产成本范围内。应该要关注的问题是,在充分符合相关持有待售条件的基础上,该项固定资产的原有账面价值需始终高于其的预计净残值。

三、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出售的会计处理

(一)要点分析

银行的管理层应该经过一定筹划行为,将各款项的实际汇总时间适当推迟,充分实现针对货币时间价值所实施的有效运用。与此同时,将各款项的汇总时间合理进行延期与款项绝对额的减少是不可以等同的,相对而言,可以为银行带了巨大的利息赢利,具体的处理方法可体现为,实现对对会计核算方式的恰当选择与使用,譬如说,依照现行的税法规定可以知道,针对银行内部的固定资产来选择加速折旧形式以及运用先出后进所实施的存货计价方法,其都是在进行前期成本增加的情况下来实现前期少支出与少流动、后期收益的增多,最终达到货币时间价值的有效获取的相应目的。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银行在贷款个人诶纳税人的时候,当纳税人遭遇利息缴纳困难的时候,能够采取申请延期还款等等措施来实现问题解决。我国针对贷款所给出的规定旨在为纳税人提供帮助,使其能够更高地来进行困难企业的有效经营,其指出若是企业遭遇经营或者财务困难的时候,特别是由于不可抗力的存在所造成纳税人没有及时完成贷款以及贷款利息的缴纳的时候,相关企业能够像县级以上的相关部门提出贷款以及利息延期缴纳的申请,延期期限最长为三个月。可见,当企业在遭遇以上情形的时候,需将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充分运营起来,适时地提交贷款与利息的延期缴纳申请,保障企业免受由于贷款延期而导致的经济惩罚。

(二)新会计准则下银行对银行的资产出售的相关科目处理

固定资产转入清理时,银行也属于一类企业,其作为具有一定特色行业特性的企业在进行自身固定资产的合理报废以及损毁、出售的时候,需及时实施转入清理行为,同时依照要清理的固定资产的具体净价值,在借方计入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同时参照已经计提完成的折旧,在借方计入累计折旧这一科目,根据计提完成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借方计入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同时依据固定资产的原有减值,将固定资产这一科目计入到贷方中。

当存在有清理费用的时候,则需把清理固定资产进程中所产生的清理费用计入到相应的固定资产清理的科目中,与此同时,根据实际所产生的固定资产清理费用与需要缴纳的税金,将固定资产清理这一科目计入借方中,将银行存款以及应交税金这些科目计入贷方中。针对已经出售的收入以及残料等等实施有效处理的时候,要注意银行在针对报废固定资产材料价值以及出售固定资产价款、变价收入进行回收的时候,需就此针对清理支出展开冲减处理,参照实际中所会受到的残料变价收入跟出售价款等等信息,把原材料以及银行存款这两项科目计入到借方,将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计入到贷方中。

四、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制度的合理对比

新会计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及银行的旧会计制度相比较,资产负债表发生了变化,主要是填列方法和内容主上的两个变化:第一,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第二十适当增加了部分项目。下面分别介绍两方面的变化:

(一)改变了部分项目的填列方法

主要表现为部分项目以其账面价值填列,而不是以其账面余额填列。例如,“存货”、“短期投资”、“应收账款”、“长期债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在建项目”、“无阻资产”和“其他应收款”等项目,都是以其账面余额扣除计提的减值准备后的金额填列。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固定资产”项目,应分别“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等项目进行填列。而对于“长期应付款”找一个项目老说,“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是对其进行填列的根据。

(二)适当增加了部分项目

主要表现为适当增加了“预计负债”和“已归还投资”两个项目,分别反映企业预计负债的期末余额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按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及相应的指南中,给出了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的判定标准,并将该表的资产部分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两部分;将负债部分划分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部分。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包括会计报告期末的总账账户余额、有关明细分类账户记录和上年末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过程就是通过对账户资料的有关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汇总,加工成报表项目数据的过程。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制方法,包括“年初余额””的填列和“期末余额”的填列。

“年初余额”栏内的各项数字,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与上年不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栏内。“期末余额”的填列方法有直接填列法和分析计算填列法两种具体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根据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根据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明细账户余额计算填列;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户余额分析计算填列;根据总账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在当前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主要是以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计选择,通过比较,能清楚的看到新会计准则与旧会计准则在银行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方面有不同的地方。在理论方,新会计准则主要是对银行的资产负责管理进行了修正和规定,我们主要是针对银行资产负责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简单的了解了新会计准则中的四个金融资金分类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之间的联系。为了实现银行资金和各项资产能有有效盈利,并达到安全部行业流动相平衡的目标,进行了资金和各项资产的集中管理,而且资金的分配方法上也做到了三性平衡,也就是新会计准则在资金转换方面得到了渗透。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要有线性规划,上世界七十年代后,大部分的银行已经逐步开始实行线性规划来管理银行的资产与资金,这样就会有效的解决资产配置问题。首先就是建立目标函数,这一步的目的在于将银行的利润实现最大化。其次是为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得流动性约束与安全性约束与政策法规进行很好的有机结合。最后,要对各项资产与资金的确切数值找到解。这个方法的最大优势在于保障了银行确定具体盈利目标,其管理更加科学可行。

在新的会计准则下,处于风险中性的银行要权衡的方面比较多,例如流动性需求、权益稳定和资产收益等几个方面。站在会计学的立场上来看,账面的投资者价值在最大化,除此之外,对会计报表上损益和权益的稳定性,银行也要纳入考虑范围内。对于总资产的配置,不仅要满足资产流动性需求,更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会计处理后的银行权益波动,与此同时,选择一定项目质量的借款企业群体,要通过气总资产在债券和贷款两者直接的配置如何,这样才有利于银行投资者达到其要求的回报目标。站在金融资产分类的角度来看,投资者末期价值只是与金融资产在贷款和债券直接分类多少有关。

参考文献

[1]张维、高雅琴、张晓涛,新会计准则下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的理论建模,会计研究[J],2008(01).

[2]展小军,现行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资产分类会计选择的分析,财会月刊:综合版[J],2009(05).

[3]毕记满,杨成文,新准则下存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探析,商业会计[J],2006(22).

[4]贾巍,新准则下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探析,经济研究导刊[J],2009(11).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4篇

公司原有固定资产分类代码即国标码,是按照1994年国务院清产核资办出版的《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进行编制的,共分为十大分类: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家具用具及其他。代码由6位数组成,每一大类包含的固定资产是根据6位数分类代码的前2位数进行区分的。每一大类中包含的资产有很多项不同的前2位数,如二大类通用设备包含分类代码前2位为06~21的代码,三大类专用设备包含分类代码前2位为25~47的代码。通过十几年的运用以及近几年设备管理发展需要来看,存在着分类及编制不合理、统计不方便、财务折旧操作繁琐等一系列弊病。(1)按照固定资产管理十大分类不尽合理,不能体现本行业本企业专业设备特点,如将动力、机械、起重均统计在通用设备中,无法单独区分出专业类别,也不能实现按本企业本专业的统计。(2)每一分类下的6位数分类代码编制不合理,每一大类中包含的资产有很多项不同的前2位数,类别太多,并分得太细,不能清楚地反映出一大类别中包含的设备类别。(3)分类统计不方便,由于每一分类下的6位数分类代码有很多项不同的前2位数,这样在进行分类统计时就不能直接进行,非常麻烦。(4)财务不能按照大类进行折旧,每一大类有很多不同的折旧年限,财务进行折旧统计时,还需重新划分类别,并且操作很繁琐,使财务与实物管理不能达到统一。

2新的分类代码的产生与构成

2.1新的分类代码的产生

2005年,在设备系统ERP固定资产开发的同时,为了解决原有分类代码给实物管理部门和价值管理部门带来的统计不合理、折旧不方便以及财务上各种统计口径的上报所带来的不便,对固定资产分类代码进行了技术攻关,并坚持了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固定资产的基本属性和特征作为分类的基准,同时兼顾本行业本企业的设备专业属性等实际情况,重新编制整理出一套符合梅钢固定资产分类代码的编制原则,摆脱了原国标码的形成,同时满足了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部门对于统计的不同需求。

2.2新的分类代码的构成

(1)固定资产新的分类代码将固定资产分为九大类:房屋、建(构)筑物、动力设备、传导设备、机械设备、工具仪器(试验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管理用具和其他专用设备。这样的分类针对本企业设备更加具有合理性,解决了本行业本企业财务报表上报统计口径,也满足了实物和价值部门的不同需求。(2)分类代码由5位数组成,5位数中第1位分别由1~9组成,代表1~9大类;前2~3位数表示中类,4~5位数则表示细类,这样层次清楚,一目了然。(3)根据分类代码第1位直接统计出各大类资产,简单且方便分类统计。(4)摆脱原国标码形式,使财务可根据分类代码进行折旧。(5)建立了分类代码与国标码的对应关系,解决了财务申报所需要的上报统计口径,简化了财务固资折旧操作。

2.3新的分类代码所体现出的创新点

(1)固定资产新的分类代码将分类代码由6位数优化为5位数,通过第1位数直接反映出固资产的九大类,并进行大类的统计、折旧;(2)这是对梅钢原有采用国家分类代码新的突破,进行了分类代码与原固定资产国标码的对应关系衔接的攻克,既解决了本行业本企业报表上报统计口径,又解决了国家财政申报所需要的上报统计口径。

3新的分类代码的应用及效果

(1)固定资产分类代码重新编制后,从2005-10ERP固定资产上线试运行以来运用至今,在应用过程中,要求固定资产进帐时,就将分类代码确定,实物和财务根据分类代码进行统计、折旧,通过运用反映出固定资产分类更加合理,层次更加清楚,统计更加方便,财务折旧操作更加简化。(2)通过分类代码与国标码的对应关系,既解决了本行业本企业报表上报统计口径,又解决了国家财政申报所需要的上报统计口径,满足了不同管理角度的需要,意义重大。(3)通过现有的分类代码规范了一些通用固定资产的建帐名称,使固定资产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所属属性。(4)对公司资产管理、成本核算有重大管理效益,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劳动生产率。

4结语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5篇

一、折旧方式的比较

香港地铁对除投资物业及在建资产以外的固定资产,是按足以摊销其原值或估值减其估计剩余价值(如有)的比率按预计可使用年限以直线法计提折旧。以融资租赁持有的资产会按租赁年期或预计可使用年限两者中较短期限,以足以摊销资产成本的比率每年以等额计提折旧。假使在租赁期满时会取得该资产的所有权,则只会按资产的预计可使用年限,以足以摊销资产成本的比率每年以额计提折旧。申通地铁对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也采用直线法的年限平均法,因申通地铁租赁申通集团的地铁车辆租赁作为经营租赁,其会计政策仅说明了作为出租的人经营租赁折旧政策,而未对融资租赁作出说明。广深铁路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并按其入账价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在预计使用寿命内计提。对计提了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则在未来期间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及依据尚可使用年限确定折旧额;对于租赁资产的会计政策与申通地铁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此三家公司对折旧方法均为直线法,尽管财政部颁发的《企业会计准则》和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均允许企业选择直线法以外的折旧方法,如: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但直线法仍是目前大部分企业的共同选择。

二、固定资产分类的比较

香港地铁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较为特殊,主要构成包括:投资物业、自用土地及楼宇、土木工程、机器及设备、以及租赁资产、服务经营权资产等(这些类别还根据其用途进行具体的划分,如土木工程包括挖掘及钻孔、各类结构工程等),为便于比较,本文仅选择其土木工程、机器及设备作为比较类别。申通地铁主要资产类别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地铁车辆、检票系统、车站屏蔽门、电视监控系统、通信信号设备。广深铁路的固定资产类别主要包括房屋及建筑物、路轨、桥梁及其它线路资产、机车车辆、通讯信号系统、其它工具及设备。尽管不同企业对固定资产类别的划分和名称不同,但主要运营资产的分类具有存在共性,均以类似的资产性质和用途作为划分依据,但香港地铁披露的资产分类更为详尽,由于未能获得申通地铁和广深铁路的具体资产分类,暂未作更具体的比较。

三、折旧年限的比较

由于不同企业的具体固定资产分类标准不同,在比较折旧年限时,仅能选择部分具有共同特征的资产进行对比。本文选择以下三项重要资产类别进行对比:线路资产、列车、通讯信号系统。香港地铁的土木工程包括挖掘及钻孔(折旧年限无限),隧道内壁铺砌、地下土木结构、架空结构及海底隧道(折旧年限100年),车站楼宇结构(折旧年限100年),车厂结构(折旧年限80年)等;另外香港,地铁的路轨、环境控制系统、升降机与扶手电梯、防火及排水系统折旧年限是7-30年,供电系统折旧年限7-40年,车站修饰折旧年限20-30年。广深铁路的线路资产包括路轨、桥梁及其它线路资产。由此可见,不同企业在折旧年限的估计上,存在较大的区别。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首先,香港地铁对于土木工程的挖掘及钻孔的折旧年限是无限期,而对于线路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则根据其使用寿命作详细的划分界定,由7年至100年不等。其次,香港地铁对于列车及其组成部分的折旧年限跨度较大,主要是由于香港地铁对于机器及设备的组成部分(如高价周转件)具有不同的可使用年限,则各组成部分将独立计提折旧;而申通地铁和广深铁路对于列车的折旧年限则仅对总装车辆而言,未列示车辆组成部分的不同折旧年限。据了解,广深铁路对于高价周转件在实务中,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按其它工具及设备的折旧年限(4-25年)摊销。

四、小结与启示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6篇

关键词:政府资产;分类管理

政府资产作为一种资源,主要目标为包括社会公众在内的利益相关方提供各项服务,资产并不能带来经济利益,但能帮助主体实现目标。所以,《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将资产定义为,由于过去事项而由主体控制的,预计将导致未来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流入主体的资源。

1、政府资产分类管理现存主要问题

我国政府资产(本文的“政府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规模庞大,行政事业资产是国家政权运行和公共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载体。目前中央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

(1)与部门预算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政府资产是预算资金累积的结果,资产管理部门不能为预算管理部门提供有用信息,导致预算管理部门信息不对称,资产占用较多的部门,不会少安排预算,反而可以多申请运行维护费,甚至将资产出租谋利,资产管理与部门预算管理相脱节。部门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多争取预算资金上,忽视对资产的管理,影响了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影响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益的提高

(2)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单位不会因资产管理好受到表扬,也不会因资产管理糟而承担责任,甚至不会因违规操作而受到惩罚。结果是各部门对资产的日常管理漠不关心,资产损失浪费严重,资产处置报废随意。

(3)不合理的配置标准。对于资产的配置,国务院有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是这一配置标准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违反资产配置标准的情况屡有发生。

(4)不完善的配套措施。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着缺陷:首先,总预算会计没有核算和反映政府的固定资产;其次,固定资产均不计提折旧,这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没有体现固定资产的磨损程度,虚增了固定资产总量;二是业务活动的成本不包括折旧费用,造成成本核算不完整,不能准确反映单位提供公共服务的耗费成本情况。正是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缺陷,助长了政府资产管理的弱化,掩盖了政府资产的流失现象,也影响了预算安排的准确程度。

(5)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不相符。在传统管理体制之下,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存在着不记折旧、不评估、不核算、存量不清、产权混乱、账实不符的现象。有的单位疏于管理,国有资产被非法侵占;有的利用国有资产办企业、开公司,账外设账;有的单位利用占用的土地违规违法投资开发建设;有的单位国有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脱节等等。政府转让或出让一部分固定资产涉及部门单位没有及时进行核销处理,造成账实不符。

(6)“非转经”管理不善。利益的驱动使单位加速行政事业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的步伐,由于分散管理运作“非转经”资产,加上体制方面的原因,存在大量的问题:一是“非转经”后所有权虚位问题更加突出,投资收益和所有者权益容易造成流失。二是“非转经”的资产在运营过程中补偿严重不足。作为经营性资产,其价值补偿是在营运中不提或少提折旧,而所创收入,在财政体外循环。三是“非转经”后资产经营效益低下。“非转经”后财务监督滞后,大部分都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执行。四是收益分配中严重向个人倾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效益收入、租金收入均被提供这些非经营性资产的单位及其所属企业视为集体所有,甚至作为福利,进入单位的“小金库”,背离了“非转经”以弥补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的初衷。

(7)资产利用率低。资产的购建、管理和处置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基本上是脱节的,无法形成系统的责任制度。各行政管理机关之间资源的横向联合调剂余缺的意识和行动力欠缺。行政管理机关内部部门与部门之间、下级部门与上级部门之间条块管理、利益分割的格局,部门林立,自成一体,互不协调,造成机关内固定资产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和铺张浪费,造成大量的固定资产未使用、不需要或闲置,从而导致固定资产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以及国有资产流失。

2、政府资产分类管理改进意见及建议

要做好政府资产分类管理,应该在基础方面下好功夫。

(I)加强政府资产监督管理。首先应该加强对资产的监督管理,以维护政府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政府资产不受侵犯,制止政府资产的流失。

(2)规范政府资产分类购置。要从根本上解决资产分类管理中存在问题,就要建立科学的政府资产分类预算制度和分类采购制度,以加强资产分类管理。

(3)完善政府资产分类管理法规。应尽快对现行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备的管理法律体系。要对各种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具体分类明确定义,并且建设购置、管理目标、占有使用、职责范围、转让处置、违法责任追究等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4)加强政府资产管理人员的培养。要加强对政府资产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培养,使政府资产分类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既要加强对现有人员的培养,还要注意吸收新鲜血液,培养管理队伍的新生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媛:《政府资产计价相关问题讨论》

[2]幺冬梅,邵铁柱:《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3]王丽:《政府资产核算与披露问题研究》

[4]张效功:《完善政府资产管理体制提高政府资产利用效率》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7篇

新会计制度规定,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一律不再补提折旧。但这样过于笼统,因为同样一台设备在不同医院,其完成或承担的工作量相差很大,在病人量多的医院,设备可能因超负荷使用,造成提前报废是合理的,可能比有些医院同类设备没有超负荷的固定资产贡献的价值更大,因此,这类设备未提足折旧部分,不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而是补提折旧更为合理。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分析后,再决定该固定资产是否补提折旧,或是按新制度规定进行固定资产清理。

图书从固定资产分类中剔除出去。新制度规定:图书参照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加强实物管理,不计提折旧。但新制度中,对图书资产应归类为低值易耗品还是无形资产,制度并未明确规定。建议明确图书仍属于固定资产,只不过不计提折旧,在报废或盘亏时,通过固定资产清理,实现价值补偿。

在新制度中,设置了“待冲财政基金”和“待冲科教项目基金”两个核算科目,是为了加强对财政专项拨款和科研项目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的管理。但大部分医院,如购置一台大型医疗设备,财政专项拨款或科研拨款资金可能只占较小的比例,大部分为自筹资金。这样医院必须对财政专项拨款和科研项目拨款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辅助账管理或单台设备核算管理,在计提折旧时,也需要分别处理,增加了会计核算难度和财产管理难度。

对固定资产不同的取得方式,如盘盈、捐赠获得的固定资产、由职工福利费形成的固定资产等,是否计提折旧,新制度规定不够明确,建议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不应规定统一的折旧年限,而是建议设置最高折旧年限和最低折旧年限更为合理些,各医院可以根据设备使用频率情况,自行选择折旧年限。另外在折旧方法的选择上,新制度规定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但价值高且随着科技进步淘汰快的设备应采用加速折旧法,。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8篇

资产管理主要是从资产的实物形态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包括资产购买前的招标、论证以及购买后的验收、使用、维修、报废等管理工作,资产管理是涉及资产整个生命周期的实物动态管理。关于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则更多地偏重价值形态方面的资金流动态管理。资产、财务有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财务状况反映的是资产经营结果,资产状况反映的是财务管理水平[6]。

当前,国内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分属不同的管理职能部门:房屋和建筑物由资产处管理;仪器设备和家具由资产处或实验室处管理;图书由图书馆管理;文物陈列品由档案馆管理;财务管理则由财务部门负责。资产管理部门在进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与财务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各类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应当与财务部门年度决算报表一致,各类固定资产实物价值应当与账面价值一致。随着国资管理越来越完善,高校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也面临新的挑战,各相关管理职能部门之间必须建立协同关系,实现高效管理和优质服务[7-8]。

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账不一致问题的分析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产实物账与财务总账和明细账不一致,这是高校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分析。

非购置来源的资产存在不同管理范畴。以仪器设备为例,各高校设备管理部门根据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将捐赠、调入设备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但由于不涉及经费问题,这类资产很少在财务部门办理入账手续,导致财务账面上未能如实反映这部分资产的价值。

基础建设项目配套资产存在不同管理周期。建筑物在建设过程中,一般会配套安装基础设施和家具等资产,如电梯、中央空调系统和办公家具。由于基础设施项目(如大楼)建设周期长,配套设备安装验收后即投入使用,纳入设备管理范围;而财务核算是在基建项目验收后,一般会比设备验收滞后数月甚至数年。由于资产管理周期和财务管理周期的不同,导致资产实物账与财务账不一致。

资产分类不统一。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使用的资产分类编码与财务部门资产分类会计科目不一致,尤其是仪器设备的分类。目前高校在资产管理中使用的是教育部高教司编制的《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将仪器设备分为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电子设备、印刷机械、卫生医疗器械、文体设备、行政办公设备共七大类;而财务部门使用的是《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仪器设备只分为专用设备和一般设备两类。因为资产分类不统一,给设备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对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具体工作中缺乏统一有效的分类统计依据。关于资产分类,目前财政部和教育部沿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在每年度的国有资产情况上报工作中,也存在资产分类转换的问题,给国有资产上报工作带来一系列困难。

入账时间有差异。一般来说,资产使用部门在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入账后,再至财务部门履行报账手续,就会形成入账时间的差异。在采用手工入账时,这种差异更为明显,有的甚至相差数年。入账时间有差异,资产与财务对账时间节点难以确定,导致对账过程中,很难做到每一笔明细账都相符。

资产报废引起的问题。目前,资产管理部门集中管理学校资产[9],需要报废的资产在资产管理部门完成处置和销账后,却难以在财务部门进行对应销账。财务部门需要明确资产入账时的会计科目和固定基金明细,这样才能对相应的会计科目和科研基金进行减值,而这些信息在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是未知的,资产管理部门无法提供报废资产的会计科目和科研基金信息,造成财务部门在资产销账时无法按明细执行。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建议

随着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规范化,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应有明晰的对应关系,必须建立更深的合作联系,这是管理规范化的需要,也是管理科学化的体现。

建立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目前,高校资产管理部门一般使用相对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如设备管理系统、家具管理系统、房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这些信息系统都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有针对性地对各类资产进行管理。财务部门使用的财务系统则自成体系,很少涉及资产管理方面的信息,各个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之间也没有资产信息的交流,相互之间形成信息孤岛。因此,需要建立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信息共享,实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对接。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信息即时共享非常重要,将有助于突破性地实现资产与财务明细账的一致,为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加强联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当建立联动关系,定期核对总账和明细账[10]。根据对账要求,建立资产与财务之间的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分类对应关系。由于财政部、教育部以及高校财务制度对固定资产分类不统一,造成仪器设备分类与财务固定资产分类不同,给日常管理工作和年度统计报表上报工作造成一定混乱。在资产管理中缺乏固定基金信息,无法完全与财务部门对应起来,也给固定资产入账后的变更、销账工作带来困难。建立对应关系,理顺资产分类,有助于增进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信息互动[11],提供基础信息保障,为对账工作和资产清查工作提供支持。

实行仪器设备折旧。仪器设备的服务潜力是有限的,服务潜力会逐渐衰减直至消逝,仪器设备资产的价值也会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多而减少。当前,高校对仪器设备资产只核算账面原值,没有具体规定各类设备的使用年限,不能按照原值和预计可使用年限对仪器设备计提折旧或减值,不能如实反映设备资产的现状[12]。若将折旧制度引入到财务核算和设备管理中,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财务管理情况,有利于控制设备投资规模,防范财务风险。

完善资产处置流程。《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财政部关于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授权审批问题的通知》(财教[2006]282号)都明确规定:“资产的处置方式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高校的资产处置应当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在资产处置批复后,根据批复要求,方可进行资产实物处置,不可在批复之前处置资产。资产实物处置后,资产管理部门进入资产核销环节,通过资产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对接,将资产销账业务推送至财务部门,财务部门接收后同步做资产销账。资产销账在资产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流转是双向的,财务销账信息会反馈到资产管理信息系统[13],从而保证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和财务系统的信息一致,特别是销账日期的一致。

结束语

固定资产分类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固定资产 精细化管理

一、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指将建成的一条地铁线路作为一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按其组成部分的用途、专业、形态等分解为多项分类资产,并按分类进行精细核算和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的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地铁建设形成阶段就开始跟踪,对其进行全过程、全寿命的管理,将地铁资产进行细化、分解、整合,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不断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的利用潜力,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的价值,提高其使用效能,以满足企业扩大投资及发展的需要。

二、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目前全国有35个城市正在建造轨道交通,线路长达2500公里,其中约有12个城市已步入运营。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的比例约为40%,为缓解交通拥挤发挥着巨大的社会效应。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形成的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大、投资大的特点,属于资产密集型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控制成本,降低亏损。

2006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五条规定:固定资产的各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寿命或者以不同方式为企业提供经济利益,适用不同折旧率或折旧方法的,应当分别将各组成部分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这为地铁行业将一条地铁线路资产分解为多项分类资产核算管理提供了制度依据。

由于一条地铁线路作为一项大型的整体固定资产,其各个构成部分的使用年限存在较大差异。例如,轨道客车的使用年限一般为25年,线路钢轨的使用年限一般为30年,各种仪器、工具、设备等的使用年限从8年至18年不等,另外生产用厂房、仓库、地铁隧道等的使用年限在30年至40年之间。为此,我们将一条地铁线路资产按照用途、专业、形态等特征分解为树状结构的多项分类资产,以实现根据各类资产的特征、使用年限对其进行精细化的动态管理。

三、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的要点

1、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以昆明轨道交通为例,目前正处于建设与运营交接准备期,公司成立初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已不能满足资产管理的需要。2012年昆明轨道交通向各城市轨道行业学习,并主要参照上海申通集团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制订了符合行业特点的资产管理手册。新的资产管理手册不仅涵盖了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所涉及的新增、折旧、报废等环节,还包括了固定资产编码规则、移交接管理办法、铭牌管理办法等章节,并细化分解了资产的树状分类及代码约1000项,各类资产分类编码均为开放式可扩展编码,能满足企业发展及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实施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基础。

2、建立信息化系统

地铁行业作为资产密集型行业,无论从财务管理角度还是生产管理角度,都必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的管理技术,把大型固定资产分解成若干分项资产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全面的资产数据库,全过程记录资产信息,及时更新资产信息,并实现信息共享,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尤其是大多城市的地铁公司不仅负责建设,还承担着运营、维修等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保证资产信息的有效共享。实现全面的资产信息化系统,主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固定资产卡片信息。资产拆分可将原始的固定资产信息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拆分,通过信息化系统能反映拆分前、拆分后的资产信息,这样就解决了固定资产初始分类太粗犷的问题;某项资产修理后,变更使用地点或者作为备用件都是时常发生的,这就要求及时记录该项资产的变动信息;另外地铁车辆检修包括多种形式,如日检、双周检、月检、定修、均衡修、临修、架修、大修等,修理记录的信息化也是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日常修理外的故障修理及五年一次的架修、十年一次的大修。

(2)固定资产报表及分析体系。同型号的地铁车辆,在不同线路跑行,可能由于线路长短不同,发车频率不同,客流量不同,会产生超负荷运行和低负荷运行的情况,这样通过有效的资产信息统计报表,可以对相关资产进行统一调配,以达到资产的充分合理使用,并减少危险源。此外,地铁车辆一般以使用年限或跑行里程来评价其报废与否,因此可利用信息化管理在其使用年限内合理安排每车每年的跑行里程,使其达到最佳使用状态。同时,可通过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对资产的可使用信息进行预先设置,以实现系统对超寿命、超负荷固定资产的强制检修。

3、对资产进行分类及编码

地铁线路建成后形成的资产,往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一般所有权属建设公司或总公司,经营权属运营公司,合理的分类对资产移交接、资产使用管理都非常重要。为了满足资产分类要求,并满足使用过程中的可扩展性,可对资产进行开放式的树状分类。地铁资产可按大类进行分类为:线路、房屋建筑、供电系统、车辆、通信、信号、环境控制、消防报警系统、机电设备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电梯与防护设备、车辆运营、客运服务设施设备、仪器仪表及工具器具、机电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管理用具、屏蔽门等。以上大类再按需要进行拆分,拆分的层次可按需求进行设定,一般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个层次。图1以部分自动售检票系统的资产分类为例(两位数编码为大类,四位数编码为中类,6位数编码为小类),说明地铁行业资产开放式的树状分类,一般小类可根据需要进行添加和补充,企业应由资产管理部门对资产分类及分类编码进行统一维护和管理。

上一篇:国有资产范文 下一篇:资产评估法范文

友情链接